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探討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前言
隨著電力機組容量的不斷增加,電力設備的工藝也開始向復雜化方向發展,電力設備的基礎結構需要具有較好的承重能力,而且基礎體積也越來越大,這就對當前火電廠基礎施工中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基礎施工的質量能夠得到有效的保障,才能確保電廠電力設備運行的穩定性。
1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
1.1圖紙審查
在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前需要做好準備工作,通過對圖紙進行會審,對基礎內鋼筋的設計情況進行核對,需要有效的確保溫度鋼筋的數量,而且在一些截面突出、轉折處、底和墻角等位置處需要增加斜向的配筋,有效的對應力集中的情況進行改善,避免混凝土裂縫的產生。
1.2混凝土配合比設計
在大體積混凝土施工過程中,需要選擇水化熱較低的礦渣水泥,連續級配的石子不宜超過31.5mm,在混凝土配合比設計過程中,需要確保混凝土的強度、坍落度及和易性的基礎上,盡可能的實現對水灰比進行控制,確保水泥用量的最小化。同時需要選擇高效減水性能較好及具有微膨脹性能的外加劑,這樣可以有效的提高混凝土補償溫度收縮能力。
1.3溫度應力及保溫養護材料厚度計算
在大體積混凝土施工過程中,需要單獨進行施工技術措施的編制,對混凝土產生的溫度應力進行核算,當核算結果無法滿足具體要求時,則需要對現場措施進行重新調整,確保能夠有效的滿足溫度應力控制的要求。在養護過程中,需要對養護材料厚度進行計算,從而來選擇養護覆蓋材料和厚度,確保內外溫差保持在規定的范圍內。
1.4混凝土生產過程控制
(1)混凝土攪拌嚴格執行配合比。需要對進場的砂石材料進行嚴格把關,可以采取水洗措施來對石子的含泥量進行有效控制。在夏季施工時,由于溫度較高,可以采用深井水來進行攪拌,而且砂和石等原材料也需要提前進行覆蓋,避免受到陽光的直曬。而在冬季施工時,在攪拌時則需要使用熱水,控制好入模溫度,而且需要對混凝土攪拌時間進行有效控制,確保攪拌的均勻性。
(2)對于一些澆筑量較大的部位,而且需要連續進行澆筑時,則需要準備充足砂、石、水泥及外加劑等,對于使用的散裝水泥,需要在使用前對其進行冷卻。而且在大體積混凝土澆筑前需要做好攪拌機械的檢修工作,確保攪拌機械保持良好的性能,這樣才能確保混凝土的供應速度,保持澆筑的連續性,有效地降低施工冷縫的產生。
1.5混凝土澆筑過程控制
在大體積混凝土澆筑前,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適宜的澆筑方法,通常以斜面分層及整體分層兩種澆筑方法為主。在具體澆筑過程會采用泵車或是拖式泵布料來進行澆筑。而為了防止混凝土澆筑時自由下澆高度過大,通常會采用串筒下料,以防止離析現象產生。澆筑時還需要做好振搗工作,需要將振搗棒插入到下層混凝土中一定深度,從而確保兩層接縫之間能夠有效的銜接。在利用泵送混凝土時,容易有泌水現象發生。這就需要在具體施工過程中將泌水從高處往低處進行趕,將排水口或是小型水泵設置在適當的位置,確保能夠有效的排出泌水。而且在大面積混凝土振搗完成后,混凝土表面會有一層較厚的浮漿產生,這就需要在施工過程中需要利用木抹子斗爭多余的浮漿鏟出,然后抹平表面,對于初凝的混凝土,需要對其表面進行三遍壓光,從而有效的對混凝土表面收縮裂縫的產生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
1.6養護與測溫
在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及終凝前,需要確保其表面要保持良好的濕潤狀態,通常會利用一層塑料布及保溫材料來進行覆蓋,需要確保做到覆蓋的嚴密性,每天對混凝土表面的濕潤度進行檢查,一旦發現表面失水過快,則需要及時進行灑水養護。在養護期間需要對混凝土每天降溫的速度進行有效控制,只有當混凝土內部最高溫度與外界最低溫度之間的差值在20℃以下時,才能將相關的養護措施去掉。在大體積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在對溫度進行控制時通常會利用熱電耦電子測溫儀來進行測溫,在澆筑前對各測溫點進行布設,而且在每一個測溫點處都需要進行埋設測溫探頭,從而對構件不同部位的溫度值進行測量。根據混凝土溫度的上升或是下降時段來決定測溫的間隔時間,技術人員每天都需要對測溫計錄進行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并進行調整。
2外露混凝土表面工藝施工技術
2.1模板施工工藝
一是竹膠大模板。這部分施工工藝要嚴格按照施工圖的設計要求來執行,根據配板圖的要求,提前在木工廠進行配模。沒完成一塊模板的配合后,都要標注編號,以方便進行識別。對于配板的設計水平要求非常嚴格,這直接關系到模板的施工質量,所以一定要嚴格按照模板的幾何尺寸設計,保證接縫處的平整、光滑,具有一定的規律性。板縫之間采用密封處理,待膠固化后,用鏟刀將凸膠痕鏟去,然后再用細砂紙打磨光滑。二是模板加固。主廠房框排架梁柱采用對抗螺栓加固,汽輪發電基礎,變壓器防火墻等采用內置式對拉螺柱加固,即按構件截面尺寸加工內置對拉螺栓,在對拉螺栓兩端焊接暗榫,暗榫與模板相接,在模板上鉆孔安裝加固螺栓。
2.2混凝土工程
(1)原材料控制。水泥選用大廠水泥,水泥、砂、石、外加劑進廠后復試合格后,方準使用,并建立跟蹤管理臺賬,對每批水泥、砂、石、外加劑的使用部位進行跟蹤。(2)配合比設計。配合比應針對結構特點、施工季節及澆筑方式進行試配,確保滿足相關規范和設計要求,并考慮坍落度損失等影響因素,保證混凝土運至現場后坍落度、和易性良好。(3)攪拌及運輸。混凝土采用集中攪拌、罐車運輸、泵送入模。攪拌計量系統采用計算機控制,確保計量準確。(4)混凝土澆筑和振搗。為防止混凝土澆筑時發生離析,混凝土澆筑時自由下落高度不超過2m。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振搗時應快插慢拔,保證振搗器插入間距和振搗時間,徹底排出混凝土內氣泡。(5)施工縫處理。對于澆筑完成后的混凝土,需要對施工縫處表面的浮漿進行鏟除,并做好找平處理。利用模板來對施工縫進行加固時,則需要確保模板拼接的平整性,確保加固具有較好的牢靠性。(6)混凝土養護。在大體積混凝土施工過程中,需要嚴格按照相關的規范要求來進行混凝土養護,養護過程中需要做好保溫和保溫工作,準確進行測溫,避免混凝土裂縫的發生。
3結束語
在火電廠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施工過程中,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作為其中最為重要的內容,需要專業的施工隊伍,可以有效的確保工程的質量,使工期能夠順利進行。同時在大體積混凝土施工過程中,還需要不斷的提升施工技術水平,確保工程能夠做到優質、高效,使火電廠能夠盡快投產發電,為社會發展供應充足的電能。
作者:郭夏楠 單位:陽城國際發電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