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黃世林教授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經驗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關鍵詞】貧血再生障礙性中醫療法名醫經驗
再生障礙性貧血(aplasticanemia,AA)是血液系統較常見的疾病。解放軍第210醫院中醫血液科黃世林教授采用中醫藥主治、中西醫結合、辨證分型、分期論治的方法治療AA30余年,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統計的149例AA患者中,急、重型AA46例,治愈緩解率為63.04%,總有效率76.08%;慢性AA103例,治愈緩解率57.28%,總有效率74.47%,療效顯著[1,2]。吾跟師學習數年,耳濡目染,感受頗深,現將師之寶貴經驗總結如下,望可發揚之。
1病名
再生障礙性貧血的臨床表現與“虛勞”、“血虛”與“干血勞”等相近。血虛是指營血不足而出現虛弱的病理改變,病因可有失血過多、臟腑虛損、化生精血功能不良或障礙等,臨床表現為貧血癥狀。虛勞是五臟諸虛而產生多種疾病的概括,多因先天不足、后天失調、病久失養、正氣損傷和久虛不復所致,虛損日久,積漸而成“勞”,干血勞是虛勞的證候之一,是在虛勞基礎上由于血枯血熱、積久不愈、腎陰虧損、腎陽耗竭而致的新血難生、髓干血枯。黃世林教授認為,AA在中醫學可歸屬于“血虛勞”的范疇,血虛勞是“血虛”與“干血勞”的合稱,可將血虛勞定義為一種由多種不同致病因素引起腎或脾的病理性虧損,導致生血功能障礙的病證;以血虛勞命名AA能較直觀反映疾病的發病臟腑、病因、病理與病之本質等。
2辨證分型論治與兼證的治療
2.1辨證分型論治黃世林教授將AA分為腎陰虛、腎陽虛及腎陰陽兩虛型3個基本證型,辨證論治,并以基礎治療(雄性激素、糖皮質激素等)為伍。
2.1.1腎陰虛型主證:貧血、出血,并可見手足心熱、低熱、盜汗、腰酸膝軟、頭暈、耳鳴、口渴思飲、便干、舌質淡或舌尖紅、苔薄黃、脈滑數。治則:滋腎陰、養腎精、益氣生血。基礎方劑組成:生地黃20g、熟地黃20g、何首烏15g、阿膠15g、雞血藤25g、丹參25g、當歸20g、荷葉10g,太子參25g、茯苓15g、甘草5g、蒲公英20g。
2.1.2腎陽虛型主證:貧血、出血較輕,并可見手足發冷、畏寒肢冷、喜熱自汗、陽痿、便溏、夜尿頻、舌質胖淡有齒痕、苔薄白、脈虛大或沉細。治則:溫補腎陽、化瘀生血。基礎方劑組成:菟絲子30g、人參5g、補骨脂20g、肉蓯蓉15g、仙靈脾30g、鹿角膠10g、枸杞子20g、麥冬15g、黃芪30g、赤白芍各20g。
2.1.3腎陰陽兩虛型主證:具有腎陰虛和腎陽虛的證候特征,或陰虛陽虛證候不明顯。治則:補腎陽、滋腎陰、益氣生血。基礎方劑組成:菟絲子30g、仙靈脾15g、枸杞子20g、生熟地各20g、黨參30g、茯苓20g、白術20g、丹參30g、當歸20g、荷葉15g、蒲公英30g、甘草5g。
上述方劑均為水煎劑,早、晚飯后各服半副。病情達到穩定期,可每周服6劑或5劑;病情達到緩解期,可每周服4劑或3劑,直至基本治愈。
2.2兼證(癥)的治療AA的臨床表現復雜多樣,常在基本證型基礎上兼有心氣不足、脾氣虛弱和心脾兩虛等證及崩漏癥狀,中醫藥治療可發揮重要作用。
2.2.1心氣不足主證:心悸氣短、胸悶、心前區痛,甚則咳嗽、躁煩不得平臥,脈細數;聽診二尖瓣區可有III級以上吹風樣雜音;心電圖有缺血改變;胸片可見心界擴大。治療應在辨證分型論治基礎方中加用補心陽、養心血的藥物,如人參3~5g,制附子10~15g,桂圓肉15g。同時注意適量輸注紅細胞懸液等對癥支持治療。
2.2.2脾氣虛弱除主證之外,可兼見食納不佳、腹脹、腹瀉等,且易于外感發熱,脈滑數,舌質淡、苔厚膩或薄黃。治療原則:健脾利濕、解毒生血。方用黨參30g、紫蘇20g,滑石20g,甘草10g,焦山楂20g、黃連3g。
2.2.3心脾兩虛臨床上心氣不足及脾氣虛弱常并見,黃世林教授多以歸脾湯化裁。
2.2.4崩漏陰道出血不止,有血塊;脈滑數,舌質淡,苔厚膩或薄黃。治療原則:益氣、涼血、化瘀、止血。藥用:崩漏以氣虛者多見,在基礎方中重用黨參,加用黃芪40g、當歸40g、川芎5g、陳皮10g、仙鶴草30g。三七粉0.9g裝入膠囊中口服,3次/d。崩漏由血熱而致者在基礎方中加入黃柏20g和牡丹皮20g。
3分期論治
黃教授依據病情的輕重,將AA的病程分為進展期、穩定期與緩解期,據此進行分期論治。
3.1進展期病情呈進行性發展、惡化,全血細胞進行性降低,急、重型AA每周白細胞下降0.5×109/L,血紅蛋白下降10g/L,血小板下降10×109/L以上,或者網織紅細胞<1.0%或其絕對值<15×109/L,中性粒細胞絕對值<0.5×109/L,血小板<20×109/L。常繼發出血或(和)感染發熱。治療原則:標本兼治,治標為主。
3.1.1基礎治療嚴格消毒隔離病人,加強口腔、皮膚、外陰、肛周護理;積極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雄性激素、能量合劑、丙種球蛋白、免疫抑制劑等治療,并給予輸血、抗感染等對癥支持治療。
3.1.2輔助治療在辨證分型論治的基礎上,重用蒲公英、金銀花、連翹、黃芩、板藍、板藍根、白芍等清熱解毒藥物。
3.2穩定期病情穩定,不輸血,病人血紅蛋白維持在50g/L以上,白細胞維持在2.0×109/L,血小板維持在20×109/L以上,無明顯出血和感染表現。治療原則以治本為主,兼以治標。腎上腺皮質激素可逐漸減量直至停服。
3.3緩解期貧血及出血癥狀消失,血紅蛋白男≥120g/L,女≥105g/L;白細胞≥3.0×109/L,血小板有一定程度的恢復,按療效標準判定已達緩解指標。治療原則:補腎固本。繼續常規基礎治療達半年以上。雄性激素的應用逐漸減量至停用。
4結語
腎為先天之本,腎藏精,主骨,生髓。先天不足或后天失養,則腎虧精減,精血不生,終成虛勞。黃世林教授以腎為本,將具有補腎生血功能的中藥生血片與可刺激骨髓造血的康力龍有機結合成基礎治療,同時辨證分型施治,在補腎同時,或重于滋陰益髓,或施予溫陽化瘀,獲得了減毒增效的作用。
分期論治是黃世林教授治則中的重點,依據臨床表現的不同,將其病程分為進展期、穩定期及緩解期,治療全程權衡標本緩急,緩則治本,急則治標,防治未病。進展期的治療是整個治療的關鍵,采用標本兼治,治標為主的治療原則,在中醫主治的基礎上,可酌情選用能量合劑、集落刺激因子刺激骨髓的造血功能,出血傾向明顯者可用氫化可的松,以扼制病情的發展,從而為后續治療奠定良好的基礎。治療中應重視緩解期的固本治療,此期患者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復尚不穩定,忽視固本治療,易致病情反復,堅持半年以上的固本治療以及長期治療是降低復發率,提高遠期療效的關鍵。
【參考文獻】
1HuangSL,XiangY,WangQE,etal.Clinicalobservationofsyndrometreatmentofchronicaplasticanemia.ZhongguoYiYaoXueBao.1997;12(1):3233.Chinese.
黃世林,向陽,王秋娥,等.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分型治療的臨床觀察.中國醫藥學報.1997;12(1):3233.
2HuangSL,XiangY.Clinicalstudyofdifferentiationofsymptomsandsignsforclassificationofsyndromeandtreatmentbystagesintreating95patientswithchronicaplasticanemia.ZhongYiZaZhi.1997;38(2):9495.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