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潮陽經濟發展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內容提要]經過—年來的整治,潮陽人心思定,尋求發展正成為主流。潮陽要以鄧小平發展理論為指導,加快潮陽經濟的發展。如何加快?—是要緊緊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二是要加快發展速度;三是要提高經濟增長總量;四是要調整經濟結構;玉是要進—步轉變政府職能;六是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
[關鍵詞]潮陽;經濟;發展;硬道理
今年6月10日至14日筆者到潮陽調研,先后到過谷饒、司馬、兩英、峽山、和平、金玉、西臚等7個鎮,看了8家企業、5個村居、2所學校,并同當地黨政領導以及市直有關經濟部門和文史部門的領導舉行多次座談,總的印象很好。
從我們這次調研接觸的情況來看,潮陽在潮陽市委市政府領導下,團結廣大干部群眾,認真貫徹執行省委省政府汕頭現場辦公會精神和汕頭市委市政府的指示,廣泛爭取國內海外潮陽人和關心潮陽人士以及全國新聞媒體的支持,經過一年多來的整治,已經收到很好的效果。驅散了籠罩在潮陽上空“信用失缺”的烏云,掃除了人們“談潮色變”的陰影,挽回了人心,穩定了社會,人心思定,尋求發展正成為主流,經濟逐步走上軌道,并呈現恢復性增長態勢。我們所到之處,從地方官員到企業家和普通群眾,都是容光煥發,精神面貌很好,大家所想所說的都是如何加快發展,好像大家心里都憋著一股發展的勁頭要爆發出來似的,真有點臨戰前的狀態。
一、發展才是硬道理
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在發展生產力的基礎上不斷滿足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發展才是硬道理。發展是解決改革開放過程中碰到的問題和困難的前提和基礎。
鄧小平同志發展理論的核心,就是要抓住時機加快發展,隔幾年上—個新臺階,并把它概括為:波浪式前進的發展規律。鄧小平同志歷來非常關心發展速度,認為這是社會主義優于資本主義的關鍵。他說“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最根本任務就是發展生產力,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歸根到底要體現在它的生產力比資本主義發展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發展生產力的基礎上不斷改善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①“我們堅持社會主義,要建設對資本主義具有優勢性的社會主義,首先必須擺脫貧窮。現在雖說我們也在搞社會主義,但事實上不夠格。只有到了下個世紀中葉,達到了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才能說真的搞了社會主義,才能理真氣壯地說社會主義優于資本主義。”。鄧小平同志自從在黨的十二大提出“翻兩番”仍戰略目標以后,一直非常關心發展速度。即使在1989年發生“六四”政治風波,J晾暴亂尚未完全平息,鄧小平同志就強調,“經濟不能滑坡。凡是能夠積極爭取的發展速度還是要積極爭取”。③在我國進行治理整頓期間,仍強調特別要注意經濟發展速度的問題,明確指出,“如果經濟發展老是停留在低速度,生活水平就難提高。……這不只是經濟問題,實際上是個政治問題。所以,我們原力爭在治理整頓中早一點取得適度的發展。”適度的要求就是確實保證這十年能夠再翻—番。16到了1991年治理整頓基本告一段落的時候,鄧小平同志又再次強調抓住時機上臺階。他說:“我們經濟發展規律還是波浪式前進。過幾年有一個飛躍,跳一個臺階。跳了以后,發現問題及時調整一下,再前進。⑤到1992年南巡談話的時候,鄧小平同志回顧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的歷程,系統闡明了經濟波浪式前進的規律,得出“發展才是硬道理’的結論。
鄧小平同志在南巡講話中指出,“看起來我們的發展,總是要在某一個階段,抓住時機,加速搞幾年,發現問題及時加以治理,爾后繼續前進。從根本上說,手頭東西多了,我們在處理各種矛盾和問題時就立于主動地位。對于我們這樣發展中的大國來說.經濟要發展得快—點,不可能總是那么平平靜靜、穩穩當當‘要注意經濟穩定、協調地發展,但穩定和協調也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發展才是硬道理。這個問題要搞清楚。如果分析不當,造成誤解,就會變得劇、慎微,不敢解放思想,不敢放開手腳,結果是喪失時機,猶如逆水行舟,不。不進則退。”⑥
當然,鄧小平同志講的加快發展速度,總是同講效益、講質量聯系在一起的,“不是鼓勵不切實際的高速度,還是要扎扎實實,講求效益,穩步協調地發展。”⑦
我們要以鄧小平發展理論為指導,努力扭轉由于信用缺失而引起的經濟嚴重滑坡并加快潮陽經濟的發展。
潮陽最大的特點是人多地少(251.35萬人,人均耕地0.18畝),人均經濟水平很低。去年(2D1),潮陽人口占汕頭市人口54.4%,而國內生產總值(GDP)才占全汕頭市的28.67%5人均GDP只相當汕頭市的52.7%。潮陽財政收入人均245元,也只有全汕頭市人均861元的28.5%。有人說潮陽是“人口大縣,經濟小縣。”講得很中肯,問題也提得很尖銳。人口多、人均經濟水平低,或者說“人口大縣、經濟小縣”,是潮陽當前最主要的矛盾。從靜態的觀點來看,人多是潮陽最大的優勢,最大的潛力;從動態觀點看,人多是潮陽最大的包袱。那么,如何把負擔變為優勢,把包袱變為財富?出路就在刊D快發展。中共廣東省委、省政府提出廣東要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要達到7000美元(折合人民幣約57500元)。潮陽要達到這個水平,必須在2001年人均5310元的基礎上再增長近十倍(9.83倍)。因此,潮陽必須加快發展;不加快發展,必然要拖汕頭以至全省實現現代化的后腿。再從潮陽當前面臨的問題和困難來看,也非加快發展不可。否則,無法解決當前勞動就業、農民收入、財政負擔、基礎設施、治理污染和教育投入等到諸多問題和困難。
總之,發展才是硬道理,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發展總是波浪式前進,當前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加快經濟發展。在發展中,繼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健全市場體制和信用體系,以發展促整治、以整治保發展。
二、加快潮陽發展的對策
加快發展,包括加快發展經濟,擴大社會就業,增加財政收入,加強科技文教,改善生態環境,提高人民
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使整個經濟快速、健康、協調、持續地向前發展。
那么,如何加工廠快潮陽發展呢?我認為,應采取如下對策:
(一)要緊緊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
抓住當前有利時機,把工作重點轉到加快發展上來。潮陽前段“三個整治”已經取得階段性的成果,現在應當適時地把重點轉到加快發展上來,在發展中繼續進行整治,以發展促整治、以整治保發展。也就是說,要從前段以整治為主轉向以發展為主。我們這次所到之處,所接觸的鎮村干部、企業家和老百姓,大家普遍精
神面貌很好,都有“痛定思痛”、希望安定和發展的強烈愿望,對潮陽市委市政府領導班子充滿信賴感和期望值,認為調整后的市委市政府班子思想作風樸實,真正要為民眾辦實事力好事、真心實意關心潮陽的發展。我們在調研中深深感到,潮陽市委市政府同民心貼得很近,在民眾中產生了很好的親和力、很強的凝聚力。加之,“三個整治”已告一段落,“潮陽制造”的招牌打出去之后,社會輿論澄清了,大家從前段扭曲了的社會輿論的壓力下解放出來,抬起頭,站起來了,感到揚眉吐氣,認為現
在形勢“好物”、好干了,市委市政府要真干,我們更要出力干。在企業家中,正在醞釀一股增資擴產加快發展的熱潮。特別是,紡織服裝企業實際已掀起—股進口先進設備進術改造的高潮。
我初步估計:2001年底,潮陽經濟已經走到谷底;2002年,開始緩慢爬升,但仍在低淵徘徊;2003年,將爬出谷口,把2001年的滑坡補平或略有增長;2004年起,將會有大幅度的增長,迎來新的增長高峰期。
(二)加快發展速度
要加快發展要有速度。潮陽特別需要加快發展速度。事實上,潮陽八十年代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年遞增長16.84%;九十年代年遞增24.1%。到2D0年潮陽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從1991年的983元增長到6855元,增
長597%(近6倍)。我們這次看過的幾個鎮,書記鎮長對新的增長都充滿信心。潮陽要加快發展是有條件、有
可能的潮陽改革開放以來已累積了一定經濟基礎,城鎮建設發展很決,能源、交通和電信等基礎設施建設有了根本性改善,投資環境很好,而且有一批發展經濟的重點鎮村、名牌產品、骨干企業、文明村鎮和好學校,可以作為示范和帶頭,我們所見到的鎮委書記鎮長、村居委書記主任、企業家和校長,普遍年富力強,有理想、有抱負,政治思想素質比較好,領導能力比較強,積極性很高。這是潮陽的希望所在。
(三)要提高經濟增長質量
經濟增長質量,包括產品質量(品牌),經濟效益(企業利潤、政府稅收、群眾就業的工資福利)和生態環境。只有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競爭力,才能適應世界經濟潮流,在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在現代戲經濟條件下,產品是企業的“龍頭”(或叫“牛鼻子”,也是載體),質量品牌是企業的生命,科技開發是企業的核心、,管理是企業取勝的法寶,資金是企業的血液,信譽是企業的通行證,市場占有率是企業的陳也,法制是企業的準則,職工文化教育是企業的保證,政治思想工作是企業的靈魂,不斷發展壯大是企業的目標。辦企業應該是為了不斷發展壯大,而不僅僅是賺錢。單純把目標盯在賺錢上,容易為了短期利益而急功近利,甚至導致企業的跨臺失敗。立足于發展,有長遠眼光,從遠處著眼,近處著手,不斷發展壯大,才能立于不敗之地,才會有源源不斷的財源,真正達到賺錢的目的。當然,從—個鎮、一個市或更大區域來說,還有宏觀經濟的任務和目標,這里著重從企業來說。當前尤要著重抓好三大關鍵:
第一,端正經濟工作指導思想,堅持走正道,依法經營,照章納稅,倍守信用。千萬牢記,不能搞歪門邪道。靠走私、制假、騙稅、搞偽劣產品是沒有出路的,必然要遭到法律和道德的制裁。
第二,依靠科技進步,把打造品牌、名牌、“潮陽制造”繼續狠抓下去。一方面要擴大名脾效應,一方面要增創新的品脾名牌。品牌,以至馳名全省全國全世界的名牌;最重要的是,要符合市場需要和質量要求。質量應當是顧客信得過,而且與時俱進,不斷提高。千萬不能一出名就偷工減料,質量下降。同時,要注意專利申請和保護。潮陽是人口大縣,人才大縣,同時應當是品牌大縣,銷售大縣。看品牌,不僅要看數量,更重要的是看市場占有率和經濟效益。要抓好聯結科研單位大專院校的工作,請全省全國以至全世界的專家學者名師都來幫助搞“潮陽制造”,讓潮陽品牌名牌走向世界。
第三,下功夫開拓市場。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和跨國公司的形成,一個地區一個企業集團,最重要的是要營造三個中心。即生產制造中心,產品開發中心,市場營運中心。現在,潮陽的企業多數是中小企業,多數處于搞大路貨產品的加工制造階段,多數是為別人加工生產,貼別人品牌,根本談不上產品開發和市場營銷。這樣的企業將在國內外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逐步被淘汰。在打造品牌的過程中,一定要重視產品技術開發、質量標準和市場營銷。從市鎮這兩級來說,要重視本地市場建設,還要引導企業向外開拓市場,建立營銷網絡。要對市場進行細分,圍繞不同市場對象采取不同營銷策略。這方面,谷饒的利生服裝廠抓得很好,已經在俄羅斯、尼日利亞、巴拿馬、多哥等4個國家建立銷售網絡,其產品直銷世界各地,減少中間層次,省時省錢又提高知名度。司馬浦的“曼妮芬”在產品營銷策略和市場開發也抓得很好,從普通大眾化產品的包圍中向更高層次沖刺。和平的馬田眼鏡廠的集團公司,其營銷網絡遍布世界各地,不僅自己創造十幾個名牌,還收購世界十幾個名牌來和平生產后銷售全世界,成為全國眼鏡生產基地,其經驗很值得我們借鑒。
同時,圍繞產品和市場,發展現代物流業等第三產業,既發展第三產業,又促進工業發展。
(四)要調整經濟結構
經濟結構包括區域經濟結構,三大產業結構,產品結構,企業組織結構,人才構成結構等等。當務之急是,調整三大產業結構和區域經濟結構。潮陽的經濟發展,大體形成發達地區、次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三種類型,在地理位置上也基本形成三大塊。發達地區將繼續有大的發展,次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也將會逐步發展起來,但亟需市的幫助和支持。這兩種地區應著重抓三件事:
1.認真抓好農業,尤其是特色農業。同時圍繞主要農產品的發展搞深加工,增加附加值,建立市場配套服務,不斷增加產品數量,提高產品質量和經濟效益。抓農業要像抓工業那樣,運用現代管理理念。如抓以產品為龍頭,組成公司,由公司聯結農戶,形成公司+農戶的格局,并由公司組織深加工,開拓市場,進而形成貿一工一農的體系。這樣的農業才能穩定增長和提高。現在有的鎮村雖說也搞了特色農業,但仍然是低水平經營,自發性盲目性很大。
2.組織勞力外出務工,這是純農業地區增加群眾收人的主要途徑。
3.改善投資環境。特別是搞好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在這個基礎上,從地價、電價、水價和稅費等方面采取優惠措施,吸引民資、外資前來投資辦工業。同時,有的地方還應積極發展旅游業。所有這些,都需要市的幫助和支持。建議市里根據財力狀況,分期分批,有重點地進行扶持。發達地區的重點,在于提升產品質量,打造名牌和建立市場營銷網絡。
三大產業結構,要通過發展來調整。重點在于發展工業和以現代物流業為主的第三產業。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是衡量工業化現代化的重要指標,凡是實現工業化現代化的國家,第三產業的比重都占50%以上。潮陽工業總量少,第三產業的比重也低。以2000年為例,全汕頭市第三產業占41.90%,其中汕頭市區54.90%,潮陽才36%。因此,潮陽在發展工業同時,加快發展第三產業非常重要。
對產品結構、企業結構和人才結構,要在摸清情況的基礎上,做出規劃,從政策上加以引導。但千萬不要急,更不能用行政命令瞎指揮或強行捏合。企業的事,應當由企業自己去辦,黨政領導的責任在于政策引導,宏觀調控,不要越權越位。
(五)要進下步轉變政府職能
政府要廉潔從政、依法行政,把政府該管的事管好做好;把該企業的事放給企業自己去辦;把該放給行業協會和中介組織去辦的事,放手給他們去辦、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政府以及各個職能部門要多為基層、企業著想,為基層、企業提供高效優質服務。要徹底糾正“管、壓、卡”和亂收費的不良現象。而企業也應守法經營,照章納稅,支持政府工作。
現在,潮陽
的經濟實際是以民營為主。在這種情況下,黨政領導如何領導經濟?是一個新的重大課題,希望大家逐步探索加以解決。我想,我們黨政的責任和能力主要是三條:一是依法管理和政策引導,從宏觀方面加以調控;二是創造投資環境,支持企業發展;三是靠黨和政府的威望,以及領導者個人能力和人格魅力的吸引和指導。
(六)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
說到底,要加快發展關鍵在于依靠人。有了人的積極性,才能加快發展。建議把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團結國
內涵L的潮陽人及關心潮陽人士共同建設潮陽,作為潮陽社會發展戰略。全潮陽本土200多萬人,海外200多萬
人,國內好幾十萬人,把這枷多萬人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將形成移山倒海的巨大力量,任何事都可辦起來。特別是潮陽人的家鄉觀念特別強,又特別注重臉面,凝聚力特別強,希望潮陽各級黨政領導把立足點放到以人為本上來,認真做好人的工作,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特別是:(1)做好華僑工作,發動華僑回鄉投資或捐資。(2)做F國內潮陽籍的專家學者和企業家的工作,發動他們為家鄉建設出謀劃策,出計出力,回家鄉投資辦實業。(3)做好本市各派、各界人士、企業家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工作,使大家都來關心潮陽發展。
注釋:
①②③④⑤⑥⑦鄧選第3卷第63頁、第225頁、第312頁、第354頁、第3邱頁、第377頁、第375頁的經濟實際是以民營為主。在這種情況下,黨政領導如何領導經濟?是一個新的重大課題,希望大家逐步探索加以解決。我想,我們黨政的責任和能力主要是三條:一是依法管理和政策引導,從宏觀方面加以調控;二是創造投資環境,支持企業發展;三是靠黨和政府的威望,以及領導者個人能力和人格魅力的吸引和指導。
(六)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
說到底,要加快發展關鍵在于依靠人。有了人的積極性,才能加快發展。建議把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團結國
內涵L的潮陽人及關心潮陽人士共同建設潮陽,作為潮陽社會發展戰略。全潮陽本土200多萬人,海外200多萬
人,國內好幾十萬人,把這枷多萬人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將形成移山倒海的巨大力量,任何事都可辦起來。特別是潮陽人的家鄉觀念特別強,又特別注重臉面,凝聚力特別強,希望潮陽各級黨政領導把立足點放到以人為本上來,認真做好人的工作,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特別是:(1)做好華僑工作,發動華僑回鄉投資或捐資。(2)做F國內潮陽籍的專家學者和企業家的工作,發動他們為家鄉建設出謀劃策,出計出力,回家鄉投資辦實業。(3)做好本市各派、各界人士、企業家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工作,使大家都來關心潮陽發展。
注釋:
①②③④⑤⑥⑦鄧選第3卷第63頁、第225頁、第312頁、第354頁、第3邱頁、第377頁、第37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