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軟件產業政策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軟件產業是信息產業的核心,是國民經濟基礎性戰略性產業,直接關系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的安全。當前計算機軟件已成為世界各國爭奪科技制高點的關鍵領域,國家明確提出優先發展信息產業,在經濟和社會各領域廣泛應用信息技術,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對軟件產業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全球性的競爭與整合,軟件產業基本形成了國際間分工格局。美國掌握了最先進的軟件技術,控制著軟件開發平臺和軟件工具,在全球軟件產業鏈中居于領先地位。日本、英國、法國、德國在某些系統軟件領域和應用軟件領域具有全球競爭優勢。歐盟在通訊軟件、多媒體技術等若干重要領域也對美國的競爭優勢形成了挑戰。而我國的軟件企業雖然發展較快,但總體水平還處于初級發展階段。
一、我國軟件產業政策存在的問題
邁克爾·波特指出,從事產業競爭的是企業,而非政府,競爭優勢的創造最終必然要反映到企業上。政府能做的只是提供企業所需要的資源,創造產業發展的環境。產業政策在一國產業發展中最重要的作用莫過于保證國內市場處于活潑的競爭狀態,制定競爭規范,避免托拉斯狀態。我國的軟件產業政策在優化市場結構、規范市場行為鼓勵技術創新、提高產業績效、推動內需拉動軟件產業發展、推動軟件產業合理布局及產業集聚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是面對日新月異發展的軟件產業,我們發現,我國軟件產業政策在設計和實施中存在如下問題:
1.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目前版權法的執行仍未取得預期效果。盜版率居高不下,不僅嚴重制約了國內軟件企業的發展,損害國家形象,也嚴重影響了跨國公司和風險投資進入中國的積極性。
2.投融資方面。2000年6月25日國務院頒布的《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18號文件)及2002年7月24日的《振興軟件產業行動綱要(2002年至2005年)》(47號文件)規定的由國家扶持的軟件產業風險投資公司和投資基金至今尚未組建。對于軟件企業銀行貸款難的問題尚未解決。在軟件企業上市方面,國家各部門制訂的政策法規相互矛盾,現行的政策法規阻礙了軟件企業的上市融資之路。同時,由于軟件企業的規模較小,前期研發投入過大,而且研發費用很難轉化為固定資產。與傳統制造業的盈利模式有所不同,同時發行股票的規模也無法放大,因而,在目前實行股票發行核準制的情況下,證券公司在推薦軟件企業發行股票方面積極性不高,軟件企業上市存在實際的困難。
3.稅收優惠政策方面。現有的軟件產業政策是從軟件產品銷售收入比例和自產軟件產品銷售收入比例等方面來界定軟件企業,而將軟件服務業、軟件產業孵化器、軟件企業的分支機構以及國產軟件的和分銷商排除在外,實際上使軟件產業鏈條上各環節、各要素處于不平等的地位,導致有些環節發展滯后,使整個軟件產業不能得到均衡全面的發展。
4.軟件產業政策操作規則方面。國務院18號文件中關于軟件企業在資產評估中無形資產占凈資產的比例,以及軟件企業境外上市融資,軟件政府采購等規定缺少實施細則。
二、我國軟件產業政策的改善依據分析
波特認為,一個產業或者國家的整體優勢取決于4個基本因素和2個輔助因素的整合作用。其中4個基本因素是生產要素、關聯產業、需求條件、企業組織。此外,還有2個輔助因素,即機會和政府行為。波特將這6個方面的因素描繪成一個如下的圖形來表明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如圖所示,生產要素等其他因素都對政府行為有所影響,但是機會跟政府行為之間沒有聯系。這于我國實際情況不符,機會也是影響我國軟件產業政策的一大因素。
(一)機會
我國軟件國際化水平不高,在國際上的競爭能力十分薄弱。要提高我國在全球軟件產業鏈中的地位,就必須全面實施國際化戰略,充分利用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機遇,擴大開放,吸收和借鑒符合國際慣例的生產經營方式和管理方法,增強軟件產業的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國際軟件市場遠比國內市場成熟,贏利模式多種多樣,這就給我國的軟件企業在經營模式的改造上提供了樣本和土壤。軟件企業只在國內市場上運作很難讓國際資本發現它的發展趨勢;而在國際環境的運中,可直接把自己展現在國際資本面前,降低了引入國際資本的難度,同時也有利于創造我國自己的軟件國際品牌,最終將拉動我國軟件產業水平的全面升級,提高國際競爭能力。同時,國際化將為我國軟件企業開拓更廣闊的市場空間。我國目前正在大力推行國民經濟與社會信息化建設,為軟件產業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
(二)生產要素
生產要素劃分為初級生產要素和高級生產要素,初級生產要素是指天然資源、氣候、地理位置、非技術工人、資金等,高級生產要素則是指現代通訊、信息、交通等基礎設施,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力、研究機構等。波特認為,初級生產要素重要形越來越低,因為對它的需求在減少,高級生產要素對獲得競爭優勢具有不容置疑的重要性。高級生產要素需要先在人力和資本上大量和持續地投資。高等級生產要素很難從外部獲得,必須自己來投資創造。
(三)人力資源要素
軟件產業是知識密集型的高技術產業。人才是軟件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軟件產業的競爭從根本上來講是人才的競爭。軟件高端人才不足是制約我們軟件行業發展的一個比較大的問題。另外我國軟件產業還缺少的國際化人才。此外,在軟件產業中,人員流失率較高一直是一個顯著的現實。造成軟件產業人員流動頻繁的原因包括國內軟件產業競爭程度的加劇,以及國外軟件公司進入本土市場而形成不斷增加的人力需求。這將不可避免地導致我國軟件產業中勞動力雇傭成本及人力開發成本不斷上升。
(四)資本要素
資金短缺一直是困擾我國軟件產業的一大問題。軟件公司經常面臨流動資金周轉的壓力,尤其是那種基于行業應用的軟件提供商,它們常常需要為產品開發和交付墊付大量的資金,這就造成企業普遍缺少充足的資金投入到研究開發中。墊付款、應收款問題的解決,軟件公司往往依賴銀行貸款,但是由此又產生了利息和還款壓力。
(五)需求條件
資源宏觀方面看,最大的機遇來自不斷增長的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軟件作為信息產業的核心技術之一,哪一個系統、哪一個行業的信息化都離不開它,因此,國民經濟信息化的浪潮必將引發巨大的軟件需求。
此外,現階段的軟件需求也是中國軟件企業的發展機遇。其次是辦公軟件系統方面。國外辦公軟件價格昂貴,而國內軟件企業由于軟件開發成本低、銷售渠道通暢、售后服務及時的優勢在與國外公司的競爭中占有優勢。再次是各類在線游戲軟件的開發與升級。另外是網絡安全系統方面,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計算機病毒的傳播及危害也在蔓延,殺毒軟件的需求一直保持較旺盛的水平。
(六)關聯產業
對形成國家競爭優勢而言,相關和支持性產業與優勢產業是一種休戚與共的關系。軟件產業的用戶是面向各個部門、各個行業的,軟件產業滲透到國民經濟各部門,未來社會各行各業都將越來越依賴軟件。無論是以通信設備、交通工具等為代表的制造業的發展,還是以金融、電信、電子商務為代表的服務業的發展,都會為軟件產業發展提供巨大的市場空間。
(七)企業組織
企業組織包括企業的經營理念、經營目標、員工的工作動機、同行業中競爭對手的狀況等方面。波特指出,推進企業走向國際化競爭的動力很重要。這種動力可能來自國際需求的拉力,也可能來自本地競爭者的壓力或市場的推力。創造與持續產業競爭優勢的最大關聯因素是國內市場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三、對策與建議
針對我國軟件產業政策存在的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改善:首先,提高全社會對軟件價值的認識,堅決打擊軟件盜版。在打擊軟件盜版方面,有幾點建議:一是要求各級政府必須使用正版軟件;二是大幅度加大對軟件盜版的經濟處罰力度;三是加強社會監督,發揮行業協會、媒體公眾在行業自律和規范市場秩序中的作用,制止不正當競爭。其次,盡快建立完善軟件產業的風險投資機制,引導和鼓勵對軟件產業的風險投資。建議風險投資公司持有的軟件企業股份在該軟件企業上市交易的當日即可進入市場流通,拓寬軟件投資的退出渠道。再次,制定更加公平合理的稅收優惠政策,使軟件產業鏈條上各環節、各要素得到均衡發展。最后,盡快出臺關于軟件企業在資產評估中無形資產占凈資產的比例,以及軟件企業境外上市融資,軟件政府采購的采購目錄等細則,使軟件政策更具可操作性和產業政策導向性,成為本國軟件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參考文獻】
[1]邁克爾·波特.國家競爭優勢[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
[2]丁文武.加快軟件人才培養優化軟件人才結構[J].中國高等教育,2004,(7).
[3]周穎,鄧貴仕.注重軟件產業人才基礎教育的規律性[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04,(1).
[4]陳文暉.我國軟件企業的融資渠道及策略[J].廣西大學學報,2003,(8).
[5]劉曉英.中國商務管理軟件現狀分析與啟示[J].經濟師,2004,(2).
[6]鄒慶云,等.產學研結合發展軟件產業[J].生產力研究,2003,(2).
[7]張旭明.我國軟件產業的政策及其績效分析[J].軟件世界,2005,(4).
[8]伍建民.中國軟件產業政策:結構分析與前瞻建議[J].信息空間,2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