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金融對商業銀行的影響分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互聯網金融的概念產生后,發展迅速,已經帶來了一股強大的趨勢,互聯網金融不僅具有金融的特質,同時又帶有自由、共享等網絡的特性。就我國目前的形勢看,傳統銀行雖然以較快的速度發展,但是其不足之處依然存在。互聯網金融市場不斷急速擴張,對傳統的商業銀行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本論文首先分析互聯網金融的特點,然后從有利和不利兩個角度分析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的影響。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商業銀行大數據
1互聯網金融特點
1.1基于大數據的運用
互聯網金融擁有海量的數據,這是傳統金融遠遠無法做到的。在這個信息時代,互聯網金融呈現多樣化發展,不僅創新型金融產品和服務如雨后春筍般涌現,而且用戶體驗得到了很大提升。互聯網金融采用一種全新的信息來源模式,可以直接收集和分析交易過程中產生的信息,并且可以對客戶信息、交易信息以及整個金融市場等的數據分別進行分析,從而促進利率市場化的形成。
1.2金融服務惠普性
在以往金融模式中,資源集中在20%的大客戶手里,無疑會造成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問題,甚至會導致小微企業直接融資面臨巨大困境。互聯網金融提供的金融服務可以更全面地服務于社會各個群體,信息是公開的,自愿簽訂契約條件下風險是自負的。傳統金融中受歧視的群體也可以公平高高效地享受金融服務,金融機構可以擴展服務邊界。從而有效地提高了金融體系服務的普惠性。
1.3經營環境公開化
互聯網環境是包容和開放的,因此在以互聯網為基礎的互聯網金融背景下,有利于各種產品的供需信息的透明和公開。交易雙方能夠直接進行互動,能夠擺脫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客戶可以在開放的互聯網環境中找到需要的產品,客戶的選擇空間變大。
2互聯網金融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影響
2.1互聯網金融對我國商業銀行的有利影響
2.1.1促進我國商業銀行改革創新
(1)創新渠道運營方式。互聯網金融近些年迅猛發展,我國商業銀行認識到,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得勝利,必須在移動金融方面增加對移動支付業務和手機銀行的重視程度。2012年以前,電子銀行的定義只是一種單純的支付和交易渠道,是一種輔助銀行的渠道。自2012年,逐漸偏向于服務和銷售渠道,是一種銀行經營的渠道。搭建商業銀行自有的平臺和渠道,在初期會投入大量固定資本,但其后期帶來的利益時無法估量的。(2)創新大數據產品組合。在互聯網金融的壓力下,商業銀行將業務拓展到供應鏈中核心企業的上游和下游企業,形成了供應鏈金融。此領域中涌現出許多創新型產品組合,比如“訂單+應收賬款轉化融資”等。商業銀行可以通過供應鏈金融獲得供應鏈每個環節的數據和各種信息,強化銀行與核心企業、物流公司、電商平臺的合作,推出此類供應鏈金融產品,為企業提供全面的服務。
2.1.2加快我國商業銀行業務結構調整
商業銀行以往很少能夠大幅度放開對中小微企業的貸款,對個人貸款的開放程度就更低了。因為小微企業信用低,風險高,個人貸款的信用就更低,風險就更高。但許多互聯網金融企業已經開始服務于中小微企業甚至是個人貸款。商業銀行必須在中小微企業及個人貸款領域改革,才能立于不敗之地。很多銀行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并且很大一部分銀行已經或正在準備開展p2p行業的業務。
2.1.3優化我國商業銀行市場格局
如果商業銀行僅僅靠自主設計產品和開發平臺來謀求發展,將會給自身帶來大量的成本增加。因而商業銀行不能過分排斥互聯網金融的涉足,應當合理評價自身的優勢與不足,評估互聯網金融的優勢,同時加強相互間的合作,從而實現雙贏。商業銀行要緊跟時代潮流,應當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收集數據,整合資源,從而使其信息流和資金流得到更加優質的聚合。目前已經有很多互聯網金融和商業銀行的合作模式逐漸興起,給商業銀行的轉型帶來了相當重大的機會。
2.2互聯網金融對我國商業銀行的不利影響
2.2.1對商業銀行負債業務的不利影響
(1)商業銀行的存款面臨流失的威脅。雖然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的客戶群體目前集中在青年,但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了這種理財方式,青年客戶群體的財富也逐漸積累,互聯網金融會搶走銀行的許多存款業務。客戶將以前存在商業銀行的活期存款轉為投資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來實現資金增值,不僅可以保證資金流動性,而且風險幾乎為零。客戶轉為投資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使資金運用更加靈活方便,可以實現快速提現,有些產品甚至可以實現隨時隨地提現。并且客戶通過互聯網金融獲得的收益要比銀行存款利率高很多。以余額寶為例,自余額寶出現以來,很多人選擇將閑散資金存入余額寶,就造成商業銀行存款的大量流失。(2)商業銀行的負債成本有增大的壓力。互聯網金融通過各種投資理財產品獲取大量的資金,然后將其投入到同業存款、協議存款及銀行定期存單等銀行儲蓄中,這樣就使得以往流入銀行的儲蓄沒有直接存入銀行,而是通過其他存款的形式間接回到銀行,這樣會改變銀行的負債結構。由于銀行通過協議存款支出的利率要高于其對儲蓄存款的利率。而互聯網金融中投資理財產品的種類不斷豐富,數量持續增加,這使得商業銀行的負債成本將會不斷提高。
2.2.2對商業銀行資產業務的不利影響
商業銀行利用負債業務得到的資金,通過對外放貸等方式,可以獲得收益。獲得收益的高低取決于商業銀行對這些資金的利用方式方法。銀行資產業務主要在兩個方面受到互聯網金融的不利影響:一方面是小微貸款業務,另一方面是信用卡服務業務。(1)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的小微貸款造成沖擊。以“拍拍貸”為代表的p2p網貸更適合于中小微企業貸款平臺,搶奪了商業銀行中小微企業貸款業務的很大一部分。互聯網信貸借助與開放、直接、可互動的網絡平臺,可以實現資金流動和利率市場化。因此,很多中小微企業會選擇互聯網信貸,商業銀行的業務范圍變小,收益來源渠道變窄,收益自然會降低很多。甚至將來互聯網信貸由于其交易成本較低,也很有可能對大型企業信貸業務形成替代效應。(2)互聯網金融直接威脅銀行信用卡業務。在個人業務方面,商業銀行的信用卡服務占據了很大份額,他們通過繳費手續費、收單商戶傭金盈利。如今互聯網信貸體系推出海量適合于個人消費者投資的網絡信貸產品,搶占了部分商業銀行的個人信用卡業務,進而會降低商業銀行的收入。第三方支付原本只有線上支付服務,但網絡購物的興起促進了打三方支付的線下支付發展,相當一部分信用卡業務所產生的繳費手續費以及收單商傭金收益由商業銀行轉移到第三方支付。商業銀行通過提供信用卡服務得到的收益大幅下降。
2.2.3對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不利影響
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與商業銀行的資產業務在是否大量使用資金上有很大不同,商業銀行幾乎不需要利用負債業務籌集的資金,就可以實現盈利。此時商業銀行是金融交易的中間人,為客戶提供客戶要求的服務,不涉及到資產籌集與利用,只是收取服務手續費。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受到互聯網金融的沖擊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結算業務方面,另一方面是業務方面。(1)商業銀行的結算業務受到擠壓。商業銀行通過其固有優勢,形成很多支付結算工具,在向客戶收取手續費的同時,通過為客戶提供支付結算服務為客戶辦理支付結算,還可以暫時占用大量資金。但是借助于網絡,第三方支付也可以為客戶辦理支付結算業務。并且后者易操作,可以隨時隨地提供服務,客戶需要繳納的手續費或者傭金也比前者要低。銀行作為主要的支付結算渠道地位被弱化。(2)商業銀行的業務有所減少。在傳統的金融模式中,具有代銷保險、代銷基金等業務資格的金融機構只有商業銀行,如今很多互聯網企業例如很多第三方支付平臺也取得了此類業務。而商業銀行在此類競爭中自然會處于劣勢,因為很多客戶為了節約成本,會偏向于選擇第三方支付平臺來此業務。比如,第三方制度平臺與通信商、繳費部門和超級市場的合作,人們不再需要去銀行兌換外匯,不用去通信商交話費,還可以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直接繳水電費煤氣費等。
參考文獻:
[1]梁璋,沈凡.國有商業銀行如何應對互聯網金融帶來的挑戰[J].新金融,2013(07).
[2]仇遠文,王樂風,孟慶軍.商業銀行應對互聯網金融挑戰的生態對策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3(9).
[3]李博,董亮.互聯網金融的模式與發展[J].互聯網金融,2013(10).
[4]陳林.互聯網金融發展與監管研究[J].南方金融,2013(11):52~56.—722—
作者:郗彤 付曉桐 單位:天津財經大學研究生院 河北師范大學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