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會計環境模式管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會計行業也逐步發展起來,特別是加入WTO以后,我國企業非常關注如何與國際接軌的問題。會計作為國際通用的商業語言,在促進國際貿易,國際資本流動和國際經濟交流等方面的作用將逐步突出。到2005年,要求本國公司采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編制財務報告的國家達到65個,但是,中國未在其中。中國企業進軍歐盟市場必需更多的了解國際會計,特別是歐盟會計指令的相關內容。法國是我國在歐盟中的重要貿易伙伴,其作用更為重要,研究比較法國會計對中國會計的環境及會計模式,對我國會計改革和發展有著良好的借鑒意義。
一、中法會計環境的比較
(一)社會經濟環境比較
法國目前實行的是有計劃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公有化比重高,政府集中決策的程度很高,政府在資源配置上權力也很大,屬于宏觀統一基礎的體制。證券市場不發達,1981年以來大型公司的國有化使股份上市交易的公司在數量上銳減,因此,相對而言,法國幾乎不重視向股東披露信息。
中國的經濟體制自1978年以來經歷了由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渡。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特征是以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其他經濟成份為補充的經濟體制,公有化比重高,在發展趨勢上與法國有所不同。首先,政府在決策和資源配置上的作用,在向市場經濟轉變過程中逐步弱化;其次,近年來大型國有企業向股份制轉變,上市交易公司不斷增多。但經濟體制仍屬于宏觀統一基礎的體制。
(二)法律環境比較
在法國,會計規則在不同的經濟法律中都可見到,如商法中包括了會計法、公認會計原則和會計法令及規章制度,稅法也規定了公認會計原則,而民間機構的實務公告沒有正式的地位。因此,成文法是法國財務會計準則的唯一真正的源泉。稅法對財務報告具有巨大的影響,長期以來納稅一直是編制和公布財務報表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貨膨脹會計,主要也是遵循稅收法規的要求。
與法國相比,中國的會計法規也存在于不同的經濟法律中,公司法、稅法對財務報告的巨大影響同法國極其相象,這是與宏觀統一基礎相適應的。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會計準則委員會、中國會計學會等民間職業團體同樣只能提供意見和對有關制度的解釋,并沒有明確準則的權力和地位。所不同的是,中國的會計準則不是通過立法制定的,而是由政府部門直接制定,但具有準法律效力和強制力。證券管理委員會的權力也僅限于管理上市公司的財務信息披露,維護和健全證券市場的正常發育,與法國相似。由于證券市場不發達,證券管理委員會不像美國那樣在會計準則制定中發揮巨大的作用。
(三)政治環境的比較
法國執行的是有計劃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比較重視宏觀調控。建立在這個經濟基礎上的政治制度,比較注重社會福利和企業的社會效益。為了預防企業破產,1984年了預防企業破產法案,1985年又了其補充條例,其中提供的信息非常詳細和具體。
中國作為社會主義國家,提高社會福利應是國家的首要任務,企業的社會效益目標也應高于個別企業的利潤最大化目標。但遺憾的是,法國所執行的預防企業破產法和要求編制的社會資產負債表正是中國所缺少的,在這方面,應引起有關各方面的關注,法國的這些做法是值得中國借鑒的。
二、中法會計模式的比較
會計是環境的產物,會計模式的形成與其所處的社會經濟環境密切相關。不同的政治、經濟、法律、文化等社會環境,其會計模式也會有差異。
(一)社會文化對會計模式的影響
文化是人類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創造和積累的,體現一個國家或民族精神特征的財富。一國的政治法律等都具有深刻的文化根源,其會計模式的形成和發展也受其價值觀的影響。
1.社會性質
法國是歐洲最早統一的國家之一,“團結、工作、家庭、祖國”是體現法蘭西民族傳統的著名箴言。國民集體意識較強,集體主義取向的文化決定著政府的統一會計規則的完善和權威,實務中需要職業判斷的內容少。法國是權距大的社會,國民對上下等級長幼排序等社會組織秩序泰然接受。同時,法國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農業國家,人們對未來實踐的不確定性處理比較謹慎,對利潤的計量相對保守,保密程度高,財務報告中揭示的信息相對少一些。社會成員審慎和保密的傾向對會計原則和會計實務的影響主要表現在財務的計價和損失的確定方面。
同樣,我國從古至今也不是一個崇尚個人主義的國家,一向推崇國家、民族、集體利益高于一切,強調社會價值的實現,集體主義觀念深入人心;由于長期受封建傳統思想的影響,民眾對上下等級、長幼排序更是泰然視之,社會的權距較大,人們對現存社會秩序容易接納;人們對不確定、不明朗因素反應較強烈,習慣于按規范行事,思想觀念偏向于傳統、保守。因此,我國會計人員普遍認同國家制定的會計制度,會計協會影響不大。同時,作為典型的集體主義文化,注重統一會計制度,會計專業判斷不受重視,會計人員主要遵從財政部制定的會計制度。
2.文化程度
一個國家的文化教育和職業教育相對發達,會計工作就容易得到發展,這個國家才有可能容易推行比較科學的會計制度。法國“會計總計劃”能得到人們廣泛接受,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大部分公司的職工文化素質較高,只需經過短期的會計訓練即為人們所理解和運用。
而我國的文化教育和職業教育相對落后,國民總體文化水平不高,所以對新會計制度的接受比較緩慢,再加上中小企業比較多,推廣起來需要一定的時間,但在大型企業和上市公司,統一的企業會計制度已被廣泛采用,國家現已大力推行會計職業后續教育,會計教育正在飛速發展階段。
(二)政治經濟體制對會計模式的影響
政治上的要求往往通過一些經濟政策來表現。法國會計是通過中央政府的統一會計總方案指導全國的會計工作,各個會計單位按照統一的方式和要求進行記錄處理,并提出符合國家要求的會計報告,會計理論以及技術方法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國家的控制。法國經濟體制對會計的影響更為顯著,其實行的是有計劃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被稱為“指示性計劃”。政府決策的集中程度很強,政府在資源配置上力量很大,企業資金來源主要是銀行,而不是證券市場。法國政治經濟體制的特點,致使法國以稅收為導向,強調會計為宏觀經濟服務,重視會計的社會責任報告。
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宏觀調控起著很大作用,但以市場經濟作為經濟發展的主導方向,政府的決策集中程度相對法國要弱,但由于我國證券市場不夠成熟,企業的資金來源主要也是銀行,但會計報表核算不以稅法為準,納稅時需要進行所得稅調整。
(三)法律體制對會計模式的影響
世界兩大法系是以法國和德國為代表的大陸法系和以英美為代表的普通法系。不同的法系對會計的影響是不同的,一般來說大陸法系是以法律形式來規范會計,而普通法系多以會計準則來規范會計。法國是典型的大陸法系國家,在商法、稅法和公司法中對會計問題作了詳細規定。其中,稅法的影響最大,會計總方案作為整個會計規范的核心,更是體現了大陸法系法典的全面和統一。中國原則上講也應當屬于大陸法系國家,但由于歷史和政治、社會觀念等原因,重“人治”而輕“法治”,因此應該加強法律制度的建設來規范會計行業的發展。
三、法國會計模式對我國的啟示與借鑒
從以上的會計環境和會計模式上看,中法有許多相似之處,同時法國會計發展歷史較長,發展比較完善,有許多值得我國借鑒的地方。
(一)逐步推進會計改革,確立會計規范的法律地位,完善我國的會計法律體系。我國《會計法》抽象而原則,會計制度詳細而具體,以致多年來會計制度在規范會計行為中起著事實上的作用,大量會計違法行為實際上是以會計制度作評判標準的。會計制度是由國家行政部門—財政部頒布的,只有行政效力,沒有法律約束力。因此,應使會計違法的做法在會計規范機構上進行改革。該機構由國家立法機構授權,成立具有會計立法職能的機構,專門負責頒布具有法律效力的會計規范,強化會計監管,確保規范制定后得到有效實施會計法律體系。
(二)大力發展文化教育,推行新的會計教育模式。法國的文化教育和職業教育比較發達,會計制度易于推廣,會計工作就容易發展。這與法國國民文化素質有直接關系。我國應把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作為會計教育的目標,會計教育的目的并非是讓學生一走上崗位就成為專業化的會計工作者,而是應具備學習能力、創新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和組織能力,會計教育要把職業道德教育貫穿始終。因為,技巧和知識都不能有效的避免利益矛盾的發生,而一個人的職業道德水準將發揮關鍵作用。
(三)注重社會輿論宣傳,提高民族誠信意識。法蘭西民族嚴謹誠實,反對個人主義,傾向集體主義,重視會計的社會責任報告。民眾對國家持信任的態度,給與我們很好的思考。政府應加強輿論導向,全民教育要把“誠信”教育放在首位,弘揚民族優秀文化,提高民族誠信水平,實現朱镕基同志所提倡的“誠信為本,操守為重。遵循準則,不做假賬”。
(四)積極參與國際會計化進程,努力進行地區間的溝通合作。隨著世界經濟的飛速發展,法國傳統的固步自封的會計模式已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向國際會計準則靠攏,特別是將歐盟指令寫入本國法律,就是一個明顯的進步。會計國際化的實質是各國逐步趨同的過程,也是各國利益之爭的結果。歐盟的政治、經濟地位,更是我國關注的對象,積極開展區域間溝通、對話和合作,無疑會擴大我國在國際會計準則制定中的影響,盡可能地減少我國會計國際協調的成本,謀求我國會計準則國際化的最大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