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中物理教學銜接問題的根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物理作為一門貫穿初高中階段的重要學科,對學生未來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同時,初高中作為學生智力發育的重要階段,學生應當積極轉變自身學習思維,改變初中階段的習慣,為更加緊張的高中學習做準備。但近幾年來在物理教學的過程中卻出現了許多問題,其中最嚴重的就是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問題。本文將會從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存在的問題、存在問題的根源以及對策等方面進行一系列的分析探究。
關鍵詞:高中物理;教學銜接;根源對策
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高中理科也得到不斷發展。物理學科是一門重要的學科,而且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既有聯系又有區別,高中物理學習離不開初中物理知識的積累,但是高中物理又需要學生重新開始新的學習。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進化自身學習能力,更快地適應高中物理學習節奏,以實現對知識的有效掌握,并充分利用自身在初中階段的知識基礎,實現個人物理知識水平的提升。
一、物理教學,闡述現存問題之多
對于剛升入高中的一些學生群體而言難免會出現在高中階段學習不適應等問題。而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類:
(一)學習態度較差
初中階段,受到學生本身知識水平與學習能力的影響,學校中總有一些自律性較差的學生。同時,此類學生對于物理學習缺乏正確認識,不能清晰認識到物理知識學習對自身未來發展的作用,不具備主動開展學習的意識,在初中階段這類學生的學多由教師和家長監督。但是升入高中后,由于物理知識更加豐富、結構更加復雜導致實際教學任務較緊迫,教師不可能將精力完全放到監督學生學習上,學生缺乏監督導致學生在學習上有懈怠心。學生學習物理的態度不端正,對于高中物理的學習不重視,認為物理學科只是簡單地讀、背知識點或運用公式做題的學科。
(二)學習方式固化
初中的學科都是一些知識基礎性較強的學科,物理教學也以基礎知識理念與公式教學為主,沒有深入考查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與思考能力。同時,初中階段的物理題目較簡單,形式也比較單一,主要以學生基礎知識考查為主。因此,在初中階段學生只要上課認真聽講,下課對知識進行讀、背記憶并在考試當中套用就能夠得到很好的成績。但是,高中階段物理知識結構更加復雜,實際內容也較豐富,是在基礎知識之上對物理學科的深入探究。相應地,在開展考試時也會選擇變化更加復雜、形式更多樣的題型,更注重對學生分析能力與探究能力的考查。將初中物理與高中物理進行對比,可以發現高中物理知識錯綜復雜且注重學生靈活運用,簡單讀、背記憶的方式不再適用于高中物理的學習。
(三)缺乏教師引導
教師在物理教學中具有主導作用,作為物理知識的傳授者,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出現銜接問題,不僅有學生的原因,而且也有教師的原因。初中階段,教師主要為學生中考考試服務,更加注重學生基礎知識教學,在知識傳授過程中往往忽略學生其它能力的培養。而在高中階段,由于教師實際教學任務較重,在實際教學時往往直接開展教學,不注重學生基礎知識掌握程度與學習思維培養,導致學生難以適應高中學習。在這個方面,教師負有一定的責任。雖然學生具備一定的基礎物理知識,但是高中教學進度較快,對于剛升入高中的學生而言最重要的還是需要教師的引導,幫助學生較快地適應高中的學習和生活。
二、物理教學,分析問題存在之因
物理作為一門典型的理科,對于學生的學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高中物理教學出現銜接問題會極大地影響學生學習物理的效率。而解決銜接問題的前提就是要了解發生問題的原因,以下則是初高中物理教學中出現銜接問題的幾大原因。
(一)教學內容難度提高
物理知識內容難度提高是出現銜接問題的一大原因,初中物理教學注重物理基礎理論知識的積累,而高中物理教學則重視物理知識的靈活運用。高中物理知識與初中物理知識相比不僅知識跨度增大,而且學習難度也相應提高,對于剛升入高中的學生而言學習高中物理具有一定的難度。
(二)教學方式的不適應
高中階段因為學生時間緊、任務重、壓力大,所以一般的高中教學力求“學習效率”,教師也不例外。教師希望在有限的時間內能讓學生學習到最多的知識,因此在課堂上教師不僅教學思維轉變快,而且學科教學的進度也快。剛升入高中的學生難以快速地適應教師的教學方式,也會出現教學中的銜接問題。
(三)學習思維的固化
初中階段,學生的主要任務就是對知識進行理解并讀、背記憶,而高中階段的物理學習更加強調對知識的理解、運用,不再強調對知識死記硬背。從初中升入高中后,一些學生的學習思維并沒有改變,仍然停留在初中階段的物理學習中,只會簡單地記憶物理知識,簡單地理解物理知識,而在考試或實際應用中卻無法真正地解決問題,導致學生學習物理的效率低下。
三、物理教學,探究問題解決之法
初高中物理教學中存在銜接問題會使得學生不能很快地適應高中物理教學,從而影響到學生的物理學習。面對初高中物理教學中存在銜接問題這一種現象,教師一定要發揮自身的作用,通過多方面的途徑解決存在的銜接問題,提高學生學習高中物理知識的效率。
(一)轉變初始教學方式,幫助學生理解知識
初中階段與高中階段所學內容具有明顯差距,學生需要在短時間內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識與解題方法,學習任務突然增加,難免出現不適應的情況。因此,教師面對剛升入高中的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轉變教學方式,給學生一個過渡期,在學生適應高中學習模式的前提下開展教學,為學生整個高中階段的學習打好基礎。教師在教學時應當注重教學內容具體化。以第一章《運動的描述》為例,教師要講解清楚質點、參考系、坐標系、時間、位移等知識點的概念以及相關的公式,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知識,不能一味求快,先幫助其初步了解高中物理知識結構。在此基礎上,多為學生講述一些運用概念和公式的例題,令學生明白初中物理習題與高中物理習題之間的差別,了解高中物理習題的主要形式,進行直觀的教學,從而幫助學生理解物理知識,掌握高中物理學習方法。
(二)增加實驗教學課程,生動開展物理教學
物理知識并非空中樓閣,而是與實際生活具有緊密聯系的實用學科。初中階段,由于教師教學以基礎理論知識教學為主,學生對物理知識學習難免產生片面認識,而高中階段更注重學生知識應用能力。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選擇與學生實際生活具有一定聯系的實驗教學課程,帶領學生積極探索物理知識的實際應用,同時提高教學生動性,吸引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中。高中物理的學習離不開多樣化的實驗,以第二章《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為例,教師可以準備一個簡易的小車進行直線運動,講述與時間之間的關系。并在有條件的情況下由學生自主開展實驗,根據實驗書寫物理實驗報告書,引導其主動投入到實驗中,更好地了解相關知識。同時,教師也可以準備一個兵兵球或其他物體為學生演示自由落體運動,使學生了解質量與速度之間的關系。另外,教師應當具備將物理實驗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的意識,通過實驗為學生解釋生活中的物理現象,例如將小車坡面直線運動與實際車輛運動結合起來,通過實驗與生活案例的有機結合講述課本上的知識內容。
(三)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主動適應高中節奏
高中階段學生需要在有限時間內盡可能深入地掌握物理知識,學習任務較重。同時,由于教師教學精力有限,不可能顧及到每一個學生,需要學生主動開展學習。因此,自主學習是每個高中學生都必須掌握的技能,教師一定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以第三章《相互作用》為例,教師在課堂上講述各種力的相關概念和相互之間的聯系,引導學生進入力學的世界,最重要的是要求學生在課余時間對“力”進行自主學習,收集力的相關資料以及運用“力”的實際例子。同時,教師應當要求學生積極探索“力”的概念與應用,將“力”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鼓勵學生設計相關實驗案例。例如學生可以根據生活中超載車輛車禍的發生探究加速度與質量之間的關系,了解加速度、質量、力之間的關系。而為引導學生主動開展物理知識學習,教師應當選擇合理測試方法定期了解學生學習情況,例如利用課堂時間令學生做相關測試題,幫助學生了解自身在學習中存在的不足,進一步優化自我學習方式。最終通過高效、快捷的自我學習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識,適應高中學習節奏。
四、結束語
高中學習影響學生的一生,出現問題就要及時解決。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存在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師們也要從多方面解決,幫助學生進行物理學習,促進高中物理教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石文筆.注重初高中知識結構差異跨越初高中物理銜接臺階[J].甘肅教育,2019(20).
[2]郭紀萌.“初高中物理銜接知識”融入中考試題的評析與啟示[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9(08).
[3]李吉生.核心素養下初高中物理銜接教學的著力點分析[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9(12).
[4]吳羽杰.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探究[J].中學理科原地,2019(04).
作者:丁貴榮 單位: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平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