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色av,短篇公交车高h肉辣全集目录,一个人在线观看免费的视频完整版,最近日本mv字幕免费观看视频

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生物化學教學研究(4篇)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生物化學教學研究(4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第一篇:卓越醫師小班化培養中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授課探索與體會

摘要:卓越醫師教育是精英教育,培養高素質的新型臨床醫學人才是國內和國際化的需要。對于新型臨床醫學人才培養計劃、培養模式、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教學內容、教學法等都需要進行探索和研究。就長江大學醫學院開設的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課程體系中知識的講授方式,即將協作式、模塊式、案例式等多種教學模式融入教學當中并取得的成效加以闡述,希望能夠為其他院校該學科教學提供借鑒。

關鍵詞: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學改革;卓越醫師;多元化教學模式

針對我國的基本國情,遵循醫學人才成長規律,國家適時提出了卓越醫師人才教育培養計劃,這是促進國內臨床醫學教育與國際接軌,全方位提高臨床醫學教育質量的重要舉措。近年來科學技術發展迅猛,醫學各學科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現在很多醫學學科已發展到分子水平,并且已經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在教學過程中選出30名品學兼優的學生組成卓越醫師教改班,加入該計劃的實施。經過本系部專家、教授論證分析和科室老師的討論,結合卓越醫師培養的宗旨,聯系學院學生的生源狀況以及學生基本素質等情況,提出將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組織學和生理學這四門學科在同一學期不同時段完成,讓學生從分子水平、細胞水平、器官水平逐步學習、理解和掌握人體的細胞組成和結構、物質代謝規律、器官的系統功能。

其中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為基礎醫學核心課程,教研室老師嘗試對該學科人才培養計劃重新調整,為了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為以后醫學研究打下良好基礎,在重視理論理論教學的同時,實驗授課學時相應較大幅度增加(理論教學時數80學時;實驗教學時數40學時)。為了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在教學方式的改革中將協作式、模塊式、案例式等多種授課模式融入該學科的教學當中,通過對醫學院2013級和2014級兩屆學生的實際教學中取得的成績進行綜合評價教學效果良好,現將取得的教學改革的探索結果和經驗體會加以闡述,希望能夠為其他院校該學科教學提供借鑒。

一、探索新型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思路和教學模式,彰顯“教改”

特色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是生命的科學,醫學生面對的對象是人體,任重道遠,而該學科知識體系復雜而煩瑣,學生學習起來難學、枯燥,學過的知識體系容易遺忘,如何提高學生對該學科的學習興趣和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對每位生命科學教師都是應加以思考和探討研究的。經過對卓越醫師教改小班的生源素質調查,該班學生高中階段絕大多為理科生,邏輯思維能力較好,思維活躍,求知欲望和自主學習能力較強,按照對醫學生教育培養的傳統教學思路,教學模式已不適合新型醫學人才的培養目標。根據卓越醫師教改小班學生的組成特點,教研室全體教師積極研究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將協作式、模塊式、案例式等多種教學模式融入教學當中,通過對兩屆學生的實踐教學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達到了培養目的。

1.協作式學習模式培養了學生團隊協作精神。該學科教師在案例式教學中將協作式學習模式引入教改小班的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知識的課堂教學當中。該模式強調的是以學生學習小組為基本組織形式,學生互助為主、教師指導為輔為基本手段:組員之間相互協作、取長補短,既要分工明確,還要相互協作,積極參與討論。這種教學模式效果檢查是小組PPT的制作和推薦小組中一名同學全班講解,組內其他同學補充與糾正,然后教師提問檢查教學效果。總體評價協作式學習模式不僅培養了同學的團隊協作精神、集體榮譽感和競爭意識,還鍛煉了膽量,磨煉了意志,培養了感情,同時提高自了學生溝通、交流、表達能力。

2.模塊式學習明確了學生的學習內容和學習目標。

(1)理論模塊教學。在理論教學中將該學科知識體系分為四大模塊。其一為生物大分子篇:主要講述蛋白質和核酸的結構與功能、酶化學與酶的工作原理;其二為物質代謝和調節篇:主要講述糖代謝、脂類代謝、氨基酸代謝、生物氧化、核苷酸代謝等;其三為基因信息傳遞篇:主要講述DNA的復制、RNA的生物合成、蛋白質的生物合成、基因工程技術、基因表達調控和分子生物學的其他應用技術;其四為臨床醫學專題篇:主要講述肝臟的生化、血液的生化、腫瘤與基因、信號轉導與疾病等。

(2)實驗模塊教學。實驗是一切研究的基礎,為了培養卓越醫師敏銳的觀察能力、科學的思維習慣、良好的動手能力以及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時代的接軌,實驗教學內容的變更與補充勢在必行。該學科實驗教學內容的變更與補充重點放在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的開設及全新多元化的實驗教學方法在實驗教學中的漸行。實驗教學模塊的構建和分層中其一是:基礎實驗技術的原理講述和儀器使用訓練:主要完成基本實驗技術的理論學習和量器的正確使用及校正、該學科基本實驗技術相關儀器設備的認識、構成、使用范圍和使用方法以及動物實驗中組織分離、細胞破碎、物質提取和純化等基本操作訓練。

其二是:基礎實驗教學:即基礎驗證性實驗,目前主要開設血清標本蛋白質、葡萄糖、脂類物質含量測定,肝功能和腎功能的相關檢測以及分子生物學基本技術等實驗項目。

其三是:綜合性實驗教學:該模塊實驗教學內容涉及該學科多方面知識體系的綜合應用以及和相關學科間知識的融合滲透的等多種形式,臨床醫學各學科實驗該學科綜合性實驗主要包括血清標本白蛋白的純化與鑒定、重組DNA的構建及其在大腸桿菌中的誘導表達。通過開設綜合性實驗培養和鍛煉學生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養成多方位思考問題的良好習慣和啟發學生綜合利用各學科知識通過自己動手實驗獲得相關實驗的實驗結果預期。

其四是:設計性實驗教學:教師提出問題或給出某一研究方向由學生自行設計實驗方案:包括該實驗的相關實驗原理、涉及的實驗技術、實驗儀器、試劑、標本、實驗操作路線、實驗成本核算和實驗結果預期。學院開放學生所需要的實驗平臺并給予一點資金資助,根據不同的實驗項目由教師參與指導、學生組團完成全程操作。目前以分子生物學的相關研究為主,通過開設設計性實驗教學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動腦動手能力、協作溝通能力、熟悉查閱文獻的方法和實驗操作水平,為以后從事分子生物學相關研究奠定可靠的基礎。

3.案例式教學可以培養和提高醫學生理論在實踐中的運用能力、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相結合能力。在理論教學環節中,老師根據教學內容合理安插案例式教學,讓學生既全面系統地認知該學科基礎理論知識體系,又能夠結合實踐將該學科與臨床加以聯系。這種教學方式的關鍵在于教師在對案例的設計和選擇上既要緊扣該學科理論體系又要聯系臨床檢驗和治療,做到案例常見、合理、難易合適以便于學生分析。通過對案例加以分析、討論和交流,讓學生系統全面地了解案例,掌握與案例相關的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的知識及與臨床的關系,進一步加深了他們對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的理解,借以培養學生認知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學習興趣。

例如,糖尿病是臨床上常見疾病,通過這個病例可以加深學生掌握和理解糖代謝的知識;糖代謝、脂肪代謝和蛋白質代謝三大營養素代謝的關聯;代謝與疾病的關系等。引入這一案例,可以設計討論的問題有:糖尿病患者糖代謝發生了怎樣的紊亂?糖尿病患者體重為什么會下降,與脂肪代謝有何關系?糖尿病患者抵抗力為何會減弱,易受到感染?針對提出的問題,學生會主動地去查閱一些相關文獻資料,全面了解糖尿病與糖代謝、脂肪代謝、氨基酸代謝的關聯及于臨床診治糖尿病的方案。案例學習過程中培養了學生查閱資料、鞏固已學知識和與臨床醫學聯系的能力,提高了醫學生理論聯系實踐、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相結合的能力。

二、通過多種考核方式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

傳統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方式是期末進行單一的理論考試,而忽視了實踐環節,評價效果不科學、不合理。為此對卓越醫師小班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課程學習效果的考核方式除了理論考試之外,還增加了實驗考核,并且注重對平時學習過程的檢驗。卓越醫師小班學生的成績比例分配為:理論考試占60%、實驗考試占20%、平時成績占20%。經過教學改革的實施和學生的努力,卓越醫師教改小班相比其他臨床醫學班取得了更好的成績:理論成績平均分87.1分,實驗成績平均達到85.7分。通過對兩屆學生學期末問卷調查發現同學們對協作式、模塊式、案例式等形式的教學模式高度認可,上述教學模式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學習臨床醫學的興趣、主動學習能力、理論聯系實踐的習慣;同時也提高了與他人溝通、交流、協作的能力,磨煉了意志,提高了表述能力,為將來成為一名擁有“仁心”和“仁術”的卓越醫師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問題與展望

卓越醫師教育是精英教育,培養高素質的新型臨床醫學人才是國內和國際化的需要。近年來,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很多醫學學科已發展到分子水平,要以卓越醫師培養契機,改革基礎醫學核心學科的傳統的理論與實驗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動腦、動手能力和操作水平,為其以后從事分子生物學相關研究奠定可靠的基礎。醫學教育工作者應早日探索出適應我國國情的、適應醫學科學領域發展規律的教育教學新模式,為我國醫學教育史上書寫光輝一頁,為我國醫學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做出重大貢獻。

參考文獻:

[1]馬靜,楊麗莎,梁志清.關于“卓越醫師”教育培養的思考[J].西北醫學教育,2012,(2):242-244.

[2]田吉梅,盤強.案例式教學在生理學教學中的探索與應用[J].現代醫藥衛生,2013,29(9):1419-1421

作者:何小兵,劉連生 單位:長江大學醫學院

第二篇:高職藥學類專業生物化學實驗分類教學改革與探析

摘要:實行分類教學是全面提升高職高專教育水平的有效途徑。生物化學實驗是藥學類專業的基礎實驗課程,基于我校藥學類不同專業特色及學生生源差異性分析,本文探討了生物化學實驗分類教學改革的必要性,并對生物化學實驗教學內容的分類優化和實驗教學方法的分類選取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高職高專;藥學類專業;生物化學實驗;分類教學

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的是“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為了培養“寬知識、厚基礎、應用型、創新型”為一體的技能型人才,實驗教學成為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因此實驗教學體系的改革及實施將直接影響到技能型人才的培養。生物化學是高職高專藥學類專業的核心基礎課程之一,是實驗性和應用性極強的學科,科學有效地開展生物化學實驗教學對培養高職高專藥學類專業學生職業技能和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具有重要意義。然而,生物化學實驗作為藥學類專業群的基礎實驗課程,其課程標準的制定往往缺乏針對性,如何將其建設為一個專業群共享實驗課程,同時又能滿足不同專業的實踐教學需求是值得探討的。近年來,我校對生物化學實驗教學體系不斷進行改革,針對藥學類不同專業以及不同生源層次的學生采取分類教學的方式,有利于全面提升各專業的教育水平。分類教學是指對于某一門公共基礎課程,依據學生的差異,有選擇地對部分學生開設和對另一部分學生不開設,或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進行不同的教學。

一生物化學實驗分類教學的必要性

(一)學生生源差異性的必然選擇

目前,我校的學生主要是通過普通高考選拔錄取的普通高中畢業生,另外還包括了從海寧衛生學校、紹興市中等專業學校、浙江醫藥技術學校等十多所中職學校單獨錄取的“3+2”中高職銜接對口的學生和“五年一貫制”學生。近年來,隨著普通高中畢業生生源數量的逐步減少,我校加大了從中職學校招生錄取的比例,而這些中職學校的教學水平往往參差不齊,使得我校生源差異性日趨明顯。目前,很多中職學校的教學水平有待提高,尤其是實驗課程由于教學條件較差而無法有效開展,使得這些學生往往基礎較差,學習能力更是不如通過普通高考錄取的學生?!扒袑嵶⒁獾缴床町?,是高等教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環節。生源差異決定了學生發展的潛力不盡相同,也要求有差異的教育?!盵2]因此,面對生源的差異性和多元化,生物化學實驗作為一門基礎性很強且具有一定難度的實驗課程,必須根據不同生源學生的學業水平和學習能力來開展分類教學,包括教學內容的取舍和教學方法的選取。

(二)藥學類不同專業的必然要求

我校為醫藥類高等??茖W校,目前開設有藥學、藥物制劑技術、生物制藥技術、化學制藥技術和藥品質量檢測技術等藥學類專業,盡管這些專業均屬于藥學類專業群,但不同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和專業學科特點各有不同,因此,在生物化學實驗中開設相同的實驗內容和采取同樣的教學方法顯然無法滿足各專業的教學需求。例如生物化學實驗對于制藥類專業尤其是生物制藥技術專業而言極其重要,是后續專業課程的技能基礎,因此在教學內容的選取上要比其他專業更有深度,也更加偏向于生物化學技術的應用。藥學專業相對于其他專業來說,對實驗教學的要求低些,故可以選擇簡單點的實驗內容。總之,不同專業的生物化學實驗課程標準應根據各自的人才培養目標和專業學科特點來進行制定,這就必然要求在不同專業的生物化學實驗教學中采用分類教學的方法。

二生物化學實驗分類教學改革與探索

分類教學的基本思路是根據藥學類不同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和專業學科特點,以及不同生源學生的學業水平和學習能力進行分類教學,主要包括實驗教學內容的分類優化和實驗教學方法的分類選取兩個方面。

(一)分類優化實驗教學內容

生物化學實驗教學課程標準的制定和教學內容的設計直接影響著實驗教學效果,應根據學生生源差異性和不同專業進行分類教學設計。對于基礎知識不牢固,學習能力較差的“3+2”中高職銜接學生和“五年一貫制”學生來說,教學內容應該簡單易懂,不宜設置過于復雜的實驗項目,因此,應該以驗證性實驗和訓練性實驗為主,再輔以綜合性實驗。高職和??茖W生的基礎相對較好,為了充分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應以綜合性實驗和技術性較強的實驗為主,輔以驗證性實驗和訓練性實驗。

藥學專業對于生物化學實驗的要求并不高,可以是驗證性實驗與綜合性實驗相結合,而其他專業則以綜合性實驗為主。對于生物制藥技術專業的學生來說,生物化學是極其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因此,生物化學實驗的有效開展對于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和專業技能的培養是很有必要的。我校生物制藥技術專業專門開設了一門純實驗課程《生物化學技術》,這是對前期基礎生物化學實驗的拓展和提升,側重于生物化學技術。該課程不僅彌補了原有生物化學實踐教學課時數的不足,而且將專業基礎課程準確導向專業技能,為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必修課程架起一座橋梁,是一次大膽而有效的嘗試。

(二)分類選取實驗教學方法

1、傳統實驗教學方法:盡管這種教學方法有很多局限性

,但對于基礎知識不牢固,學習能力較差的中高職銜接的學生來說,傳統實驗教學方法也具有一定的優勢。這種教學方法嚴格按照“教師講授——學生操作——總結報告”三步走,教師首先介紹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操作及注意事項、實驗預期結果與分析,然后指導學生進行實驗操作和分析總結。這種教學方法雖然不利于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性,但實驗內容多以驗證性和訓練性實驗為主,因此,實驗內容簡單明了,使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容易接受,只要教師在學生實驗操作期間進行耐心細致和分層次指導,并適當地進行啟發式或問題式教學引導,也能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目前,我校藥學類各專業“3+2”中高職銜接學生和“五年一貫制”學生的生物化學實驗課程主要采用這種教學方法。

2、理實一體化教學法:

即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法,突破以往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現象,理論和實踐交替進行。它強調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讓師生雙方邊教、邊學、邊做,全程構建素質和技能培養框架,突出學生動手能力和專業技能的培養,充分調動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近年來,部分職業院校在生物化學相關課程中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校與浙江華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海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分別合作辦學的“華海班”、“海正班”等特色班級的生物化學課程即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法,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并獲得了企業、行業和社會的好評。盡管理實一體化教學具有良好的教學效果,也越來越受青睞,但這種教學方法只適合于小班教學,相對于可以2~4個行政班同時授課的常規教學方法,理實一體化教學顯然需要占據更多的教學資源,在學校現有教學資源緊張的情況下一般會優先考慮專業課程的理實一體化教學,因此,對于生物化學這一類專業群基礎課程來說,理實一體化教學往往只適用于班級很少的專業或者一些特色班級的小班化教學。例如,我校目前在藥物制劑技術、藥品質量檢測技術等專業中分別挑選了30名學生組建了相關專業的“創新班”,生物化學的教學就建議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法。

3、項目化實驗教學:

項目教學法是當今國際教育界十分盛行的一種教學法,是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最顯著的特點是“以項目為主線、教師為引導、學生為主體”,尤其適合于實驗課程的教學。在高校生物化學實驗教學中運用項目教學法是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3]。由于理實一體化教學只能小班上課,我校絕大多數藥學類專業的生物化學課程只能采用“理論+實驗”的常規教學方法,而項目化實驗教學避免了傳統實驗教學方法的諸多不足,因此,項目化實驗教學比較適合于藥學類專業生物化學實驗教學。我校生物制藥技術專業的《生物化學技術》實驗課程中全部采用項目化實驗教學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深受學生好評。教師根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以及學生專業技能的發展特點,基于工學結合進行項目化教學內容的設計。項目化教學必須充分依賴于團隊,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安排多個環節保證小組成員充分合作和討論,在每一個教學任務中均要求學生按照項目要求進行實驗設計、討論和結果展示,既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又能充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4、開放性實驗教學:

開放性實驗是指將實驗室資源部分地或全部地向學生有目的地開放,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實驗方向,獨立擬訂實驗方案,設計實驗步驟,完成實驗過程,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加以引導的開放型實驗教學模式。盡管理實一體化教學和項目化實驗教學能夠較好地完成生物化學實驗教學的任務,但目前,我校藥學類各專業的生物化學實驗課時僅有17學時,課時數少,難以充分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而開放性實驗教學剛好可以彌補上述不足。整個實驗過程由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只是在關鍵處加以指導和啟發,從而使學生的實驗技能得到全面的鍛煉,并初步培養他們的科研創新能力。由于受實驗條件及實驗室管理的限制,開放性實驗教學僅針對少部分學有余力的學生,尤其適合于生物制藥技術和化學制藥技術等制藥類專業的學生。

以上實驗教學方法是我校藥學類專業生物化學實驗教學中針對不同專業不同生源學生采取的分類教學方法。對于學業水平和學習能力居于中高職銜接學生和專科學生之間的高職類專業學生,則可以采取傳統實驗教學方法和項目化實驗教學法相結合的教學模式,而藥學專業對于生物化學實驗的要求并不高,因此也可以采用這種教學模式。對于項目化實驗教學,由于教師講課的時間少,為了使學生在項目開展前掌握足夠的理論知識和關鍵技術,可制作微視頻、收集網絡視頻、文本案例等資源供學生課前學習從而實現生物化學實驗的翻轉課堂教學。此外,生物化學實驗教學還可以嘗試諸如PBL教學法等現代化的教學方法。

三結語

生物化學實驗的分類教學以學生為主體,體現生源的差異性和多元化,符合專業需求,有利于培養技能型和創新性人才。隨著企業、行業和社會對職業教育的關注度和參與度與日俱增,學生和家長對高職高專學生的就業期望值也日趨高漲,對專業群不同專業和不同生源層次學生的公共基礎實驗課程的分層分類教學是大勢所趨,實行分類教學是全面提升高職高專教育水平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張田林,唐迪,洪欣.高職院校公共基礎課程分層、分類教學探索[J].江蘇高教,2013,(2):138-139.

[2]錢軍平.基于生源差異的高等教育質量有效性分析[J].江蘇高教,2010,(3):32.

[3]李麗,薛春梅,紀艷,等.項目教學法在生物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考試周刊,2012,(17):165.

[4]陳傳平,文繼新,李道遠,等.“理實一體化”教學在生物化學檢驗課程中的實踐與評價[J].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13(3):104-105.

[5]朱蕾.高校開放性實驗室的教學模式及管理要求[J].農業網絡信息,2007,(9):137-139.

[6]胡薇,楊美英,李雨婷,等.PBL教學模式在基礎生物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導刊,2013,(1):163-164.

作者:陳陽建,羅方,范三微,彭昕,曲均革 單位:浙江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第三篇:生物化學技能大賽對實驗教學的啟示

[摘要]文章介紹了我校目前開展生物化學實驗技能大賽的組織和實施過程,結合已開展的三屆實驗技能大賽實踐經驗,探討在實驗技能大賽中獲得的啟示。

[關鍵詞]生物化學;實驗技能大賽;教育改革

生物化學實驗是促進學生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對學生實踐技能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進一步加強學生的實踐環節,增強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充分調動我校學生自主學習生物化學專業相關知識和積極參與生物化學實驗的積極性,分析中心自2012年開始舉辦實驗技能大賽。通過不斷探索,分析中心已經成功舉辦了三屆“生物化學實驗技能大賽”,受到了同行和學生的好評,為后期教學改革提供了寶貴經驗。

一、實驗技能大賽的組織與實施

1.大賽的前期籌備。生物化學實驗技能比賽由分析中心承辦,面向全體學生。通過對本校學生現狀的分析以及結合學校培養人才的方式,邀請專家教授參與比賽方案的設計及評分標準的制定。在方案確定后,在學生中廣泛宣傳實驗技能大賽,對大賽的具體事項也作了充分的介紹,使得實驗技能比賽的號召力和影響力得到充分的提高。

2.大賽的實施。初賽前,由指導教師將參賽的學生分到兩個實驗室進行賽前培訓,讓學生們了解比賽的內容和程序。培訓結束后,通過抽簽的方式決定實驗的具體內容,由專門的評委老師按照評判標準進行評分,并擇優選擇32名同學進入決賽。決賽按照比賽流程進行,由評委老師按照評判標準進行評分,依據得分的高低確定獲獎名單。設置一等獎4名,二等獎6名,三等獎8名。

3.大賽內容選擇及評分標準制定。比賽選擇“尿樣異常成分檢測”和“血清二氧化碳結合力的測定”兩個實驗內容。通過“尿樣異常成分檢測”考查學生通過物質顏色的變化進行成分分析的能力,“血清二氧化碳結合力的測定”考查學生的生物化學操作的基本技術———滴定技術。評分標準具體如下(見附表)。

二、實驗技能大賽的啟示

1.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驗技能。高等教育的任務是培養有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高級人才,而舉辦實驗技能大賽則是培養實踐能力高級人才的有效途徑。在平時的實驗教學中,實驗操作的嚴謹性容易被學生忽視,而通過實驗操作技能大賽,學生會集中更多的精力去關注實驗操作的每一步細節,無形間便提高了學生的實驗技能;同時,學生擁有了更多的實驗操作機會,提高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2.激發了學生的競爭意識。使一個人不斷進步的最好方式就是競爭,競爭產生動力。分析中心舉辦的實驗操作技能大賽給學生提供了一個競爭的平臺,激發了學生的競爭意識,使得學生們能夠在競爭中獲得更多的學習動力,對基礎知識和實驗技能的掌握更加的重視,最終使學生們的成績獲得了提升。

3.推動了教學模式的改革。中心積極響應高等教育實驗教學改革的號召,不斷進行了改革實驗教學模式[7-9]。醫學院校的大學生不僅需要扎實的理論基礎知識,也需要有較強的實踐技能,實驗技能大賽正是一種對這種人才培養的方式,而中心在完成實驗教學的同時,成功舉辦了實驗技能大賽,實現了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在籌備、組織、實施比賽的整個過程中,中心的所有實驗教學老師都參與其中,在相互探討中發現了實驗及自身的不足之處,對重點和難點的把握更加的清楚,在學生提高的同時也促使了老師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不足與反思

1.豐富比賽內容。目前中心舉辦的初賽和決賽內容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而顯得相對比較單一,而且都偏向于驗證性和操作性的實驗,不能全面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因此,在以后實驗技能大賽的組織中,隨著經驗不斷豐富,結合中心的自身條件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逐步增加比賽實驗的內容,全面地考察學生的能力。

2.增加大賽模式。中心舉辦的實驗技能大賽一直以來都是以個人賽的形式舉行,以后可以嘗試增加團隊賽,既鍛煉了個人的技能,同時也培養了協同能力;大賽由于受到許多因素的限制,使得其規模較小,學生參與人數較少,因此,隨著中心各方面條件的完善,各班參與比賽的人數自然也會相應的增長。

3.完善評分標準。評分標準的制定需要許多老師和專家共同探討完成,在制定的過程中,為了使比賽獲得最大限度的公平、公正,需要考慮很多的細節。中心在實驗操作教學的基礎上,鼓勵老師和專家對其進行完善和修改,不僅使得評分準則更加的完善,同時也使各位老師對評分細則更加的熟悉。通過三次實驗技能大賽的成功舉辦,引導和鼓勵了學生更加注重實驗技能知識的重要性,促使了教師和學生進一步提升自身能力和專業水平,推動了實驗室教學模式的改革,為以后中心舉辦的實驗技能大賽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參考文獻]

[1]郭恒俊,田明,王芳,等.生物化學實驗技能大賽的實踐與思考[J].實驗室科學,2013(6):149-151.

[2]巫光宏,黃卓烈,詹福建,等.生物化學實驗技能大賽的成效[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9(8):145-147.

[3]劉慧萍,葛金文,張國民,等.基礎醫學實驗技能大賽對中醫院校實驗教學質量的影響[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5(1):75-76.

[4]教育部改革開放30年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課題組.建設高等教育大國的輝煌歷程[J].中國高等教育,2008(20):4-10.

[5]張放平.強化實踐教學推動創新型人才培養[J].中國高等教育,2007(17):29-31.

[6]龐星軍.競爭比賽在體育教學中的利弊[C].中國北京:2013.

[7]陰新強,冉利.醫學院校分析中心管理運行模式探討[J].四川生理科學雜志,2014(2):97-98.

[8]劉紅鳴,羅杰偉,冉利.醫學院校有機化學教學改革的探討[J].甘肅科技,2011(9):162-163.

[9]羅杰偉,晏紀成,冉利.醫學院校實驗教學中心建設與管理探討[J].川北醫學院學報,2010(5):499-500.

[10]王曉琴,劉華,宋淑華,等.開展實驗技能大賽促進實驗中心建設[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5):83-85

作者:趙波,蒲霞,冉利 單位:川北醫學院基礎醫院

第四篇:生物學類專業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學質量探究

摘要: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是生物學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圍繞生物學類各個專業培養目標,結合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課程的特點和實際教學狀況,以及生物學類專業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課程設置的目的和要求,分析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嘗試從教學目標、課程內容體系、教學方法和手段等環節對該課程教學改革與創新進行探索與實踐,提高該課程的教學效果和質量。

關鍵詞:課程教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生物學類專業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是高等院校生物學類各專業開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其理論內容多、抽象難懂;實踐性強、涉及的技術面廣;此外,生物學學科發展迅速,新技術和新理論日新月異。因此,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課程的教學是生物學類各專業師生面對的難題之一。本課程的教學及其改革也是任課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需要結合生物學類各專業特點和人才培養方案,有針對性地調整和優化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為培養具有一定實踐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高級專業人才奠定堅實的專業基礎。

一當前生物學類專業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隨著對教學軟件和硬件條件的改善,課程教學與專業人才培養質量都有較大提升。因此隨著生物科學的迅速發展,以及不同時期社會和經濟發展對生物學專業人才需求的改變,生物學類各專業設置、人才培養方案,以及課程設置都需要隨之調整,課程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也需要隨之調整。生物學類專業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課程理論內容多、比較抽象,物質代謝相互聯系且錯綜復雜,各種化合物之間相互轉換、代謝途徑相互銜接,學生學習起來感到難以理清頭緒,學到的知識不容易形成體系,僅僅通過一定課時的理論教學來掌握全部知識的難度大,從而導致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不高。

在實踐課程方面,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繁多,且相關領域研究發展日新月異,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更新極為迅速,導致學生在訓練和實踐中難度增加;再加上理論課程學習方面的難度,又進一步加大了實踐教學的難度。另一方面,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學課時有限與實驗內容多的矛盾,導致教學內容縮減,令學生感覺對整個課程沒有學到太多內容;此外,生物化學理論課程與分子生物學理論課程相互獨立,部分內容又相互重疊,因此亟需對相關課程體系的設置進行調整。目前,隨著國家高等教育的現實發展需求,對于教師教學和科研的要求正在逐漸提高,一方面教師必須花費大量時間查閱科研課題研究進展、申報課題、開展科研工作;另一方面,對于教學方面的要求又有形式化和量化的指標要求,部分指標又與教師教學相脫節,勢必影響到教師在課程教學中的精力投入,最終導致教學質量的下降。

二生物學類各專業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課程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高等院校不同學科門類的相關專業都開設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課程,比如生物學、生態學、醫學、農學、林學等專業。根據不同專業的特點和人才培養方案的要求,該課程的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在不同專業間也有較大差別。對于生物學類專業的學生而言,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課程教學內容主要是從所有生命體的共性角度,探究生命活動規律和生命本質特征,即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結構、功能、代謝與調節過程。在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課程的教學之前需要學習無機化學、物理化學和有機化學的課程,同時還需要學習物理、數學等其它課程,這樣才能更好地、透徹地理解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科的理論和實踐內容。其他學科門類相關專業的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課程的教學在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等方面則有別于生物學類專業,表現在教學內容的重點有所側重,基礎課程的設置明顯不同。例如,人體醫學或農學專業開設的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課程,主要是以人體或農學相關的生命體為研究對象,培養學生對醫學或農學相關知識的理解,幫助學生充分掌握和理解后續專業課程奠定基礎,為學生將來從事與本學科專業相關工作提供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課程知識的原理和研究方法。

同時針對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學中存在的上述問題,也需要圍繞提高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的理論與實踐教學質量進行探討。為滿足于日益發展的經濟和社會需求,高等院校經過多年的發展和調整,形成了比較完備的學科和專業群體。生物學類的專業主要包括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生物工程等,各個專業相互交叉融合,為達到生物學類不同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課程教師需要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框架下,了解該課程與其他課程在教學內容方面的重疊程度,認識到專業結構和課程教學是一個相對穩定、且是動態式的發展過程,動態地微調、改進教學內容,做好理論教學、科研和實踐教學及其設備等環節的配合,更好地為學生后續課程的學習做好知識上的銜接和基礎,提供人才培養質量。高校人才培養的目標是滿足國家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需求,為了提高人才培養的專業素質、以及在畢業生就業和研究生入學考試中得到滿意的成績,急需改革教學模式和方式、提高課程教學質量。

三提高生物學類專業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課程教學質量探討

(一)教師自身教學水平和專業素質的提升

作為教學的主體,教師教學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教師應努力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增加對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的熟練程度。隨著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研究領域的迅速發展,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術的更新,需要任課教師不斷加強學習,提高自己專業水平。比如,教師研究工作中如果涉及到一些新的研究技術和理論,親自動手操作過,那么教師就會很嫻熟地結合自己的實際研究工作和經驗把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術講授得更加具體和生動。如果教師在專業知識上停滯不動、沒有生動的實例,僅憑豐富的教學手段和經驗,也難以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另外,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課程組的教師可以通過共同備課、研課,采用較為一致、多樣化的教學模式,相互學習、互相聽課,并對課程教學中出現的新問題和新情況進行討論,有助于教師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優化教學方案、更新教學模式

傳統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課程的教學大多采取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作為兩個課程獨立教學,由不同的教師承擔,并且兩門課程的教師歸屬不同的課程組或教研室,這種情況往往會出現教學內容不能很好地銜接。由此,我們認為兩門課程教學可由同一位教師承擔,或者兩位教師共同承擔,共同備課和研課,共同討論每個章節的教學內容、知識點,優化教學內容的設置和教學方案,減少兩門課程之間重復內容的同時開課,避免教學內容重復、脫節等問題,還兼顧到兩門課程教學內容的銜接,減輕了學生的學習壓力,提高了教學質量。為了培養學生對課程知識學習的積極性,通過改變單一死板的教學模式,調整教學模式多樣化。

由于課程教學內容多,課時少,傳統的教學方式往往采取以教師課程講授為主,導致學生參與度小,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通過在備課和研課時,針對每部分的教學內容制定適合的教學方式,比如教師也可以根據教學章節的內容,提前安排學生去圖書館或是應用網絡查找相關文獻資料,課堂上縮減教師講授的時間,拿出一定時間開展“圍繞問題的課堂討論”,設置讓學生參與教學的環節。通過實踐表明,這種教學方式提高了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當然,課堂授課與討論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大大增加了教師備課花費的時間和精力,要求教師精心設計選題、準備切題的實例,考慮到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參與的興趣。

(三)培養學生對課程知識學習的興趣

生物學類專業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課程一般在大學一年級下學期和二年級上學期或者大學二年級全年開設。大學二年級課程數目多,學生學習任務重,這個時段本科生需要進行英語四、六級考試。教師如何在這種情況下提升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值得面對和思考的問題。新課改的教學理念提到教師要求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培養學習興趣,這種要求不能成為一句口號。需要教師在實際工作中認真思考如何實踐,并有效地完成這種要求。由此,教師上課前,不但要從多個角度講解生物學類專業在社會生活實際和生產實踐中作用,以及學習該專業的重要意義,而且更多地介紹生物學類專業的就業市場和可能的發展前景。

教師鼓勵學生學好扎實的理論基礎知識,為自己將來的就業和個人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善于網絡資源,充分結合現代信息技術,巧妙運用多媒體教學工具和手段,在課堂上充分展示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在生命科學領域的獨特魅力;教師不但是知識的傳授者,也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鼓勵學生在學習中發現問題,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逐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例如,近些年我國生物學研究工作突飛猛進,取得了顯著性的成果,并在國際上生命科學領域占有重要地位。教師在注重基本概念和理論知識教學的基礎上,需要盡量聯系生產實際,適當介紹最新進展。教師在教學中把我國科學工作者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科學研究進展與課題理論教學恰當地結合起來,可以引起學生對知識點的關注。學生通過比較直觀、形象的了解,加深了對課堂所學知識的印象,進而逐步激發學生的專業認同感和提高了其學習興趣。

(四)注重加強學生實踐能力訓練

生物學類專業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是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其中抽象的基礎理論知識都是建立在科學實驗發現的基礎上并通過大量實踐得出來的結果。因此,在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課程的教學和學習過程中,也就需要通過加強學生實踐訓練和參與科學研究,來增加其對專業和課程知識的直觀認識和理解。一方面,在實驗教學中,教師要注意鼓勵學生認真對待和完成教學大綱中規定的實驗操作和訓練,讓學生在實驗課中進行動手操作,將課本中抽象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具體形象的實驗現象,進而加深理解和記憶。另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鼓勵學生進入到本院教師的實驗室,觀察或親自參與到教師的科研實踐活動中,發揮調動學生對生命活動和生命規律探索的好奇心;或者設置一些簡單的科學實驗,由學生自己完成,使學生在學習中有一定的成就感,從而也提高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和科技創新能力,讓學生從中獲得學習的樂趣。

(五)拓寬途徑,培養學生專業和課程的學習興趣,加強創新能力

在關于如何培養和提高學生專業學習的興趣、增強實踐和創新能力方面,不僅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等微環境方面嘗試和創新教學新模式,更需要高等院校、各級政府教育部門在平臺支持和政策扶持等大環境方面拓寬途徑。一方面,高等院校在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方面加大了工作舉措,比如更加重視了教師教學競賽、教學改革和課程建設等在教師職稱評審中的分量,以促進教師自身教學水平的提高,加強課程教學質量;同時,也加大了對大學生科研創新訓練計劃項目的支持力度,提高更多的機會讓更多的學生承擔和參與到實踐訓練和培養環節中,從而使其在課程教學中學到的理論知識得以直觀的呈現。另一方面,各級政府教育部門也逐步完善了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的項目申報、考核和驗收等制度,并加大了支持力度,這種方式極大地鼓勵了學生積極參與的興趣,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也間接地培養了學生對專業和課程的學習興趣。

總之,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離不開課程教學質量的提高。作為生物學類專業的一門重要基礎專業課,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課程的教學質量影響到學生對所學專業的興趣和認同度。通過探索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課程理論和實驗教學模式,豐富并深化教學內容,拓寬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環節等多種舉措,從而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

參考文獻

[1] 汪啟明,屠小菊,唐中海,饒力群等.農學類專業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課程教學探索[J].現代農業科技,2012,(11):329-330.

[2] 黃煥生,王守訓,李永珍,李桂芝.專題討論教學法在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學中的應用與評價[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5,(3):78-79.

[3] 周天戟,張雪怡,馮保慶,蔣炳武.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分級式課程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驗[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4,(3):30-32.

[4] 朱濱,李平風,張家萍,賈弘褆.面向21世紀醫學本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課程教學改革[J].中華醫學雜志,2001,81(9):21.

[5] 于保鋒,解軍,張悅紅,牛勃.關于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學改革的實施與思考[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2008,10(2):146-148.

作者:楊立明,紀劍輝,張云峰 單位:淮陰師范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昌县| 乌苏市| 阿巴嘎旗| 奇台县| 历史| 衡水市| 双辽市| 盐山县| 枣强县| 保山市| 什邡市| 巩义市| 新邵县| 胶州市| 西安市| 鹤壁市| 葫芦岛市| 丰原市| 大邑县| 乐陵市| 台安县| 成安县| 巧家县| 忻州市| 冕宁县| 九江市| 鸡泽县| 江都市| 康乐县| 仙游县| 香港 | 海盐县| 鸡西市| 塔城市| 朝阳县| 菏泽市| 沙湾县| 新巴尔虎右旗| 乐陵市| 宣汉县| 黎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