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黑龍江省農業生產中生物技術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農業是生物科技應用極為重要而廣泛的產業,以現代生物技術為核心的農業科技革命正逐漸成為維護食物安全和經濟安全的命脈所在。闡述了生物技術在我省農業生物生產中的技術應用、研發狀況,面對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生物技術;黑龍江省;農業;應用
近年來,生物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和產業化成為新的研究和投資熱點,農業生物技術產業化被稱為生物技術產業化的第二主力軍。作為農業生產大省和國家的重要商品糧基地,黑龍江省生物技術在農業發展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包括自然資源優勢、地理位置優勢、技術優勢、生態環境優勢和政策優勢等。黑龍江生物技術農業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生物產業在黑龍江省農業生產中穩步發展。
1生物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概況
生物技術產業是21世紀最具潛力的產業。當今,生物技術被世界各國視為高新技術,它對于提高國力,幫助解決人類面臨的食品短缺、健康、環境及經濟問題至關重要,許多國家將生物技術確定為增強國力和經濟實力的關鍵性技術之一。近20年來,現代生物技術的發展取得了世人矚目的成就,在農業生產領域展示出廣闊的發展前景。生物技術可以培育出優質、高產、抗病蟲、抗逆的農作物,以及畜禽、林木、魚類等新品種;可以進行再生能源的利用,解決能源短缺問題;可以擴大食飼料、藥品等來源,滿足人類日益增長的需要;可以進行無廢物的良性循環,減少環境污染,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因而,生物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日益發展。生物技術之所以能夠對傳統農業產生沖擊,是因為它在改變物種性狀、增加抗病害能力、提高單產、改善品質等諸多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當今世界高新技術的開發和應用一日千里,被視為21世紀領頭學科的生物技術在農業生產領域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大有使農業生產發生根本變化之勢。據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統計,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占全球耕地的10%。農業生物技術對保障糧食安全和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國對此都非常重視。目前,已進入至關重要的搶占技術制高點與經濟增長點的戰略機遇期,未來農業生物技術產業化必將成為我國現代農業發展新的技術制高點與經濟增長點,成為維護我國糧食安全的命脈。我國農業生物技術及其產業的發展前景良好。首先,國際上發展生物技術的熱度始終不減,這是由生物技術多方面的應用價值決定的,而這種應用價值難以很快被其他技術所替代。據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2011年統計,中國的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已經位居全球第六。其次,我國政府非常重視生物技術在農業上的應用。我國政府已對農業生物技術投入大量資金,吸引了大批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從事范圍廣泛的農業科學研究工作。在農業生物技術方面,建立了主要病害、抗逆、品質性狀分子標記輔助選擇體系,克隆了一批動植物優異性狀的相關基因,獲得了大量的轉基因作物品系。黑龍江省作為農業資源大省,生物技術在農業生產領域有著廣泛的發展和應用前景。
2我省農業生物技術研發應用概況
生物技術在我省農業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隨著生物技術的發展,針對我省綠色農業產業,應運用生物技術加大生物農藥、生物肥料及微生物飼料添加劑開發應用研究,保障安全農業生產。黑龍江省具有豐富的農業自然資源,總土地面積47.3萬km2,占全國土地面積的4.9%。其土地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均比我國其他地區豐富。黑龍江省作為農業大省,還擁有雄厚的農業生物經濟科技資源。生物技術產業作為黑龍江省蓬勃興起和迅猛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已經初具規模。目前我省已有農業生物企業40余家,有些產品在國內外處于領先地位,有的已經形成明顯的產業群,但還需要不斷發展壯大,形成集團化、規模化的大型企業集團,在市場中發揮競爭優勢。生物技術在綠色農業生產和提高農產品附加值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利用生物技術生產的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農藥具有促進農作物增產增收、防病治病、改良土壤等作用。可以保護和促進施用對象生長并提高品質,不造成施用對象產生和積累有害物質,對生態環境無不良影響。通過生物發酵、生物提取等技術對農產品進行高附加值生產,提高產品的深加工水平,促進農產品增值、高效利用。草腐食用菌栽培技術能夠以秸稈等農作廢棄物為原料進行食用菌生產,不僅可以緩解木質原料不足,還能解決秸稈焚燒帶來的污染問題。截至2016年10月,我省生物農藥龍頭企業德強生物兩大核心產品寧南霉素和枯草芽孢桿菌銷售額達6000萬元。哈工大華龍公司生產的“奧龍奇康”牌大豆根瘤菌2009—2016年在黑龍江省67個地區,直接經濟效益17.699億元。黑龍江省大地豐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年產1萬t菇類蛋白多糖水劑、3萬t易噴得液體水稻壯秧劑。佳木斯三興農業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生產系列生物有機肥和生物菌肥,為墾區提供綠色安全有效的生物肥料。哈爾濱獸醫藥研究所成功地消滅了牛瘟、牛肺疫,控制了馬傳貧、豬瘟等重大疫病。運用我國消滅牛肺疫的成功經驗,輸出自主研制疫苗與防控技術,協助非洲控制牛肺疫疫情;與埃及、印尼合作研發禽流感專用疫苗,指導兩國控制高致病性禽流感;建立了中歐跨境動物疫病流行病學實驗室網絡,共同促進全球動物衛生科技進步。在此基礎上,與瑞典、愛爾蘭、法國建立歐盟獸醫科研機構合作,助力全球動物疫病防控。哈爾濱市三元畜產實業有限公司,是東北地區規模最大、品種最齊全的種豬繁育基地之一,企業全面實行現代化企業管理制度。目前,存欄世界著名優良品種的適齡母豬1100頭,已成為我省唯一具有現代化管理模式的原種豬繁殖基地。哈爾濱工業大學愛科樂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以哈爾濱工業大學的研究力量為技術依托,已研制成功的產品技術和正在研制的新型生物農藥生產技術、生物能源生產技術、鹽堿地治理技術等在國內相應領域也處于領先地位。哈爾濱師范大學創制了多個八倍體小黑麥和六倍體小黑麥品系,其中“哈師2號”小黑麥在2014年被黑龍江省品種審定委員會批準為省審品種。黑龍江省科學院微生物所生產的食用菌菌種每年為省內外的生產企業和科研機構提供20多萬株生產和實驗用微生物菌株,為省內外1000多家企事業單位和近10萬家農戶提供服務,創造社會經濟效益近10億元。技術人員圍繞農民普遍關心的食用菌生產、生物肥料的使用、作物病蟲害的生物防治等方面的問題開展工作,解決了伊春、黑河、海林、尚志等地食用菌生產過程中的污染,哈爾濱周邊無公害蔬菜基地蔬菜枯萎病、菌核病的生物防治、綏化地區大豆根腐病的防治等問題。與大興安嶺、牡丹江等企業發展以黑木耳為主的食用菌精深加工技術研究,降低生產成本。猴頭新品種“黑威9910”通過省品種認定委員會評審,獲得品種登記證書。
3黑龍江省生物農業產業存在的問題
我省發展生物產業擁有明顯優勢,但仍然存在原始創新較少、產業規模偏小、整體規劃和布局不甚合理、生物技術農業生產基地發展緩慢、農業生物技術產業化經營滯后、缺乏產加銷一體化的市場體系、生物技術農業資金投入不足等問題。這些問題明顯地反映在研發與產業脫鉤,生產企業缺乏對省內研發機構科研成果的認識,研發機構也缺乏對企業需求的了解,使企業舍近求遠,生產的產品和技術多從外省市轉化,同時省內研發機構的成果和技術又被外省市產業化,沒有很好地為本省的經濟發展服務。另外,一些省內生產企業缺乏研發力量,造成產品更新換代慢,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產品很少,企業規模難以擴大,制約了我省農業生物產業的發展。
4對策和建議
目前,應立足我省農業現狀和中長期發展規劃,明確我省農業生物技術發展的目標和重點。一是凝練產業化項目和產業化研發項目。立足于農業生產實際,按照“技術水平高、知識產權明確、產品市場前景好、無安全性問題”的標準,凝練產業化項目和產業化研發項目。二是加強對農業生物資源的保護和發掘利用。建立和完善農業生物種質保藏中心,加強對優異農業生物資源的篩選和利用研究,尤其是優異性狀形成的機理研究和相關基因的克隆與應用研究,為農業生物產業的發展提供生物資源和基因資源。三是規范生物農業產品研發和產業化過程。重點加強對基因工程研究的規范化管理,保證研發過程的安全性。加強對生物產品生產、應用標準和質量監控技術及體系的研究,確保產品質量。四是構建生物產業鏈條產學研聯盟體,將具有發展潛力、已形成規模化生產的企業與有實力、具自主知識產權成果的研發單位聯合在一起,以產業所面向的市場需求及企業生產過程中提出的技術難題為攻關內容,集中經費、集成技術,研發生產符合市場需求的最終產品,創造最大市場份額及經濟效益,增加稅收。綜合調研評估我省生物技術在農業生產上應用現狀,研究探索出適合我省省情和發展戰略的發展模式及產業方向,對提高生物技術產業和研發整體水平,實現農業大省和強省的目標,都具有十分重要和深遠的意義。
5結語
黑龍江省農業生物產業優勢顯著,作為我國農業的主產區,我省具有良好的發展農業生物經濟的基礎。農業科技力量雄厚、農業生物企業眾多、資源和市場優勢明顯。結合我省自然資源、農業科技成果、知識產權,進一步擴大農業生物技術的創新主體,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認真研究、合理規劃農業生物產業的發展,充分發揮政府的推動作用和市場的主導作用,整合各方面的資源優勢,形成農業生物經濟的完整鏈條,我們就有可能在新一輪的農業國際化競爭中脫穎而出。
作者:于麗萍 劉霄明 李晶 王笑庸 張嚴 于德水 單位:黑龍江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黑龍江省科學院高技術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