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論林業管理育苗栽培技術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新時期,林業育苗技術逐漸優化和完善,對林業發展帶來積極影響。本文主要通過對林業育苗栽培管理重要性的闡述、育苗栽培技術和管理技術的分析,提升林業育苗完成質量和效率,進而為我國林業資源帶來較大貢獻,有效緩解自然生態環境問題,改善人們生存環境,促進林業產業持續發展。
關鍵詞:林業育苗;栽培技術;管理技術
當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迅速,各個行業在建設發展的過程中對自然生態環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造成生態環境損壞問題日益嚴重。林業發展對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和恢復具有直接影響,需要加大育苗栽培管理技術的創新和完善,促進林業產業更加健康的長久發展。
1當前林業育苗栽培管理必要性
新時期,我國對林業種苗栽培管理給予高度重視,不斷加大栽培管理技術的研究力度,擴大林業種苗生產規模。我國傳統的育苗管理技術不能有效滿足當前林業育苗的實際需求,降低了種苗的成活度,經常會發生多種類型的病蟲害現象,不利于提升林業育苗栽培管理效果[1]。我們對甘肅省慶陽市林業育苗種苗進行分析,全市林木種苗存在一定問題和缺陷。因此,人們采用先進技術,不斷突破傳統技術的局限性,保證種苗栽培管理質量,提高其存活率,進而促進林業育苗生產不斷擴大規模。另外,栽培管理人員在實際工作中結合當地自然環境、地質條件等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栽培管理技術,能夠有效增強苗木質量,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投資成本,獲得更多的經濟利潤,促進我國林業優良長足發展。
2當前林業育苗栽培技術
2.1容器育苗栽培
栽培人員采用容器育苗栽培技術,主要采用容器、育苗基質進行苗木培育,能夠有效保護種苗根系,同時根據苗木品種,科學有效地調整育苗基質營養成分,為種苗提供更加優良的生長環境和條件,提升種苗栽培的存活率。同時,該技術能夠實現育苗栽培機械化、規模化生產,提升苗木種植效率,大大提高了林業種植效果。新時期,我國容器育苗技術不斷進步和發展,逐漸出現多種多樣新型育苗容器,如無紡布育苗容器具有較強的穿透性,更加符合多個品種種子育苗的實際需求,同時能夠節約容器回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造林成活率。
2.2種子培育栽培技術
栽培人員可以應用溫床催芽技術,在實踐應用的過程中選擇科學合理的地方搭建溫床,確保該地方具備較好的排水功能和采光性能。同時,栽培技術人員需要結合催芽種子的具體數量,挖出合適的催芽坑窯,在其底部應用稻草、塑料薄膜等相應材料進行全面鋪設,提升坑窯的保溫能力,在坑窯中放置需要催芽的種子,采用草席全面覆蓋坑窯,在種子發芽之后實施播種。栽培人員可以采用溫水浸泡的方法實現對種子的催熟發芽,需要將選好的種子放在45℃的溫水中,保持8h的時間,同時將草席蓋在其表面,維持20℃左右的水溫,還需要對濕度進行有效管控,一般控制在62%左右。栽培人員在實際栽培的過程中,在一定時間內及時更換溫水,保持7d左右種子就會發芽[2]。比如,栽培人員對法桐種子采用水浸催芽法的過程中,該種皮較薄,通常應用25℃溫水浸泡,避免對種子產生損壞,對其全面浸泡之后,將其放置在高溫度室內,同時采用相應遮蓋物放在種子上面,保持3d左右可以進行播種。
2.3育苗播種栽培技術
我國林業育苗栽培過程中經常采用人工、機械作業播種方式,或者采用播種床覆蓋技術。栽培人員對中小型苗圃播種的過程中,主要應用人工播種技術,在實際工作中需要明確播種間隔;采用播種床覆蓋技術進行播種的過程中,需要明確種子的大小,提升播種質量和效率,同時制定合適的泥土覆蓋厚度,能夠有效改善種苗生長環境,同時更有針對性地有效調節地表溫濕度,促進種苗更加健康茁壯的成長。
2.4嫁接栽培技術
栽培人員在林業育苗栽培管理工作開展中,采用移栽技術促進苗木更迅速、更好地適應生長環境,有效提升苗木存活率。栽培人員通常選擇3月下旬~4月上旬的時間進行苗木的移栽,同時結合當地自然氣候實際情況和環境特點,可以選擇秋季開展苗木移栽工作。栽培人員進行秋季移栽過程中,需要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全面修剪幼苗枯枝、病枝,結合苗木生長規律,采用相應藥水做好幼苗處理工作。
3當前林業育苗管理技術
3.1合理選擇苗圃
科學合理的選擇苗圃是林業育苗管理技術的主要工作內容,對苗木的健康生長具有重要意義。育苗管理人員需要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和苗木生長實際需求,選擇地形地勢平坦、具有便利的交通環境,為苗木種植肥料運送和澆水灌溉等多個方面帶來便利。我國甘肅省慶陽市慶城縣林區氣候干旱,噴灌苗圃規模較小,苗圃地基礎設施相對滯后;縣屬國有林場苗圃資金緊缺,苗木規模化生產程度不高,林場部分苗圃管理比較粗放,不能滿足市場需求,不利于當地林業育苗栽培管理取得理想效果。因此,育苗管理人員選擇苗圃的過程中,盡可能選擇沙土、輕壤土,為苗木生長能夠提供充足的營養成分,同時保持苗圃具有充足的光照。另外,育苗管理對苗圃進行分類整理的過程中,需要結合育苗類型和技術,將其分成播種、種植、無性繁殖等區域,為苗木生長創造良好的環境。
3.2育苗土壤管理
育苗管理人員需要分析苗圃中的土壤成分,保證土壤環境符合苗木生長需求,為苗木生長提供充足的養分,結合栽培管理技術和苗圃土壤環境,開展土壤深耕、水肥、pH值調節等多個方面的工作。育苗管理人員在土壤管理中,需要在苗木正式播種之前進行深耕處理,全面去除土壤中的雜草和雜物,有效提高土壤排水透氣性,同時根據苗木生長特點和需求,適量添加完全腐熟農家肥,保證土壤營養成分滿足苗木生長要求。育苗管理人員檢查土壤酸堿度,適當調整,強化土壤環境,提升育苗管理實際效果。育苗管理人員結合當地土壤條件,可以適量添加拌合物,有效升級土壤,可以增加混合泥炭土、偏黏性土壤混沙等當做拌和料,在沙質土壤中進行有效混合,提升土壤自身的肥力。育苗管理人員對于堿性土壤進行處理的過程中,可以采用消毒干凈的草炭土、松林土等當作拌和料對土壤進行有效整理,進而提升苗木成活率。
3.3育苗播種管理
播種是當前林業育苗栽培中的關鍵環節。育苗管理人員需要足夠重視保種管理進,根據當地自然環境氣候和苗木生長特點,選擇最佳的時間進行合理播種,能夠有效保證林木具有良好的生長態勢。育苗管理人員在現實播種過程中,當土壤溫度保持10℃左右,進行春種,或者在土壤溫度保持5℃,在霜降前5d左右完成秋種,有效降低溫度對林木成活的影響程度[3]。育苗管理人員選擇優質苗木,具有較強的抗病蟲害能力,適應性能力,促進苗木健康迅速的成長,同時需要對種子做好相應的消毒處理,提高種子的發芽流程,根據不同苗木品種確定針對性的處理措施。例如,我國甘肅慶陽慶城縣種植油松、楊樹、榆樹等種子,可以采用冷水處理措施,在容器中加入適量的冷水,浸泡種子8d左右,實現樹種發芽。部分樹種體積較大、種皮較厚,可以采用溫水處理方法。另外,部分樹種可以應用化學處理措施,如槐樹,工作人員可以采用1%碳酸氫鈉對其實行催芽;梧桐樹可以采用60%H2SO4進行有效處理,提升樹種發芽率。
3.4育苗環節的管理
育苗管理人員在育苗環節需要在苗木初期生長過程中加強水分管理力度,結合苗木實際情況和當地自然降水情況,定期做好相應的澆水灌溉工作,為苗木生長提供充足的水分,防止土壤產生板結現象,對苗木的健康生長帶來嚴重的影響。工作人員需要對苗圃進行定期清理,全面清除苗圃中的雜草。避免雜草生長過多吸收土壤中的營養成分。通常情況下,工作人員可以每間隔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進行一次除草工作。另外,工作人員需要在種苗生長周期在35d左右可以進行間苗處理,去除病害苗木、生長速度較慢以及殘枝苗木,控制栽種樹苗量在14.5萬株/667m2進一步促進苗木健康迅速生長。育苗管理人員在實際工作中需要注重施肥管理,可以應用有機肥,為種子生長發育提供充足的營養成分,追肥步驟中采用氮、磷、鉀等化肥為主。種苗30d~38d的生長周期內需要做好相應的追肥工作,可以適當施撒適量的養分肥,選擇溝槽施肥措施,有效保證苗木能夠合理吸取養分,同時在苗木速生期的初始環節,開展第二次追肥,促進苗木保持旺盛的生長態勢。育苗管理人員需要加強苗木病蟲害管理。不同地區苗木生長環境不同,容易產生多種不同類型的病蟲害,對苗木的存活率產生較大影響。育苗管理人員需要堅持預防為主、救治為輔的原則,結合當地苗木病蟲害實際情況,采取相應措施提升病蟲害防治效果,在苗木發生病蟲害的情況下,采用化學、物理等多種防治措施,制定針對性實施方案,保證苗木的茁壯成長發育。
4結束語
我國采取多種不同的治理措施,在自然生態環境問題上得到良好的解決效果,促進林業產業結合綠色發展理念迅速發展。當前,林業發展中存在一定問題和不足,需要不斷改進和創新育苗栽培管理技術,提升育苗成效,促進林業長久發展。
參考文獻
[1]雍繼偉.淺談當前林業育苗栽培管理技術[J].種子科技,2020,296(20):88-89.
[2]袁冬雪.淺析現代林業育苗栽培管理技術[J].農家參謀,2020,664(16):119.
[3]國衛功.淺析現代林業育苗栽培管理技術[J].農家科技(下旬刊),2019(5):166.
作者:莊小娟 單位:甘肅省慶陽市慶城縣林業技術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