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BCC模型糧食生產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模型介紹
(DEA)是運籌學的一個新的研究領域,1978年由Charnes和Cooper等人首先提出,以評價部門間的有效性問題。常見的模型有CCR和BCC。CRR模型是用來研究在固定規模報酬下,多輸入、多輸出的效率問題。1984年R.D.Banker,A.Charnes和W.W.Cooper又提出了一個BCC模型。BCC模型又稱為純技術效率模型(PTE)是在CCR模型的基礎上剔除規模報酬因素后,考察各個決策單元的生產效率問題,以作為CCR模型的參考。用綜合技術效率除以純技術效率可得一個指標,稱為規模效率(SE),表示當規模報酬可變時,生產前沿面與規模報酬不變時生產前沿面的距離。
2數據選取與說明
本文選取蘇北28個縣(市)作為研究對象,取Y糧食作物產量萬噸)作為輸出,X1農林牧漁從業人員(萬人)、X2糧食作物播種面積(千公頃)、X3農業機械總動力(萬千瓦)、X4農用化肥施用量(萬噸)、X5農村用電量(億千瓦時)作為輸入,考察各縣(市)農業生產效率,數據來源2013年江蘇省統計年鑒。
二結論分析
1整體分析根據上表統計結果
可將28個決策單元分成4類,第1類為SE,TE,PTE均=1的決策單元即弱DEA有效的決策單元,共有9個,分別為豐縣、沛縣、淮安市區、漣水、洪澤、盱眙、東臺、大豐、泗陽,結合表3的松弛變量,上述9個縣(市)的s值均為〇,為DEA有效。均為規模報酬不變,可見這些地區的糧食生產的投入要素合理,不存在資源浪費,或價格失常的情況;第2類為SE、TE≠1,PTE等于或接近1的決策單元,為非DEA有效決策單元,包括邳州、連云港、灌南、金湖、響水、建湖、徐州市區、沭陽8個縣(市)表明這些地區的糧食生產技術性較強,擁有較好的可持續發展,內部控制比較穩定,對資源、價格等外部因素依賴性弱,但是,規模效率較差;第3類為TE、PTE≠1,SE等于或接近1的決策單元,包括新沂、東海、灌云、鹽城市區、濱海、射陽、宿遷、泗洪、睢寧9個縣(市),在現有糧食生產規模水平上上述9個決策單元能取最佳效率,但是其純技術效益較差;第4類為SE、TE、PTE指標均較小的決策單元,包括贛榆和阜寧兩個縣,糧食生產極不科學。
2SE、PTE對比分析
由于綜合技術效率可以分解為純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即TE=SE×PTE因此對于綜合技術效率較低的決策單元可以通過比較純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總結綜合技術效率低的主要原因,如果純技術效率>規模效率,則表明綜合技術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由規模效率引起的,反之同理。通過比較上述非DEA有效的19個樣本,徐州市區、邳州、連云港市區、贛榆、灌南、金湖、響水、建湖、沭陽9個地區技術效率大于規模效率,因此應該把重心放到提高規模效率方面。剩余10個地區則須把重心放到提高技術效率方面。
3規模報酬分析
上述28個決策單元按照規模報酬可分為3類,第1類為規模報酬不變的地區,即DEA有效的10個決策單元,表明投入科學,達到了最有的組合,不存在冗余或不足的情況;第2類為規模報酬遞增的地區,包括新沂、連云港市區、贛榆、灌南、金湖、鹽城、響水、濱海、阜寧、射陽、建湖11個決策單元,這些地區的投入不足,擴大少量糧食生產的投入,可以獲得大量的收益;第3類為規模報酬遞增的地區,包括徐州市區、邳州、東海、灌云、宿遷、沭陽、泗洪7個決策單元,這些地區投入過量,產出不足,應適當控制投入。總體比較而言蘇北糧食生產規模報酬遞增地區略多于遞減區域,
4冗余度的投影分析
假設產出一定,樣本的各項投入須保證統籌安排,否則會出現投入冗余的情況,即相應指標的松弛量取值>0,結合28個縣(市)的糧食生產情況,進行投入冗余度的投影分析。,28個樣本中存在投入冗余的有10個縣(市),其中有1個投入項冗余的縣(市)為新沂,2個投入項冗余的縣(市)有東海、灌云、阜寧、射陽、宿遷、沭陽,3個投入項冗余的縣(市)有徐州、贛榆和泗洪。表明上述縣(市)在投入方面存在著一定的資源浪費現象,以東海縣為例糧食播種面積為159.7千公頃,冗余值為28.361千公頃,糧食播種面積投入溢出比為17.8%,農業機械總動力119.7萬千瓦,冗余值為36.074萬千瓦,農業機械總動力投入溢出比為30.1%。
三對策結合
上訴研究結論,提出具體對策如下:①繼續堅持市場定價的原則,以保證糧農的收入為中心,探索糧食產品價格機制的改革,完善糧食的價格機制,逐步建立農業產品的目標價格體系,對糧食價格過低的地區可實行保護價策略,②確保良種補貼,農機補貼,畜牧良種補貼等傳統補貼手段落實到戶,提高補貼的精確性和定位性,強化農業防減災補助,繼續推進農機報廢更新補貼試點。此外還須把政府補貼制度獨立出糧食價格形成機制單獨運行。③深化農業科技體制革新,加強科技興農扶持,一是做好糧食作物種質資源的研究與優良品種的推廣工作,二是做好糧食作物生產過程中先進生產管理水平與包括農機、灌溉等農技手段的推廣。4逐步改革農村金融體系,放寬農村合作社和村鎮銀行業務范圍,降低涉農企業和農戶農業貸款門檻,統籌支配涉農資金,在保證環境污染和政府監督前提下,進一步扶持涉農企業。
作者:戴澍單位:炎黃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