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軍醫大學留學生實習現狀探思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目的調查海軍軍醫大學附屬上海長海醫院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留學生實習現狀及需求。方法選取上海長海醫院醫學留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發放問卷64份,回收62份,調查內容涉及臨床實習教學模式、學生學習需求及對臨床實習的建議等。結果在各科室實習輪轉過程中,換藥、醫療文書寫作,上臺助手,門診、病房跟班是留學生實習工作的重點。22.58%的留學生認為在各科室輪轉使自己的專業知識、能力等綜合素質提升明顯,認為帶教教師授課情況和科室出科考核情況一般的留學生分別占70.97%、51.61%,半數以上留學生更期待CBL、PBL教學模式,絕大多數留學生迫切希望獲得更深入細化的專業知識、了解手術方式變化進展以及在真實患者身上進行手術基本技能訓練,51.61%的留學生表示很少有開展相對復雜的操作的機會。對所經歷的教學查房83.87%的留學生認為收獲不多,其中病例選擇、講解不佳是主要原因。結論醫學留學生臨床實習效果不理想,教學內容與模式有待進一步改革、創新。
關鍵詞:軍醫大學;留學生;臨床實習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及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各專業領域國際化交流日益頻繁。目前,來華留學生規模不斷擴大,據教育部統計,近5年來華留學生中,醫學類專業規模居全國各專業第二位,而許多地方醫學院校也逐漸開始招收醫學留學生[1-2]。臨床實習是醫學生從基本理論學習過渡到臨床實踐的重要階段,雖然臨床實習強調培養臨床思維、提升操作能力,但鑒于語言、個性特點、醫療環境等方面的差異,醫學留學生臨床實習教學照搬我國學生教學模式顯然不合適。目前,留學生臨床實習尚無統一高效的帶教模式[3-4]。海軍軍醫大學作為全軍唯一的軍事醫學留學生培訓基地,經過多年教學實踐與總結,已具備豐富的留學生培養經驗。但近年來隨著臨床各種新理論、新技術的發展,如何將大量晦澀難懂的醫學知識用英語準確表述并傳遞給留學生,對教師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5],探索符合醫學留學生學習特點和規律的教育模式勢在必行。本研究擬通過分析海軍軍醫大學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留學生實習現狀,結合留學生培養經驗與體會,探索與時俱進、高效可行的醫學留學生實習教學模式,以不斷提高實習教學效果及人才培養質量。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目前在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臨床實習的留學生,共64位。
1.2方法
閱讀相關文獻后,課題組自行設計調查問卷,于2019年5月展開調查,根據收集的數據分析相關問題。問卷主要為選擇題,由單選題和多選題構成,內容包括科室工作重點、帶教教師授課情況、科室出科考核情況、期待的教學模式、開展操作情況、教學查房情況、教學查房收獲等。通過電子問卷形式進行調查,累計收到62份完整、有效的問卷。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
2結果
2.1留學生實習工作重點在各科室實習輪轉過程中,留學生的工作重點見表1。
2.2留學生實習教學情況
在各科室實習輪轉過程中,留學生對帶教教師授課情況的評價見表2,對出科考核情況的評價見表3。
2.3留學生希望獲得的知識及期待的教學模式
在各科室實習輪轉過程中,留學生希望獲得的知識見表4,期待的教學模式見表5。學生臨床操作能力是評價醫學教學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6]。就外科操作而言,超過一半(51.61%)的留學生反映很少有開展相對復雜的操作的機會,而絕大多數(87.1%)留學生希望能在真實患者身上進行外科手術技能訓練,近半數(41.94%)留學生希望學習專業領域內更加復雜的操作。在問及主刀闌尾切除術同等級別手術的意愿時,24名(38.71%)留學生表示非常愿意,20名(32.26%)留學生表示愿意,而14名(22.58%)留學生表示一般。
2.4留學生參與教學查房及收獲情況
在各科室實習輪轉過程中,留學生參與教學查房情況見表6,收獲情況見表7。留學生反映教學查房收獲多的原因是病例選擇得好,帶教教師講解思路清晰、內容豐富,有利于培養臨床思維和積累豐富的臨床經驗,認為收獲小的主要原因是帶教教師病例選擇、講解不佳等。
2.5留學生臨床綜合素質提升情況
在各科室實習輪轉過程中,留學生臨床綜合素質提升情況見表8。
3討論
伴隨著醫學教育的國際化,臨床醫學專業已成為來華留學生的熱門專業,越來越多的留學生選擇到我國學習醫學知識[7]。目前,我國醫學留學生教育多參照國內醫學生教育模式,不利于提高留學生學習積極性及培養質量[8]。在臨床專業人才培養方面,軍醫大學不僅要立足學校實際,還要根據留學生特點和學習需求適當擴大教育范圍,提升留學生培養質量[9]。對此,一些院校雖已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和探索,但尚未針對留學生特點及學習需求形成統一高效的教育模式,如何保證留學生臨床實習質量成為各醫學院校不斷深入思考和積極探索的課題。
3.1落實教學實施、管理與考核等制度是前提
本研究顯示,近七成(70.97%)留學生對各科室帶教教師授課情況不是非常滿意,原因也很容易理解,正如相關研究所闡述的[10],在臨床實習中師生、醫患之間存在語言障礙和認知、思維方面的差異,留學生無法獨立完成病史采集、體格檢查、病歷書寫等日常工作,教學質量必然受到影響。在科室出科考核方面,超過半數(51.61%)留學生反映出科考核不嚴格,約1/4(25.81%)的留學生表示沒有經歷出科考核,這值得教學及管理人員深思。能承擔留學生教學工作的學校、醫院基本都是我國醫療領域的重要機構,相關臨床帶教教師是醫療機構的骨干力量,工作緊張繁忙,難以保證教學質量。加之部分留學生紀律性差、自由散漫,若沒有嚴格的教學管理、考核制度,臨床實習很難達到預期效果。因此,制定并落實教學管理、考核制度勢在必行[7],要嚴格留學生管理與考核,使留學生管理與評價有規可依、有章可循。培養一批技術過硬、素質較高、英語能力強的臨床醫生擔任留學生帶教教師,并采用激勵機制促使帶教教師重視臨床教學,是提升留學生培養質量的重要保證。
3.2多樣化臨床帶教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臨床醫學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在臨床實習階段,培養學生操作能力至關重要。本研究結果顯示,留學生臨床技能學習效果并不理想,動手操作較少,原因主要是個人能力欠缺、帶教教師不放手及醫療安全等。鑒于此,在臨床技能培養過程中,應充分運用標準化病人、模擬教具、模擬手術間等,定期組織留學生進行技能培訓,包括心肺聽診、腹腔穿刺、腰椎穿刺、無菌操作與手術基本操作等,提高臨床操作能力[11]。同時應充分發揮床旁教學的優勢,在帶教教師現場監督的情況下,留學生在真實患者身上操作訓練。此外,本研究結果顯示留學生學習需求多樣化,因此,建議帶教教師注重與留學生溝通,了解其真實意愿及想法,通過匯報、小講課等方式拓展教學內容,包括前沿知識、操作進展等。對于有意愿、有能力完成更復雜操作的留學生,帶教教師要盡最大可能為其提供操作機會。傳統臨床教學以帶教教師示教為主,學生被動學習,這種模式下留學生過于依賴教師,很少主動思考,對創新能力和創造性思維培養非常不利。留學生大多性格活潑外向,思維活躍,善于提出問題,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傳統“填鴨式”教學無論在提升學習積極性、解決問題能力還是拓展知識面等方面均不占優勢[9]。本次調查結果同樣顯示,48.39%的留學生更期待PBL教學模式,32.26%的留學生喜歡CBL教學模式。PBL教學模式以問題為導向、學生為主體,由學生探索學習方法,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去解決問題[12]。帶教教師選擇典型病例,要求留學生課前圍繞病例的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診斷、治療、是否手術、手術方法、鑒別診斷等查閱文獻,并分組討論,在課前匯總。在課堂上,帶教教師引導留學生針對病例進行分析、討論與總結[13]。PBL教學模式充分發揮了留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留學生經過自己的前期總結與思考,加上帶教教師的剖析與總結對知識理解更加深刻。CBL教學法即案例教學法,帶教教師充當設計者和鼓勵者角色,用典型案例將學生引入特定情境,通過不斷互動來培養臨床思維與創新能力,提升理論聯系臨床實際能力[14]。留學生模擬住院醫師,自主診斷、分析代表性病例,訓練從課本到實踐、從癥狀到臨床的思維[15]。由于留學生與我國學生在文化、經濟與教育環境等方面有差異,其課堂教學也應有所不同[16]。已有學者將PBL與CBL教學模式相結合進行雙軌教學嘗試,結果顯示,相比傳統教學模式,雙軌教學模式成效顯著[15],值得在留學生臨床教學中嘗試并廣泛應用。
3.3教學查房是培養留學生臨床思維關鍵且重要的途徑
受訪者中,近七成(70.97%)留學生反映在教學查房中收獲不多,少部分留學生認為教學查房收獲多是因為病例選擇得好,帶教教師講解思路清晰、內容豐富,有利于培養臨床思維和積累豐富的臨床經驗。而認為收獲不大的留學生表示查房病例選擇差,帶教教師講解不認真,甚至有人認為教學查房本身用處不大。教學查房以教學為目的,使學生將課本知識與臨床工作有機結合,培養臨床思維能力,所以教學查房必不可少。臨床帶教教師要針對留學生的反饋意見,充分準備、認真實施,達到教學查房的目的。作為臨床實習的主體,留學生對臨床實習帶教教師及教學內容的評價直接反映實習教學質量。從本次調查結果來看,留學生對教學模式改革及操作能力培養的需求普遍較為強烈,這一方面反映了留學生對臨床教學期望頗高,另一方面說明現行的留學生臨床實習教學模式有待改善。帶教教師的教學活動對留學生順利完成臨床實習意義重大[17],授課過程中,應嘗試PBL聯合CBL雙軌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為中心,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這需要留學生與帶教教師相互配合,共同探索、總結、完善[18]。
作者:賈建軍 李正 馬佳樂 潘晨 陳晰輝 史曉輝 單位:海軍軍醫大學基礎醫學院 海軍軍醫大學附屬上海長海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