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種植土壤施肥現狀調研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測定土壤中銨態氮和速效鉀不考慮酸堿度,直接稱取5g制備好的土樣放于編號的燒杯中,加入20mL去離子水,加0.5g1號粉,搖勻,靜置,再搖勻,靜置至沉清(也可以過濾,但濾紙用量大);取4只比色皿,1號比色皿中加去離子水至刻度線;2號比色皿中加2滴氮標準液,再加去離子水至刻度線,搖勻;3、4號加不同土樣待測至刻度線。再分別與1、2、3、4號比色皿中各加氮1號試劑兩滴搖勻,再各加氮2號試劑兩滴,搖勻,放置準液,再加去離子水至刻度線,搖勻;3、4號加不同土樣待測至刻度線。再分別與1、2、3、4號比色皿中各加磷1號試劑兩滴搖勻,再各加磷2號試劑兩滴,搖勻,放置5min,上機用紅光測試。
速效鉀的測定取4只比色皿,1號比色皿中加去離子水至刻度線;2號比色皿中加2滴鉀標準液,再加去離子水至刻度線,搖勻;3、4號加不同土樣待測至刻度線。再分別與1、2、3、4號比色皿中各加鉀1號試劑兩滴搖勻,再各加鉀2號試劑兩滴,搖勻,放置5min,上機用藍光測試。
測定土樣中速效磷首先要判斷土樣酸堿性,取5g土樣,放入燒杯,加入20mL去離子水,用玻璃棒攪勻,靜置2min,過濾,用吸管吸一滴待測液加到pH試紙上,將試紙與標準比色卡相比較判斷土壤酸堿性。根據土壤酸堿性的測試結果,如果為中性或堿性土壤,用2號粉侵提,如果為酸性土壤,將2號粉改用3號試劑,用量為10滴。制備溶液,稱取土樣5g與燒杯中,加入20mL去離子水,再根據土樣酸堿性加入不同的試劑,搖勻,靜置,澄清;取4只比色皿,1號比色皿中加去離子水至刻度線;2號比色皿中加2滴磷標準液,再加去離子水至刻度線,搖勻;3、4號加不同土樣待測至刻度線。再分別與1、2、3、4號比色皿中各加磷1號試劑兩滴搖勻,再各加磷2號試劑兩滴,搖勻,放置5min,上機用紅光測試。
土樣pH值、鹽度、有機質溶液的制備稱取土樣10g,放入燒杯中,加入25mL去離子水,用玻璃棒劇烈攪動2min,靜置30min,用電極法測定pH值、鹽度。
有機質的測定取4只比色皿,1號比色皿中加入去離子水,2號加入有機質標準液,3、4號分別加入不同的待測液,均超過刻度線,上機用藍光測定。
有機肥的施用分析結果發現,經濟林樹種種植地土壤有機質含量偏低,果農普遍不重視有機肥的施用,目前農村普遍使用農機具進行耕作,不養豬、牛、羊、雞,所以經濟林樹種的有機肥施用不足。當地有少量的養殖場,但離經濟林樹種種植地比較遠,交通不方便,而且還要購買,其施入況往往根據收入而定,所以基本不施,由于農村取暖,多采用秸稈,就會產生很多草木灰,草木灰是目前主要的農家肥來源。
化肥的施用調查發現,農民施用的化肥以復混肥為主,大部分果農施用的為高氮、高磷、高鉀型,少數施用高氮低磷高鉀型,個別施用高氮低磷低鉀型復混肥。在選用復混肥上,多數農民并不考慮復混肥氮、磷、鉀的比例,氮、磷、鉀比例搭配不合理,盲目配肥,果園施肥不是根據目標產量來確定,而是按照經驗和習慣來施肥,施肥盲目性、隨意性很大,缺乏科學性。大部分果農在秋季施基肥的最佳時期不施肥,把基肥施入時間推遲到早春,也有部分果農早春進行追肥。而麥積區冬季、春季降水比較少,往往是持續干旱,此期施肥由于土壤干旱,肥料施入不易分解,經濟林樹種難以吸收。施肥方法不當。一是施肥的深度把握不準。肥料施的過淺,肥料未施在根系集中分布區,降低了肥料利用率。二是十幾年的大樹仍然采用條狀溝、放射溝施肥方法,施肥點偏少或肥料未與土壤充分攪拌,肥料過于集中,造成土壤局部濃度過高,容易產生肥害,不利于肥效的發揮。
經濟林樹種養分水平如表1所示,大多數經濟林種植地土壤偏堿性,pH值是影響大多數土壤養分有效性吸收的重要因素。大多數果樹生長的適宜土壤pH值為6.0~8.0,調節果園土壤pH值到果樹生長的合適范圍內,是確保果樹正常生長和養分有效性,尤其是微量元素有效性的關鍵[2]。有機質含量偏低,土壤有機質不僅是衡量經濟林樹種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標,也是經濟林產品高產、優質的基礎。根據相關資料,土壤有機質含量每增加1%,在果實生長季節就可以多礦化釋放出超過30kg/hm2的氮素。和表2相比較,速效鉀含量最高,銨態氮含量中等,速效磷含量適中。土壤速效鉀、磷含量是確定經濟林樹種鉀、磷肥施用量的重要依據。土壤氮素是經濟林樹種生長必需的營養元素。氮素不足會造成減產,但過量施用氮肥會造成經濟林樹種抗病能力下降,易感苦豆病、果實著色晚、綠果實比例高并且不利于果樹越冬等。
有機肥不足及有機肥對經濟林種植的作用調查發現,經濟林樹種種植地土壤有機質含量偏低,由于當地養殖業比較少,很難滿足經濟林種植地有機肥的需求,農民獲得大量圈肥較難。在這種環境條件下,農民為了提高產量,普遍施用化肥,但隨著單一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土壤有機質消耗量也增大,造成土壤團粒結構分解,協調水、肥、氣、熱的能力下降,土壤保肥供肥性能變差,將會變成新的低產田。有機肥除了供給經濟林樹種多種養分外,更重要的是更新和積累土壤有機質,促進土壤微生物活動,有利于形成土壤團粒結構,協調土壤中水、肥、氣、熱等肥力因素,增強土壤保肥供肥土壤肥料14能力,為經濟林高產優質創造條件[3]。建議在經濟林種植地實施種草、秸稈深埋等,是改善經濟林種植地土壤肥力、提高養分效率的重要措施。
經濟林種植地肥料合理施用及施肥方法調查發現,大多數種植戶對少數經濟林樹種施肥不重視,少施或不施,尤其是核桃、柿子等大樹、老樹,對蘋果、梨、葡萄、桃、杏、大櫻桃、花椒、核桃及柿子小樹施肥比較重視,但施肥方法及肥料比例不合理,如表1所示,鉀肥比較高、氮肥適中、磷肥比較少,而且將生糞尿不經過發酵,直接撒入種植地,揮發多、吸收少不利于經濟林樹種。在盛果期一般不施肥,只是秋季或春季施肥,這種施肥方式不利于經濟林樹種。
作者:劉嵐張文彧閆秀婧單位:甘肅林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