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中國傳統紋樣在平面設計中運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傳統紋樣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貫穿于中國歷史發展與人們生活的始終,反映不同時期的風俗習慣。從原始社會簡單的紋樣到奴隸社會粗獷的青銅器紋飾,再到封建社會精美繁復的花鳥蟲魚、吉祥圖案,都凝聚著相應時期的審美觀念。紋樣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任何紋樣的起源和發展,無不來源于人們對生活的體驗與美好的向往。本文將從中國傳統紋樣的發展歷程、特點、對現代平面設計的影響等多個方面進行解析。
關鍵詞:中國傳統紋樣;紋樣特點;現代設計中的應用
1中國傳統紋樣的發展歷程
中國傳統紋樣并不是獨立于時代背景下的個體,而是依附于不同時代的文化產物。原始社會時期,隨著原始生產的發展,傳統紋樣開始產生。但受制于手工業發展,此時的傳統紋樣多源于自然,如:日、月、水、火等。造型簡潔,以連續和對稱為主要的構圖手法,用重復的方式表達獨特的節奏與韻律美感。至夏商西周時期,青銅器的出現為紋樣發展尋找到了更為適合的載體,同時響應統治者的政治需要,此時的紋樣開始披上了宗教色彩的神秘面紗。開始出現了更為精美細致的傳說中的動物紋樣。相比春秋時期的簡練形式,戰國時期的紋飾則趨于繁復。開始出現以現實生活場景為再現題材的紋樣。并四方連續的構圖為主進行設計。秦漢時期,紋樣的運用范圍開開始擴大至墓室壁畫的設計當中。伴隨著佛教的傳入,中國的傳統神話與之進行結合,多角度的豐富了傳統紋樣的選題內容,并由此衍生出眾多具有吉祥寓意的紋樣。代表紋樣有:龍鳳紋,流云紋等。及至魏晉南北朝,戰爭四起,動蕩的社會使人們開始更加關注內心世界,佛教紋樣題材驟增。至大發展時期的隋唐時代,多民族的融合與中外文化的交流促進了這一時期傳統紋樣的發展。紋樣混合使用與圓形圖案的使用是隋代紋樣的主要特征。唐代的紋樣與自信的審美息息相關,形態上多以豐滿圓潤,富麗華貴為主。生活題材類型居多,花卉紋樣取代了動物紋樣。仙人瑞獸與花草紋樣穿插組合展現唐朝的自信之美。兩宋時期,人們的財富積累達到了一定程度,審美品味隨之不斷提升,這一時期的紋樣多追求不經巧工的自然融合,呈現天然之美。與此同時的花鳥畫的盛行,使得花鳥紋盛極一時。明清時期傳統紋樣在保留前朝眾多紋樣的特點之外,吸收了不少外來風格。最大的特點是以吉祥寓意題材運用最廣。追求“有圖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極致。組成上更加復雜,運用多種元素相結合構成美觀且復雜的具有故事意境的傳統紋樣。在細致程度上相比歷朝,也達到了巔峰。
2中國傳統紋樣的特點
2.1具象題材,抽象設計。從原始社會紋樣雛形產生的開始,中國傳統紋樣就不簡單是毫無含義的線條與圖案。作為設計產物,其素材內容多直接或間接來源于生活中常見的具象事物。通過圖像化的處理給予其形象上的突破。從視覺效果上,突破固有的束縛,結合創作者想要表達的內在精神進行再創作。體現出較為具有抽象形式的藝術美感。伴隨著傳統紋樣的發展愈加成熟帶來的是更為主觀的、自由的、復雜的創作形式。受到創作主體自身的影響,各式風格的傳統紋樣則呈現出各自的繁華景象。相互影響之中也促進彼此的融合與發展。
2.2“對稱”與“均衡”占主要地位。在冥冥自然界中都存在著一種美———“對稱與均衡”之美。[1]“對稱”與“均衡”審美意識在原始時期的創作中就是存在的。“對稱”給人以安靜沉穩的端莊之感,符合人們通常的視覺習慣。“均衡”則是一種穩定的結構形式,給人一種平穩肅穆的統一感。垂直線分割、十字均衡分割、斜線和曲線分割也都經常運用。但整體呈現出仍是重心十分穩定的視覺效果。“對稱”是形式美的法則,“均衡”是存在的空間關系。在紋樣的初期發展階段,“對稱”與“均衡”更像是一種簡單的約束,從而得到較為完備的紋樣。傳統紋樣發展至后期,獨特的傳統故事與神話傳說開始成為傳統紋樣的設計題材。如何使得整體紋樣畫面繁而不雜,多而不鬧,整潔有序,不喧賓奪主就更加要依靠“對稱”與“均衡”。這兩條重要法則決定著紋樣的整體美感,影響著敘述的視覺效果。
2.3形勢復雜,亂中有序。中國傳統紋樣多應用于服飾、裝飾、建筑等大面積需要裝飾的物品。這些場景中紋樣應用的篇幅較大。因此,紋樣的連續成為一種營造整體氛圍的手法。二方連續、四方連續等多種形式的綜合運用使得傳統紋樣呈現出繁密復雜的視覺效果。但這種復雜絕不是某幾種元素的多次重復與反復運用,也不是抽象形象的簡單羅列。而更加講究在紛繁復雜的紋樣中表達其獨特的韻律與節奏。疏密關系、靜動對比、顏色深淺、虛實結合。成就整體中特別的局部細節,同時完善眾多細節構成的完整畫面。當安靜綻放的牡丹花缺少生機時,翩然起舞的蝴蝶顫動沉寂的蕊瓣;當平靜的湖面少有動態時,成對的鴛鴦帶起點點漣漪;當鳳凰于飛無法呈現動感之姿時,漫天的飛鳥帶起炫動之感。“靜中有動,亂中有序”。主次分明、詳略得當,避免兩個不同的紋樣互相干擾。[2]正是傳統紋樣呈現出的獨特藝術形式美。
3中國傳統紋樣對現代平面設計的影響
3.1標識設計。炎黃子孫崇龍尚鳳的傳統源遠流長。“龍的傳人”足以可見龍紋在傳統紋樣中的重要地位。初為擁有權利的象征,后為皇家崇高地位的代表。龍紋這一傳統紋樣至今仍帶有傳統的血脈與高貴的氣息。結合其獨具特色的特征,中國華夏銀行以遼西建平牛河梁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典型器物,被譽為華夏遠古第一龍的——玉龍為原型。體現華夏民族之魂,搏擊四海、升騰向上的精神特質。與之相似的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的標識設計,同樣是運用鳳紋,選用鳳凰翱翔于飛的特性。在“福”文化的催生下,出現了以“盤長”為元素進行設計的中國聯通標識。繩結的形狀連綿不斷,用它來表示回環貫徹,長久永恒之意。選用傳統紋樣作為元素進行標識設計,在貼合企業特質的同時,會給人一種可追根溯源的歷史文化感。這正是傳統紋樣對于現代標識設計應用的巨大魅力。
3.2插畫與海報設計。近些年來隨著影視作品與眾多國產設計作品的興起,國潮風強勢來襲。在眾多插畫作品中,中國傳統元素應用的作品層出不窮。在插畫與海報設計上的應用較多。如傳統風格的插畫中融入美好寓意,象征高升如意的“云紋”、代表吉祥的“福紋”、表現海濤迭起,氣勢磅礴的“波浪紋”。這些中國傳統紋樣在起到豐富畫面主體人物的同時,更加營造出了一種古色古香的獨特韻味。在海報設計中,傳統紋樣的主要應用與畫面底紋部分或邊緣部位,起到活躍畫面效果的作用。或通過某些紋樣傳達出設計者想要表達的特殊情感。如系列海報中運用傳統“喜上眉梢”、“蝶戀花”、“年年有余”、“松鶴延年”。等寓意吉祥的花紋。強調海報視覺審美價值的同時也增加了海報的文化價值。
3.3產品包裝設計。在包裝設計中應用傳統紋樣的多是具有一定歷史底蘊或的產品。如中國傳統的茶葉包裝設計,從神農時代就出現被藥用的茶葉,直到秦代才真正的開始茗飲,調煮使之成為羹飲。時至今日,飲茶仍是中國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對于這種寄托了復雜情感且具有歷史淵源的產品,運用中國傳統紋樣進行包裝設計是不二之選。如中秋茶品結合月亮、錦鯉等元素。正是“錦鯉月圓佳節日,闔家茗茶享此時”的最好時刻。通過產品包裝中傳統紋樣的應用傳達一種特殊的民族情懷。與茶葉相似的傳統藥品包裝也多采用傳統紋樣進行外包裝設計。從神農嘗遍百草至今,中藥也已存世千年。中藥在精準醫治外,還強調固本培元、強身健體的日常保養理念。所以許多中醫藥的產品也可被看做日常的保健品出現。因此,在外包裝設計上就要區別于西方醫學嚴謹的簡約設計風格。多采用中國傳統紋樣營造“藥食同源”的親切感,增加日常保養類藥品在包裝上的認同感。
3.4出版物設計。在出版物設計中,傳統紋樣的應用會讓人在第一時間識別出屬于不同地區的形象特征。故作為出版物的設計中,不乏應用中國傳統紋樣進行版面設計的作品。以Chinadaily《中國日報》海外版頭版插圖創作為例,其主要繪制區域運用中國傳統紋樣進行現代化的再設計,古老的紋樣元素經過新的表現形式呈現出流行的復古潮流。傳統紋樣的再設計元素的應用讓呆板的報紙瞬間變得充滿生機和活力。相比起內容的排版陳列,傳統紋樣的再設計結合刊物內容繪制插畫無疑是一張絕佳的名片。傳遞讀物內容同時,不失國家文化特色。(如圖1所示)同樣,涉及中國傳統文化領域的出版讀物也多以傳統紋樣為主要設計元素。一方面是從圖書內容中的元素提取,另一方面是對圖書視覺呈現上的考量。在眾多陳列讀物中,印刷傳統紋樣圖案的出版物更容易從具有現代簡約設計感的刊物中跳脫出來。
4結論
傳統紋樣經過歷史長河的打磨,具有極強的生命力,因為它所承載的精神文化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的[3]。其樣式蘊含著豐富的民間故事與神話傳說、形式見證了者王朝興衰與歷史變遷。它是集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多方面影響而變化的產物、是在繼承中延續,在延續中創新的。其所蘊含的傳統文化和民情民俗是當代平面設計的巨大財富與創意源泉。在設計領域面臨著眾多藝術形式與流派的抉擇的大背景下,我們更需要做的是在適合的設計中融入恰當的傳統元素,既不跳脫設計本身,也不過分依賴,進行合情合理的設計創作。將中國傳元素與現代平面設計恰如其分的結合,碰撞出獨特的火花。
參考文獻:
[1]石晶.中國“對稱”與“均衡”圖案基礎原理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
[2]王怡人.傳統紋樣在平面裝飾設計中的應用表現[D].長春師范大學,2018.
[3]毛可利,李曄.傳統紋樣在現代平面設計中的應用[J].品牌研究,2019(14):80-81.
作者:谷會敏 魏榮 單位:東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