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節日活動對鄉鎮社會發展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金華仙源湖桂花節概況
金華婺城區安地鎮桂花種植歷史悠久,全鎮種植桂花的農民有3000余戶,占全鎮農戶的60%,種植面積達2萬畝,種植多達58個品種,全鎮桂花等苗木種植業年產銷售額達7000多萬元,是全國品種最齊全的桂花物種基地之一。圍繞桂花種植,當地成立了10家苗木合作社,桂花已經儼然已成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顯著優勢和鮮明特色。仙源湖旅游度假區是安地鎮近年來發展的旅游景點,整個景區群山環繞,湖水蕩漾,湖面水域2.7萬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高,冬暖夏涼,氣候宜人,環境質量達國家一級標準。在度假區周圍,美地南山漂流、金華動物園等旅游景點也與仙源湖旅游度假區連成一線,使仙源湖旅游度假區成為浙中為數不多的集旅游、休閑、度假于一身的風景區之一。為了加快推進度假區的開發建設,婺城區委、區政府決定依托仙源湖旅游資源,結合安地鎮桂花特色,打造仙源湖旅游品牌,提升安地鎮與仙源湖旅游度假區以及婺城區的經濟層次和文化形象,同時推動安地桂花產業的規模經營和深度開發,從2009年開始舉辦中國仙源湖桂花節,至今已連續舉辦3屆。
二、仙源湖桂花節對鄉鎮社會發展的作用
1.促進了地區經濟發展。據有關資料統計顯示,2009年至2011年桂花節期間,安地農戶銷售鮮桂花達160萬元;2009年,安地鎮農家樂接待游客達32.8萬人,營業額達800萬元以上,并帶動其他消費265萬元。2010年度假區接待游客34.5萬人,旅游總收入達2600萬元。節慶期間當地超市等主要商品經銷組織的日均營業額可達2000—3000元,比平時翻了幾番;當地花農也利用空閑時間從事游客接送服務,不僅滿足了游客出行的需要,也增加了居民的收入。
2.促進了鄉鎮基礎設施建設與知名度的提升。根據桂花節發展的客觀需要,當地政府針對度假區及周邊配套設施進行大量的前期規劃和建設,如當地交通主干線湖大線建設及其相應的照明、美化設施等都取得積極成效。桂花節期間,大量游客、眾多商家和潛在投資者涌入安地鎮參與活動,吸引了各大新聞媒體的關注,桂花節舉辦的各種活動也吸引了不少眼球,第二屆桂花節以“丹桂飄香•母親中國”為主題的盛大慈善音樂會眾星云集,氣勢恢宏,吸引了整個婺城區乃至浙中地區的眼球,使得桂花節一時內成為各大媒體的聚焦點。節慶過后,相關的報道也屢見不鮮。
3.弘揚了當地傳統文化。桂花節真正的看點在于當地傳統文化。仙源湖桂花節從一開始就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節慶緊密結合,婺劇成為桂花節的保留節目,每年桂花節主辦方邀請金華婺劇團進行多場次現場表演并對全部觀眾免費,這給年輕人提供了更多接受傳統文化熏陶的機會,提高了當地居民對傳統文化的認同度。同時,桂花節也是展示各地民俗的“大舞臺”,每年的“民俗文化踩街”表演都吸引各鄉鎮文化團體的廣泛參與,節目來源大眾,且不設觀看限制,表演現場從金華動物園一直到仙源歐境高端生態住宅區,綿延近3公里。
4.促進了桂花產業鏈的銜接。對于企業而言,桂花節不僅為企業提供了市場,同時也為企業提供了市場調研的機會,有助于企業改進產品。對于采購商而言,可以借助于展銷會現場的展示情況分析桂花產品的行情,進而做出商情判斷;對于農戶而言,桂花節提供了自己與企業直接溝通的平臺,有助于獲取更多的銷售信息。總之,圍繞桂花節和規劃,在企業、銷售商和農戶之間搭建了溝通的平臺,實現了種植、生產與產品的無縫對接,帶動了桂花相關產業的發展。當然,我們在看到桂花節對當地社會發展積極作用的同時,也要注意到桂花節對當地社會發展還有一定的負面影響。首先,同質競爭不利于安地鎮節慶品牌的創建。活動的主題是否具有特色是能否產生吸引力的根本。從周邊現存節慶活動看,寧波鄞州龍觀桂花節、杭州宋城桂花節、臨海小芝鎮桂花節等都是桂花題材的節慶,且大都集中與九月底十月初舉行,這些地市的知名度和桂花節規模都比安地有影響,因此,同質競爭是影響安地桂花產業旅游的重要因素,大大影響了安地旅游品牌的創建。其次,節慶互動缺乏影響當地居民的參與。節事活動成功的關鍵在于必須得到節事利益主題的廣泛認可、支持和喜愛。針對安地鎮當地居民對桂花節的參與度及認同度,項目小組專門做了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173份,實際回收151份。問卷顯示了解當地桂花產業行情共30人,僅占20%。這反映出桂花節還沒有深入當地百姓心中,還沒有融入當地居民的生活,居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沒有調動起來。第三,節慶回報低限制了當地服務業發展。服務設施與基礎建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桂花節的節慶規模一直沒有擴大,這導致基礎設施和餐飲服務業建設陷入一個“惡性循環”,規模小導致節慶時間短,地方居民從事餐飲住宿服務積極性不高,據實地統計,當地提供餐飲住宿服務的農家樂共十幾家,而實際上真正提供住宿的農家樂只有不到五家,不能滿足節日當天游客的餐飲和住宿需求,這導致游客停留的時間大大縮短,不利于充分發揮桂花節的帶動效應。第四,節慶宣傳推廣手段缺乏影響當地知名度提升。目前,桂花主要的宣傳渠道主要為廣播、電視、報紙,且大都為金華本地媒體,如金華電視臺、《金華日報》、《婺城新聞》,非本地參加者通常是在到達舉辦地之后才知道有節事活動。第二屆桂花節,雖然制作了相應的宣傳手冊,但也僅僅是主要提供給參節的領導和重要嘉賓,一般的游客無法獲得。第三屆桂花節期間,宣傳海報、宣傳手冊、傳單、路邊廣告等近距離傳播媒介也很少見到。
三、金華仙源湖桂花節提升的對策與建議
1.突出地方文化特色,創新節事內容。凡是發展成為品牌的節事活動,都充分展現了目的地的自然環境、民俗差異、歷史、文化特色。如彝族火把節、南寧國際山歌節。安地桂花節主辦者應繼續發揮當地桂花、民俗文化及生態旅游資源優勢,突出桂花與民俗文化主題,結合當地生態環境優美的有利條件,開發有特色的節事旅游產品。
2.加強互動,吸引當地民眾參與。廣泛的民眾性是節事活動賴以成功的魅力所在。桂花節的舉辦要通過多種途徑讓當地居民參與其中,如拓展文化巡演的范疇、增加地方特色產品展示區等,使當地民眾成為桂花節的主人,讓他們從心底認同桂花節,從而提高參與桂花節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提高節慶的經濟參與度,事內容的體驗性和參與性。仙源湖桂花節的舉辦不僅吸引農戶、企業和商家的參與,也要積極引導當地廣大民眾參與到桂花節的活動中來,如主辦方開設小吃區、土特產區和飲食區等,讓當地民眾有更多的機會參與桂花節,成為節慶的主體,從而形成以桂花節為周期的周期性經濟現象,這不僅能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也能帶動桂花節服務業的水平的提升。
4.拓寬宣傳推廣渠道,打造地方知名品牌。除了采取宣傳手冊、路邊廣告、傳單、標語及繪畫及其他廣告形式,還應注意吉祥物、旅游紀念品、免費贈品等相關衍生品的開發,不僅讓游客停留在現場的感官接受,也要讓游客旅游吉祥物、紀念品的購買和食品的品嘗將對桂花節的記憶拉長,從而使桂花節的影響向縱向和廣度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