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藝術課教學反思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教學背景:
對學生來說,讓他們擁有一個良好的心情,為他們創設一個寬松愉悅的藝術教學情境,對學生既溫和,又嚴格要求,讓學生在一個充滿關心、愛意、和諧的課堂氛圍中學習,這一點與現代教育觀念是共同的。
創設輕松的藝術課,讓學生在藝術課上感受到家的溫暖和自由,讓他們感受到藝術就在自己身邊,就在自己手中。在藝術課上我經常精心安排一些有意義的、讓每個學生都能動起來的環節。讓老師成為學生的朋友,在參與學生活動的過程中,老師可以多接近學生,進一步深入了解學生,也可借機會多與學生進行溝通,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以促進學生藝術素質的全面提高,充分感受藝術的迷人魅力。
教學情景:
一、組織教學,師生禮儀
課前投影中國結圖片(背景音樂:姑蘇行)
(教學現場:學生聽著悠揚的音樂,看著一幅幅精彩的圖片,一個個都發嘖嘖贊嘆之聲,注意力也隨之集中起來。)
(教學反思:由于學生對中國結比較親切,所以由中國結導入本課教學比較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字幕中讓學生了解到:中國結是中國特有的民間手工繩結裝飾品。中國結的特點是,每一個結從頭到尾用一根線編結而成,每個基本結又根據其形、意命名。把不同的結飾結合在一起,或用其它有吉祥圖案的飾物搭配組合,就形成了造型獨特、絢麗多彩、內涵豐富的傳統吉祥飾物。其作用有:1、把學生從上節課緊張學習氣氛中釋放出來;2、為本課線的情感教學作鋪墊;3、通過美的形象,向學生介紹豐富的課外知識和藝術就在我們身邊。)
二、講授新課
師:中國結是我國傳統的一種繩結藝術,一根普通的線(中國結)可以蘊含深厚的文化內涵。
(教學反思:這里突出強調一根線并不是只能用來捆綁東西或毫無情感的事物,實際上是“繩結”在人類發展史上曾有過的另一重要作用,在遠古的華夏土地,“結”被先民們賦予了“契”和“約”的法律表意功能,同時還有記載歷史事件的作用,“結”因此備受人們的尊重。斗轉星移,數千年彈指一揮間,人類的記事方式已經歷了繩與甲骨、筆與紙、鉛與火、光與電的洗禮。小小彩繩早已不是人們記事的工具,但當它被打成各式結繩時,卻復活了一個個古老而美麗的傳說。每個結都體現著我們中國人的聰明才智,每根線都蘊藏深厚的文化內涵,導出課題——線的情感。這時學生的注意力也從欣賞中國結轉到線條上,進一步了解了線的概念,教師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尋找線,了解線。)
1、生活中的線:
引導學生找一找身邊的線:硬朗的建筑線條、明亮的光線、毛衣上的絨線,衣服上的花紋線條等。
2、感受線的情感:(用圖片體會線的情感)
水平線:能產生開闊感、寧靜感。
垂直線:能產生高聳感、莊嚴感。
曲線:能產生運動感、旋轉感。
斜線:能產生向上感、飛躍感。
射線:能產生方向感、前進感。
(通過直觀的圖片舉例分析線的各種表現形態,以及使人產生的感覺。不同的線條會使人產生不同的感覺,能啟發人的聯想。)
3、藝術作品中的線:
在藝術作品中,線作為一種表現形式,在塑造形象和表達情感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它使藝術的表現效果更為生動、豐富。
*彩陶中的曲線,表現的是我們人類賴于生存的生命之源——水。
*同志的書法,顯示的是一位偉大領袖開闊的胸襟和豪情壯志,字如其人。
*凡高的《星月夜》把我們看來平靜的夜空,畫得洶涌澎湃,無數個大的小的漩渦仿佛要把我們吞噬。思考:這是怎樣的線條,表現出怎樣的情感?(動蕩、激動)。
*欣賞《紅綢舞》,引導學生體會舞蹈者所要表現的是怎樣的心情,從什么地方可以體會到?(喜悅、興高采烈)(情緒激昂的音樂,歡快、跳躍的動
作,漫天舞動的綢帶)
(出示各類藝術作品,分析討論,使學生認識到線能使藝術的表現效果更生動、更豐富,線在藝術作品中是不可缺少的一個構成元素。)
4、體會音樂與線的情感
之前這些線條可以看得見、摸得著,稱之為——視覺線;還有一種看不到,但可以用耳朵聽到的線——聽覺線。
線的分類:有形的線——視覺線
無形的線——聽覺線
*聽覺線——音樂的旋律線。
旋律線是旋律進行中,由于音高低變化而形成上下起伏的線條。
(教學現場:有的學生能夠理解聽覺線的意義,閉上眼睛體會音樂中的旋律線;有的學生臉上一臉疑惑,不知所以然。這時教師打開音樂媒體,借助windowsmediaplayer中的可視音效進一步讓學生了解聽覺與視覺的聯系。)
(教學反思:本課重點是認識線的不同形態,視覺線可以通過讓學生尋找身邊線條的過程來解決,而聽覺線是一種抽象的線條,有些學生很難把聽覺和線條聯系在一起,我在教學過程中也試過很多方法,如我讓學生體會老虎的叫聲和小貓的叫聲之間的線條形象,老虎的聲音粗大,小貓的聲音細小;讓學生對比小提琴和大提琴之間的音色,小提琴輕盈,大提琴深沉等等,來體會聽覺的線。在一次偶然的機會里發現,在windowsmediaplayer中正好有一種功能可視音效,把聲音和一些波形線或線柱等視覺形象聯系在一起,非常直觀的顯示出聽覺線,平緩的音樂和激烈的音樂線形對比是非常清晰的,看到這種可視的聽覺線后,那些一臉疑惑的學生才茅塞頓開。學生們比較容易接受新鮮的事物,而且對于新鮮的事物好奇心強、積極性高。教師應根據這個特點抓住學生的心理進行教學,會收到好的效果。)
旋律線:
平行線——堅定、召喚的感覺
上行線——激昂、開朗、不斷高漲的情緒
下行線——柔和、寧靜、哀怨、悲傷
波浪線——舒緩、委婉
A.仔細聆聽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中“樓臺會”的段落。
分析探討:你覺得這段音樂在表現手法上有什么特點嗎?你可以邊聽音樂邊用兩種不同的彩色(粗細)筆把這兩條旋律線勾勒出來嗎?如果你能多聽幾次,就會感覺到,這是梁山伯和祝英臺在互訴衷腸,他們時而“有問有答”,時而“一同感嘆”,他們難舍難分。這段音樂就是依靠旋律線的表現力進行著藝術的表達。
B.仔細欣賞貝多芬《命運》交響曲(選自《幻想2000》),了解樂曲所表達的主題:作者一生與命運搏斗的思想:“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他不能使我完全屈服。”這是一首英雄意志戰勝宿命論、光明戰勝黑暗的壯麗凱歌。
分析探討:曲中有兩種對抗的力量,一種是頑強的生命,一種是黑暗的勢力。對兩種力量你會用怎樣的線條,什么色彩來表現。
5、學生創作,根據自己的感受用線條創作一幅音感畫,表現主題——人與命運的抗爭
(教學反思:《命運》幻想2000將古典音樂與動畫結合,使得古典音樂變得直觀、通俗易懂,表現影像與音樂的巧妙配合,用色彩和線條暗喻某些概念,可以講本片是一部可以“聽動畫”并且“看古典音樂”的作品,本片在1998年被美國電影協會選為本世紀美國百部經典名片之一。之所以選擇這部影片,是因為片中的色彩、線條、形象可以給學生提供大量的創作資源。在剛才對《命運》交響分析探討之后,很多學生有了深刻體會,加上學生最愛的動畫,我想即使是繪畫功底很差的學生也可以用線條和色彩來表現音樂。經過學生對交響曲的分析探討和教師提供的音樂動畫,本課的難點就不攻自破了。)
6、展示學生作品,自我講解創作思路和表現內涵。
自評、互評、教師點評。
三、總結。
無論是有形的線還是無形的線,它們都有著豐富的內涵,人們可以通過它來表情達意,表現生活的多姿多彩。藝術是相通的,希望同學們能通過不斷提高
自己的審美鑒賞能力,更好的來發現美、感受美、表現美。
教學反思:
多媒體中流出時而激越時而低沉的樂曲,學生們的心緒也隨之起起伏伏,用力地在白紙上涂出色彩忽明忽暗的線條,全身心的投入中,音感作畫成為學生們放松心靈的方式。繪畫和音樂雖然表現形式不同,但內容和本質是相似的。音樂的旋律、和聲、節奏與繪畫的形狀、色彩可以互相表現。在這種藝術的通感過程中,學生們享受到了美感,緊張的心情得到了釋放,情感得到了進一步的升華。我想:藝術課的任務,不是培養藝術的專門人才,而是使每個學生的藝術潛能得到開發并使他們從中受益,讓學生感受到——藝術因你而存在。
德國著名詩人席勒曾感嘆道:“論勤奮你不及蜜蜂,論敏捷你更像一個蟲,論智慧你又低于高級的生物,可是人類啊!你卻獨占藝術!”是啊,藝術作為一種獨特的精神現象,是人類智慧之花,是人類所特有的,是為人而存在的,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