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醫院成本目標管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成本目標管理的好壞,直接關系到醫院的經營狀況極其整體戰略效果。成本目標管理是經營管理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有一套科學的理論和方法。醫院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中,要善于將成本目標管理的理念、方法運用到醫院的管理之中,使醫院的競爭力得到提高。
【關鍵詞】成本成本目標管理戰略成本管理
Studyontheroleofcostobjectivemanagementinhospitalstrategy
【Abstract】Howtomanagecostobjectiveisdirectlycorrelativewiththemanagementstateandstrategiceffectofhospital.Costobjectivemanagementisamainpartofmanaging-sciencewithaseriesoftheoriesandmethods.Inmarket-economycondition,managersofhospitalsshouldbeabletousethesetheoriesandmethodstomakehospitalsmorecompetitive.
【Keywords】costcostobjectivemanagementstrategiccostmanagement
成本管理已經成為醫院整體戰略的重要部分,科學地進行醫院的成本目標管理,對于提高醫院的經營管理水平和競爭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1成本與成本目標管理
1.1成本的概念成本(cost)一般是指為了實現某一特定目的而付出的價值代價。具體地說,就是在生產、銷售或經營管理過程中付出的費用[1]。醫院成本通常包括:(1)外購物品,指醫院進行醫療護理工作而耗用的向外購進的一切物品,如藥品、器械設備、醫用材料等;(2)外購燃料動力,醫院消耗的煤、油、電、水、汽等;(3)人員工資及各類崗位支出;(4)職工福利基金;(5)各類固定資產的折舊費、維護費;(6)醫院基本建設費用;(7)其他支出,包括辦公費用、銀行的借貸利息、勤雜費用等。
1.2成本目標管理成本目標(costobjective)對企業來說,是指在一定時期內為保證實現目標利潤而規定的成本控制目標;對醫院來說,是指為保證高質量地完成醫療、護理工作,實現目標規定的經濟效益而確定的成本控制目標。成本目標管理(costobjectivemanagement)是指對醫院經營成本進行預測、計劃、細分、控制、核算、考核,以達到用最小的成本開支來獲得最佳效益的成本管理體系和方法[2]。
2成本目標管理的特點和作用
2.1成本目標管理的特點醫院進行成本目標管理時必須注意充分體現以下特點:(1)全過程性。要從診療護理工作的全過程,從物資材料計劃、采購、儲存、保管、使用的全部環節,要從臨床、醫技、行政工勤的各個部門,都重視節約費用、降低成本的目標管理工作;(2)全員性。培養全體職工的成本意識是非常重要的。成本目標管理要依靠全院每一位員工的關心、參與和管理,各負其責,各自控制自己應控制的費用,這樣醫院的成本目標管理才會有效和持久;(3)技術經濟性。醫院成本目標管理決不是單純的經濟活動,而是技術和經濟相結合,將經濟寓于技術活動之中,重視技術經濟效益分析,這樣才能獲得降低成本的最佳方案;(4)經濟責任結合性。醫院成本目標管理必須建立在實行全面經濟責任制,進行全面經濟核算的基礎上,這樣才能實現全面的成本目標管理。
2.2成本目標管理的作用把成本目標管理運用到醫院管理中,不但可有利于降低醫院成本,而且對于提高醫院經濟效益具有重要意義。它主要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1)有利于將技術經濟責任制落實到各科室,因為成本目標管理過程中,從目標的制定、分解,到目標的組織實施、考核,都與落實技術經濟責任制的責、權、利密切相關,從定目標、定責任、定權利這一角度來說也是相吻合的;(2)有利于加強醫院的計劃管理。為了使醫院面向市場、適應市場,加強計劃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圍繞實現醫院總目標,把成本目標管理落實到科室和個人,把醫院的全面計劃管理落實到實處,成本目標管理是其重要內容和措施;(3)有利于發揮廣大職工的積極性、創造性。通過成本目標管理可將過去領導要求職工“做什么”和“怎么做”的被動方式,改變為把任務、目標、權限下放到各科室,并與科室利益掛鉤的方式,這種鼓勵科室加強自我管理的辦法可激勵每位職工的主人翁精神;(4)有利于提高經濟效益。
3成本目標管理的幾項原則
3.1成本最低化原則成本最低化,就是根據成本目標的任務,通過分析降低成本的各種因素,制定可能實現的最低成本目標,并以此為依據進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使實際管理結果達到最低成本目標。追求醫院成本最低化必須注意:(1)要以保證醫療護理質量為前提;(2)要以社會效益和技術效益為前提,如果社會效益需要,該投入的成本應該投入;(3)注意成本最低化的相對性,各科室部門、各部門之間的實際條件不一樣,不能簡單要求一刀切;(4)要不斷探索降低成本的方法和潛力;(5)要注意發揮群眾的作用,把握全部影響成本最低化的環節,尋求管理方法,包括最佳的操作規程,最佳的醫療協作配合,最佳診療護理過程安排,最佳的醫用材料采用,最佳的器械設備物資的管理維修,最少的管理費用開支,最少地發生醫療差錯、事故、糾紛等。
3.2成本責任制原則醫院要全面實現成本目標管理,必須以分級、分工、分人的成本責任制為基本保證,尤其要明確劃清責任的界限范圍:(1)院長要對全院成本管理不善,出現嚴重浪費現象,甚至不應有的經濟效益明顯下降負責,要對全院計劃不周,各環節銜接不佳,影響成本指標的完成負責,要對因發生嚴重違背財經紀律而造成成本超支負責;(2)診療護理管理部門(醫教科和護理部)要對由于安排調度不當而造成的嚴重影響診療護理的工作負責,要對由于醫療護理質量下降招致糾紛明顯的增加負責,要對在落實技術經濟責任制過程中發現嚴重浪費醫院資源資金的后果負責;(3)物資供應部門要對醫用物資供應不及時、物資質量把握不嚴格而造成影響診療護理工作正常進行造成的經濟損失負責,要對不按計劃采購造成庫存積壓,或庫存保管不善造成變質、損壞、過期失效等各種損失負責;(4)財會部門要對醫院資金管理不善,或造成大量物資積壓,或造成業務費用開支控制不嚴而嚴重超支,或由于違紀違法造成資金被騙或長期拖欠影響醫院正常資金流動和效益的情況負責;(5)業務科室要對盲目提出器械物資采購而造成積壓或效益不佳,或因違反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造成事故使醫院經濟蒙受損失,或超定額消耗物資材料和資金造成醫療成本超支的情況負責。總之,要明確責任,各負其責,對造成嚴重后果者要按章處理。
3.3成本有效化原則成本有效化的核心問題是“有效化”,要以最小的投入獲取最大產出,要以最少的人力、最省的財力、物力來實現全面成本管理的目標任務,因此醫院成本目標管理的原則不是追求形式,不是謀求時髦,而應立足于取得效益和效果,使花費的成本都能轉化為病人取得的對疾病診治的成效和質量。
4要樹立“戰略成本管理”的理念
戰略成本管理(strategiccostmanagement)是圍繞經營戰略而進行的成本功能擴展與創新,代表了當代成本管理的發展方向。傳統成本管理重在成本節省,而戰略成本管理重在成本統籌配置,達到成本與效益的最佳比值。傳統的成本管理只重視明顯的成本因素,如材料費、藥品費及管理費用等,而忽視了隱含的成本因素,如市場開拓、內部結構調整、人文建設等,因此不能全面揭示醫院成本的真正構成[3]。
醫院要將成本管理從日常經營管理提升到戰略管理,創新成本管理的手段。例如,我醫院經過領導層研究,決定設立“院內醫療設備借貸基金”和“院長獎勵基金”。前者是為醫院技術科室購置效益性、實用性設備設立的,科室以貸款的方式及時從醫院獲得資金,定時分期還貸,不能按時還貸則有要受到經濟處罰。這種方法既能增加科室的成本-效益意識,又能及時解決科室的急用,還有利于設備的精心維護。后種基金是為獎勵醫療、科研、服務方面突出貢獻人員,設立了三個檔次的獎勵標準。這對鼓勵競爭既是一種榮譽,也是物質上的獎勵。我們認為,戰略性的成本投入是必須的,所帶來的回報對醫院和患者都有利。
戰略成本信息采集的范圍包括財務與非財務、數量與質量、經濟與非經濟、物質與非物質等各方面的信息。醫院在制定競爭策略時,可利用戰略成本信息先分析所處醫療市場的生命周期和市場份額等情況,再確定其應采取的戰略。如果一個醫院能夠在其細分市場上成功地運用戰略成本管理,它便有可能獲取高于平均收益水平的利潤,提高醫院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