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初探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基于“項目主導,專創融合”的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是指“項目主導”是指以電子商務實際項目為載體,重新構建基于工作過程的全新課程體系。引入企業式運作模式,依托電子商務實際項目進行實戰訓練。“專創融合”是指實施專業教育、素質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有機融合的教學內容體系和教學模式。基于“項目主導,專創融合”的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是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對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專業技術能力、崗位職業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效果顯著。
關鍵詞:項目主導;專創融合;電子商務;人才培養
1電子商務專業開展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背景
2010年5月教育部下發了《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提出創新創業教育的核心要求“面向全體學生、結合專業教育、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近年來創業教育逐漸受到重視,學校也開展了各種形式的創業教育,但是卻存在著很多問題,主要表現在:創業教育流于形式;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結合不夠緊密;難以衡量創業教育效果等等。電子商務行業飛速發展,又具有創業成本低、創業門檻低的特點,因此成為青年創業的首選行業之一。因此,對電子商務專業人才的培養著力于將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緊密結合,形成一套具有可行性的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電子商務專業目前的實訓主要還停留在借助電商應用平臺實行模擬操作教學階段,缺乏真實項目作為依托,各個電子商務平臺的使用技巧、知識點和技能點呈現碎片化,學生對電子商務工作的全流程缺乏全面系統的認識,對將來從事的實際商務活動中可能出現的問題無法提出解決方案。只有引入真實項目,學生才能通過真實項目的運營,不僅掌握各類知識點和技能點,更能對商務工作的全流程有清晰的認識。真實項目的來源分為兩類:一是校企合作項目;二是學生的創業項目,這兩類項目是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融合的有效載體。本課題擬通過大量調研,以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為出發點,以我校電子商務專業為研究對象,通過分析電子商務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的關鍵點,借鑒國內外高校的先進理念和做法,嘗試通過產教融合機制體制的創新、培養模式與課程體系改革、師資隊伍與實訓基地建設等方式,全面提升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水平。
2電子商務專業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融合存在的問題
2.1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的課程融合缺乏深度
國內高校日益重視創新創業教育,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創新創業活動:如各類創新創意大賽、創業培訓、建設創業園區吸引學生創業項目入駐等。這些活動在一定程度上普及了創新創業知識,激發了創業熱情。但是由于缺乏專業知識的支撐,學生的創業項目往往比較低端,后續發展乏力,參與創業的也只是少部分學生。無法形成由專業到專長、由專長到創業的培養過程。只有在人才培養方案中加入創業教育,將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有機結合,構建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的課程體系,并以課程教學改革為抓手,將創業內容融入專業教學過程,通過“第二課堂,名師工作室,企業實習”等多種形式的專業實踐,孵化創業項目,從而實現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深度融合。
2.2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融合缺乏有效項目載體
雖然電子商務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融合一直處于不斷探索、實踐和發展過程中,但仍以知識傳授和模擬技能訓練為重點,忽略了對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尚缺少有效載體或平臺,未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創業熱情和創業潛能。因此,實施“項目主導、專創融合”人才培養模式,專業知識的學習是基礎,項目的開發是對專業知識的綜合應用與強化,是對專業知識的檢驗和提升。以真實項目為載體教學,使學生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逐步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和技能,掌握電子商務運作的全流程。
2.3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融合機制尚未健全
關于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融合的路徑,目前的研究主要圍繞觀念的轉變、課程體系的構建、教學內容的改革、校園文化的營造等四個方面展開,缺少專創融合機制構建的研究和實踐。本研究旨在探索產教融合機制體制的創新,深化校企合作,搭建產教融合實訓平臺,為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提供機制保證。此外,二級學院和學校教務處做好協調,制定創業激勵政策和創業考核制度,為學生創業實戰在經費、場地、導師、考核等方面提供制度保障。
3基于“項目主導,專創融合”的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與實踐
3.1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思路專業探索
“項目主導、專創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見圖1),原有的“實戰演練、階段提升”主要還是在電子商務的應用平臺中進行模擬實踐,沒有真實項目作為依托,各個電子商務平臺的使用技巧、知識點和技能點呈現碎片化,學生對電子商務工作的全流程缺乏全面系統的認識,對將來從事的實際商務活動中可能出現的問題無法提出解決方案。只有引入真實項目,學生才能通過真實項目的運營,不僅掌握各類知識點和技能點,更能對商務工作的全流程有清晰的認識。
3.2基于“項目主導,專創融合”的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
項目主導是指通過引入各類真實項目,同時分析在創新創業過程中所需要的素質與能力,構建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通過引入企業運作模式,依托電子商務實際項目進行實戰教學與訓練。學生可以在教師與企業導師的雙重輔導下,學習專業知識,運營企業項目,“學中做,做中學”,逐漸提升專業技能,在實踐中檢驗教學成果。專創融合是指實施專業教育、素質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有機融合的教學內容體系和教學模式,開設專業課程、創新創業課程、人文素養課程,開展企業文化講座、人文素質拓展活動、創新創業競賽等第二課堂,指導學生開展創新創業活動實踐等。實施項目導師制,以導師制形式指導學生開展創新實踐活動,注重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教學組織上,通過跨年級、線上線下合作來優化團隊的知識體系,更有效完成教學項目;教學評價方式上,建立自評、教師評價、市場認可度相結合的多元評價體系,確保評價的客觀性。
3.3基于“項目主導,專創融合”的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路徑
(1)項目主導的前提是校企合作。通過校企合作,才能具有獲得大量企業實踐項目。近年來,南通科技職業技術學院,重視校企合作,與淘金公司合作成立淘金跨境電商學院。與南通市跨境商會合作,牽頭成立南通市跨境電商職教聯盟,共有100多家企業,10多家中高職院校成為會員單位。豐富的企業資源,良好的校企合作關系為企業項目的引進提供了契機。目前的項目有兩類:一類是校企合作項目,主要承接的是企業電商服務外包項目。另一類是學生自主創業項目。目前已經有多項校企合作項目已經在運作中。
(2)加強鼓勵創新創業的體制機制建設。首先要讓創新創業活動的主體教師和同學積極參與到創業活動中去。學生在創業過程中離不開老師的指導,也需要花費老師大量的課余時間和精力。但是受目前制度限制,教師只能通過橫向課題,參加創業比賽獲獎等有限的途徑獲得經費支持,教師參與的積極性不高。南通科院創新性地制定了《創新創業項目獎勵分配實施方案》明確了在大學生創業活動中,教師、學生、學校等各方的分配方式。為了激發學生創業積極性,學院成立了學生創業小組,小組定期舉行各種創業活動,分享創業經驗,宣講創業項目,開展團建活動,形成了良好的創業氛圍。對于部分優秀的創業學生,可以用創業業績去替代學分,制定了《創業業績替換學分考核辦法》。
(3)學生創業活動組織與評價。實施項目導師制,以導師制形式指導學生開展創新實踐活動,注重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教學組織上,通過跨年級、線上線下合作來優化團隊的知識體系,更有效完成教學項目;教學評價方式上,建立自評、教師評價以及以眾籌為主要途徑的市場認可度相結合的多元評價體系,確保評價的客觀性,并從專利申請和授權、學術、主持參與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項目、參加專業技能競賽獲獎、開展導師項目數量與質量、獲得獎學金等方面健全評價指標體系,量化評價學生商務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4)推行基于“互聯網+”成果導向的教學模式改革。基于“互聯網+”的高職院校成果導向創新創業教學模式是以互聯網技術為媒介和工具,以高職學生的創新創業成果為導向的一種全新的教育模式。在教學過程中,首先,使用翻轉課堂、慕課、微課等手段要求學生進行課前準備;其次,使用任務驅動法,由老師提供相關素材,學生進行實際操作;最后,提交作品;再次,教師組織學生進行作品交流、互評,教師根據評價體系進行最終考核。在成果導向的教學模式改革驅動下,大力建設“互聯網+”課程資源,如課程資源庫、慕課、微課等,讓學生不僅在課堂上學習,更能在互聯網、手機上學習。
參考文獻
[1]張健,齊丹丹.與專業教育融合的知識型創業人才培養模式選擇研究[J].未來與發展,2019,(6),19-21.
[2]王旭升,眭碧霞.“職業情境,項目主導”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12),22-24.
[3]武興睿.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9,(15):200.
[4]岳龍,吳婷.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融合的電子商務課程體系構建與實踐[J],2019,(2).
作者:吳婷 單位:南通科技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