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伊犁師范學院奎屯校區(qū) 主辦單位:伊犁教育學院奎屯校區(qū)
季刊 審稿周期:1個月內
《伊犁教育學院學報》由方若森擔任主編,創(chuàng)刊于1984年,由伊犁師范學院奎屯校區(qū)主管、伊犁教育學院奎屯校區(qū)主辦的一本教育領域專業(yè)期刊。主要刊載該領域內的原創(chuàng)性研究論文、綜述和評論等,力求及時、準確、全面的反映該領域的政策、技術、應用市場及動態(tài)。
1、凡來稿應主題突出、論點明確、論據可靠、數據準確、語言精練、邏輯嚴密、圖表清晰。
2、注釋序號以“①、②”等數字形式標示在被注釋詞條的右上角。頁末或篇末注釋條目的序號應按照“①、②”等數字形式與被注釋詞條保持一致。
3、用第一、第二……或首先、其次……時,如每段文字不長可在同一自然段內接排,如每段文字均較長,可另起一自然段。
4、中文摘要一般限在200字以內,應包括研究背景、方法、結果、結論或討論四部分內容;關鍵詞一般3-5個。英文摘要及關鍵詞則與中文的相對應。
5、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攻關項目,應腳注文題頁左下方,如“基金項目:基金資助(編號)”,并附基金證書復印件。
6、本刊實行匿名審稿制,凡通過專家匿名審稿并達到刊發(fā)標準的文章,在刊發(fā)前作者需簽署《論文刊發(fā)協(xié)議書》。
7、插圖的序號、標題及注釋居中置于圖的下方,表格的序號及標題置于表格上方,表注置于表格的下方。全文只有一個表或一個圖時,只標注“表”或“圖”,不標序號。
8、標題的層次:一般不超過3級,各層次的標題應簡短明確,同一層次的標題的詞組結構應盡可能相同;文內接排的序號可用“⑴”。
9、參考文獻是作者寫作論文時所參考或引用的文獻,按其在正文中出現(xiàn)的先后次序列在正文之后,并在正文對應處右上角用阿拉伯數字標注“[序號]”(上標形式)。
10、來稿請附上作者簡介:姓名、單位、技術職稱、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了便于聯(lián)系,請?zhí)峁┑刂贰⒙?lián)絡電話及E-mail。
地址:新疆奎屯市北京西路62號
郵編:833200
主編:方若森
作者:臧素珍; 楊晉蘇
作者:任海彬
作者:夏維新
作者:趙蘭香
作者:--
作者:婁愛花
作者:黃秀玲; 張江海
作者:--
作者:黃茜
作者:周瓊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lián)系出版商,地址:新疆奎屯市北京西路62號,郵編:83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