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國畫元素在現代服裝設計中創新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國畫是中國傳統繪畫藝術形式之一,經歷歲月磨礪與一代又一代畫匠的辛勤耕耘,已形成比較完備的藝術體系。其在國內不僅得到良好的傳承,而且在世界上也極具影響力。國畫所蘊含的藝術思想、構圖方式、技術技法等被廣泛應用于諸多領域,服裝設計領域就是其一。服裝設計處于動態發展中,必須緊跟流行時尚,才能得到市場認可,使服裝設計永葆生機活力。國畫元素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應用要敢于創新,找到流行時尚與傳統之間的契合點,充分彰顯國畫藝術的內在魅力,以吸引消費者。要想實現這一目標必須深入挖掘國畫元素,基于市場需求尋找創新設計靈感,而不能簡單照搬他人研究成果。文章嘗試從面料選擇、構圖設計、款式設計、生產工藝等方面研究國畫元素創新應用策略。
1深入挖掘國畫元素
1.1思想元素
國畫藝術的生命之基是思想元素,構圖、技法、色彩等均滲透著思想元素的影子,也正因如此國畫藝術才能在繪畫領域獨樹一幟,成為彰顯中華民族人文精神與思想內涵的重要載體。國畫的思想元素可總結為兩個方面:其一,繪事后素。孔子認為繪畫要先有良好“質地”,才能繼續雕琢與文飾。從國畫發展歷程中可以了解到,筆墨造型重“神”不重“形”的思想早在先秦時期便已得到發展,如《人物御龍圖》和《龍鳳仕女圖》雖無華麗色彩襯托,但圖中人物神情逼真、造型合理,讓人感嘆繪畫水平之高超。之后的山水圖、花鳥圖等也是行走在重氣韻的道路上,即使不著色彩,其良好“質地”也能使人心曠神怡。其二,天人合一?!疤烊撕弦弧彼枷霃娬{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互為受益,具體到國畫藝術中,山水畫可充分彰顯這一思想的魅力,如五代時期荊浩所作《匡廬圖》便是山水畫中的精品,畫中山水形態逼真、錯落有致,觀之猶如身臨其境,仿佛能聽到山風拂卷、水流激蕩。參考荊浩著作《筆法記》《山水節要》等可以了解到其在作畫時,既注重“明物象之深”,即深入觀察物象特征,也注重“代去雜欲”,即拋開雜念體會自然之美,從自然景觀中獲取靈感,將人的思想與自然景觀之美融為一體。
1.2構圖元素
構圖是繪畫中的重要環節,作用是決定繪畫布局,既為傳達繪畫主題奠定基礎,又為作者抒發內在感情與思想情操等提供載體。在國畫藝術構圖中,“留白”手法獨樹一幟。“留白”顧名思義“留下空白”,而空白處雖無畫跡卻有畫韻,在表現繪畫作品內在涵義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比如王維《千巖萬壑圖》中,“房屋居舍”與“雄偉山峰”之間白茫茫一片,讓人猜想究竟是“河流”還是“霧氣”?進而營造出虛實不定之感,使繪畫作品擁有更大的鑒賞空間,同時也能吸納多種情感,給予后世文人墨客充分抒發內在情懷的途徑?;凇傲舭住睒媹D法挖掘構圖元素,核心便是辯證思維,即看待事物時不能局限于某一方面,而要探其全貌,才能獲取更多有價值的信息。除辯證思維外,具體層面的國畫構圖元素依舊離不開“點線面”,與西方繪畫構圖相比,國畫藝術不重透視、不求立體,而是將重點放在意境構建方面,有時僅是幾個點、幾條線,便能勾勒出不同凡響之意境。
1.3技法元素
國畫藝術以毛筆為工具進行創作,其技法實際上是毛筆運用技法。毛筆屬于軟筆,運用時需要控制腕力、臂力、指力等,使其更好著墨。使用毛筆作畫時,不同的力度會有不同的效果,筆尖輕觸能畫出較為輕細的線條,隨著力度加大,線條由細變粗;毛筆著墨力度會影響著墨效果,出現濃、淡、干、濕、深、淺等多種變化。前者被稱為“用筆技法”,后者被稱為“用墨技法”。在用筆技法中,包括中鋒、側鋒、逆鋒、拖鋒、散鋒等類型。中鋒技法講究直立握筆,確保形成的筆痕呈現均勻圓柱形,筆鋒則基本處于筆痕中間位置;側鋒技法要求筆尖向某一側偏移并發力,使筆鋒位置傾斜,此時筆痕兩邊形狀不一;逆鋒技法改變順筆中筆尖與筆根前后關系,筆尖由后至前,筆根則是由前至后;拖鋒技法訣竅在于調整筆頭姿態,使其與畫面幾近平行,而后順勢著筆,呈現出的筆痕如同水流自然傾泄;散鋒技法要使筆毛散開,用于表現大面積畫面元素,此時筆鋒分散,給人以飄逸之感。在用墨技法中,包括濃墨法、淡墨法、潑墨法、破墨法、沖墨法等。濃墨法中筆頭要充分著墨便快速著筆,展現出濃而滋潤之態;淡墨法中筆頭輕微著墨,如是濕淡則要先蘸一點清水,然后動筆繪畫;潑墨法是將墨水潑于紙張之上,以呈現自然奔放之感,具體技法有拿墨盒直接潑墨和用筆潑墨兩種,其中用筆潑墨更易控制;破墨法是利用墨水性質通過筆頭方向變化獲得不同滲化效果,有時需要多只毛筆參與;沖墨法是使用清水對著墨處進行沖淋,使其滲化,進而改變原先著墨效果。
1.4色彩元素
在國畫藝術中,色彩原料來源于自然之物,拉近了國畫作品與大自然之間的距離,使畫作更具自然之感而消減了人為雕飾痕跡。水墨畫和墨彩畫是色彩元素較為單一的兩種類型,其中水墨畫的色彩來自墨水,而墨水以黑色為主。但黑色并不只有一種色彩表現,正如古代畫論所言“墨分五色”,是指“黑、濃、濕、干、淡”五種。墨彩畫雖然會同時用到墨水和彩色顏料,但墨仍舊占據主導,其他色彩則以襯托與突出細節為主。除水墨畫和墨彩畫之外,還有重彩畫和淡彩畫,從名字上便能了解到這兩個類型在色彩運用上更為豐富。重彩畫中,“青、赤、白、黑、黃”為五大原色,在作畫時可通過相互搭配呈現出更多色彩,如青綠色、青黑色等;淡彩畫中,以植物色作顏料,如花青、藤黃、胭脂等。重彩畫與淡彩畫中的“重”與“淡”并不是指色彩本身的濃與淡,而是指著色方式,如“重”對應重彩手法,能將色彩“刻”入畫面中,以展現厚重深邃;“淡”對應淡彩手法,多以淺敷薄染形式著色,以表現清雅淡致。
2國畫元素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創新應用策略
2.1注重面料選擇,優化呈現效果
服裝設計中面料選擇是重要環節,國畫思想元素可以為面料選擇提供指導。如繪事后素思想下面料選擇要注重質量,不能單一追求奪人眼球的視覺效果,從而使設計出的服裝獲得更強生命力,更好地傳承與弘揚國畫藝術;“天人合一”思想下面料選擇要貼近自然,透氣、舒適是基本要求。面料質量過硬且能滿足穿著的基本要求,才能為國畫藝術在服裝設計中獲得更好地應用奠定基礎,開啟更深層次選擇。從繪畫角度分析,面料可以比作“畫紙”,其是否精良與適合將直接影響繪畫作品效果。將國畫元素融入服裝設計中,需要選擇能展現國畫元素的面料?;趪嬜髌范嘁孕?、絹等為載體,面料選擇可以此為依據,如使用復合絲制成的綢緞面料不僅平整絲滑而且具有較強的通透感,能更好地展現國畫藝術特征,如山水畫在光線襯托下青山更綠、天空更白,起到優化呈現效果的作用。
2.2立足于實際,進行靈活構圖
國畫藝術“留白”構圖對服裝設計構圖具有指導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其一,服裝設計將直接或間接采用“留白”構圖的國畫藝術作品,如圖1所示的服裝便應用了國畫常見題材“荷葉”與“荷花”,白色襯底非但不會給人以“無根之萍”之感,還會拓展人們的視覺空間,將其放在更大格局中進行欣賞觀摩;其二,服裝設計遵循“留白”核心思維進行靈活構圖。從長遠視角分析,國畫藝術要想得到更好傳承以及具備更強影響力,僅將歷史名作代代相傳遠遠不夠,更重要的是傳承其思想內涵。服裝設計者只有真正領悟“留白”核心思維,才能在構圖中擺脫限制,通過不斷創新設計出既符合流行時尚又能彰顯國畫藝術魅力的服裝產品。比如女士服裝多以展現柔美線條為入手點,可以通過“留白”構圖手法突出顯示胸部、腰部、臀部,使觀者能第一眼注意到這些位置。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關注點也會發生變化和轉移,服裝設計構圖需要靈活應對。如目前人們非常關注環保理念,靈活運用“留白”手法烘托環保主題,既能起到環保宣傳作用,也能在潛移默化中使國畫藝術在當今時代熠熠生輝。
2.3創新造型設計,以內涵引領款式
國畫藝術重寫意,在情感抒發和傳達上具有優勢,所依仗的載體主要是構圖與色彩。服裝除保暖護體外,還具有塑造形象、展現氣質的功能,造型款式則是發揮這兩項功能的載體。借助國畫藝術優勢為服裝功能發揮提供助力具有可行性,不僅能重塑服裝形象,還能注入內涵,使服裝品質再上一個臺階。實現這一目標要依托國畫構圖與色彩元素進行造型款式創新設計,比如在造型設計中,改變固化的點線面排列模式,通過“留白”手法營造虛實排列效果,使“點”流動起來,讓人們的視線隨之移動觀覽服裝特色之處;使“線”形態各異,有細膩如絲,有蒼勁如樹干,有柔美如女模,有剛毅如硬漢,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色彩在內涵塑造上作用突出,不同色彩代表不同性格與訴求。國畫藝術中的色彩元素雖并不十分豐富,卻能通過“重”“淡”手法表現內涵。服裝造型設計可充分借鑒這一點,不拘泥于色彩本身的含義與傾向,而是注重具體手法的使用,如紅色代表熱情,在與黑色搭配后可以使熱情與厚重并存,從而彰顯穿著者既充滿活力又踏實穩重的內在涵養。
2.4融技法于工藝,彰顯國畫藝術魅力
服裝設計最終要通過生產工藝制成成品,從表面看來,生產工藝與服裝設計是涇渭分明的兩個工序與環節,但實際上二者存在緊密關聯,因為服裝設計中必須考慮生產工藝是否會影響設計效果,若忽視這一點,最終成品可能與最初設計出現較大差異。要想使最終成品與設計結果一致,將技法與生產工藝融合是重要途徑之一,具體到國畫元素呈現中,塑造中鋒用筆技法均勻對稱效果可采用“自然成褶”工藝,避免加工時出現偏移現象;塑造散鋒用筆技法飄逸姿態可以采用壓褶和疊加工藝,使圖案更具層次感,進而在韻律和節奏烘托下更顯飄逸。除褶皺工藝外,綴飾、編織、釘珠等工藝也能與國畫技法元素相結合,既能為更好呈現服裝設計成果提供支撐,也有利于充分彰顯國畫藝術魅力。
作者:杜曉潔 單位:河南工學院藝術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