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職院校專門用途英語教學的重要性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各種基于移動終端的短視頻App層出不窮。專門用途英語課程專業性強,學習難度大。學生自制視頻后在課堂上公放,經學生互評和教師點評后將評價結果反饋,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表達輸出和語言知識運用的綜合能力。在融入專業知識的基礎上,學生由翻轉課堂中視頻學習的被動輸入者轉換為視頻制作的輸出者,真正實現專業知識和專門用途英語學習緊密結合,對信息搜集和提煉能力、專業精神培養以及學科核心素養發展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自制視頻;專門用途英語;學生互評;學科核心素養
2021年4月教育部印發了《高等職業教育??朴⒄Z課程標準》(以下簡稱課程標準),明確了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職場涉外溝通、多元文化交流、語言思維提升和自主學習完善四個方面[1]。因此,在高職英語教學中,除了完成基礎英語課程的教學之外,專門用途英語(EnglishforSpecialPurposes,簡稱ESP)課程教學更為重要。但是,這門課程最顯著的特點是專業性強、學習難度大,加上學生零基礎的學情和雙師型教師缺乏的現狀,使得教師與學生雙方壓力倍增。傳統的教學中學生以識記專業詞匯和情景對話練習為主。如何將復雜冗長的專業詞匯熟練運用?如何通過這門課程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如何優化情景對話這一常用練習方式的效果?通過自制視頻的方法可以將上述需要解決的問題融入小組任務中,在有限的課時中優化學習效果至最佳水平。
專門用途英語“是為滿足外語學習者特定需求而開設的一種語言教學”[2]。國際學者Hutchinson&Waters認為ESP是指與某一學科或某一職業相關的英語,是為了滿足學習對象的特定需求和特殊目的而設計的英語課程[3]。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不斷深化,國家對技能緊缺型人才的需求也日益緊迫。近年來,職業教育的發展進入了快車道,從招生規模到類型都進行了很大調整,對職業教育質量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課程標準中除了對基礎模塊進行解構外,還提到了“面向英語水平相對較高且學有余力的學生群體開設”[1]拓展模塊。拓展模塊中“建議職場情境任務是為培養學生運用英語做事的能力而設置的教學任務,旨在為學生步入職場打下基礎”[1]。顯然,在發揮語言工具性作用的同時,專門用途英語將語言教學與學生所屬專業知識融合,通過語言的運用解決職場情境下的溝通問題,以解決實際的工作問題為主,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完全不同于通識英語(EnglishforGeneralPur-poses,簡稱EGP)中對于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和提升。因此,保證專門用途英語教學質量與國家培養技能緊缺型人才的整體目標同向同行,也有助于“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化和推進。
二、高職專門用途英語課程教學現狀
(一)高職專門用途英語課程特點
專門用途英語是高職學生英語學習的高級階段,是一門將專業知識和英語教學相結合的課程,其顯著特點是學習難度大但實用性強。以甘肅衛生職業學院護理三年制班級使用的由陳迎主編的《醫護英語》教材為例,教材內容全面,其中生詞量過大是最突出的特點。學生多年來在通識英語課程中學習積累的詞匯根本無法滿足專門用途英語學習對詞匯的基本需求。閱讀材料和聽說材料的長度、難度均高出了通識英語課程內容。由于學習內容中加入了專業技能的相關操作,表達訓練難度也有所提升。寫作訓練的類型也由通識英語中學習觀點類、小應用文類轉型為學術類和醫學類應用文,如書寫醫學論文摘要、病歷、病人出入院記錄等。盡管融入了專業知識,但是專門用途英語課程仍然是一門語言課。因此,語言能力的訓練仍然是教學的核心任務。為達到課程標準中制定的“在職場情境中,能夠運用英語語言知識和語音技能比較準確地理解和表達信息”這一課程目標,實現學以致用,做到融會貫通,需要教學雙方通力合作。教師需要在對專業知識深入了解的基礎上,設置各項任務訓練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教學中注重引導和示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合作意識,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二)高職專門用途英語課程教學現狀
通過中國知網數據庫調查發現,近五年有120篇文章研究高職專門用途英語教學相關內容。值得肯定的是專門用途英語受到了一線教師或是教育學家的重視。這些研究主要從課程開設的可行性、與通識英語課程的對比或是二者的銜接、模塊教學、內容選擇、需求分析、教學改革等方面進行了探討。但大多數文章都是對整體的探討,鮮有從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方面提供具體詳細的可行性方案,也沒有從學生參與評價的角度深入挖掘課程的教學研究。高職專門用途英語課程教學通常是在學生具備一定專業基礎知識后,與公共英語同步進行。大部分本階段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英語基礎知識和表達能力不足以實現專門用途英語的課程目標[4]。為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學生對于專門用途英語課程的認識和學習困難,對甘肅衛生職業學院護理專業和康復治療技術專業305名課程學習者進行調查,發現學生對課程的認可度較高,71.3%的學生認為隨著社會的發展,英語和專業相結合是非常必要的;教師的授課大多以課文理解和詞匯講解為主,教學方法傳統,教學理念需要更新;學生學習過程中最大的困難是口語表達,其次是專業詞匯的識記;小組任務的匯報形式以傳統課堂對話為主;對于任務的總結評價,多以師生合作的方式完成。通過表1的數據可將高職專業用途英語教學中亟須解決的問題和原因分析總結如下:1.詞匯識記運用難度大專門用途英語中,詞匯是學習的重要內容,也是職場情境下運用行業英語的核心基礎。但是,專業詞匯復雜難讀且生詞量大,在口語表達中準確地運用生詞更是難乎其難。2.專業知識與英語運用的結合程度低由表1可見,教學雙方能夠認識到開設專業用途英語課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普遍將專業課和專門用途英語課程作為兩門完全獨立的課程對待。大部分學生認為學習專門用途英語只是將其與專業知識字詞對應,學習過程毫無交集。此外,由于缺乏雙師型教師,教師在教學中多停留在實現對專業知識對應表達理解和識記的練習鞏固階段。這種專業知識和英語運用的結合多體現在所學的文字材料中的做法,不利于培養學生職場中運用所學英語知識的能力。3.口語表達練習的效果不佳由表1可見,35.2%的學生認為ESP課程中口語表達學習困難最突出,但是81.2%的學生接受的表達練習是通過傳統的課堂對話方式進行。這種教學方式中學生以背誦或者朗讀所學表達句型為主,即在無相關專業操作實物的情境下進行口頭表達。整個練習中學生無法體驗真實職場情境下完成專業技能操作的同時用英語與他人溝通的狀態,語言的訓練與職業技術操作實踐完全脫節。此外,課堂練習的評價多以教師和學生的即時評價為主,難免有所疏漏,不利于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
三、學生自制視頻開展互評的過程和優勢
(一)自制視頻互評的過程設計
學生在生活中廣泛使用的短視頻制作App有許多,如抖音、快手和剪映等。為了充分利用信息時代的各種便利條件,在課后任務中教師引導學生將所學專門用途英語知識在職場情境下自編、自導、自演,制作為短視頻并配以中英文字幕后在課堂公放,由全班學生匿名互評,互評的維度設計為三點,即表演、知識的運用和整體內容的設計[5]。各個維度的具體內容由學生自行挖掘和評價。學生通過積極主動參與能夠更加客觀、全面地評價視頻中每位同學的表現和視頻制作的亮點及不足之處。教師也可以提前收看視頻作業,全面細致地進行點評記錄。學生通過師生的評價結果來優化后續學習中的練習效果。以我校三年制護理專業學生為例,根據教材內容,自制視頻類型分為兩種:情景劇表演和健康知識宣傳的微課制作,具體包括問診、就診、生命體征的測量、靜脈抽血、藥房取藥等情景劇和人體疾病與醫防結合、健康常伴的醫學知識宣傳微課。
(二)自制視頻學生互評的維度
1.內容的設計和表演的能力關于內容的設計,反饋中提到部分小組內容設計完整、題材新穎、用語規范、導入過程自然、書中所學內容的使用率較高,能夠準確地描述主題下的核心信息,如問診中醫患扮演者對于病情的描述清晰準確等。但是,問題仍然存在。例如,導入過于突兀、內容整體偏少、扮演者產出量不均,以及加入的幽默元素與醫學這一嚴肅的主題不符等。關于表演能力,主要涉及代入感強弱、有無表演痕跡、眼神互動是否恰當、配合是否默契、表達是否熟練等。個別評論中提到患者扮演者能夠通過化妝等方式體現出病容病態,并加以肯定。2.英語語音和語調的準確度作為語言課,語音問題備受重視,主要從語速快慢、語音語調的準確度、聲音大小方面進行評論。部分學生由于對常見的發音問題模糊不清,如多音節詞重讀音節不準確,整個句子的節奏感差等,影響整體的表達效果。3.場景的布置和道具的準備學生自制視頻的過程中,不僅需要找到校內合適的場景,而且需要根據表達內容進行場景美化,高度還原實際工作中的技能操作場景。道具中加入實訓用物、醫師服和護士服等,方便學生切實體驗在真實的操作環境下進行專業技術操作的同時運用英語表達所學專業相關知識的感受,實現專門用途英語和專業課的學習感受零距離,顛覆傳統教室內生搬硬套的語言訓練模式,將行業英語練習實用化、真實化、最優化。4.職業精神和人文關懷關于職業精神和人文關懷的評價主要通過扮演者的操作細節和語言神態等進行總結。例如:接診時醫護扮演者態度積極熱情,用語關懷細致;體格檢查時動作輕柔,注意保護患者的隱私等。個別評論中談到護士扮演者發式不符合工作要求等方面的內容。由此可見,學生的評價著眼于細節,體現了其專業素養和職業精神。對于細節把握欠缺的學生來說,起到了很好的提示和引導作用。這一環節也是實現課程思政育人目標的一種隱性教學方式。5.技能操作的專業性和完整性在專門用途英語的學習中融入技術操作項目,是職場情境體驗的重要部分。學生對這方面的評價主要包括技能操作的專業性和完整性。例如,測量患者生命體征時,個別學生體溫計使用之前沒有按照流程檢查水銀柱是否保持在35°以下,血壓計袖帶固定位置的高低不妥、靜脈抽血時操作部位消毒不規范性等問題。經過總結反饋發現,學生配合英語表達進行操作的狀態完全不同于平時專業課訓練,導致出現了技能操作流程遺漏的問題。這一反饋信息充分體現出英語表達和實訓技能操作結合程度過低,不利于學生在未來真實職場情境下完成有效溝通。個別反饋中提到下次繼續努力之類的內容,反映了學生對這一練習方式的喜愛程度較高。6.視頻剪輯的清晰度學生的視頻制作剪輯細致、設計完整。例如,插入片頭和片尾,配以中英文字幕,場景過渡部分插入舒緩輕柔的音樂,畫面感清晰、環境優美、氣氛溫馨,有效提升了整體效果。個別評價中關注到拍攝畫面抖動或是場景轉換過多過快、環境嘈雜、拍攝角度不妥等問題。
(三)自制視頻互評的優勢
1.挖掘亮點,揚長避短互評過程中,學生通過從各個細節挖掘同伴的亮點,不斷培養發現問題的能力。通過與同伴的表現相比較,認識到自身的優勢和劣勢,以求日后練習中做到揚長避短,精益求精。2.提升能力,全面進步從文稿設計到視頻拍攝完成,學生的創新能力、合作能力、表演能力、思辨能力、表達能力和職業能力同步提升。同時,對發展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3.增強自信,穩中求進通過角色扮演,學生克服了教室里現場對話時的緊張情緒,能夠自如地與同伴進行溝通,自信心增強,有利于在今后的學習中取得更大進步??傊?,自制視頻后學生互評這一過程能夠使學生從他人身上發現共同存在的不足,認識到自己的優點并將其最大化。學生的評價內容全面細致,自制視頻為高度還原真實職場情境提供了優秀素材,體現出將專業課技能操作與專門用途英語結合的必要性、可行性和迫切性。這種練習方式與傳統課堂對話練習相比,學生的投入程度、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產出效果完全不同,繼而影響到教學目標的實現程度不同。通過在實踐中運用所學詞匯來完成表達任務,解決了學習專門用途英語的兩大難題,即詞匯記憶和表達輸出的問題。從學生著眼的評價角度可以看出,通過任務的準備階段,課程思政教學及其相關的元素已經以隱性的方式融入其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職業精神和工匠精神。教師通過完成即時評價和延時評價,內容更全面深入,對學生表達能力的提高具有更加深刻的指導意義。
四、結論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不斷深化,專門用途英語的重要性與日俱增。高職學生英語基礎薄弱,自主學習能力欠佳。但是,新時代大學生思維活躍,接觸信息的途徑廣泛,創新意識強。教師需要通過正確有效的示范和引導,借助任務評價和反饋的方式,讓學生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發現自身的優點和不足,將各方面優勢發揮到最佳狀態。作為實現教學目標的主要陣地,課堂的高效互動和及時評價對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具有重要意義。自制視頻是將學生的知識水平、職業精神、創新能力和合作精神有機融合在一起的過程[6]。只有通過評價后完整的反饋和不斷的修正,才能使教學雙方都有收獲,真正做到將所屬專業的知識和專門用途英語的運用融為一體,對學生信息素養和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作者:高小靜 單位:甘肅衛生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