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資淡季儲備制度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縣(市)人民政府,州政府有關部門:
為了保證全州農資供應,平抑農資價格,維護市場秩序,應對自然災害,實現惠農增收,根據有關政策規定,經州人民政府第二十一次常務會議研究,決定建立全州農資淡季儲備制度。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建立農資淡季儲備制度的重要性
我州是個農業地區,每年農資需求量達10多萬噸。近年來,由于原材料、運費等價格上漲,導致農資價格持續上漲且高價位運行,已部分抵消了國家支農政策給農民帶來的實惠,也增加了農民的生產成本,加之我州自然災害時有發生,災后補種用肥緊缺,有的個體經營戶囤積居奇,哄抬價格,擾亂了正常的農資市場經營秩序。為此,州委、州政府把建立農資淡季儲備制度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一項重要舉措。通過建立農資淡季儲備制度,有利于提高政府對農資市場的調控能力,保證農資供應,充分發揮供銷社在農資市場中的主渠道作用,對平抑農資價格,維護市場秩序,保證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實施農資淡季儲備制度的要求
成立機構,加強領導。為切實加強農資淡季儲備工作,州上將成立以分管領導為組長,州政府秘書處、監察、發改、財政、物價、審計、供銷、工商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農資淡季儲備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供銷社主任擔任。各縣(市)也要成立相應機構,專門負責淡儲管理工作。
2、按照州縣(市)分級建立、分級負擔的原則,由州縣(市)政府委托各級供銷社承擔農資儲備任務。發改、財政部門代表政府與供銷社逐級簽定委托責任書,確定淡儲農資品種、數量,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各縣(市)政府要按儲備進度及時研究撥付應承擔貼息。各級供銷社按照責任書規定,組織開展農資儲備工作,并做好儲備期間的各項管理工作。農發行按照農資儲備所需資金及時給予足額貸款。各級農業、物價等部門要積極配合共同完成儲備任務。
3、全州農資淡儲數量原則上按化肥年需求量的30%進行儲備,今年全州化肥需求量約11.94萬噸,應儲備3.58萬噸,按平均每噸2500元計算,需資金8954萬元,預計產生利息402萬元(按20*年貸款利率計算)。為了加強對儲備農資的調度使用,使其發揮最大效用,按照州級儲備三分之一、縣級儲備三分之二的比例來分級儲備,其中:州級儲備1萬噸,需貸款2500萬元,政府貼息112萬元;各縣(市)儲備2.58萬噸,需貸款6454萬元,政府貼息290萬元(具體儲備數量和貼息金額見附表)。貸款金額和貼息金額隨當年化肥用量、農資價格、貸款利率的變化作相應調整。
三、農資淡季儲備運行機制
(一)運行原則
農資淡季儲備嚴格遵循企業儲備、銀行貸款、政府貼息、市場運作、自負盈虧的原則。
2、農資淡季儲備為長效機制,從20*年起執行,每年進行儲備。
3、農資淡季儲備堅持優質優價的原則,保證品種齊全、質量合格、數量充足、價格合理。
4、供銷社承儲農資的進銷差率按國家有關物價政策執行。若市場出現波動,所淡儲的農資絕不能變相提價銷售。
(二)淡儲管理
1、以州供銷社為主體組建臨夏州農業生產資料總公司,承擔農資儲備任務,并以各縣(市)供銷社為依托成立分公司,建立配送中心。農資總公司要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實行市場運作,實施統一計劃、統一采購、統一價格、統一管理。農資總公司與生產廠家建立聯儲聯銷關系,采取集中儲備為主、分散儲備為輔的儲備方法,實行連鎖配送,高效運營。
2、淡儲期限為6個月,一般為當年10月至次年3月。供銷社可按照用肥季節差異情況對部分區域淡儲起止時間做適當調整。
3、農資淡儲原則上按農業生產區域用肥需求配置,主要安排尿素、磷酸二銨等高濃度化肥。
4、淡儲農資為專項儲備,只能用于供應州內農業生產,各縣(市)按實際需求可以互相調劑。
(三)監督檢查
為確保農資儲備的安全運行,真正使農民受惠,州淡儲領導小組將對供銷社完成農資淡儲任務運行管理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各級供銷社要建立農資淡季儲備月報制度,實行臺帳管理,開設專門帳戶,實行專款專用。各級監察、發改、財政、審計等部門要監督資金的運行情況。供銷社要主動配合有關部門整頓和規范農資市場,加強對基層經營網點的監管。對淡儲、銷售過程中出現違規的現象,要嚴肅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