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銀監分局企業金融服務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優化信貸投入,切實滿足小微企業資金的有效需求
制定小微企業信貸單列計劃。各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加大對小微企業的信貸投放,做好小微企業信貸計劃的單列,避免對部分大中企業的整體授信過度擠壓小微企業的授信額度,實現小微企業貸款增速不低于全部貸款平均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并重點加大對單戶授信總額500萬元(含)以下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年內未使用的小微企業信貸規模原則上不得轉作大中型企業信貸規模(大中型企業信貸規模則可單向轉換為小微企業信貸規模),確保小微企業信貸有足夠的規模保證。明確小微企業信貸增長目標。轄內各銀行業金融機構應根據本機構的發展戰略、市場定位、風險管控能力,制定小微企業貸款業務發展目標,原則上,對小微企業貸款(含個人經營貸款)在全部貸款余額占比要求如下: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分行不低于30%;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分行不低于40%;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分行不低于50%;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不低于70%;村鎮銀行不低于85%。優化信貸投放結構,提升服務小微企業的質效。轄內各銀行業金融機構應以小微企業轉型升級為導向,以綠色信貸、科技金融、現代服務業為切入點,加大對節能型、創新型企業的金融服務,重點支持符合國家產業和環保政策、有利于擴大就業、有償還意愿和償還能力、具有商業可持續性的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穩妥有序退出“兩高一?!毙袠I、有挪用信貸資金、涉足民間高利借貸等行為的小微企業,實現信貸資金的科學合理配置。完善統計監測制度,確保小微企業貸款數據的可靠性。各銀行業金融機構應按照新口徑健全小微企業信貸統計體系,完善銀行業支持小微企業的各項統計監測制度,確保統計數據真實性,并定期進行分析。
堅持創新引領,積極破解小微企業信貸支持的制度瓶頸
進一步健全小微企業信貸管理機制。各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對小微企業授信業務建立差異化的授信審查、審批標準和流程,適應批量化業務發展的需要。應建設符合小微企業信貸特點的獨立信貸體系,合理下放小微企業授信審批權限。分支機構應積極向上級行反映本地區實際情況,積極爭取擴大小微企業授信授權范圍,簡化審批流程、提高審批效率,確保授信審批服務的時效性。先試先行推進小微企業貸款抵質押方式的轉變。不斷擴大抵押資產范圍,積極接受存貨、應收賬款、股權、林權等適合小微企業的抵質押物,并逐步由有形財產抵押向知識產權、商譽、海域使用權、排污權等無形資產領域拓展。積極探索擔保貸款、信用貸款方式,由偏重于抵押貸款向抵押、信用、質押、保證多種貸款形式并重轉變。積極推廣信用貸款,認真完成2012年全市新增200家以上小微企業信用貸款試點的目標,原則上各機構應在2011年的基礎上新增兩倍數量的小微信用貸款企業,力爭2015年小微企業信用貸款余額占小微企業貸款余額的10%以上。大力探索小微企業流動資金貸款還款方式。各銀行業金融機構要積極完善信貸管理模式,實現信貸供應與企業生產周轉的無縫對接。要按照貸款新規要求,加強信貸精細化管理,準確測算企業的真實信貸需求,科學合理設定貸款期限,盡量避免期限錯配導致正常生產經營的小微企業因短期流動性不足而陷入困境。要按照實質重于形式的理念和先行先試原則,對誠信、優質、財務透明且資金真實用于生產經營的小微企業客戶,在認真篩選認定、名單制管理、風險可控的基礎上,對符合續授信條件的優質客戶,積極探索適合小微企業客戶生產經營特點的還款方式,切實避免因不必要的轉貸給企業帶來的額外負擔。積極完善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業務模式。各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加大電子結算、服務渠道類產品的開發和推廣應用,融合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需求,開發從資金融通、風險規避到財務管理、資產保值增值等一攬子金融產品,業務品種要覆蓋小微企業生產經營、貿易融資、物流運輸、工程建設、廠商聯動等各個方面。運用多種手段,幫助小微企業做好財務資金規劃。
完善內部機制,增強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發展的內生動力
完善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績效考核機制。應制定切實可行、可量化考核的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內部考核辦法,根據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占比、貸款余額增量、貸款余額增長率、貸款客戶增量、貸款客戶增長率等指標建立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質量綜合評價體系,同時在財務資源配備上予以傾斜。明確和改進對小微企業授信業務的問責機制,保護基層業務人員做小做微的積極性。要建立健全科學、細化、可操作的盡職免責制度,確保能落到實處,原則上,在小微企業授信業務中對同時滿足下列三個條件的經營管理行為可予以免責:不存在以貸謀私,不存在道德風險;不存在違反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的行為;不存在逆程序操作。適當提高小微企業不良貸款容忍度。要根據本機構小微企業貸款的風險、成本和核銷等具體情況,差異化管理授信業務風險容忍度,對小微企業貸款的風險容忍度可進行單獨考核。對小微企業貸款的風險容忍度可相對放寬,不良貸款率可在其全部不良貸款率的基礎上放寬1至2個百分點。轄內分支機構應積極向上級行爭取差異化的不良貸款容忍度,并據此確定對轄內分支機構的容忍度。轄內法人機構董事會、理事會應按照科學發展的要求,在保持利潤合理增長的基礎上,按照風險覆蓋的原則適當調高風險容忍度。
規范經營行為,積極構建良好的銀企關系
努力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各銀行業金融機構應以風險定價為原則,科學合理確定貸款利率浮動幅度,努力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嚴格遵守“合規收費、以質定價、公開透明、減費讓利”原則,切實履行社會責任,主動讓利企業。嚴格按照銀監會“不準以貸轉存、不準存貸掛鉤、不準以貸收費、不準浮利分費、不準借貸搭售、不準一浮到頂、不準轉嫁成本”等“七不準”的要求,嚴禁不合理貸款條件和不合理收費。禁止將銀行自身考核指標壓力轉嫁給企業。轄內銀行業金融機構應根據地區經濟發展情況,制定切實可行、動態的效益、規模增長目標,防止層層加碼方式引發的各類短期化、侵害客戶利益的經營行為。不得采取壓票、限制客戶轉賬等不正當競爭手段開展業務,市銀行業協會也要充分發揮作用,加大行業自律監督,進一步樹立銀行業盡職負責的良好形象。
改進推進方式,進一步推動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差異化監管引導落地
完善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評價體系。銀監分局將對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水平和金融支持力度,從統籌管理、市場推廣、合規經營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并將評價結果納入對銀行的監管評級。評價指標不限于但包括小微企業貸款增速及增量、小微企業貸款占比、小微企業信用貸款完成、專營機構經營情況等。轄內各銀行業金融機構應按以年為頻率向銀監分局報送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工作的相關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組織架構、人員狀況、規章制度、產品流程、服務定價、統計數據、工作總結、工作成果、典型案例等。積極鼓勵地方法人機構打造為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專營銀行。銀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村鎮銀行等法人機構作為本土銀行,應積極堅持“立足當地、立足基層、立足社區,服務小微”的市場定位,從戰略方向、組織架構、信貸管理、IT建設方面建立起適應小微企業業務發展的業務模式。對于風險成本計量到位、資本與撥備充足、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良好的法人銀行,經銀監部門認定,相關監管指標可做差異化考核,一是對于運用內部評級法計算資本充足率的銀行,允許將單戶500萬元(含)以下的小微企業貸款視同零售貸款處理,對于未使用內部評級法計算資本充足率的銀行,對于單戶500萬元(含)以下的小微企業貸款在滿足一定標準的前提下,可視為零售貸款,具體的風險權重按照《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管理辦法》執行。二是在計算存貸比時,對于銀行發行金融債所對應的單戶500萬元(含)以下的小企業貸款,可不納入存貸比考核范圍。穩步推進批量化設置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機構的激勵政策。按照商業可持續和差異化原則,對小微企業授信客戶數和貸款余額占比達到一定比例以上的銀行業金融機構通過綜合監管評估后,可允許批量化設立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專營機構。具體標準為:最近六個月小微企業授信戶數占本行轄內所有企業授信戶數的比例達70%以上,最近六個月月末平均小微企業授信余額占本行轄內所有企業授信余額的比例達30%以上。批量化設立的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專營機構信貸投向應始終定位于小微企業,對偏離市場定位的機構,銀監分局將視情況采取包括責令改正、限制資產業務、停止新機構準入、行政處罰等相應的監管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