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工業節水通知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屬各單位:
為緩解我省水資源供需矛盾,提高工業用水利用效率,遏制水環境惡化的勢頭,促進工業經濟與水資源和環境的協調發展,經省政府同意,現就加強工業節水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充分認識工業節水工作的重要意義
水是重要的戰略資源。目前,我省水資源年平均總量約為955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量約為2100立方米,水資源總體并不富裕;水資源分布不均衡,部分地區供需矛盾突出,區域性、水質性和工程性缺水并存,將成為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
我省工業用水量占全省總用水量的25%左右;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不到50%,低于國內約55%的平均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相差20個百分點;工業廢水排放量約占廢水排放總量的60%。同時,不少企業節水意識淡薄,節水技術推廣速度緩慢,用水設備落后,節水管理水平不高。省內地區間、行業間、企業間用水效率參差不齊,工業節水潛力很大。
加強工業節約用水是緩解我省水資源供需矛盾、減少工業污水排放的必然選擇,是建設先進制造業基地、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內在要求,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發展工業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重要內容,也是深入實施“八八戰略”、建設“平安*”、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任務。
二、工業節水工作的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和重點任務
(一)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實施“八八戰略”,著力建設先進制造業基地和“生態*”,堅持“節約優先,治污為本,提高用水效率”的方針,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依靠技術進步,完善政策法規,強化節水管理,加快建設節水型工業,促進工業經濟與水資源和環境的協調發展。
(二)總體目標。到*年,爭取工業增加值每增長1%,取水量增長平均控制在0.16%以內;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65%左右,其中重點行業達到75%左右;萬元工業增加值廢水排放量下降20%;年取水量超過30萬立方米的用水企業有30%達到國家節水型企業標準。
(三)重點任務。推動重點行業節約用水。重點推動火力發電、紡織印染、石油化工、醫藥、造紙、冶金、食品加工等七大高耗水行業的節約用水工作,加強行業定額用水管理,提高行業整體水資源利用效率。
推進重點企業節約用水。省重點推動年用水量30萬立方米以上的用水企業節水工作;各市、縣(市、區)應根據本地實際,選擇一批用水量較大的企業作為工作重點。
推廣節水技術、工藝與產品。在高耗水行業、重點用水企業生產過程中,推廣節水工藝、技術和設備,提高用水效率;推廣廢水重復利用技術,提高水的循環利用率;推廣利用雨水、污水等水資源,實現廢水資源化;開發和利用海水等非傳統水資源,替代淡水資源;開發、生產和推廣低水耗的用水產品,降低水耗;加快淘汰落后的高耗水工藝、設備和產品。
三、推進工業節水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加快調整產業結構與布局。根據地區水資源條件和行業結構特點,合理調整產業結構布局,優化水資源配置。將發展節水型工業與產業結構調整、建設先進制造業基地有機結合起來,發展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水資源消耗少、用水效率高的產業。加快運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組織實施以提高用水效率為核心的節水示范工程。
(二)依法淘汰落后的高耗水工藝、設備和產品。禁止生產、銷售落后的高耗水設備和產品,對在生產經營中使用落后的高耗水工藝、設備和產品要依法查處,堅決淘汰。加大監督檢查的力度,加強對重點企業生產用水定額的管理,建立企業用水監管制度,根據節水規劃、用水定額和用水計劃,加強對重點用水企業的考核,實行節獎超罰。重點水資源保護區、缺水地區要嚴格限制引進和新上高污染、高耗水工業項目。
(三)強化工業節水源頭管理。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和《*省水資源管理條例》,強化工業用水項目源頭管理,取水量較高的新建和改擴建工業項目必須制定節水措施,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中,應當包括合理用水的專題論證內容,無合理用水的專題論證內容或審查達不到合理用水標準的,不予批準建設。工業節水設施項目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運行,項目建成后,達不到合理用水標準的,不予驗收。
(四)嚴格用水器具市場準入制度。執行國家用水器具及用水設備的標準,規范和清理整頓用水器具的生產及經營秩序,落實國家工業節水鼓勵類、限制類和淘汰類產業政策,推薦使用節水型技術、節水設備(產品),擴大節水產品的市場份額。
(五)全面推行清潔生產。針對水質性缺水日趨嚴重的狀況,結合生態省建設,全面推行工業企業清潔生產。高耗水、高廢水排放企業,都要積極實施清潔生產。
在實施清潔生產過程中,要將節約用水和減少污水排放作為重要內容;清潔生產審核驗收標準應當包括工業用水重復利用和廢水排放等相關指標。高耗水企業申報省級綠色企業應達到國家《節水型企業(單位)目標導則》有關要求。
(六)推動節水技術進步。加大高耗水行業和重點用水企業節水技術改造的力度,針對存在的問題,組織科技攻關,開發先進的節水型或無水型技術與產品,推廣國家和省鼓勵的節水技術、工藝和產品;優先支持工業節約用水技術創新和推廣項目。當前重點推廣的技術、工藝與產品是:工業用水重復利用,冷卻、熱力和工藝系統,洗滌節水,工業給水和廢水處理,非常規水資源利用,工業輸用水管網、設備防漏和快速堵漏修復,工業用水計量和低水耗的用水設備、產品等。有條件的地方,要積極采用分質供水措施。
(七)制定積極的扶持政策。*—*年,省級財政安排一定的資金,用于工業節水技術改造示范、先進節水技術與工藝的推廣、重大節水項目的補助、節水先進企業的獎勵等。各地也應根據財力情況安排資金支持本地區工業節水;落實國家工業企業節水技術改造國產設備投資和以廢水為原料生產產品的減免稅費優惠政策。各級政府要推行綠色采購,優先采購符合國家和省里公布目錄的節水產品,倡導節水型消費。
(八)創建節水型工業示范企業。根據國家《節水型企業(單位)目標導則》有關規定,積極創建節水型工業企業。按照節水型企業有關標準,對用水單位的組織、管理、計量、設施、指標等項內容進行嚴格審核和評定,樹立典型,以點帶面,全面推動工業企業節水工作。
企業應發揮推動工業節水的主體作用。工業企業要強化用水和節水的基礎管理。高耗水企業要根據國家、地方和行業的節水規劃制定節水規章制度,健全用水臺賬及原始記錄等統計制度,安裝取(用)水計量器具,每3年進行一次水平衡測試,及時發現問題,減少用水單耗。要采取行之有效的節水措施,挖掘節水潛力,提高用水效率。
(九)加強工業節水宏觀管理。各有關部門要大力宣傳和認真貫徹節水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編制工業節水(中)長期規劃;完善工業企業主要產品(重點是七大高耗水行業)用水定額;完善工業節水指標體系建設,加快建立節水標準,培育和發展節水產業。要及時總結和推廣節水企業的先進經驗,開展工業節水管理、技術推介和交流活動。對在工業節水技術創新、推廣應用先進節水技術以及在節水管理工作中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要給予表彰。要加強節水監管隊伍建設,保障節水法律、法規的貫徹實施。
(十)加強對工業節水工作的領導。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要轉變觀念,高度重視工業節水工作,切實加強領導,突出重點,明確任務,落實責任,扎扎實實做好工業節水的推進工作。各級經貿部門要切實履行工業節水組織、協調與監管職能,會同有關部門,做好本地區的工業節水工作。各級發改、財政、建設、科技、水利、環保、工商、質量技監和統計等部門要各司其職,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工業節水工作。有關行業協會要配合政府,做好本行業內的節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