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有關提升煤礦管理的通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縣人民政府各局辦,各鄉鎮人民政府。直屬機構,各垂直管理單位:
保證煤礦生產平安,為鞏固我縣煤礦整頓關閉效果。根據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深化煤礦整頓關閉工作的意見》政辦發[]1號)和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有效預防和堅決遏制煤礦重特大事故發生的緊急通知》政辦明電[]6號)精神,現就進一步加強我縣煤礦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進一步明確指導思想、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標
一)指導思想。堅持科學發展觀。加快技術改造,淘汰落后生產能力,提升煤礦平安基礎管理水平,提高平安保證能力,加快煤礦規?;鸵幏痘ㄔO,促進煤炭工業平安、健康發展。
二)工作思路。提高門檻、嚴格準入。資源整合、提升能力,以大管小、提高水平,明確責任、嚴格監管。
三)工作目標。通過深化煤礦整頓關閉、兼并重組、技改擴能、管理強礦。全縣10家煤礦年設計生產能力均達到6萬噸以上,實現煤礦平安質量規范化。
二、嚴厲打擊非法違法開采行為。
一)加強煤炭資源開采管理。嚴厲打擊無證開采、以采代探和超層越界等非法、違法生產行為。同一煤礦1年內發現2次超層越界行為的依法予以關閉并及時吊(注)銷其相關證照。年底前不再設立新的煤炭探礦權,不再批準新增煤炭采礦權招拍掛計劃。相鄰礦井資源整合前,被整合礦井必需先關閉、后整合,并且達到統一開發、擴大規模、延長服務年限的要求。
二)停止向資源枯竭小煤礦新增資源。資源枯竭的儲量規范由縣國土資源局商縣煤炭冶金局按國家和省市有關要求確定。原則上不得以資產整合方式異地開辦接替礦井。已經省政府批準進行招拍掛塊段要申請作為接替礦井開發的要按照“關一開一”原則。且接替開發塊段煤炭資源量必需滿足9萬噸/年礦井設計生產能力要求。
三)對不具備平安生產條件、被責令限期整改。凡發生重大以上死亡事故或生產能力6萬噸/年以下(含6萬噸)煤礦發生較大死亡事故的生產能力6萬噸/年以上的煤礦發生2次較大以上事故的依法予以關閉并及時吊(注)銷其相關證照。
四)對存在重大平安生產隱患且依靠現有技術和管理水平難以有效治理的煤礦。
三、加快煤礦整頓關閉工作進度。
一)對于省政府批準的資源整合方案中所確定的資源整合礦井。采取有效措施,盡可能簡化合并工作順序。
二)采礦登記管理機關依照審批權限和省政府批準的煤炭資源整合方案劃定礦區范圍。未進行有償處置的頒發2年期采礦許可證,已進行有償處置的按實際情況操持。煤礦企業在領取采礦許可證后2年內必需完成采礦權有償處置及有關法律要件手續,并取得平安生產許可證、煤炭生產許可證和營業執照,此期間不得進行采礦權轉讓變卦,未完成上述工作的不得正式生產,登記管理機關不予料理采礦權延續登記。
三)煤礦整合技改工作完成后。
四)嚴格規范資源整合。只保管一個煤礦企業主體、一套生產系統,一套管理班子;要依照設計批復要求,關閉多余井筒。要采用先進適用的生產技術、工藝和裝備,優化整合礦井生產布局,依照質量規范化礦井規范進行整合改造,并達到省改擴建煤礦(井)竣工驗收及證照變卦暫行規定》條件。逾期仍不能完成整合技改任務的一律依法依規予以關閉。
全面提升小煤礦平安生產水平四、鼓勵優勢煤礦企業整合改造小煤礦。
一)鼓勵和支持礦井規模、資金實力、技術能力、平安生產管理水平相對優勢煤礦企業以收購、兼并、控股等多種方式整合改造小煤礦。逐步建立小煤礦正常準入和退出機制。
二)支持整合(兼并、收購、控股)后的煤礦進行產業升級、技術改造。其“一通三防”水害治理等煤礦平安改造項目。
五、強化煤礦平安監管。
一)加強煤礦平安監管體制機制建設。結合機構改革。重新明確煤礦平安監管人員身份及職權職責;加大專業人才引進力度和現有監管人員培訓力度,全面提升監管隊伍素質,不時提高煤礦平安監管水平。
二)完善煤礦平安隱患排查治理制度。煤炭管理部門、煤礦平安監管機構和煤礦企業主要負責人要親自帶隊。并不時完善隱患臺帳制度、治理制度和跟蹤管理制度。煤礦平安監管機構對所監管企業開展全面平安檢查每季度不得少于1次;安監人員到責任監管企業下井次數每月不得少于4次,煤礦企業主要負責人每周不得少于2次,煤礦企業平安生產負責人每周不得少于4次。
三)扎實開展煤礦水文調查和水害防治工作。各煤礦企業要組織專門技術力量。并在采掘工程平面圖上標注危險區域,確定探水范圍。
四)對整合技改煤礦實行勞動定點管理。嚴格限制整合技改煤礦的下井人數。高瓦斯礦井不得超越15人,低瓦斯礦井不得超越20人。
五)充分發揮輿論監督作用。年月日以前。公示保留煤礦的名稱、井筒數量及其用途,礦井井口懸掛公示牌板,并報省國土資源廳、省煤炭局、煤監局和縣人民政府備案。要發揮群眾及媒體的監督作用,鼓勵廣大職工和人民群眾積極舉報煤礦非法違法生產、存在重大平安生產隱患仍冒險作業等違法行為,確保非法礦井真正關閉停產,防止其死灰復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