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質監局發展產業結構優化會議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同志們:
今天,市政府決定召開全市質量工作會議,旨在貫徹落實全國、全省及廣安市質量工作會議精神,研究分析當前質量工作形勢,安排部署下階段我市質量工作。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統一思想,充分認識加強質量工作的重要性
“十一五”時期,我市正處于經濟發展的爬坡階段。堅持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歷史重任,賦予了質量工作嶄新的內涵和更高的要求,我們必須把質量問題放在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做到質量、結構、速度、效益相協調,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一)加強質量工作,是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經濟增長質量的現實需要。
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經濟增長質量,是實現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市規模以上企業共51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年均增長30%;旅游業從無到有,逐步發展壯大,農業產業化經營成效顯著,種養業良種率逐步提高,經濟運行正逐漸進入良性循環軌道。同時,我們也應看到我市經濟發展存在產品層次低、生產方式落后、綜合競爭力較弱等問題,尤其是我們的產品質量差、標準低,能耗高,資源浪費嚴重,已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抓發展,質量是主線,只有把質量工作做好了,抓實了,才能達到提高經濟質量和效益的目的。我們要緊緊抓住質量這個抓手,夯實質量這個基礎,以質量求生存,靠質量促發展,通過加強質量工作,提高質量水平,真正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
(二)加強質量工作,是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增強企業發展后勁的重要途徑。
當前,質量已成為一個國家、一個地區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我市產品總量份額低,市場占有率小,根本原因在于產品質量競爭力不強,缺乏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知名度高的品牌。我們要想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高層次上參與市場競爭,就必須樹立“以質取勝”的戰略意識,走質量興企、質量興市、質量強市之路,把質量工作貫穿于經濟發展全過程,以過硬的質量不斷為企業發展和經濟增長注入原動力,培育出更多的“四川名牌”和“中國名牌”,擴大具有自主產權、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促進對外貿易增長方式轉變,增強我市產品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競爭力。
(三)加強質量工作,是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構建和諧*的內在要求。
質量是經濟發展的主題,也是社會和諧的基礎。質量涉及大眾,關系民生,與人民群眾的健康安全息息相關。近年來,我市質量整體水平不斷提高,基本滿足了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需求。但因為產品質量、服務質量、工程質量而引發的不和諧問題時有發生,涉及質量問題的道德失準、行為失范現象屢屢發生,質量不高、產品不合格問題仍然嚴重,假冒偽劣屢禁不止,對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危害。從全國范圍講,食品質量安全問題,曾引起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引起廣大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甚至成為部分歐美國家和境外媒體惡意炒作的話柄。產品質量安全特別是食品質量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社會和諧與穩定。構建和諧*,保障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就必須關注質量、狠抓質量、提升質量,確保人民群眾消費安全,促進*經濟社會安定有序。
二、認清形勢,切實增強做好質量工作的責任感
近年來,我市各級各部門和廣大企業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質量振興綱要》,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的思想,把質量工作貫穿于經濟建設始終,大力實施以質取勝戰略。20*年,市委、市政府確定了“質量興市”戰略目標,20*年,*市獲得了全省質量興市先進單位,我市產品質量合格率穩步提升,企業質量自律意識明顯增強,推進了我市品牌產品的培育和發展。到20*年底,全市建成農業標準化生產基地2個,培育并認證無公害農產品8個,優質生豬、柑橘、蔬菜等產業形成規模,培育省級名牌企業2家,全市5個鄉鎮被確定為“質量興鎮”示范鄉鎮。20*年,我市成功創建成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質量工作的整體推進,促進了我市產品質量的穩定提高。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更應清醒地看到,當前我市質量工作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產品質量總體水平較低。目前我市產品標準水平不高,采用國際標準的不足60%,產品質量合格率長期處在85%左右,與國務院《質量振興綱要》規定“到2010年全國產品質量合格率達到95%”的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二是制假售假屢禁不止。一些企業忽視質量,不按標準組織生產,有的甚至唯利是圖,惡意制假售假,嚴重危害健康安全,尤其是一些涉及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食品、藥品、機電產品等,由于質量差和假冒偽劣,問題頻發,影響很壞,人民群眾反映強烈。三是食品質量安全隱患依然存在。目前我市有食品生產加工企業1*家,其中小企業、小作坊100家,占總數的92%,產品合格率低;種植養殖源頭問題仍然存在,疫情疫病和農獸藥殘留問題尚未得到有效解決。各有關部門務必充分認識抓好產品質量特別是食品安全工作的重大意義,增強做好質量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加強領導,增添措施,真抓實干,切實抓好質量工作尤其是食品、藥品質量安全工作。
三、創新機制,努力開創我市質量工作的新局面
目前我市正處于加快發展的關鍵時期,全面提高質量工作總體水平,既是當前的一項十分緊迫的工作,又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重大任務。我們務必以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出發點和立足點,采取有力措施抓好質量工作。
(一)堅持政府負責,建立整體帶動發展機制。
一要落實政府總體責任。加強質量工作,維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是各鄉鎮、街道辦事處義不容辭的責任。市上成立了質量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質量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綜合協調。各鄉鎮也要建立健全相應的領導機構,主要負責同志親自抓,對質量安全負總責,形成以市促鄉鎮、上下呼應、共同推進質量興市工作的新格局。需要進一步強調的是,20*年,各鄉鎮及街道按市政府要求確定了食品安全協管員,在這里提個要求,協管員必須是政府正式序列的工作人員,作上對各鄉鎮、街道負責,業務上接受質監、工商、衛生、農業、藥監等部門的指導。具體工作與整治領導小組辦公室銜接。要把質量安全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定期組織分析質量安全情況,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及時解決工作中的難點問題。認真落實質量工作轄區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對質量工作目標落實不到位,發生重大質量安全事故的,要嚴肅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二要加大政府經費投入。市、鄉鎮兩級財政要進一步加大質量工作經費和技術裝備投入力度,把農業標準化、工業標準化、監督抽查等專項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并隨著財政收入的增加逐年有所提高。要探索建立質量安全費用提取使用、質量安全生產風險防范、控制目標抵押、質量傷亡事故經濟賠償、特種設備運行商業責任保險等政策,構建質量安全投入保障機制。要積極鼓勵企業爭名創優,市上要出臺相關獎勵制度,對爭創到“名牌”的企業給予獎勵。
三要夯實質量法制基礎。我國有質量法律法規11部,但違法現象仍然嚴重,關鍵是執法不嚴、以收代罰、以罰代刑等現象給質量違法行為提供了滋生土壤。各有關部門要堅持有法必依、執法必嚴,嚴格執行《產品質量法》、《食品衛生法》、《計量法》、《標準化法》等法律法規。要建立完善風險預警機制、快速反應機制和質量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體系,加快建立源頭治本、政策治本、法規治本的質量監管長效機制,充分運用市場經濟規律推進質量安全工作。
(二)強化部門監管,建立規范有序監控機制。
一要強化監管責任。質量工作涉及部門多,質監、工商、農業、衛生、經貿、商務、公安、建設、交通、食品藥品等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密切配合,農業部門要注重農藥的使用和殘留含量控制,畜牧部門要注重防疫防病工作,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要注重產品出廠檢驗和廠門把關,工商部門要注重商品過期變質和虛假宣傳問題,衛生部門要注重環境衛生和人員健康,確保全市無重大質量安全事故發生。
二要創新監管手段。加大全方位全過程質量監管力度,是加強質量工作的關鍵。各有關部門要嚴格市場準入,運用生產許可、強制認證、注冊備案等手段,嚴把生產許可條件和市場準入門檻,特別是對涉及人身健康和安全的產品,要嚴格準入,將不具備資質的生產經營者拒之門外,從源頭上遏制制假售假行為。要加強企業監管,進一步實行監督抽查、缺陷產品追溯和召回等制度,完善對產品生產、包裝、運輸、倉儲、批發等過程的全面監管,確保質量安全。要強化食品監管工作,健全監管網絡,從種植養殖、生產加工,到包裝、儲運、銷售等各個領域、各個環節,加強全程監管。要加強藥品研制、生產流通、使用等關鍵環節的管理,嚴格藥品審評審批,加強對藥品生產企業的動態監管,切實保證廣大群眾用上放心藥品。質監部門要抓緊做好有關技術標準的修訂工作,積極引導企業采用國際標準或國外先進標準,鼓勵企業制定具有競爭力、高于現行國家標準的企業內控標準,重點抓好食品衛生、食品質量、食品安全、食品檢驗檢測技術標準的制定修訂工作,形成科學統一權威的食品安全標準體系。要強化標準生產,企業在從事生產活動時,凡是有標準的,就要嚴格按標準執行。要加強農業標準化工作,以優勢農產品和特色產品為切入點,積極探索“公司+基地+標準”的農業標準化管理新途徑、新模式,著力提高各類農業標準化示范區的建設質量,提高農產品質量。
三要涵養監管人才。加強質量管理,人才是關鍵。質量監管部門要高度重視人才涵養工程,努力建設一支能吃苦、善鉆研、作風硬、工作實的質量工作隊伍。要加強教育培訓,增強質量工作人員思想素質和業務能力。要注重對外吸引,納賢求才,特別是部分企業質量管理人才,充實質量管理隊伍。要建立與大中專院校的合作機制,為我市質量工作注入新鮮血液,以適應新時期質量工作需要。
(三)推進企業自律,建立以質取勝誠信機制。
一要強化企業主體責任。提高質量,主體是企業,質量問題,根本在企業。各企業要將產品質量看作自己的生命,堅持以質量求生存,以質量求發展,認真落實企業法人質量工作負責制。生產企業要對自己生產的產品質量負總責,一旦發現產品存在安全隱患,應及時向社會公布有關信息,通知銷售者停止銷售,告知消費者停止使用,主動召回產品,并向有關監督管理部門報告。銷售企業必須認真執行進貨檢查驗收制度,審驗供貨商的經營資格,驗明產品合格證明和產品標識等,自覺做好質量安全工作。
二要健全企業質量內控體系。推進企業質量工作制度化、規范化,逐步建立自我約束、自我完善、持續改進的企業質量工作機制。鼓勵企業開展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和職業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實現質量管理全過程控制。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建立質量自控實驗室,隨時分析產品質量狀況。鼓勵企業開展技術研發和技術創新,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產品,增強市場競爭力。
三要建立企業誠信承諾制度。建立企業承諾制度,是企業誠信經營的具體表現,是企業公眾責任心的集中體現,有助于企業自我約束、自我警醒。企業要通過簽定責任書、新聞媒體宣傳、產品包裝標識等多種方式,向監管部門、消費者和社會公開承諾,表明產品內在質量和售后服務質量,打告誠信品牌。食品小作坊生產企業,要按照國家質檢總局要求,除進行質量承諾外,還必須承諾限定區域銷售,不得進行定量包裝,避免“喬裝打扮”的不法行為。
(四)開展專項整治,建立治劣扶優執法機制。
要突出整治重點領域。針對當前產品質量特別是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按照省、廣安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市政府決定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以食品、藥品為重點的質量專項整治行動。各有關部門要嚴查嚴治,重拳出擊,務求取得實效。要將整治行動的重點要放在農村和城鄉結合部等重點區域,放在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等重點單位,放在食品和與健康安全相關的重點產品,對達不到質量衛生基本條件的必須限期整改,對制假售假窩點要堅決取締。特別要以農村食品安全整治為重點,集中組織開展農村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加大對食品小企業、小作坊、小餐館和集市的整治力度,規范中介行為和流通秩序,著力消除食品安全隱患。
要嚴肅查處違法案件。對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質量案件,要集中力量辦理,加大查處力度,對違法情節嚴重的,要移送司法機關嚴處。查處工作中,要切實做到“五不放過”,即案情沒有搞清的不放過,假冒偽劣商品的源頭和流向沒有查明的不放過,制假售假責任者沒有依法處理的不放過,該移送司法機關沒有移送的不放過,支持或參與制假售假的機關工作人員沒有受到追究的不放過。同時,要堅決消除地方保護主義,嚴厲打擊商業賄賂、錢權交易等腐敗行為。對實行地方保護、地區封鎖的,要依法依紀嚴肅追究有關領導的責任。
(五)加強輿論宣傳,建立優勝劣汰市場機制。
各新聞媒體單位要及時跟進食品等產品質量信息的報道宣傳,提高群眾對假冒偽劣產品的甄別能力,引導群眾信任品牌、消費品牌,讓假冒偽劣產品無立足之地,營造健康的消費環境。各鄉鎮、街道辦事處及有關職能部門要嚴格執行質量安全特別是食品、藥品安全的信息制度和審批制度,把維護群眾的知曉權和增強群眾的安全感有機結合起來,營造健康的輿論氛圍。質量監管部門要主動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信息,尤其是及時主動查處問題、改進工作的信息。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堅持以正面宣傳為主,加強對高質量產品的宣傳,加大對質量管理先進典型的宣傳力度,形成人人學先進、超先進的良好氛圍。
同志們,質量工作任重道遠,使命光榮,我們一定要按照全國、全省及廣安市質量工作會議要求,迅速行動起來,以對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態度,切實加強對質量工作的組織領導,增添舉措,真抓實干,努力提高我市質量工作水平,為推進和諧*、全面小康作出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