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色av,短篇公交车高h肉辣全集目录,一个人在线观看免费的视频完整版,最近日本mv字幕免费观看视频

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區長在豬業經濟會議上講話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區長在豬業經濟會議上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區長在豬業經濟會議上講話

一、近十一年來我國養豬業的價格走勢

元壩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區,人均出欄肥豬位居全市第一,戶均飼養母豬位居全市第一,是全省第一個生豬三元雜交普及縣(區)。養豬業在元壩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養殖業與“三農”問題息息相關。豬業市場的價格起伏,無時不牽動著養殖農戶的心,無時不牽動著城市居民的心,無時不牽動著各級干部的心,畢竟我國的肉食品消費習慣是以豬肉為主體,短時期內是不可能動搖的。今天,我就歷年來養豬市場行情進行總結和分析,對目前養豬生產的低價“寒流”形勢作一些判斷和預測。

1、我國養豬業歷年的肥豬價格波動分析。自國家1985年取消生豬派購、取消肉票、放開肉類市場、實行多渠道經營后,豬肉供應局面得到很大改變。但隨后20年的豬肉價格是年年有波動,月月有波動,并非1985年前的“一價到底”。

1986年肥豬價、仔豬價下跌,農民抱怨“賣豬難”,城市出現了動員吃“愛國肉”的局面;1987年生豬供不應求,價格直線上升;1988—1994年的肥豬價格,一直受政府的宏觀調控,起伏不明顯。

1995—2005年的豬價波動數據比較適合我們來分析波動走勢。此間共11年(131個月)的毛豬價格,可以歸納成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1995年1月至1998年4月,此階段為3年零4個月(40個月),肥豬價格連續保持在3.50元/斤的高價位上,頭均盈利在100元以上。其中:全國最低價格為3.57元/斤,最高價格為4.45元/斤,平均價為4.01元/斤。

第二階段:1998年5月至2003年9月,此階段為5年零5個月(65個月),肥豬價格在3.50元/斤以下,我國養豬業經歷了65個月的漫長冬天。其中:全國最低價格為2.45元/斤,最高價格為3.50元/斤,平均價格為2.98元/斤。這里值得一提的是,1999年4月至7月,肥豬價格跌到2.53元/斤至2.68元/斤,是近11年來養豬業上的最低價格,因此出現了大量出售母豬、宰殺母豬的局面。

第三階段:2003年10月至2005年5月,此階段為1年零8個月(20個月),豬價上漲幅度最大,形成了仔豬價、肥豬價、糧食價、飼料價同時上漲的局面。其中:全國最低價格為3.51元/斤,最高價格為4.83元/斤,平均價為4.17元/斤,頭均盈利200元左右。此間的2003年10月至2004年9月肥豬價格是逐月上升;值得一提的是2004年的肥豬價格挺過了歷史上的3—7月下跌期。

第四階段:2005年6月—現在,全國養豬業遭遇低價“寒流”。1—5月四川肥豬的平均收購價為3.88元/斤(元壩價:3.89元/斤),比全國價每斤4.34元低0.46元。6—10月四川肥豬平均收購價為3.17元/斤(元壩價:3.33元/斤),比全國價每斤3.95元低0.78元。

1995-2003年的肥豬價格走勢是:兩頭高,中間低(2004年、2005年除外)。即幾乎每年1—2月肥豬價較高,3—7月逐漸走低(5—7月最低),8—9月豬價開始恢復,10月份以后恢復到高價位。分析其原因:與中國人重視中秋、國慶、元旦、春節有很大關系。值得我們引起注意的是2003年和2005年。2003年5月全國肥豬價格跌至最低點2.89元/斤,以后豬價是逐月回升,挺過了2004年3—7月份的下跌期,出現了第一次價格走勢反常,即歷年豬價下跌期反而成了上漲期;2005年8月—11月(現在)又出現第二次價格走勢反常,歷年來的豬價上漲期反而成了下跌期。

2、我國歷年來的仔豬價格波動分析。我國仔豬價格的波動十分明顯,仔豬價格波動的幅度最高時達到最低時的3倍(1999年6月,最低價為2.57元/斤,2005年3月最高價為7.6元/斤)。仔豬價格的波動與肥豬價格的波動基本穩合。

第一階段:1995年1月至1998年12月,全國仔豬業連續保持了四年高價位,全國平均價為5.5元/斤,平均每頭仔豬盈利80元左右。第二階段:由于母豬存欄過大,導致1999年仔豬價格猛跌。全年平均價:3.35元/斤,6月最低價:2.57元/斤。第三階段:2000年至2003年全國仔豬價格恢復到4元/斤以上,四年保持平穩態勢(2000年4.01元/斤、2001年4.33元/斤、2002年4.08元/斤、2003年4.32元/斤,四年平均價為4.19元/斤),頭均仔豬盈利30元左右。第四階段:2004年至2005年,全國仔豬價格迅速上升,并保持了16個月的高價位,全國仔豬平均價為6.70元/斤,平均每頭仔豬的利潤為128元,每頭能繁母豬的利潤為2300元左右。8月至11月仔豬價格直線下滑。

近十一年的仔豬生產實踐告訴我們:肥豬賺錢時養殖場戶拼命擴大仔豬購進規模,這是仔豬漲價的主要原因。肥豬跌價時養殖場戶盡量壓縮飼養規模,不購進仔豬,造成仔豬相對過剩,這是導致仔豬跌價的主要原因。仔豬價格高進,肥豬價格低出,必將導致養殖戶虧損,這是今年購仔豬育肥戶虧損的主要原因之一?!案哌M高出”、“低進低出”、“低進高出”是養殖場(戶)歷年盈利的主要經驗之一。

二、當前養殖業為什么會遭遇這股低價“寒流”

(一)口蹄疫疫情致使豬肉出口受限。2003年四川豬肉出口15萬噸,計活豬近300萬頭,創歷史最高水平。2004年外需推動了養豬生產,全國肥豬價(4.35元/斤)、仔豬價(6.59元/斤)達到了歷史最高點,每頭肥豬盈利200—250元,每頭仔豬盈利120元左右。既推動了生豬品種改良,又刺激了糧食生產發展,養豬產業真正做到了效益最大化。在國際貿易一體化大趨勢推動下,今年5月27日國家首席獸醫官、農業部獸醫局局長賈幼陵首次對外公布了中國內地口蹄疫疫情后,中國豬肉出口受限,外銷不暢。去年9月俄羅斯對中國肉食品全面“封殺”,又于今年4月中旬重申不能開放中國的畜禽產品市場,其理由是俄羅斯聯邦獸醫檢疫局認為中國的動物傳染病(口蹄疫)情況不明。我國每年向俄羅斯出口的凍豬肉,占全國出口總量的一半以上,由于出口市場的突變,凍豬肉出口全面受限,致使加工企業豬肉產品的平均銷價每噸下降2000—3000元,致使生豬收購價格從上半年的每斤4元多降到目前的每斤2.60至2.80元,嚴重影響了農民的收入,影響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近來國務院高度重視,吳儀副總理9月中旬訪問新加坡時達成共識,新加坡從10月27日起全面解除對我國豬肉及其制品的進口限制。

(二)豬鏈球菌病沖擊生豬產業。今年6—7月,四川資陽、內江等地縣爆發了豬鏈球菌病,原指望9月份能打通的對俄出口通道被迫中斷,對港、澳出口也被迫停止,其它渠道也基本堵死。疫情發生后的四個月以來,國內銷售也相當困難。北京、上海、江蘇、湖南、陜西、廣東、重慶等省市對我省的豬肉構筑防線,全面封堵。僅以8月3號為例,全省在外被封存的豬肉達2.5萬噸。很多肉類企業上千噸的合同豬肉不能發送,給企業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內外銷售遭受了空前的困境。此次疫情的發生猶如“導火線”,引起城鎮居民對豬肉消費存在恐慌心理,全國各地豬肉銷售量,銷售價格均出現較大幅度下降。7月下旬以來,四川豬肉銷量下降30—40%左右,購銷價格每斤下降1—1.5元,致使下半年養豬出現虧損。8月9日衛生部鑒于四川省人感染豬鏈球病疫情已經得到有效控制,從9日起,停止每日向社會通報人感染豬鏈球菌病疫情。8月11日商務部對四川豬肉發出解禁令,緊接著四川省商務廳代表團到廣州、湖南、重慶等省市商討恢復四川豬肉流通。

(三)禽流感疫情對目前豬業“寒流”雪上加霜。今年全球已有25個國家和地區發生禽流感疫情,我國已有9個省、自治區先后發生了21起疫情??谔阋摺㈡溓蚓〖扔绊懲怃N又影響內銷,加速了豬肉制品消費比例的下降速度。受禽流感的影響,禽肉制品出口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豬肉制品的消費市場,消費者購買力受到沖擊,是價格直線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階段性的供過于求導致豬價下跌。2004年全國全年的肥豬價(4.35元/斤)、仔豬價(6.59元/斤)是近11年的最高價。一是在高效益的驅動下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過大(正常8%,現已達到9.8%),導致今秋、今冬仔豬供應量增加,加之9—11月肥豬價跌幅較大,養殖戶補欄積極性不高,導致仔豬價格下降。二是2004年后肥豬價格持續高位運行,養殖專業戶(場),散養戶擴大規模,致使今年一、二季度生豬存欄、出欄增長幅度為近五年之最。二季度補欄的育肥豬集中在近期出欄,導致生豬生產出現季節性、階段性過剩,拉動價格下跌。三是肉多嫌肥,近期瘦肉批發價格為11000元/噸,肥肉批發價格為3000—4000元/噸,肥肉銷售價格過低也是影響肥豬收購價格的主要原因之一。

(五)恐慌心理順應了豬價下跌。一是豬鏈球菌病的發生、豬鏈球菌病疫情的每日通報、四川豬肉在外省的“封存”、肉類加工企業的低價收購和個別地方的停止屠宰、四川豬肉加工企業的“清倉大甩賣”,使養殖戶、深加工企業本來就非常敏感的神經變得更加緊張,更加恐慌,于是全國普遍出現降價銷售豬肉產品。二是這次歷史上首次出現在高價位期的大幅跌價,導致飼養戶錯估行情,認為6—8月份的降價應在雙節(中秋、國慶)期間有所回升,本該在9月初豬價剛剛下降時就應該出欄的豬不出欄,觀望行情變化,一直堅持飼養。而讓養殖戶始料不及的是“雙節”豬價并沒有上漲,再也堅持不下去,于是出現了10­­­-11月的“扎堆兒”出欄,南方因此出現了賣大肥豬(150公斤)的現象。三是今年的養豬多為銀行貸款或經銷商扶持,豬價下跌引起銀行、經銷商抓緊催收欠款,養殖戶在無奈的情況下低價拋售。四是肥豬經紀人趁機壓價牟取暴利。

三、2006年豬價預測

1、目前的禽流感疫情在國內外的夾擊下,直接影響禽肉、禽蛋制品的消費,并將在鏈球菌病陰影的消失中對豬肉的消費起到一定的拉動作用。2004年的全國禽流感疫情推動了生豬價格的大幅上漲,為全國豬價在當年9月份達到歷史最高點(4.83元/斤)立下了汗馬功勞。

2、根據目前養豬行業的“洗牌速度”,河南、四川、浙江、福建等省的母豬淘汰速度,各地的育肥豬拋售速度,估計豬價在年底最遲不過明年3月份走出低谷,這是河南、廣東、湖南、湖北六省區養殖協會200多名專家、老板11月19—20日在武漢召開的六省區養殖協作組會議上的預測結論。

3、銀行、經銷商,肉類加工企業、各級人民政府應情醒認識“人退我進”的道理,幫助養殖戶渡過當前難關。

4、專家預測生豬優質優價將成為趨勢,2006年生豬價格將保持在3.5元/斤,2007年保持3.7元/斤左右。

四、抵御豬業市場風險的有關對策

(一)繼續發展良種母豬,建設良種母豬基地。母豬是生產資料,是生產仔豬的機器。優良的品種是大幅度提高豬肉品質和養豬生產水平以及市場競爭力最積極的因素。豬的品種對養豬利潤的貢獻率為40%左右,因此品種改良是元壩豬業永恒的主題。既然品種這么重要,當前我們應該抓好哪幾項工作呢?

1、總結93年、99年的教訓,千方百計保護好現有良種母豬。93年末、94年初全國第一次出現大面積宰殺母豬,為1995年1月-1998年4月的肥豬高價位(3.5元/斤)帶來了福音,同時為95年1月-98年上半年的仔豬價格上揚帶來了實惠。由于仔豬高價格的誘惑,母豬存欄逐步擴大,導致了98年下半年-99年上半年的全國仔豬價格直線下降,99年全國出現了第二次大面積宰殺母豬的現象。2000年-2003年全國母豬存欄合理,仔豬價格保持平穩。2004年1月-2005年上半年仔豬價格直線飛漲,全國母豬存欄劇增,現已達到4000多萬頭,導致母豬存欄不合理。目

前,河南、湖南、四川、浙江、福建等省均出現了第三次大量宰殺母豬,產生的主要原因是“兩節”期間肥豬價格暴跌,仔豬價格暴跌。93年、99年的教訓啟示我們,在市場經濟的今天“逢貴就趕,逢賤就砍”是最大的忌諱。穩定母豬就是穩定母豬飼養戶,就是穩定生豬產業,就是穩定農村經濟發展。因此,當前絕對不能盲目宰殺母豬,要積極保護我區的母豬換種工作成效,保護先進的生產力。

2、抓住仔豬低價位時期,積極選留后備母豬。當前選留,購進內三雜母豬和外二雜母豬的好處是:①購買成本低。外二雜母豬在肥豬高價位期的銷售價為450-600元/頭,現價僅為300-350元/頭,每頭節約150-250元。內三雜母豬在仔豬高價位期的銷價為200-250元/頭,現價僅80-100元/頭,頭均節約120-150元。②仔豬銷售正趕上好價位。明年5-6月全部進入配種期,9-10月即可產仔,11-12月出售仔豬正趕上價格高位運行的大好時機。③有利于普及內三雜母豬。散養母豬戶每戶增養2-3頭內三雜母豬,待明年上半年投產后淘汰內二雜母豬。這樣做的道理:一是有利于保持我區母豬存欄總量穩中有升(“十一五”末全區能繁母豬存欄要求達到6萬頭);同時內二雜母豬減少,內三雜母豬增加,母豬品種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二是有利于打造元壩內四雜、外三雜仔豬的品牌優勢。專業大戶應重點購進外二雜母豬開展規模養殖,繁殖外三元仔豬,走自繁自養的道路,降低仔豬購進成本,杜絕引種疫病傳播,充分利用良種豬飼料報酬高、生長速度快、瘦肉率高、剝皮屠宰率高的優勢,降低產肉總成本,縮短育肥期,提高年出欄批次,提高圈舍、人力的利用效率,擴大規模生產,體現良種、良法和規模效益。

3、及時淘汰劣質母豬。目前我區還有240多頭黑母豬,年產仔近5000頭。黑母豬所產的內二雜豬生長速度慢,出欄時間比內三雜豬晚10-15天,剝皮屠宰率低4-5個百分點,每頭豬多耗100余斤飼料,折現金90余元,每百公斤毛豬少出肉8-10斤,少收入現金40-50元,若240頭黑母豬長期存在,將對養豬戶每年造成經濟損失60-70萬元。因此應將本地黑母豬和那些屢配不孕、產仔少、產奶少、母性差等種用價值低劣的母豬于今冬明春堅決淘汰,減少損失。

(二)繼續抓好杜洛克公豬的普及,建好規范化人工輸精站。人工輸精技術是現代化養豬生產上品種繁育改良的重要手段,是世界各國在養豬生產領域推廣最廣、普及率最高的種豬繁殖技術,在養豬生產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因此各鄉鎮必須把此項工作切實抓緊抓好。

1、以鄉鎮為單位合理規劃布局,建好標準化人工輸精站。要在母豬集中飼養區統籌規劃建設種公豬站,原則上是小鄉鎮建1—2個,大鄉鎮2—3個,嚴禁亂布點。標準化站的種公豬品種必須是杜洛克,全區從明年7月份起全面普及杜洛克配種,所差品種應及時購買。公豬圈舍面積必須達到9—10m2,公豬運動場必須達到7—8m2,保證公豬每天行走1公里。人工輸精設備未配齊的戶應督促配備到位,記錄記載必須完善。留宿母豬舍必須限期修建,建議明年上半年全區對生豬人工輸精站建設組織一次專項檢查。

2、嚴厲打擊布局外公豬的違法生產。全區有布局外公豬44個,布局外種公豬44頭,品種單一,僅為長白或約克。這些公豬戶既無《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又無《家畜人工輸精員合格證》,長期非法作業,非法生產。這些戶所購進品種性能低下,飼喂營養水平低,管理粗放,常搞掠奪式生產,隨意早配,野交亂配,頻繁配種,級進雜交和近交繁殖,嚴重影響了我區內三雜、內四雜工作的開展,嚴重違反了國務院153號令(《種畜禽管理條例》),應給予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并處違法所得2倍以下的罰款等行政處罰。

(三)繼續抓好圈舍改造、擴建、新建工作,推進畜牧業健康養殖

1、傳統豬舍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豬舍陰暗、光線不足。普遍為廈子屋里豬、牛混養,房屋低矮,既無窗戶,又無透光口。陰暗的豬舍是造成母豬配種難的主要問題之一。二是既不防暑,又不保暖。農村豬舍大體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四周封閉的低矮圈舍,通風透氣嚴重不足,夏季悶熱。另一類是一面或兩面無墻的開放式“涼亭”豬舍,冬季保溫效果極差。三是無仔豬誘飼欄和保溫設施。仔豬出生后和母豬生活在同一圈內,保育工作無特殊關照,靠擠堆或擠靠母豬取暖,母豬踩壓仔豬嚴重,且黃白痢高,成活率低,生長發育差。四是地面潮濕,衛生條件差。部分戶采取“清湯灌大肚”飼養方式,圈舍地平坡度不夠,舍內長期積水、積尿,濕度大。一些農戶利用母豬、肥豬積廄肥,導致多種疾病發生。五是豬舍面積不足,不宜大體格豬生長,不適宜規模養殖。由此可見,轉變生豬養殖方式,關愛肥豬、母豬、仔豬居住環境,推進健康養殖十分重要。

2、抓好散養農戶的圈舍改造。農村公共衛生的難題是什么?簡單地說一個是水、一個是糞。解決的不好,受害的不僅是一家一戶,引發的疫病危及的是公眾。從這個意義上講,改圈工作、沼氣工程、紅層找水解決的就是農村公共衛生問題。這次內江、資陽爆發的人感染豬鏈球病事件的主要根源就是落后的圈舍和吃病死豬肉。改廚、改廁、改圈、建沼氣(三改一建)工作,是我區冬春農田基本建設的主要內容之一?!案膹N”革命將在農村婦女呼吸道疾病降低上起到積極作用;廁所和圈舍的改造在預防腸道傳染病方面的作用將是愈來愈明顯的。有統計表明,農村改廁改圈后,臭氣和蒼蠅密度分別減少了80%和96%,常見的寄生蟲卵(蛔蟲)殺滅率在70%以上,由此而降低了6—10月份腸道傳染病的發病率。由此可見三改一建工作可使農村環境、農民的生產、生活發生根本的變化。當前農村豬舍改造的主要辦法是:(1)增設窗戶,安裝亮瓦,搬走豬舍上面堆放的雜物。(2)利用三合土、磚砌、石塊、水泥、河砂硬化傳統豬舍地面,舍內坡度為3%,走道高出圈地面5—10厘米。(3)母豬舍內增設仔豬保育欄,面積1.2平方米左右,欄內安裝紅外線燈泡或電熱板等保暖設施。(4)安裝自動飲水器,修建沼氣池,建立“種、養、沼”循環經濟結構。

3、抓好專業大戶的圈舍擴圈(新建)工作。新建豬場、擴建豬場宜在低潮期進行。此時的種豬價低,仔豬價低,待肥豬出欄上市時,爭取趕上肥豬、仔豬價格上升時機。低的仔豬價格和高的肥豬價格,將取得最好的經濟效益。發達國家養豬業發展的經驗告訴我們:隨著農民生活條件的改善和科學技術的進步,養豬總戶數逐漸減少,單戶養豬規模不斷擴大將是必然趨勢。目前,我國養豬業也正由分散的家庭副業生產逐步向專業戶養豬和規?;?、工廠化養豬方向發展。“十一五”我區生豬質量的提高主要靠內四雜和外三雜;數量的增長,主要靠規模生產來實現。豬場是規模生產的載體,因此,適度規?;B豬是轉變生豬增長方式、飼養方式的重點,圈舍新擴建是基礎。只有抓好新擴圈工作,才能促進飼養數量的增加。

(四)繼續抓好內四元和外三元雜種豬推廣。我區生豬第一次品種革命的時間是1988年。特征是:母豬本地化,公豬外血良種化,肉豬土二雜化。成效是:1、淘汰了本地黑公豬,普及了外血良種公豬,突破了本地豬種神圣不可侵犯的“禁區”;2、普及了內二雜豬,瘦肉率由38%提高到45%,提高了7個百分點;3、保障了內二雜母豬供應,為內三雜普及奠定了基礎;4、縮短了育肥期,實現了年出欄二槽;5、普及了“雙推五改”技術。

全區第二次生豬品種革命的時間是2001—2004年。特征是:母豬內二雜化,公豬外血良種化,肉肥內三雜化。成效是:1、淘汰了黑母豬,普及了內二雜母豬;2、普及了內三雜肉豬,瘦肉率由內二雜豬的45%提高到55%,提高10個百分點;3、保障了內三雜母豬供應,為內四雜工作開展奠定了基礎;4、縮短了育肥肉期,實現了年出欄三批豬;5、出現了50頭、100頭適度規模大戶;6普及了“三推七改”技術。

今年以來開展的生豬第三次品種革命的特征將是:母豬內三雜化或外二雜化,外血公豬杜洛克化,肥豬內四雜或外三雜化。其預期成效為:1、內二雜母豬被淘汰,內三雜母豬在散養農戶普及,外二雜母豬在適度規模養殖戶普及;2、長白、約克公豬逐步退出配種舞臺,杜洛克公豬成為終端父本;3、屆時全區形成內四雜豬、外三雜仔豬特色產業;4、瘦肉率明顯上升。將在內三雜瘦肉率55%的基礎上升到60%(內四雜)或65%(外三雜),提高5—10個百分點;5、散養農戶縮減,適度規模戶普及;6、瘦肉型商品肥豬基地建成;7、標準化生產技術得到普及。

1、“十一五”養豬生產技術路線。轉變生豬生產方式,轉變生豬增長方式,轉變生豬營銷方式,推進適度規模飼養,推進生態養殖小區建設,推進健康養殖,實現生豬生產標準化、安全化。這是我區大力發展數質豬業、生態豬業,構建現代豬業經濟的技術路線。

2、充分利用內三雜母豬,構建內四元雜交模式。通過近幾年各級的共同努力,我區已于2004年全面普及內三元雜交模式,在全省位居第一位。今后應重點開發長約本、約長本內三元母豬資源,構建以杜長約本、杜約長本為主的內四元雜交模式。

3、利用國外優良品種構建外三元雜交模式。我區現有生產性能高的長白、約克純種母豬510頭,杜洛克公豬120頭,外二元母豬制種場6個,年可向全區提供4000頭外二雜母豬,完全可以在適度規模戶中構建優質、高效、規模化、標準化程度高的“外三元”生產模式。

(五)繼續開發元壩飼草飼料資源,改進飼養方式

1、繼續發展青綠飼料和飼料糧。元壩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區,生豬產業的發展拉動了玉米價格的上揚,提高了農民擴大玉米生產的積極性,拉動了苜蓿、菊苣等青綠飼草新品種的推廣,形成了一批省、市科技成果。當前應重點抓好的工作是:(1)千方百計普及無公害綠色全價料、濃縮料、預混料。禁止使用瘦肉精、激素及其它違禁藥品。在豬價高位期,應重點推廣豬場專用全價料;在價格低位期重點推廣濃縮料、預混料。(2)把規模養殖場(戶)組織起來,實現養殖戶與飼料廠對接,享受原始批發價格,減少飼料經銷的中間“剝削環節”,每噸飼料節約成本300—350元,每頭節約60—70元飼料費用。(3)抓好菊苣、籽粒莧、苕滕等青綠多汁飼料種植,實行精、青、粗合理搭配,實行多汁飼料與配合飼料合理搭使用,保持飼料營養的全面性、平衡性、持久性。(4)關愛母豬、善待母豬,切實保證母豬充裕的“伙食水平”。防止母豬賤養、防止膘情下滑,確保持久、穩定的繁殖力,是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2、轉變飼養方式,推廣配套技術。當前應重點抓好“五改”工作:(1)改一家一戶的散養為適度規模飼養;(2)改傳統的陰、冷、暗、濕、臭圈舍為人畜分離的新式圈舍,推廣離地產仔房、漏縫地板、自動飲水、半自動喂料等裝置;(3)改造污水排放系統,推廣雨污分離、糞污干濕分離技術,采用水簾式單向通風降溫裝置,紅外線保暖裝置等,大力推廣設施畜牧業,提高“人畜共榮”的環境控制水平;(4)改原有的“一料到底”為分階段飼料配方,分階段飼喂,提高科學飼養管理水平;(5)改春秋兩季免疫消毒為全年程序化科學免疫和消毒,全面提升疫病控制能力。

(六)深入開展生豬產業化運作模式,促進豬業經濟健康、持續發展

1、當前主要推廣的養殖模式。我區養豬的生產方式主要有三種:一是農戶散養,每戶飼養3—10頭,其飼養量占全區飼養總量的70%,生產的肉豬為內三元豬。二是專業戶養豬,每戶飼養50—1000頭,其飼養量占全區飼養總量的30%,生產的肉豬為內三元、外三元。三是工廠化養豬,年出欄5000頭以上,可望2006年實現。隨著經濟的發展和農村勞動力的轉移,農村散養戶的比例正在逐步下降,規?;瘜I化的養殖模式已逐步成為元壩豬業的主流。

當前專業養豬應重點發展以下三種模式:

(1)專業飼養育肥豬模式。這種模式的戶均出欄量為:50頭、100頭、500頭、1000頭。是指專業戶購斷奶仔

豬,育肥到90—100公斤銷售。該模式有三大優點:①生產方式簡單,設備技術要求不高,易于起步。②固定資產投入少,資金周轉快,投入到產出只需3—4個月。③飼養周期短,生產安排靈活。缺點是:仔豬供應不穩定,利潤受仔豬價格影響波動較大,仔豬健康不易把握,有疾病發生風險。

(2)專業飼養母豬出售斷奶豬模式。這種模式戶養母豬5頭、10頭、20頭、50頭、100頭不等。是指專業戶養母豬,繁仔豬,斷奶后出售給育肥飼養戶。優點是:①流動資金投入少,資金周圍快。②利潤高。③生產環節利于疾病的預防和控制。缺點是:圈舍復雜,固定資產投入較高,養殖技術要求較高。

(3)全程飼養模式。這種模式是指養母豬,繁仔豬,育肥豬全部都由自己完成,即自繁自養模式。優點是:①可獲得仔豬,肥豬兩部分收益,利潤較高。②生產計劃性好,有利圈舍和設備的充分利用。缺點是:購種豬到賣肥豬需一年左右的時間,需要投入的資金大。推行自繁自養模式,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關鍵。實踐證明:買仔豬育肥商品豬的模式成本最高。而喂母豬,留仔豬,育肥后統一出售,可大大降低成本,提高養豬效益。自繁自養模式比買仔豬育肥模式每頭節約80-100元。

2、養豬產業化發展模式。是指區域經濟以養豬為支柱產業,組織專業化生產形成一定的規模,開展一體化經營,采用企業化管理,以追求利潤為目標的養豬生產經營活動。目前我區將重點推廣“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協會+農戶”模式。

(1)強化銷售服務,維持養豬戶利益。在毛豬價格普遍走低情況下,購豬商販和生豬經紀人常采取欺詐和各個擊破的手法,將養殖戶急待出欄的商品豬低價(2.6-2.7元/斤)收購。為確保養殖戶的切身利益,各協會應積極組織飼養戶到肉聯廠統一銷售,減少中間經紀人的中間盤剝,僅此一項,每公斤毛豬可提高0.4-0.5元,使養殖戶一頭商品豬可多賣40-50元。

(2)在生豬市場價低迷時期,要進一步強化協會的凝聚力。當前一般農戶的毛豬價格為2.6-2.7元/斤,專業戶到廠直宰價格為3.1-3.3元/斤。因此各協會應進一步加強“六統一”工作,為社員增加養豬收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宁县| 尚志市| 松原市| 达日县| 郓城县| 永善县| 年辖:市辖区| 喀喇沁旗| 凭祥市| 东阿县| 禹城市| 寿宁县| 清流县| 阿克陶县| 延长县| 长子县| 从江县| 乐清市| 四子王旗| 乐业县| 涟源市| 余江县| 东丰县| 天津市| 吴忠市| 荥经县| 上虞市| 大兴区| 渭南市| 禹城市| 通渭县| 海口市| 红桥区| 三门县| 清水县| 巩义市| 扶风县| 如皋市| 清苑县| 老河口市| 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