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加強工業化發展總結縣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現在,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并請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主動應對,扎實工作,“三年倍增躋身十強”邁出堅實步伐
即將過去的*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大事多、喜事多,迎來了改革開放30周年,實現了奧運百年夢想,創造了“神七”飛天奇跡。這一年急事多、難事也多,罕見冰雪災害突如其來,汶川特大地震猝不及防,手足口病、“三鹿奶粉”事件接踵而至,國際金融危機來勢兇猛。環境不寬松,努力不放松。面對重重困難,全縣人民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以黨的*大、*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引,以科學發展觀為統攬,在困境中尋找出路,在逆勢中奮勇拼搏,較好地完成了年初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國民經濟經受住了各種挑戰和考驗,繼續保持又好又快的發展勢頭。
預計,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6億元,現價增長20.3%;實現工業總產值153億元,增長45.6%;固定資產投資首次突破100億元,增長39.1%,跨入百億投資大縣行列;實現財政收入7.73億元,增長40.1%,年增收超2億元,國稅、地稅收入雙超3億元;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2.38萬元,增長14.6%;農民人均純收入4680元,增長22.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15億元,增長25.5%。固定資產投資、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提前兩年完成“*”目標。節能減排任務全面完成。
(一)堅持以工業化為主導,三次產業快速協調發展
工業發展再上臺階。扎實開展“工業奮進年”活動,堅定不移加快工業發展。全年工業總產值突破150億元,規模以上企業超160戶,實現產值112億元,增長42.6%,雙“150”目標超額完成。在工業總量持續擴張的同時,支柱產業主導地位進一步增強,骨干企業支撐作用明顯。五大支柱產業產值過百億,超過去年全部工業產值,崗集鎮被評為全省產業集群專業鎮,產業集群化發展邁出可喜步伐。產值過億元企業新增11戶達25戶,鴻路鋼構率先超過20億元;稅收超百萬元企業新增7戶達36戶,伊利乳業實現稅收近5000萬,實現單戶納稅新的突破。深入開展“進百企,解難題”活動,千方百計促投資、保增長。萬向錢潮等工業企業完成技改投入16.1億元,鄂爾多斯、*朝柴等100家千萬元以上工業企業建成投產,全年完成工業投資52億元,占全部投資的一半,工業發展后勁持續增強。園區建設全面展開。投入2.8億元用于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雙鳳開發區標準化廠房建設進展較快,園區道路、管網等配套設施進一步完善,吳山溫州產業園框架基本形成,其它園區建設加快,園區對工業發展的承載力顯著提升。
特色農業規模壯大。實施農業418工程,推進百千萬基地建設,現代農業進一步向規?;?、特色化方向推進。大力開展草莓新技術培訓和新品種引進,草莓種植面積突破9萬畝。成功舉辦每年一度的草莓節,連續多次在北京、南京等大中城市和央視七套等媒體宣傳*草莓,鞏固了全國草莓第一大縣的地位。積極組織開展水稻提升、小麥高產攻關和油菜科技入戶活動,糧油棉生產連續5年豐產豐收,單產總產均創歷史新高。落實“一村一品”和村企對接措施,擴大特色種植和規模養殖水平,涌現了一批千畝果蔬、千頭奶牛、萬頭生豬、百萬只家禽特色村,生豬、家禽、奶牛的規模化養殖水平有了新的提升。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和農村專業合作組織建設。新增國家和省、市龍頭企業17家,新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46家,長風無公害生豬養殖基地認證為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農業產業化、優質化和組織化水平進一步提高。
第三產業逐步趨熱。在一產、二產的有力拉動下,第三產業快速跟進,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h城及南部地區房地產全面升溫。房地產開發投資、施工面積、銷售額較去年翻一番,房價穩中有升,均價同比增長22%,房地產業日漸興起。金融保險業蓬勃發展。成立全省首家村鎮銀行,設立*郵政儲蓄銀行、海匯擔保分公司,鴻路小額貸款公司即將掛牌,農村合作銀行組建獲國家銀監會批準。旅游業發展勢頭看好。成功舉辦首屆美食旅游節,豐樂生態園獲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授牌,安徽綠之源、江源度假村等分別被評為省、市星級農家樂。全年旅游接待量突破150萬人次,實現收入2億元,均呈數倍增長,*休閑旅游品牌逐漸形成。商貿流通業發展加快,光太物流成為全市最大的倉儲物流中心,引進百大合家福、徽商紅府等連鎖超市入駐我縣,新建鄉村農家店居三縣之首。
(二)堅持以擴大投資為引擎,發展驅動力持續增強
招商引資質量提高。在宏觀環境趨緊的不利形勢下,堅持招商引資不松勁,活動不斷線。組建駐外經濟聯絡處和第五批招商小組,組團參加中博會、家博會等大型招商活動,自主舉辦東莞、昆山等招商推介活動,走出國門赴美、加、澳、新等國,多層次、高密度開展境內外招商。全年到位資金突破80億元,增長42.1%,新引進千萬元以上工業項目184個,占總數的73.3%,超億元項目36個,占總數的比重比上年提高5個百分點,單體項目投資規模進一步擴大,項目質量不斷提高。中鋁、皖能等重大項目引進取得實質性進展,總投資12億元的全國首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園開工建設,實現了10億元項目零的突破。
項目投資成效明顯。堅持把擴大有效投入作為保增長增后勁的關鍵環節,千方百計爭取資金、多上項目。搶抓國家新一輪擴大內需、增加中央投資機遇,積極編報項目,8500多萬元項目擠進中央千億投資盤子,全年爭取中央投資超1.5億元。強化項目調度服務,建立縣領導直接聯系億元以上項目工作機制,堅持“五個一批”項目推進制度,恒大三益電機、安徽金奧環保等122個千萬元以上項目開工,安徽朝暉農林、豐鑫冷拔制管等120個千萬元以上項目建成投產,有力促進了投資快速增長。堅持爭取增量、盤活存量并舉,大力實施土地整理及宅基地復墾項目,加大土地清理和房地產項目清理力度,項目用地得到有效保障。
融資渠道不斷拓寬。以北城建投集團為龍頭的投融資體系進一步完善,全年融資突破5億元,相當于前兩年融資之和??h中小企業擔保中心在三縣率先成為省擔保集團再擔保體系成員,為企業擔保貸款1.77億元。強化政銀企合作,組織春、秋兩季大規模銀企對接會,落實貸款5.7億元,企業融資環境得到較大改善。大力推進企業上市融資,鴻路集團上市進入券商審核階段。民間融資潛力進一步激發,個體私營經濟新增注冊資本14.3億元,增長48%。融資渠道的拓寬,為縣域經濟持續較快發展注入了不竭的動力。
(三)堅持以南北雙城為引領,城鄉一體發展步伐加快
雙城建設全面推進。堅持南融*、北融淮南,加快南北雙城建設。完成北城啟動區、雙墩老鎮區、雙鳳大道兩側控制性詳規、組團綠地系統和公園規劃,北部組團市政基礎設施全面納入市區專項規劃?!熬弊中偷缆返嚷肪W建設全面展開。阜陽北路延伸段基本建成,龍湖大道主路面工程完工。隨著連接主城區的合水路等主干道即將開工,工業大道雙鳳、雙墩段的全面改造,北部組團內通外暢的路網格局將基本形成。項目建設開始啟動。中澳花園、群盛共和城、瑞龍花園等房地產項目加快建設,北城建投公司辦公樓建成使用??h城五大工程全面實施。完成長淮南路、城西大市場步行街改造,縣城主干路網框架基本形成。防洪渠工程搶在汛期前完工,解決了多年來困擾縣城居民的水患。整治縣城自來水取水口,搬遷莊墓河沙場,縣城自來水水源保護取得一定成效??h計生服務大樓投入使用,人武部綜合樓主體工程完工,益民苑部分安置房建成使用,廉租住房開工建設,城市功能逐步完善。
城鄉靚化初見成果。實施城鄉靚化工程,加大“四清四改”力度,扎實推進集鎮村莊環境整治,柘塘、高塘、車王等中心村環境和面貌顯著改善。實施下塘、陸橋等集鎮燈飾亮化工程,完成北環高速2630畝生態景觀長廊建設。造甲宋崗整村推進項目建設走在全市前列,完成農田整理及新村建設主體工程,引資開發的萬畝無公害蔬菜基地動工建設,首批群眾入住新居。開展“清潔家園綠化鄉村”百日行動,強力推進“六清理三綠化”,農村“八亂”得到有效治理,做法在全市交流。
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縱貫我縣的合淮阜高速正式通車,阮巷至徐廟、義井至車王等重要縣道全面完工,3年時間完成“*”村村通水泥路建設任務,行政村通車率達96.9%,我縣對外交通的時空距離大大縮短,農村出行難問題較好解決。徐廟、羅塘保莊圩竣工,雙河、永豐等中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全面完成,安全人飲工程加快推進,水利設施進一步完善,群眾生產生活用水得到保障。實施農村電氣化改造,加快完善城鄉電網,羅集輸變電項目建成使用,陶樓輸變電項目投入運行,結束了我縣無220千伏電源點的歷史,全縣獨立的電網主構架基本形成。
(四)堅持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社會建設全面加強
民生工程深入實施。將12項民生工程擴展至25項,投入資金4.6億元,落實縣級配套1.03億元,分別是去年的3.7倍、5.4倍,投入之大、惠及面之廣為歷年之最。特殊群體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出臺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障辦法,完善未參保集體企業退休人員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提高農村五保戶集中供養和救助水平,擴大農村低保范圍,為貧困白內障患者實施復明手術,社會保障和救助體系進一步完善,我縣榮獲全省農村低保先進縣稱號。城鄉居民就醫條件明顯改善。加快農村衛生體系建設,超額完成省下達的50所村級衛生室建設任務,提前三年實現村級衛生服務全覆蓋。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增長21%,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4.8%,初步建立了覆蓋城鄉的醫保體系。上學難、上好學問題逐步解決。落實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政策,全額兌現“兩免一補”資金,全縣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全部免費使用教科書。義務教育債務化解力度加大,年度D級危房改造任務超額完成。義井中心校等標準化學校建設積極推進,農村學校教室實現亮化,超編學校教師對口支援薄弱學校,優質教育資源均衡配置邁出新步伐。就業難問題有效緩解。整合“陽光工程”等培訓資源,有效加強勞動力技能培訓,促進農村勞動力外輸內轉。開展就業援助百日幫扶活動,增加就業崗位,幫助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連續兩年榮獲“全省就業再就業工作先進縣”稱號。
節能減排力度加大。堅持環保優先,嚴格環境準入,新開工項目環評、新竣工項目“三同時”執行率超過市考核標準。雙鳳開發區、雙墩、崗集污水主管網基本建成,實現與市區主管網對接;縣城污水處理廠通過省級驗收、投入運營,重點區域治污能力顯著提升。依法關閉4家企業,205家企業落實污染物減排措施,被省掛牌督辦園區及企業完成整改,已順利通過省級摘牌驗收,環保執法監管力度加大。突出抓好鑄造、化工、建材類企業的節能工作,東風化工廠實施循環利用節能減排技改,成龍鋼鐵上馬節能新工藝,關閉金牛水泥廠立窯生產線以及16家小輪窯,節能降耗取得新成效。
各項事業統籌發展。開展“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涌現出馮榮傳、蔣秀芝等一批模范人物。教科文衛等各項事業取得新進展。省級城市語言文字工作通過達標驗收,縣教師進修學校通過省級合格評估,組團參加市九運會取得較好成績??萍紕撔鲁晒@著,認定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2戶,3戶企業產品獲得安徽名牌。廣播電視臺及劇團改制基本完成,央視七套節目實現無線轉播。全力支持四川災區抗震救災,捐款捐物、繳納特殊黨費674萬元,鴻路集團被授予全國抗震救災重建家園“工人先鋒號”稱號,我縣連續兩年被評為全國防震減災工作先進單位。完善和深化計劃生育村為主、社會撫養費征管和性別比綜合治理工作機制,狠抓常態清理、管理和服務,計生工作整體水平穩步提升。全國第二次經濟普查、土地調查、第三次文物普查有序開展。扶貧開發、江淮分水嶺綜合治理工作榮獲全省先進。
社會局面保持穩定。高度重視信訪穩定,開展“縣委書記大接訪”和千名干部下鄉村活動,實現全國“兩會”和奧運期間“零進京”,我縣被評為全省信訪工作責任目標管理先進單位。著力構建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成立鄉鎮專職巡邏隊,楊廟大程村榮獲“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稱號。依法取締一區四鎮正三輪車非法營運,保障殘疾人車主基本生活和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建立應急工作機構和機制,有力有序有效應對罕見的冰雪災害、突如其來的手足口病疫情和問題奶粉事件,人民群眾生產生活保持正常,食品藥品監管工作全市先進。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開展“隱患治理年”活動,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
(五)堅持以管理創新為目標,政府自身建設取得實效
適應新形勢、新要求,扎實推進政府管理創新。開展縣政府機構改革以及鄉鎮機構改革,事業單位管理、公務員培訓等人事制度改革深入實施,國土規劃管理體制改革、糧食企業改革穩步推進。崗集鎮被批準為第二批全國發展和改革試點鎮。實行基層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日報制度,縣鄉干部每周工作安排和工作日志、周記制度,堅持村級坐班考勤等日常工作制度,行政執行力得到加強。強化行政執法責任制,規范行政自由裁量權,集中清理規范性文件,依法行政工作深入推進。自覺接受縣人大的依法監督和縣政協的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深入開展反腐倡廉制度建設推進年活動,工程招投標等關鍵領域權力運行進一步規范。行政監察、審計監督得到加強,審計工作連續兩年全市先進。全面開展新一輪村級財務清理,設立村級廉勤委,得到省市肯定并在全省、全市推廣。貫徹《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大力推行政務公開,全面改版升級政府門戶網站,“鄉鄉有網站”目標順利實現。民兵預備役、國防動員工作不斷加強。積極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工商聯、科協等群團組織發揮作用。統計、物價、檔案、外事僑務、民族宗教、保密、氣象及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等事業得到新的發展。
取得的成績值得肯定,但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也要高度重視:受外部環境影響和經濟內在規律制約,經濟發展速度雖仍處高位,但有下降的趨勢,總量不大、人均指標靠后的狀況仍然沒有根本改變;工業經濟規模不斷壯大,但總體實力不強,牽動性的產業和企業支撐仍然不足;發展中的土地、環保等瓶頸制約越來越緊,更好更快發展的壓力越來越大;一些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社會事業欠賬較多,持續改善民生的任務較重;政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應對突發性群體事件和公共危機的能力有待提升,政務服務環境仍要進一步優化。這些問題總體來說屬于發展中的問題,推動這些問題的有效解決,必將促進*進一步又好又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