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護理工作總結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作為一名醫院護士長我實施科學發展觀,用發展觀引導工作、堅持高標準、嚴格要求,認真在管理與服務上下苦功、加強安全護理,增強護理安全管理,健全護理風險防范措施,有效地避免護理風險為病兒提供優質、安全有序的護理服務。以病人為中心提倡人性化服務增強護患溝通,提升病人滿意度盡量避免護理糾紛。按期與不定期護理品質檢查保持護理質量持續改進。梳理一年來工作得到病人的肯定與好評。
一、加強護理安全管理,完善護理風險防范措施,有效地回避護理風險,為病兒提供優質、安全有序的護理服務。
1、不斷強化安全意識教育,發現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時要及時提醒,并提出整改措施,以院內外護理差錯為實例組織討論學習借鑒,使護理人員充分認識護理差錯因素新情況、新特點,從中吸取教訓,使安全警鐘常鳴。
2.加強重點時段的管理,如夜班、中班、節假日等,實行彈性排班制,合理搭配老、中、青值班人員,同時組織護士認真學習新頒布的gt;及gt;的相關條款,以強化護士良好的職業認同感,責任心和獨立值班時的慎獨精神。
3、加強重點病兒的管理,如危重患兒,把危重患兒做為科晨會及交接班時討論的重點,對病人現存的和潛在的風險做出評估,達成共識,引起各班的重視。
4、對重點員工的管理,如實習護士、輪轉護士及新入科護士等,對她們進行法律意識教育,提高他們的抗風險意識及能力,使學生明確只有在帶教老師的指導或監督下才能對病人實施護理。同時指定有臨床經驗、責任心強具有護師資格的護士做帶教老師,培養學生的溝通技巧、臨床操作技能等。
2月13日晚7時,該院護理部在行政樓大會議室召開20*年護理工作總結大會,黨支部書記、分管院長程宏偉出會并發表講話。
大會由護理部主任*主持,首先她反饋了20*年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就20*年護理工作提出了以下要求:一、轉變服務理念,開展微笑服務專項工作,促進護患溝通;二、扎實做好基礎護理、重癥護理,避免護理并發癥的發生;三、一如既往做好護理安全工作;四、今年將在護理人員中推行定編定崗、雙向選擇;五、繼續做好三基訓練與考核工作,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六、加強護理隊伍人才培養;七、繼續做好醫院感染控制和消毒隔離工作等。
會上,分管副院長程宏偉首先代表院務委員會向工作在護理戰線上的工作人員表示慰問和感謝。對于今后的護理工作,他著重強調了以下幾點:1、要注意護理安全,如何避免安全隱患,首先要學法、懂法,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2、護理操作時注意力要集中,按規范操作;3、改善服務態度,加強護患溝通,與患者進行心與心的交流。
最后,副院長程宏偉要求并希望大家要善于學習,勇于實踐,不斷進取,精益求精,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質和本領,為了醫院的建設和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新生兒科室的護理比較特殊,患兒不具備表達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護理風險管理工作的開展面臨著很大的難題和挑戰。這就需要護理工作要具有前饋性,將風險事故等問題控制在發生前,從而提高患兒家屬的滿意度。本文選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就診的新生兒患者共200例進行分組觀察,實施前饋性控制護理措施后,取得非常滿意的風險管理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新生兒患者共200例,將其隨機分為2組,觀察組100例患者中男60例,女40例,患者年齡33周~42周,平均年齡(37.5±0.5)周;對照組患者中男65例,女35例,患者年齡38周~42周,平均年齡(40.0±0.5)周。其中新生兒窒息30例,新生兒咽下綜合征40例,早產兒10例,其他120例。2組患者在年齡、性別以及一般臨床表現上均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兒給予常規護理,患兒在住院期間護理人員要積極與家屬溝通聯系,告知患兒一般病情,并要求家屬配合護理工作,做好監護工作。觀察組患兒在此基礎上同時實施前饋控制護理干預措施,以新生兒為中心,將新生兒看作自己的親人,如同弟妹一樣地照顧;護理人員要更加勤快地巡查,在基礎巡查的基礎之上,根據新生兒的實際情況組成一個專門的風險管理小組,實施24h全天監護的值班管理,嚴格落實查對制度,做好交接班工作。
醫院護理部全年工作總結
一年來在院領導及分管院長的領導下,在各科的密切配合支持下,,在護士長的團結協作努力完成護理工作任務,總結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認真學習關于“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學習貫徹十六大精神,積極開展醫療質量管理效益年活動,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的護理服務理念,適應衛生改革,社會發展的新形勢,積極參加一切政治活動,以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為宗旨,以病人滿意為標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二、增強法律意識,認真學習《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及其法律法規,兩次
參加學習班,并積極參于醫院組織的醫療事故修理條例培訓授課工作,多次組織護士長及護理人員學習,讓護理人員意識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法律制度日益完善,人民群眾法制觀念不斷增強,依法辦事、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已成為人們的共識,現代護理質量觀念是全方位、全過程的讓病人滿意,這是人們對醫療護理服務提出更高、更新的需求,因而豐富法律知識,增強安全保護意識,使護理人員懂法、用法,依法減少醫療事故的發生。
隨著近年來經濟的不斷發展,人類生活環境卻不斷惡化,沙塵暴、粉塵以及其其他有害氣體的不斷排放,使呼吸疾病呈現較大增長趨勢,更具相關資料表明,目前從我國因疾病而死亡的原因上來看,將近13%的人因為呼吸疾病而死亡,因此,提高呼吸疾病的治療效果是非常有必要的,呼吸內科護理作為組成治療呼吸疾病中的一部分,護理也急需改善從而滿足人們的需求。
1護理風險與呼吸內科護理風險
1.1護理風險管理
所謂的護理風險管理指的是醫療單位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為患者提供有序的護理過程之中對護理所可能產生的風險進行有效的識別、評估等一系列過程。為了進一步降低因護理帶來的事故和差錯,從而保證患者的人身安全不受客觀因數所威脅,因此必須對護理進行相應的風險評估,出臺相應的防范手段,將護理風險降到最低。
1.2呼吸內科護理風險管理
常見的護理系統疾病主要有呼吸道感染、肺結核、支氣管擴張等,還有病發較急的疾病,諸如氣胸、胸腔積液等。由于呼吸類疾病直接與人們的呼吸系統相連,因此呼吸疾病對人身有著較大的危害,也就對護理疾病的護理提出更高的要求。那么也就意味著呼吸內科的護理工作伴隨著較大的風險,呼吸內科護理風險管理就是需要將護理工作的整個流程看成一個整體,進而對可能產生風險進行有效識別與評估,從而根據結果制定科學的對策,最大限度的降低風險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