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某村城鄉環境治理工作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領導重視、責任落實
成立了由村黨支部書記任組長,村主任任副組長,村文書、村主任助理、團支部書記、一組組長、二組組長兼民兵連長、三組組長、四組組長、五組組長、婦女干部為成員的城鄉環境專項治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岔路口村辦公室,責任落實到人,制定了詳細的實施方案和步驟。
二、深入宣傳,全民參與
(一)、加大城鄉環境專項治理工作的宣傳力度,擴大宣傳覆蓋面,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宣傳此次專項治理的重要意義、具體措施和重要作用,教育引導農民群眾轉變生活習俗和生產方式,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形成領導重視、村社支持、群眾參與的濃厚氛圍。
(二)、召開村民小組會議,到村入戶進行宣傳后,就專項治理的相關工作進行安排,發放倡議書1200份,張貼標語多幅,黨員、村民代表帶頭,搞好農村沼氣建設、控制農業面源污染、農村滅鼠、有害生物普查與防治以及控制畜禽糞便污染和生產、生活廢棄物污染等宣傳工作,提高農村環保意識,改善人民環境。
三、扎實工作,成效顯著
(一)大力發展產業,促進群眾增收
村著力從七個方面發展特色產業。一是烤煙產業??緹熒a是村一項重要支柱產業,也是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來源。近年來,隨著烤煙市場行情的不斷好轉,群眾種煙積極性不斷提高,2011年種植烤煙面積800畝,配套密集型烤房40個,煙水、煙路、煙電等配套設施得到加強,進一步夯實了烤煙產業化發展基礎。在遭受干旱等自然災害情況下,實現了交售干煙20多萬斤,產值200余萬元,實現人均單項收入1700元。2012年,落實烤煙面積1000畝,目前正在交售階段,在正常收購情況下,有望實現烤煙單項產值280萬元以上。二是馬鈴薯產業。村的土壤條件非常適宜種植馬鈴薯,多年來種子銷往全市內外且供不應求,常年種植面積1300多畝,重點規劃在一、二、三組,并且從“科學種植、優化品種、打造品牌、提升效益”上下功夫,2011年爭取上級支持,繼續實施川南馬鈴薯種子繁育基地項目建設,產值150多萬元,人均單項收入1300多元。2012年繼續實施該項目,其中在一、二組(小地名和尚壩)建立種植示范片1000畝,主要品種為“惠—2號”、“米拉”、特種紫薯。三是純黃玉米產業。村常年種植純黃玉米1400畝,主要是優化品種結構,實施科學種植管理,實現產糧50萬公斤以上,產值120多萬元,實現人均占有糧食450多公斤,人均單項收入1100多元。四是反季節蔬菜產業。村常年種植蘿卜、青菜、白菜等反季節蔬菜600多畝,特別是蘿卜品質優良,深受消費者歡迎,目前村“兩委”已經建立蘿卜反季節蔬菜專業合作社,提高種植科技含量,暢通市場銷售渠道,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進一步增加農民收入,在正常情況下,可實現年均蔬菜收入60多萬元,人均單項收入500多元。五是畜牧生產。在畜牧業發展上,主要是立足“適度發展、科學養殖”的思路,重點發展黃牛、山羊、生豬和烏骨雞,2011年全村黃牛年出欄80頭以上,山羊年出欄120只以上,生豬年出欄1000頭以上,烏骨雞年出欄5000只以上,實現畜牧業年產值160多萬元,人均單項收入1400多元。六是林木產業。受2008年冰雪災害影響,近年來全村正處于林業恢復發展期,主要是不斷加強退耕還林管護,幼林撫育率100%;大力實施森林受災林木補植和荒山造林,2009年冬至2011年冬實施荒山造林1000多畝,2012年,對冰雪災害重災區實施品種改造,種植方竹600多畝,使森林覆蓋率保持在70%以上。七是勞務收入。利用村企業發展良好機遇,在抓好企業安全生產發展同時,積極組織我村群眾就近就地務工,增加勞務收入。目前我村年均進廠務工共300多人,年產生勞務收入1000多萬元,人均單項收入8700多元。
(二)加大項目爭取力度,全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
1、農村安全飲水進一步達標
通過爭取煙水配套工程,從2009年至2011年共新建水池6口,除了用于農業生產用水外,還主要解決了全村人畜安全飲水和生產用水,實現了農業生產用水和農村人畜飲水有機結合,得到了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和群眾的好評。2012年,已新建水池4口,進一步保障我村群眾生產生活用水。
2、電力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
2011年,我村利用農網升級改造機遇,完成了1個烤煙生產重點村民小組的電力線路改造,有效解決群眾生產生活用電。目前,部分線路逐漸老化,加上隨著生產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農業生產用電和農村家電的普及,使農村用電需求進一步加大,2012年,實施一、二、三、五組低壓線路改造及變壓器擴容,進一步改善農村生產生活安全用電。
3、農村住房條件進一步改善
我村通過少數民族住房改造、冰雪災害和地震災害災后重建、農村d級危房改造等政策機遇,全力推進農房改造,到現在全村樓房、平房占90%以上,農戶安居工程得到全面落實。積極推進農村沼氣池、河道溝渠、戶用垃圾池等基礎設施建設,切實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當前,我村計劃利用新農村建設機遇,實施苗族民居特色風貌改造,著力打造秀美苗家村落,在改善群眾住居條件的同時,為下一步旅游開發打下基礎。
4、教育、科技、文化工作齊頭并進
一是鞏固九年義務教育,學齡兒童入學率達100%;中高等教育入學率逐步提升。二是積極開展科技培訓,提高科技含量,增加經濟效益。重點實施科技興煙發展烤煙產業、科技興糧發展純黃玉米和脫毒馬鈴薯、科技興牧發展優質黃牛山羊養殖、科技興安發展礦山企業促進勞動力轉移。三是積極發展苗族原生態文化,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體育活動,豐富了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積極開展文明創建活動,如電視臺組織的“三江田野歡樂行”、村上組織的文明宣傳、文明家庭評比等活動,增強了村民的精神文明生活;認真抓好廣播、電視、通訊基礎設施建設,全村信號覆蓋率98%以上,使得先進文化得到了有效傳播。
(三)全力抓好城鄉環境專項治理工作
通過村黨支部的努力,全村民主法制建設得到加強,治安案件明顯減少,社會政治穩定,教育水平明顯提高,兒童入學率達100%,每年升入高中、大學學生居全鄉前列;重點開展了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專項治理工作,配備了垃圾清運車,落實了保潔人員,建立健全了衛生檢查制度、衛生評比制度,建立了長效機制。通過黨員干部帶頭,群眾共同參與,農村衛生條件得到了徹底改善,順利通過了市級衛生村驗收,同時,通過文明村莊的創建,順利通過了市級文明村驗收,通過黨員干部帶頭,群眾共同參與,農村衛生條件得到改善,多次代表縣接受全市交叉檢查。
四、以點帶面,全面推進
建立村三組城鄉環境專項治理活動示范點,示范點的治理活動取得成效后,村兩委召開全村村民代表、黨員會議,會后村黨支部和村委會組織參會黨員、村組干部及村民代表共40余人,到村三組召開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現場會。一行人員分別到三組參觀了10多戶農戶的環境整治,對三組的環境衛生、連戶路建設、垃圾池建設、物品擺放、農房改造等進行了現場參觀。讓事實說話,用典型引路,示范帶動其他農戶,激發農民群眾積極參與到專項治理工作中來。而后全村建立了110戶示范戶,其中三、四組各25戶,一、二、五組各20戶,要求院內、外整潔,雜物堆放整齊、無白色垃圾、改畜禽散養為圈養,垃圾集中堆放處理,杜絕亂扔亂倒現象,以示范帶動全村村民共同搞好環境衛生,共創美好家園。
如今,走進村,寬闊的大道,漂亮的小樓,喜悅的笑臉正昭示著這里發生的可喜變化。面對取得的成績,該村黨支部書記總是說:“成績只屬于過去”。下一步,我村將不斷強化黨員教育和培訓,確保把全村最優秀的人才都吸收進黨組織,完成支部的人才儲備,為全村發展提供智力支撐;實施苗族特色民居風貌改造,著力打造集休閑、避暑、觀光為一體的秀美苗家村落;繼續培育烤煙和純黃玉米等優勢產業,抓好馬鈴薯良種基地建設,探索發展獼猴桃種植培育壯大支柱產業;鞏固城鄉環境衛生整治成果,建立健全各項文明衛生規章制度,爭創省級衛生村、文明村。我們相信,在村黨支部的帶領下,通過全村苗漢同胞共同努力,村的明天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