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行業結構調整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化纖是紡織工業的重要基礎材料,也是廣泛應用于其他領域的重要材料。“十五”時期,我省化纖行業快速發展。*年,全省規模以上化纖企業199家,工業總產值619.1億元;化纖產量557.8萬噸,居全國第一位,比年增長2.6倍,占全國產量的39.2%,占世界產量的15%左右。但隨著國內外化纖產業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和市場的激烈競爭,我省化纖行業產業技術層次不高、產品結構不合理、一般性生產能力增長過快、經濟效益下降等問題日益顯現。為加快化纖行業的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推動化纖行業從數量擴張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提高市場競爭力,保持持續穩定協調健康發展,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化纖行業結構調整的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和重點發展方向
(一)指導思想。以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深入實施“八八戰略”,建設先進制造業基地,按照“控制總量、優化結構、強化創新、協調發展”的原則,充分發揮市場的基礎性作用和企業的主體作用,綜合運用經濟、法律、行政的手段,加快推進技術、品牌、管理和發展模式的創新,積極調整和優化產品結構,大力實施品牌戰略,努力轉變增長方式,全面提升產業層次和市場競爭力,促進我省化纖行業既快又好地發展。
(二)總體目標。通過不斷優化結構和產業升級,努力將我省建設成為國際重要的化纖生產、營銷和研發創新基地。到“十一五”末,化纖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明顯增強;化纖差別化率從目前的25%提高到45%;常規纖維的優質化、系列化程度顯著提高;高性能、功能性新型纖維研發和產業化取得明顯成效;化纖在裝飾、產業及其他領域的應用進一步擴大;化纖所需的上游原料生產適度發展,化纖與高檔紡織面料的聯動開發穩步推進,上中下游協調發展的產業鏈不斷完善。
(三)重點發展方向。近期積極鼓勵和引導企業重點發展下列技術及產品:
1大型化、精密化直接紡滌綸超細長絲生產技術。
2新型差別化和功能性纖維及高檔紡織面料一體化研發生產。
3高性能產業用紡織品及相關功能性纖維。
4新一代復合超細纖維。
5新一代高性能紡粘法、熔噴法非織造布技術及裝備。
6新一代高強高模聚乙烯纖維及其改性和復合材料。
7特種纖維及產品的研發生產。
8新型聚酯(PTT、PEN、CO-PET、CO-PTT)及紡絲技術裝備。
9聚乳酸(PLA)纖維。
10新溶劑法纖維素纖維。
11化纖清潔生產技術及環保治理新技術。
12化纖用環保型油劑、助劑、改性劑、染料。
二、加快化纖行業結構調整的主要措施
(一)加強對化纖行業的投資引導。各級政府投資主管部門要按照“調整存量、優化增量”的原則,加強對化纖行業投資建設的引導,積極鼓勵和支持符合重點發展方向的技術和產品投資項目,嚴格限制技術含量不高或一般擴大生產能力的項目,禁止高能耗、高污染的項目,淘汰落后技術及裝備。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規定,新建日產300噸及以上聚酯項目須報國家投資主管部門核準后方可實施;嚴格限制新建年生產能力10萬噸以下的聚酯項目。對未經核準擅自開工建設的項目,國土資源主管部門不得予以供地,銀行不得予以貸款,投資主管部門不得予以辦理相關減免稅確認手續。
(二)加大化纖行業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力度。建立健全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支持化纖企業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加強企業技術中心建設,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努力掌握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w產業集聚區域的地方政府,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創建區域性化纖技術創新服務平臺。鼓勵化纖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國(境)外化纖企業和研究機構聯合開發關鍵技術并實現產業化,對成效顯著的項目,通過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財政專項資金予以補助和獎勵,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為企業技術創新活動營造良好的環境。支持企業加快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對生產工藝和裝備進行改造,以適應生產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纖維的需要。鼓勵企業實施生產過程信息化、節能降耗、提高質量、清潔生產等技術改造項目。
(三)強化企業管理和優化企業組織結構。引導化纖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積極借鑒和吸收國內外的先進管理經驗及方法。建立和完善人才培育激勵機制,加快企業人才隊伍建設。積極實施企業管理信息化工程,以信息化提升企業的綜合管理水平。鼓勵化纖產業集聚區域依托大型化纖企業或流通服務企業、行業協會建立專業電子商務系統,實行大宗化纖原料及產品的網上交易。引導企業在發展中堅持突出主業,增強核心競爭力,防止出現盲目多元化現象。鼓勵企業通過購并、控股、聯合等方式,實現資源優化重組,提高集約經營程度,增強綜合實力和市場競爭能力。鼓勵有條件的化纖企業聯合建設符合國家產業導向的化纖原料項目,緩解原料“瓶頸”制約。
(四)積極引進國外資本、技術、人才和擴大化纖出口。積極引進國外化纖領域的資本、技術和人才,推動化纖原料和高技術新型纖維發展。進一步加大國際市場開拓力度,擴大化纖產品出口,緩解國內市場競爭壓力。鼓勵企業開展加工貿易業務,降低生產經營成本、減少資金占用。引導出口企業加強自律,防止因無序競爭削弱行業整體競爭力和引發國際貿易爭端。鼓勵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通過投資辦廠、購并企業、境外加工貿易等方式,充分利用國際原料和市場資源,參與國際市場競爭,規避國際貿易爭端風險。
(五)大力實施品牌戰略。引導企業強化品牌意識,積極爭創并申報中國名牌產品、中國馳名商標和*名牌產品、*省著名商標,努力創建區域性品牌。支持企業積極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組織生產,完善企業計量保證體系,推廣質量、環境等國際通行的管理體系,提高產品質量,夯實品牌戰略的質量支撐基礎。建立健全品牌保護機制,切實加強對名牌產品、商標等品牌的保護。
(六)加強對化纖企業的服務。發展改革、經貿部門要加強對化纖行業投資、市場等方面的政策指導和信息服務??萍疾块T要加大對化纖行業關鍵技術攻關的支持。國土資源部門要對化纖企業實施結構調整的投資項目在供地上給予支持。金融部門要對產品有市場、技術水平高、誠實守信的化纖企業的合理流動資金需求和實施結構調整的建設資金需求給予支持。引導企業通過直接融資、合資合作等多種途徑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等中介組織的作用,加強各專業性行業協會之間的溝通與合作,促進其在貫徹產業政策、加強行業自律、增進企業交流、提供信息服務、組織聯合開發等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