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城市升級指導意見鎮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加快我鎮的城市化進程,推動城市升級,經鎮委、鎮政府研究,特提出以下工作意見。
一、城市升級的指導思想和目標
*毗鄰市區,是市區東拓的承接地。我鎮城市升級的指導思想是:融入大市區,按照市區新的組團來規劃建設*,從邊緣走向核心,從郊區變成東莞未來中心城區的一部分,實現由初級的城市化向高級城市化方向轉變。總的戰略目標是:把*建設成為與大市區一體化的東部新城。
市委在謀劃東莞新一輪的發展大局中,在城市結構上提出了市區、同沙、松山湖與東快兩側統籌地帶“四位一體”的新構想,并把*放在“中心提升”這一十分重要的位置。“中心提升”就是要高標準規劃建設松山湖大道兩側地區,推進四個街道、同沙、松山湖與東部快速兩側統籌地帶“四位一體”的融合,做大中心城市規模。我鎮必須充分把握這一大好機遇,貫徹鎮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按照“準確定位、長遠規劃、著眼當前、建設新城、整治舊村”的原則,加快城市建設,提升城市的規劃、建設、經營和管理水平,以新型現代成熟社區建設為重點,先做熟兩大板塊,搭建一大平臺,積極主動參與市區城市功能分工,逐步與大市區融為一體,建設成為基礎設施完備、功能配套齊全、城市環境優美舒適的花園城市。
*年我鎮城市升級的重點內容應包括:做好城市功能定位研究,抓住特色;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升級,做好城市環境升級;集中力量建設新城中心區,促進一批項目的建設,提升城市形象;抓好城市功能配套建設,為城市功能升級打好基礎。
二、城市升級的主要任務及要求
*年城市升級的主要任務包括:修編總規、完善控規,基礎設施升級改造,門戶節點建設,城市功能配套建設,重點項目促建和閑置地消化,環境建設及農村“五整治”。
(一)修編總規
1、修編總規的必要性:我鎮位于“四位一體”大市區的核心,從以前主動要求融入大市區到目前事實上已被大市區所覆蓋。此前,市有關部門先后編制了《東莞市域城鎮體系規劃》、《東莞市主城區城市發展戰略規劃研究》和《東莞市東部快速路沿線(六鎮)土地統籌協調規劃》,以上不同層次規劃都對*發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鎮作為主城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在總體規劃層面響應和落實上一層次規劃。其次,市級功能設施落戶*引發我鎮城市用地功能和發展方向的調整。近年來,市一級的城市功能設施,如中國CBA第一館、理工學校、車管所、海關車檢場等在我鎮選址建設,預計未來會有更多的市級設施落戶,*將會承擔更多的主城區功能。為了適應新的發展形勢,全面審視*發展的優勢、劣勢、機遇和挑戰,制定更為合理的發展目標,重新確定*未來的發展定位,在產業、功能和基礎設施等方面與主城區接軌,有必要完善《*鎮總體規劃》。
2、修編總規步驟:分兩個階段開展《*鎮總體規劃》修編工作。第一階段組織對*的城市定位、發展目標、城市功能和空間布局等戰略問題進行前瞻性研究;第二階段組織編制總體規劃成果。
3、進度及其它安排:邀請有實力的機構承擔修編工作,*年年底前完成修編。
(二)完善控規
今年要編制或送審多項控規:編制《體育館周邊片區規劃》、《*地區控規》、《*片區控規》以及A、B、C、D四個片區控規,完成《*鎮近期建設規劃》,結合實際情況調整《松山湖大道兩側控制性詳細規劃》,并將鎮中心區、華南工業城、*片區等多個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送交市規劃局審批。其中,《*地區控規》、《*片區控規》、《華南工業城控規》6月底前完成,其余控規年內完成;12月底前制作好*地區控規模型。
(三)抓好基礎設施升級改造
按計劃實施新、舊城區重要道路的升級改造工程,主要項目包括道路及交通工程、給排水工程、電力工程、景觀改造工程。進一步完善供電、供水、電信等設施建設;抓好公交站場線路建設。
1、道路升級改造。
(1)舊區道路升級改造:主要抓好教育路和大博街的升級改造,其中教育路全長1180米,大博街全長1110米。要求5月10日前完成教育路、大博街的改造設計,9月1日前完成道路升級改造工程。
(2)新城區道路升級改造:主要抓好*路、*路、富榮路、陳家埔大道及星城國際項目周邊道路的升級改造,其中*路、*路上半年完成改造設計,下半年完成升級改造工程。*年12月底前完成其它道路的改造方案設計;同時爭取完成寮城中路與汽車東站的銜接。
(3)鎮街聯網路及鎮村聯網路升級改造:其中,鎮街聯網道路有兩條,一條連通茶山;一條途經我鎮分別連通東城和東坑,作為莞樟路的分流道路。鎮村聯網路初定為8條,即:元英路(竹園村—嶺廈莞樟路)、金富路(*路—石大路)、一環路(泉塘村石大路—富竹山村莞樟路)、松柏路(東部快速路—翠香路)、河濱西路(石大路—莞樟路)、荔園路(莞樟路—石大路)、源豐路(藥勒村—泉塘村)、疊彩路(福民路—金松路),待市政府審批通過后實施改造。*年先完成改造方案設計。
2、供電、供水、電信等設施建設。主要抓好電網的規劃、建設和改造。抓好供水設施建設,完成公共消防栓的規劃設計、建設,不斷完善電信、郵電和有線電視網絡。
3、公交站場線路建設:在做好全鎮公交規劃、精心設計公交線路的基礎上,統籌建設公共汽車上落點(候車亭)及公交樞紐站。*鎮近期公交規劃已由湖南大學交通運輸與物流研究所編制,已提交方案。上半年完成公交樞紐站的選址及設計方案,9月份前全面完成公交樞紐站及公交候車亭、牌的建設。
(四)環境建設
1、門戶節點建設。
(1)在成熟社區門戶節點設置高品位的城市景觀雕塑,或建設標志性公共建筑,強化松山湖大道東快節點、*立交節點、*路莞樟節點、寮城中路汽車東站節點等的廣告效應。以上節點是*的門戶,代表著*的形象,有著極其重要的標志性作用,要高水平設計和建設。
(2)建設好市民廣場、政府辦公樓群及周邊商業建筑,使之成為新城中心區代表性城市景觀節點。目前,華南理工大學已編制詳細規劃,研究論證市民廣場商業街區城市空間形態及功能分區,定位為商住混合功能,形成以居帶商,商居兩旺的布局,廣場周邊的建筑以維護政府辦公樓的主體地位為原則,強化廣場軸線的空間序列,廣場空間整體性要強,兩部分呼應。7-8月份先后完成搬遷三聯機械廠、軸承配件廠、東富布廠,兩年內將這一區域建成商住綜合配套區,布局酒店、娛樂、飲食、名牌店,集約發展,做旺人氣,今年先完成相關報批手續及規劃設計,并把土地推出市場,加快建設步伐。
2、環境項目建設。加快污水處理廠及管網工程建設。完成綠地專項規劃,抓好城市綠化工作,廣泛開展創建綠色社區,特別在新城區要進行高密度、多層次植樹布綠,并鼓勵有條件的單位、企業“拆墻透綠”,提升城市綠化率。強化對污染企業和內河涌的整治。
3、深化農村環境“五整治”。上半年完成環境衛生整治、農貿市場整治工作,生態環境整治年底之前實現“三個60”的目標。舊村改造方面,各村(社區)年內完成至少1件“見縫造景”亮點工程。
(五)城市功能配套建設
1、完成新城小學建設。今年完成主體工程,建設規模為50個教學班。
2、建設好水景公園。建成集水利、景觀、休閑于一體的生態綠心,使之成為二十一世紀*中心區的中央公園。目前,東莞市嶺南園林綠化有限公司已提供初步方案,并結合實地現狀進行了局部調整。該方案要求于4月底前定案。水景公園作為鎮財政投資的亮點工程今年要基本成型。
3、抓好讀書公園建設。
4、抓好兩大社區的配套設施建設。兩大社區:一是政府辦公大樓周邊2-3平方公里的區域,二是良橫片區(環城路一帶)。
(六)項目促建和閑置地消化
1、促進項目建設:做好*等項目的跟蹤服務,抓緊協助辦理國土、規劃、報建以及工程質量、安全登記等審批手續,全力協助和推動成熟的項目上馬,并要有標志性建筑,以帶動城市升級。促進照華酒店招商或由鎮政府收購。按規劃完成水利工程建設,貫徹城市水利的建設理念,將水利工程與城市景觀緊密結合起來。
2、地塊回收及推向市場:上半年,完善原商會大廈、玫瑰園及上底村地塊的相關手續后推向市場。下半年采取措施將供電局、國稅、三聯廠等地塊推向市場交易;同時,制定方案,共同協商,協議收回林輝、美爾頓、富竹山、晶都等地塊。
3、消化閑置土地。按照閑置土地處理辦法和原則,采取收取閑置費、協議收購、政府托管等措施,進一步消化閑置土地,爭取閑置土地消化率達到90%以上。對新增的閑置地動態管理,依法登記、依法處置。
(七)強化城市管理
繼續推行城市管理物業化、小區化、市場化,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城市管理運行機制,并做好經營城市文章。
三、城市升級的主要措施
1、實行任務分解,責任到人。制定任務分解表,明確分管領導、責任部門和完成時限。各相關單位、部門將任務進行細化,將責任落實到人。
2、強化督促檢查,建立激勵機制。堅持項目掛牌督辦制,并由鎮聯合督查組每月督查一次,每季評比一次,將工作實績與獎勵掛鉤,實行責權利統一。
3、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重點保障重點工程的建設。對年度安排由政府投資的重點工程,資金由鎮財政分局統籌安排,實施傾斜措施,保障工程建設資金。
4、積極利用社會資金。對經營性項目實行向社會招商,做好經營城市文章。
5、以鎮村一體化的思路整合土地資源,提供大發展平臺。打破產業在社區的地域界線,將產業的優勢聚集成片,推動城市產業結構優化。
6、成立*第二社區居委會,解決房地產花園項目購房業主入戶問題,搞活房地產市場。
7、加強溝通,爭取支持。對于有意向落戶或由鎮黨委政府研究決定的重大投資項目,主動與上級部門溝通、協調,努力爭取用地指標、資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和優惠措施,吸引和力促項目盡快落實。
8、進一步規范建筑市場秩序。結合我鎮的實際情況,制定完善建設管理的相關制度、文件,要制定《*鎮建筑企業勞動用工和工資支付實施辦法》、《關于規范工程報建行為的通知》等,并嚴格遵照實行,盡量防止勞資糾紛和違法建筑的發生,保證和諧、穩定的建設秩序。
9、大力優化投資環境。對現行的審批程序和收費制度進行梳理,堅持依法行政,逐步調整或取消與上級有關文件精神明顯相違背的制度和收費;積極與上級主管部門溝通,對相關的審批程序進行適當地精簡(縮短辦事時限),方便投資商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