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后發者創新交流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在加速。
20**年行程過半,盤點我省各地工業“半年報”,作為欠發達地區的**,表現格外搶眼:同樣面臨高成本時代的種種不利條件,**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39.8%,利稅總額同比增長45.4%,增速均位居全省第二。
再往前推,20**年至20**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速連續五年位居全省前三位。
是什么讓**工業變得不一般?
“這些年來,我們一直在努力探索欠發達地區工業發展從質和量兩個方面同時追趕發達地區的途徑,以產業高端化激活‘后發優勢’,是這幾年**工業發展的基調。”在**市委書記、市長孫建國看來,速度只是反映出過去幾年的投入見效了,但與發達地區相比,**的工業實力還很弱小,很多企業同樣面臨各種困難,“形勢任務不允許我們走老路,必須一開始就立足高起點,并持之以恒地走下去。”他說。
后發者的“先發思路”
——選好產業,就能與先發者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主導產業高端化,特色產業規模化,傳統產業高新化。”7月14日,在**市委五屆八次全會上,這個經過幾年實踐的工業發展指導思想被再一次強調。
這顯然是一個艱難的選擇。
作為傳統農業大市,在錯過發展民營經濟、塊狀經濟和鄉鎮工業等歷史性機遇后,**與省內發達地區的最大差距就是工業。在這樣一個工業基礎薄弱的地區,選擇高端化產業,現實嗎?
不少**人曾經有過這樣的疑惑。在**經濟開發區采訪時,管委會副主任吳自力告訴記者這樣一個故事:20**年,在不少地方大張旗鼓發展汽摩配產業之際,**經濟開發區也沒能抵制住“誘惑”,一下子引來了30多家汽摩配企業。但這種沖動沒有持續多久,在意識到這些項目產業層次、產品檔次都比較低之后,招商之門隨即被關上。
“當時,也有不少人不理解,認為**這樣的欠發達地區,工業項目的數量才是最要緊的。”他回憶說。但今天,事實已經給出了答案:因為產品檔次不高,這些汽摩配項目中的14家已經停工,其中2家破產。“如果不是及時剎車,我們會付出更大的調整代價。”吳自力說。
對低端產業和產品關上的大門,對高端產業和產品卻敞開著。“后發者要實現跨越式發展,必須選對產業和產品,向全球產業價值鏈中的高壟斷性、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環節進軍。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與發達地區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主管工業的**市副市長杜世源說。
在**,這種理想正在一步步變成現實。
游南征和他的“威盛科技”就是一個縮影。日前,當記者找到這位從廣東來的投資者時,他正在位于**經濟開發區東港區塊的工地上察看廠房的施工進度。作為開發區引進的一家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微電子高新技術企業,今年11月投產后,“威盛科技”將填補我省在手機線路板生產上的空白。對**而言,“威盛科技”背后那條IT產業鏈更讓人怦然心動。“昆山引進的第一家IT企業做的就是線路板,我們進駐后,已經有兩家配套企業打算落戶在開發區了。”游南征說。
新的高端化產業藍圖,也已初見雛形。目前,**已經形成了氟硅產業、裝備制造業、區域特色產業三大重點產業,根據規劃,到2012年,這三大產業的銷售收入都將突破500億元。從產業結構來看,今年上半年,**重工業比重達到77.3%,產值同比增長了44.3%,增幅比輕工業多了17.8個百分點。
后發者的“資源優勢”
——生態不是發展的“包袱”,而是跨越式發展的“財富”
藍天、綠水、白云,**是個好地方。早在2006年,**所有縣(市、區)就被國家環保總局命名為“國家級生態示范區”。
然而,生態保護與工業發展要做到齊頭并進,卻并非易事。作為錢塘江源頭,**對整個流域的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對浙江的發展全局都負有重大環保責任。
這也意味著,**工業發展的每一步,都必須滿足這個前提,面對一些工業項目,只有忍痛放棄。
出路在哪里?“生態與工業可以和諧發展。生態就是**最大的發展資源、最亮的招商名片。實現跨越式發展,生態環境不是包袱是財富。”這在**已成為全市上下的共識。
在實踐中,**找到了一條生態與工業良性互動的新路徑。
這條新路徑有一個制度保障:落地項目綜合評估制。
在**投資興業的企業家都知道,在這里投資,有沒有環保技術、有沒有足夠的資金配備環保裝置、有沒有環保方面的新技術和人才,是項目能否入駐各工業園區的首要條件。達到這些要求后,項目還要送給專家把關。去年下半年,**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5個項目,就被專家們“無情”否決了。
為了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市政府還實行了環保“一票否決”制,這幾年否決了1000多個不符合產業發展規劃和政策的項目。
一個個項目被“砍”掉,但**近年來的工業發展卻持續高速增長。動力從哪里來?答案還是生態!在**,良好的生態已經成為吸引高新產業項目的最大招牌。
讓我們把目光投向錢江源頭——開化縣。近年來,隨著硅產業的迅猛發展,開化工業拉開了跨越式發展的序幕。而硅材料企業之所以相繼落戶開化,正是因為開化付出巨大代價保護下來的“綠谷”。現在,開化已成為全省最大的硅材料生產基地,在生態與工業的選擇中,做到了“魚與熊掌兼得”。
當我們把視野擴大到整個**,看到的同樣是一幅生態與工業良性互動、和諧發展的景象。在**,環保指標已成為各縣(市、區)選擇產業和項目的首要指標,成為人大政協視察、監督工作的重中之重,成為媒體和社會各界始終關注的焦點。
結果是令人欣慰的。統計顯示,在工業產值連年保持高增長的同時,**出境水水質達標率由20**年的65%,提高至20**年的100%;空氣質量二級以上優良水平的天數,由20**年的339天,提高至20**年的358天。
后發者的“困難攻關”
——抓住困難中的機遇,就能在新一輪發展中勝出
上半年工業發展各項“好看”的指標,并沒有讓**人“牛”起來。
“各種生產要素成本大幅上升,國家宏觀調控政策效應不斷顯現,企業面臨的困難還在繼續積累,工業經濟下滑的風險在加大。”對于當前形勢,**作出的判斷讓我們的心情也跟著緊張起來。
這只是其一。看待困難,**人還有另外一個視角:抓住困難中的機遇,就會在新一輪發展中勝出。
今年以來,一場后發者的“困難攻關”在三衢大地自上而下全面鋪開。
首先是**市委、市政府的“困難攻關”。針對不少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困難,**開展“百家部門聯百企”活動,市本級1**個部門與1**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一對一”掛鉤結對,逐家走訪,逐個落實幫扶措施。17家政府部門和事業單位,一舉砍掉132項、300多萬元涉企收費。針對企業資金短缺問題,市政府將企業劃分成不同類型,組織全市所有金融機構的力量,開展對接幫扶。在不久前舉辦的一次銀企對接會上,又有61家中小企業及農戶獲貸款授信總額達3.43億元。
**企業的“困難攻關”同樣精彩。在龍游縣浙江億洋工具制造有限公司采訪時,該公司正對一座三層高的略顯“寒酸”的舊辦公樓進行粉刷裝修,董事長**告訴記者,原本打算投入1200萬元建設一座新辦公樓,現在決定不造了,先把這筆錢用在技術改造上。今年該公司用于技術改造的投入將達到6500萬元。
**算得“精明”。作為一家傳統行業的企業,這幾年“億洋”不斷加大研發投入,開發出多種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扳手,附加值是國內同行的四五倍,今年產值可以達到2億元,比去年增長25%。“現在又是一次發展機會,這次技改完成后,可以新增產值5億元左右。”他說。
更值得一提的是,**依然保持著一份難得的冷靜。“盡管土地資源相對富裕,但在產業選擇上,我們要繼續堅持寧缺勿濫,‘留空留白’,為高端產業留出空間,為未來發展留出空間。。
風正一帆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