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環境執法發言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省政府召開的保障城鄉供水安全、加強環境執法工作電視電話會議非常重要,全省水利系統要認真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堅決做到依法嚴格管理、嚴格保護,確保全省飲用水源地供水安全。
一、要統一認識,把保障飲用水源地供水安全作為水利部門的首要任務
保障飲用水源地供水安全,直接關系到城鄉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是最為重要的民生問題。全省各級水利部門要以對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精神,把保障飲用水源地安全供水,作為當前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務;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新時期治水新思路,按照以人為本、人水和諧、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的治水原則,在繼續治理洪澇災害的同時,更加重視維護江河湖庫的健康生命,保障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保證全省水源地的供水安全;要把飲用水源地安全保障措施,納入水利規劃、建設和管理的各個環節,明確工作目標,健全工作體系,落實工作措施,嚴格工作責任,真正建立保障全省飲用水源地供水安全的長效機制。
二、要科學調度,著力提高全省江河湖庫的水資源供給能力
各級水利部門要把優先保障水源地供水安全,作為水利工程運行調度的首要原則。堅持防洪防旱和防污護水統籌兼顧,有針對性地制定保障水源地供水安全的水利工程調度預案,在認真總結這幾年江水北調、江水東引和引江濟太實踐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水利工程調度方案,強化水資源配置管理,提高全省江河湖庫的水資源供給保障能力。為有效控制太湖藍藻生態危害,我廳會同流域機構和無錫、蘇州兩市水利部門,建立了太湖常年引江調水機制,通過望虞河和常熟水利樞紐工程設施,爭取枯水年調引30億立方米、平水年25億立方米、豐水年18億立方米長江水進入太湖,加快促進水體流動,改善水體結構,增強水體環境容量,保障太湖供水安全。各級水利部門都要針對本區域飲用水源地的薄弱環節,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加強水利工程的科學調度,為飲用水源地的水量水質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三、要落實規劃,切實加強備用水源和應急水源建設
針對全省部分飲用水源地存在的水量水質不安全隱患,去年,我廳牽頭組織編制了《全省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安全保障規劃》,《規劃》對全省94個縣域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供水安全進行了系統評估,提出了加強水源地保護、調整水源地規劃、建設備用水源和應急水源的綜合治理措施,并核準公布了全省第一批縣域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保護名錄,把現狀水質好、污染少的河流、湖泊和水庫列為備用飲用水源地,把優質的地下水用于應急儲備水源。該《規劃》將于年內報經省政府批準實施,各地要按照《規劃》提出的要求,切實加強現有飲用水源地的建設、管理與保護,抓緊解決部分飲用水源地水量水質不可靠、不安全的隱患,積極實施備用水源和應急水源建設,確保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人民群眾的飲用水源安全供應。
四、要嚴格管理,切實加強飲用水源地和水(環境)功能區管理
加強水(環境)功能區管理,是保障飲用水源地安全的關鍵措施。各地要按照水利部和省廳的部署要求,抓緊完成水(環境)功能區納污能力的核定工作,依法提出限制排污總量的意見。要把按水系河流確定的水功能納污能力與行政區劃限制排污總量相銜接,嚴格控制污染物入河(湖)排放總量。要根據各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布局和河網水系條件,抓緊規劃調整河流的功能布局,逐步實行引排分開、清污分流,加快建設清水通道系統,保障飲用水源地長久安全。對飲用水源地所在的水功能區,要建立更加規范、更加嚴格的水量水質監測制度,定期水文水質公報。要加強飲用水源地上下游、左右岸水情、水質變化動態監測,對因上游和周邊地區的污染水體下泄,可能導致飲用水源地的安全威脅,及早采取有效應對措施,消除隱患,保證安全。要嚴格入河(湖)排污口審批管理,凡是在飲用水源保護區范圍的排污口設置申請,堅決不予批準,已經設立的,必須重新進行評估,凡是影響供水安全的,都要限期取締。要針對各個飲用水源地的不同情況,因地制宜地制定生態修復與保護規劃,有計劃地實施生態清淤,治理內源污染;退耕、退養、退漁,還林、還水、還濕地,建立生態保護區。
五、要加大力度,扎實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
解決農村飲用水安全問題,是農村群眾最為迫切的要求,省政府已經將保障農村飲水安全列為新農村建設五件實事內容。各級水利部門要在政府的領導下,會同相關部門,抓緊編制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規劃,并做好與區域供水、水源保護和村鎮建設規劃的銜接工作,提高規劃的科學性;要把中央補助、各級政府扶持和運用市場機制、鼓勵社會投入有機結合起來,擴大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投入渠道;要加強工程項目管理,規范基本建設程序,嚴格建設管理,強化社會監督,提高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的效率和效益,真正做到把實事辦好、好事辦實。
六、要確保安全,抓緊制定完善飲用水源地應急管理預案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當前,突發性水污染事件已經成為影響水源地供水安全的最大威脅。各級水利部門要按照超前預警、及時應對、有效處置、確保安全的要求,抓緊制定完善飲用水源地應急管理預案。一旦發生突發性水污染事件,及時啟動應急預案,主動會同有關方面實施跟蹤監測,關閘截污,引清釋污,啟用備用水源和應急水源,確保人民群眾飲用水安全供應。各級水利部門都要加強突發性水污染事件的信息報送責任制,嚴格信息報送紀律,確保上下信息暢通,應急處置及時。
保障人民群眾飲用水安全,既是一項緊迫任務,又是一項長期工作。各級水利部門要認真落實這次會議特別是仇和副省長的重要講話精神,在地方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切實履行職責,堅持科學治水,抓緊建設飲用水源地長效管理機制,加快提高全省飲用水源地安全保障水平,為“全面達小康,建設新*”作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