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有感于車禍帶來的危害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先回顧一下我駕駛的歷史,小學3年級,我就已經開始駕駛機動車了,當時年齡還小,也沒有什么安全意識,雖父母堅決反對,但我還是在我最小的年輕的沒有風險意識的叔叔的指導下偷偷學會了駕駛,并一發不可收拾,從上初一那年開始,也許父親意識到打壓堵截不讓我駕駛我仍會背地里在各種場合尋找各種機會開車,基于安全考慮,我的父親對于我駕駛的事的態度開始由責罵轉向了指導,漸漸地,我開車變得正大光明,也得到了許多老駕駛員的關于駕駛安全的各方面的言傳身教,結合自己在駕駛過程中遇到的險情,也積累了不少的經驗。在這13年的駕齡中,我駕駛過各類車輛,從摩托車、拖拉機、面包車、轎車、到嚴重超載的大型卡車,車況有好,也有差得剎車踩了十多腳才有響應的破車,我的駕駛并未出過事故,但是也遇到了不少險情,這對我在駕駛方面的成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下面就將我對于駕駛的一些經驗和體會不系統地與大家交流分享。
今天看了一個高中同學發表的日志“車禍”,有些感慨,車報廢了,還好人一切都好。汽車的廣泛使用,極大的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但觸目驚心的車禍也釀成了無數的慘劇。作為一個已經有13年駕齡的“老駕駛”,同學的車禍促使我想在這談談一些駕駛經驗、技巧,希望能對朋友們有所幫助,特別是剛學會駕駛的朋友。
首先,我認為,作為一個駕駛員,特別是新駕駛員,要始終記住一點,駕駛最重要的是安全意識和在安全意識的指導下的安全操作、習慣以及技巧。駕駛并不難,駕駛的基本操作裝置5個(自動檔的車輛為4個)——剎車、方向盤、油門、(離合器)、變速桿。熟練駕駛并不難,難的是安全駕駛,一個新駕駛員在半個月內足夠將車開得很流暢,但卻存在著許多潛在的危險,因此要從學駕駛時開始,就要培養良好、安全的駕駛習慣。現在大多駕校的目的是為了讓學員通過考試,因而在其交授的內容中有關于良好、安全駕駛的技巧幾乎沒有涉及。
1.關于變線
車輛在行駛過程中的變線是不可回避的操作,但變線操作不當引發的車禍也屢見不鮮,這主要是駕駛習慣不好而造成的。記得高考后那個暑假,我一同學剛進行完駕照科目三場地考的考試,駕駛教練車從考場回駕校的路上就差點因為變線時沒養成良好的習慣而發生車禍:當時我經過教練的允許坐在駕駛室的第二排的座位上,當車行駛至距一個路口約150米左右的距離時,由于我們要在前面路口左轉而車正行駛在處于中間的行車道上,所以我同學開始了變線操作,首先撥動左轉向燈開關,轉向燈亮起,接著開始向左打方向盤,而此時教練并沒有對其操作表示任何異議,但此時我喊了一聲“看后視鏡”,接著我同學看了一眼后視鏡后立馬將已經左打的方向盤急速往右打,此時一輛車從左后方呼嘯而過,差點與我們的教練車擦到,接著是教練不覺于耳的謾罵。以上險情源于沒有養成良好的變線習慣,對于大多數新手而言,他們只記住了變線、轉向要打轉向燈,而忽略了轉向燈的真正作用。一個安全的變線過程操作應該是:在做變線前要預留有足夠的完成變線過程的距離,首先通過后視鏡(包括左、中、右三后視鏡,向左變線重大為左后、向右變線重點為右后)觀察后方車輛的情況,在確定滿足變線條件的情況下開啟相應的轉向燈,此時一定不能立即撥動方向盤,正確的操作是在轉向燈亮起后通過后視鏡觀察后方車輛的行駛情況,確認后方車輛已經明白了你的變線意圖,與你保持有一定的安全距離(如果在你開啟轉向燈后,后車閃燈示意或鳴笛,此時后車是在向你傳達請勿變線的信息,你注意領會后車意圖,在確認清楚后車意圖前不可撥動方向盤變線),此時撥動方向盤開始變線,變線過程應平穩而迅速,在變入新的行駛線路后應通過左中右三后視鏡觀察你現所處的行車道后方車輛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若在變線結束時轉向燈未自動彈回,應手動將轉向燈操縱桿撥回關閉位置,以免干擾其他車輛通行。這樣整個安全的變線過程完成,要養成這個習慣要記住一點,轉向燈的作用是向其他車輛及行人傳達你的轉向意圖,讓其他車輛及行人為你的轉向提供方便,所以在轉向燈亮起后你應該通過觀察確認其他車輛和行人是否已領會到你的轉向意圖,在確認其他車輛行人以對你的轉向做好準備后才可以開始轉向。通俗而簡單的說就是,“燈是打給別人看的,你是需要看別人的”。
與此相關聯的一個良好的駕駛習慣應該是:在車輛行駛過程中勤于觀察后視鏡,掌握車輛后方的情況。無論在什么道路上行駛,在我們撥動方向盤前我們必須養成先觀察后視鏡掌握車輛后方的情況的習慣。對于許多駕駛員特別是新手而言,在車輛行駛過程中其只關注車輛前方的情況,而忽略了后方的情況,這樣往往會盲目轉向,釀成車禍。如果你在每次駕駛前,一上車沒有觀察后視鏡并調整其對于你來說適宜角度的習慣,這就為你行駛中的忽略車輛后方情況而釀成車禍埋下了伏筆。如果你在駕駛后視鏡損壞或角度未調好的車輛時沒有感到不舒服,說明你沒有養成勤看后視鏡的習慣,應該警惕。
3.關于轉向時轉向側的后輪位置。
在開車時必須要注意在人行橫道或較窄的路上轉向(特別是較大角度的轉向)轉向內側后輪的行駛位置,因為車輛在前行轉向時,同側前輪與后輪的行駛軌跡是近似的同心圓,并且后輪的軌跡在前輪的內側(更靠近與轉向側),如若不注意觀察,容易在人行橫道或人群密集條件下轉向時碾壓或碰撞到行人,在窄道時蹭邊或后輪落坑。
4.關于駕駛時座椅的位置。
在開車時,座椅離方向盤的位置不宜過近也不宜過遠,過遠過近都不利于在緊急情況時的迅速轉向,并且駕駛時容易疲勞。適宜的座椅距離應調節在使自己在手握方向盤背靠座椅的情況下手臂微曲。
5.關于撥動方向盤轉向時手在方向盤上的位置。
車輛在轉向時不同的人撥動方向盤的手勢、手型及在方向盤上的位置不盡相同,但應該掌握一個原則,(特別是在轉急彎時),手放在方向盤上的位置應對于左右兩個方向上都留有轉向的余量,以應對在轉向時突然避讓等緊急情況繼續迅速往某一方向撥動方向盤的需要。據我觀察,有許多老駕駛員在轉急彎(特別是回頭彎時)有在轉到需要角度后,手一直以極限位置(如右彎時,手放在方向盤上的位置是左手在右手之上交叉并接觸),這樣會造成如前方突然出現緊急情況需要又繼續快速右轉(以右彎為例)時兩手相互阻礙而不能迅速轉向,釀成事故。另外,就是一般情況下最后兩手都放在方向盤上,不要沒事就單手握盤裝酷,特別是在路況不好使,要做好隨時緊急轉向的準備。
6.關于在駕駛時做與駕駛無關的事。
我們在駕駛時無可避免的要做一些與駕駛無關的事,比如說開音樂播放器,調節播放器音量,調換CD機里德碟片,點煙,,找東西,接電話,甚至發短信。為安全起見,不提倡開車時做與駕駛無關的事,但是實際情況往往是我們一般不愿停下車來再做這些事情,而是邊開車邊做,這樣如果要領沒有掌握容易釀成大禍。我初二時差點就因為在開車時換CD機里的CD,眼睛沒有注意看路況,在找新的CD碟是身體傾斜下意識帶動手向右打方向而將車開下山崖,還好我叔叔在旁邊大喝一聲,我及時發現險情且處理得當。既然我們無可避免在駕駛時做其他的事,那么我們就應該謹記在做其他事時我們應該把握什么:首先是意識上要清楚自己還在駕駛;第二要適當降低車速;第三要至少有一只手放在方向盤上,并且位置應該在方向盤頂部附近,保持有一定的拿握力度,便于單手左右轉向;第四,左右腳的位置要保持與正常一心一意駕駛時的位置一樣,不能因為做其他事而改變習慣性的腳的擺放位置;第五,在做其他事情是,最好是不要用眼睛去看便能把其他事情完成,視線一直放在路上,如果必須要用眼睛去看才能完成的事(如發短信),視線的特點是大部分時間看道路,在確認前方路況良好情況下快速看一眼做其他事情需要看的地方,無論是否達到目的,都要立即將視線移回道路上,沒達到目的也要在再次觀察好路況確認安全的情況下再迅速的以同樣的方式再去看。總之,就是眼睛要看清楚路況、無論身體怎么動,握方向盤的手不能亂動,腳下的位置不要亂移動。
2.關于倒車。
倒車時我們最容易忽視的是前方的情況。由于倒車時車輛行車路線是,往左后到,車頭往右擺;往右后到,車頭往左擺。所以我們在倒車時除了要注意、明確車尾(包括車尾中間部分后方是否有障礙物,和車尾部的左右兩個角的位置后的情況)情況外還有注意車前方的情況(往左后倒時注意右前車頭最外部、往右后倒時注意左前車頭最外部是否會刮蹭到其他車輛或障礙物)。在倒車時,在確認車輛正后方部分無障礙物的情況下,關注重點應該是車輛的3個角,往左后倒車時是右前角、左后角、右后角(由于左前角的軌跡在原來車覆蓋的區域內,所以安全),往右后倒時是左前角、左后角、右后角(由于右前角的移動軌跡在原來車體覆蓋的區域內,所以一般安全)。
7.關于駕駛時腳的擺放位置。
駕駛時,我們的左腳負責操縱離合器(自動擋無),右腳負責操縱剎車和油門。所有車輛都是油門在最右邊、剎車在中間、離合器(自動擋無)在最左邊。但是如果你經常開不同的車你會發現,雖然所有的車都按上述右、中、左---油門、剎車、離合器排列,但其間的距離和相對于駕駛座正中央位置線的垂直距離,不同的車是不同的,也就是說有可能你開A車時油門的位置對于你的坐姿來說是相當于在你開B車時剎車的位置,這樣如果你經常開B車,突然去開A車,就有可能在應該踩剎車時而踩上油門而釀成慘劇。為了防止以上現象的發生,在駕駛時,每上一輛車的駕駛座后應在未啟動的情況下,模擬踩剎車和油門,熟悉剎車和油門的位置,在車輛行駛后,右腳要始終處于油門或剎車上(即當不需踩油門也不需踩剎車時腳應放在剎車踏板上(未踩下),右腳不能整個放在地板上。)。另外,從保養車的角度出發,左腳不宜長時間放在離合器踏板上,在不需要踩離合器是左腳應放在離合器左側(一般車輛離合器左側都有一個突起的平面供腳擺放,并可視左腳在右轉時給身體一個支撐的力)。
8.關于速度的控制。
開車時當駕駛員的視線末端落在車頭前方比較遠的地方時,一般會習慣性地下意識地開得較快,當視線末端落在離車頭較近的地方時,車速會習慣性地下意識地開得慢一些。所以在開車時可以根據自己的狀態和路況選擇一個合適的視線末端位置來控制車速。酒后駕車不提倡,但萬一以后迫不得已酒駕時記得把視角拉近些,另外就是酒后不要用感覺來判斷車速,要記得經常看速度表,在心里給自己設定一個極限速度,無論路況多好,都不要讓速度表指針超越這個速度。在高速公路上開車時,也不能只靠感覺來判斷速度,要養成看速度表,注意控制車速的好習慣,不要看路況好就一味加速,等到車發飄時才知道控制就也點危險了。
9.危險的左轉彎。
在山路上行駛時,最危險的彎道是視線不清的左彎,因為左彎如果速度稍快容易占到對面的車道,由于山坳突起部位的阻擋,駕駛員并不能在進彎前就觀察清楚彎那頭是否有來車,這樣一來如果速度稍快,在進彎時發現對面突然有車輛出現,我們勢必會下意識地向右回方向,而彎道是一個向左的弧形,彎道的正前方和右方一般都是山崖,如果車速稍快,在還沒有來得及踩剎車的情況下,車已經沖出路面。在左彎處發生的車禍在貴州這樣多山的省份時有發生,必須引起重視。而右彎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雖然在山路上右彎也會被山坳阻擋視線,但如果以稍快速度進右彎稍占對方線時發現對方來車,往右打方向由于彎道的弧形本來就是向右,而且內側靠山,所以一般不會發生危險。所以,總的來說,在多山地區的山路上開車,要特別警惕左彎,在有急事開快車時右彎的速度可稍快,但進左彎速度一定要慢。
10.警惕小彎。
在多山地區的山路上,有一類急彎很具隱蔽性,其在你進彎前的視線范圍內的轉彎幅度極小,一般會讓我們誤判為無需或稍微減速便可平穩通過的彎道,但在你進入彎道后,隨著視線的推移,你會發現在接近彎道中部會有一個很大的轉彎角度,此時再減速已經來不及,這種彎道對于不熟悉該路線的駕駛員來說發生沖出路面的事故的概率極高。因此,建議在自己不熟悉的路線上開車時,無論如何在遇到彎道時一定要充分減速,做好隱蔽彎的轉彎準備。一般來講,不提倡開快車,特別在多彎的山路上,但如果有急事確需開快車的話,應盡量在直到上快開,在進彎前充分減速,當車進入整個彎道約1/3到1/2位置將整個彎道對面情況看清后便可開始提速,左彎進彎速度一定要慢。
11.下長坡時要注意。
從安全角度出發,車輛在下長坡或大坡時,在剛入坡的位置,我們應該養成試踩一腳剎車(輕點一下剎車,感覺到有剎車感即可)的習慣,這是在測試剎車是否有效,汽車作為一種機器,難免各部件會發生機械故障,如果在入坡前剎車已失靈,但由于之前一直未使用到剎車,我們并不知道,而剛入坡時一般車速較慢,也不需踩剎車,我們也就還不知道剎車已經失靈,但如果等到需要踩剎車時我們才發現剎車失靈那么此時的車速已經很快,我們就處在了比較危險的境地。所以有時候這種不起眼的習慣就能救我們。另外,汽車在下坡時不要養成空檔溜坡或踩著離合器溜坡的習慣。空檔溜坡容易加速變速同步器的磨損,而踩離合器溜坡也不利于離合器的保養。同時空擋溜坡容易導致險情,比如說發動機突然熄火后導致剎車泵失去動力而進步一導致剎車踏板踏下后變硬,最終剎車失靈,而對于液壓助力轉向的車在發動機熄火后也于助力系統失去動力,方向盤轉向也會變硬,容易發生危險,另外如果是坡比較長,如果一直空擋溜坡會增大剎車的使用時間,而長時間連續使用剎車,會使剎車片溫度升高,漸漸地剎車性能下降,甚至有可能導致剎車失效。而如果在下坡時我們是掛在一個合適的檔位上的話,不僅可以通過發動機保持一個較平穩的車速,減少剎車的使用和磨損,而且對于使用電噴系統的發動機,此時,發動機會進行強制怠速,切斷供油,這樣還可以省油,安全又節能。
12.剎車失靈時的處置。
我在多年的駕駛中曾經兩次在下坡時遇到過剎車失靈的情況,由于我有入坡點剎的習慣,在車速不是很快的情況下就發現了剎車的問題,一次是通過多次反復踩剎車踏板,最終恢復剎車,另一次是通過發動機制動成功處置。當我們遇到剎車失靈的情況時,首先要鎮定,快速的反復踩剎車踏板,快速踩放、踩放反復最多5次,如果仍無效,此時放棄使用剎車制動,迅速用發動機制動,使用發動機制動的操作為(對手動檔車輛適用):迅速踩下離合器,將變速桿撥到空擋位置,迅速抬起離合器踏板(但腳仍放在踏板上為下一步操作做準備),在空檔(未踩離合器)況下猛踩油門,將發動機轉速起到極高位置后,迅速松開油門踏板同時左腳踏下離合器踏板,迅速將變速桿用力推入一檔(最低速檔)位置,并將右手始終壓在變速桿上防止其脫檔,迅速抬起離合器踏板,此時發動機聲音會因為車速的帶動而變大,進入發動機制動狀態,這樣,隨著發動機的阻礙作用,車速開始降低,并最終恢復到一檔的正常怠速速度左右,這樣的速度可以保證足夠的安全,在此過程中可以不斷地踩剎車,試探剎車性能是否已恢復,在速度較慢或者通過坡道后視情況可踏下離合器,拉上手剎,停車檢查。發動機制動的操作要點有兩點:第一,在空檔猛加油時一定不能踏下離合器踏板,否則將很難將變速桿撥入一檔(低速檔)位置。第二如果在猛加油后感覺將變速桿推入一檔的阻力仍較大(一般車速較快時會發生這種情況),此時應加大空檔時猛加油的程度,進一步提供發動機轉速后再推變速桿,或者改用逐級降低,即先用速度稍高的二檔來制動,待速度稍降后在同樣的操作將變速桿換到一檔位置繼續制動。另外,剎車失靈但車速不是很快的情況下,還可充分利用地形,通過車身與道路旁的側壁摩擦來制動。在腳上的剎車踏板失靈后切不可盲目拉手剎,因為手剎裝置的強度一般難以抵擋車輛正常行駛時停車所需的力,在車速較快時拉手剎會導致手剎也失靈,最終導致停車困難(當然,一般大型車輛上使用的氣手剎可以在緊急時使用,其會使所有車輪迅速抱死)。
除了上面提到的這些方面外,在安全駕駛方面還有許許多多注意事項和安全駕駛技巧我還沒有談到,比如說雨天駕駛注意事項及打滑的處置、夜間駕駛注意事項及技巧、泥濘道路駕駛技巧、緊急避讓注意事項、砂石路陡坡坡防打滑技巧、"n"字型急彎安全過彎注意事項、普通公路行車線路的選擇、不可預見障礙物致使車輛飛起離地后的處置、常見的駕駛壞習慣等,感覺安全駕駛涵蓋的東西太多,明天還要上班,寫到這里,我實在是沒有耐心再寫下去,將其一一展開寫出,有需要了解交流的,我們以后慢慢聊。還記得小時候剛學車時,我叔叔就跟我說過這么一句話“起步三點頭,下坡猛加油,轉彎不剎車,翻死算個球”,切記,安全第一,平安是福!
希望我談到的這些經驗、技巧能對剛學會駕駛的你們有所幫助,愿朋友們平平安安!
13.要將危機意識貫徹到駕駛中的每時每刻。
在駕駛過程中一定要有危機意識,開車時不能為了圖方便而存在僥幸心理,在每一個路口、每一個彎道都應該做好避讓來車和障礙物的準備,也就是說開車時要在心里養成一個習慣,認為在每一路口的側向和彎道都可能有車突然出現,基于這樣的考慮車在經過路口和彎道時我們會有意識地減速而讓速度保持在我們認為可控的心里有安全感的范圍內,并且不會為圖轉向方便而違章占線。又比如在正常行駛過程中遇到前車靠邊停車(特別是客車),我們要敏銳的認識到可能會有人從前車車頭位置竄出,或前車駕駛員隨時可能打開車門,此時我們因該提前減速、鳴笛,做好應對上述假設狀況的準備。總之,在開車時要善于識別潛在危險并作好應對的準備。也就是開車時也要銘記的安全第一、預防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