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計算機系統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英文名稱:Journal of Chinese Computer Systems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院
主辦單位:中國科學院沈陽計算技術研究所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遼寧省沈陽市
語
種:中文
開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000-1220
國內刊號:21-1106/TP
郵發代號:8-108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80
期刊收錄:
SA 科學文摘(英)(2009)
CBST 科學技術文獻速報(日)(2009)
Pж(AJ) 文摘雜志(俄)(2009)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榮譽:
聯系方式
關鍵詞:虛擬機技術;計算機系統;管理與維護;應用
在進行計算機系統管理與維護課程教學的過程中,經常會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甚至還會對計算機系統造成破壞,導致計算機無法啟動的現象。虛擬機技術能夠有效解決這一問題,通過對真實環境進行模擬展開教學,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計算機系統管理與維護技能,又不會影響機房的正常教學。
1.虛擬機技術的相關概述
1.1虛擬機的基本介紹
虛擬機(VirtualMachine)是指通過軟件模擬的具有完整硬件系統功能的、運行在一個完全隔離環境中的完整計算機系統。能夠利用虛擬機軟件在現有的計算機系統內部重新模擬一個計算機系統,并且這個模擬出來的計算機系統與原有的計算機系統組成結構是一樣的,能夠真實的對計算機系統的安裝、運行、維護等各種應用進行管理。
1.2虛擬機的基本特征
(1)能夠在同一臺計算機上運行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操作系統,并且不需要進行分區或者重新啟動,為使用者在操作過程中提供了很多的便利。(2)能夠對不同OS的操作環境進行隔離與防護,安裝在不同OS上面的應用軟件與資料不會因為某個虛擬操作系統出現故障或誤操作而受到影響,也不會影響到其他虛擬系統和物理主機系統的正常運行,在計算機系統維護和管理上都比較方便。(3)能夠利用不同的OS進行互動操作,比如局域網絡組建、資源共享、服務設置、復制粘貼等功能都有所涉及。(4)虛擬機技術在使用的過程中,不存在設備不兼容的問題,利用虛擬機技術進行計算機系統管理與維護課程教學也不會給教學設備造成很大的損害,從根本上提高了教學的安全性和可靠性。(5)虛擬機技術能夠對真實的操作環境進行模擬,所有模擬出的計算機系統與運行中的計算機系統是一樣的。但是模擬的計算機系統能夠自由設定并且隨時修改操作系統的硬件環境。(6)模擬的計算機操作系統具備熱遷移、可用性高、快照功能的優勢。
2.虛擬機技術在計算機系統管理與維護課程中的應用
2.1設置虛擬光驅
目前,我國高校的計算機系統管理與維護課程教學所使用機房普遍存在著不配備光驅或者光驅老化、劃傷的現象,很多光盤都不能使用了,給計算機系統管理與維護課程的教學增加了很大的難度。使用虛擬機技術就可以對光驅進行模擬,將所需要的光盤制作成ISO鏡像文件,給計算機系統管理與維護課程教學提供了很多的便利,還在一定程度上節約了高校的教學開支。
2.2設置BIOS參數
不管是虛擬機還是真實的計算機系統,在系統安裝之前都需要設置BIOS,而修改BIOS又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對于剛剛接觸計算機的初學者來說,想要順利的對BIOS進行修改是非常困難的,經常會出現BIOS設置錯誤導致計算機系統無法引導,嚴重的會使BIOS損壞,導致計算機硬件故障。虛擬機技術能夠讓學生放心大膽的進行參數設置而不用擔心會破壞真實的計算機系統,對于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和實踐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2.3硬盤分區和格式化實驗
對硬盤進行分區、格式化、安裝操作系統是確保計算機系統能夠正常運行的基本保障,也是計算機系統管理與維護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虛擬機技術的支持下,學生能夠在模擬的真實環境中進行硬盤分區和格式化實驗,不需要擔心這些操作會對計算機系統造成破壞。
2.4操作系統安裝和系統軟件安裝與使用實驗
計算機硬盤被初始化以后,需要對計算機安裝操作系統和應用軟件,為了不破壞機房現有計算機操作系統環境,學生可以利用虛擬機技術進行計算機操作系統的安裝與應用軟件安裝實驗,具體的安裝步驟與方法與真實計算機操作系統安裝的步驟是一致的。而且,利用虛擬機技術能夠反復對安裝過程進行模擬,也可以針對安裝過程中的某一個步驟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完全不需要擔心這些操作會給真實的計算機系統造成壓力。如果在進行計算機操作系統安裝的過程中,由于學生的操作失誤而造成系統崩潰的情況也無需擔心,可以通過虛擬機軟件的系統快照與克隆技術重新虛擬一個系統把原有系統覆蓋的方式就能夠把系統還原,并且不會對真實的計算機操作系統造成任何影響。
3結論
應用虛擬機技術能夠有效的緩解計算機實驗設備和各類硬件設施不足的問題,對于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操作水平也有很大的幫助。
作者:李玉林 單位: 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李香云,葛華.虛擬機技術在《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中的應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1,13:3214-3215.
關鍵詞:計算機系統;漏洞;程序邏輯結構設計;第三方軟件
在科技日益快速發展的今天,計算機作為高科技工具得到廣泛的應用。從控制高科技航天器的運行到個人日常辦公事務處理,從國家安全機密信息管理到金融電子商務辦理,計算機系統都在擔任主要角色發揮其重要作用。因此,計算機系統的安全穩定是我們必須提前考慮的問題。
目前來看,對計算機系統安全威脅最大的就是本身的漏洞。只要漏洞存在,黑客才有機會入侵我們的計算機系統,據統計證明。99%的黑客攻擊事件都是利用計算機未修補的系統漏洞與錯誤的系統設定而引起的,當黑客探測到系統漏洞后,隨之而來的是病毒傳播,信息泄露,速度緩慢,乃至整個計算機系統癱瘓崩潰,那么到底什么是漏洞呢?
1 什么是漏洞
漏洞也叫脆弱性(Vulnerability),是計算機系統在硬件、軟件、協議的具體實現或系統安全策略上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漏洞一旦被發現,就可使用這個漏洞獲得計算機系統的額外權限,使攻擊者能夠在未授權的情況下訪問或破壞系統,從而導致危害計算機系統安全。
從概念上理解計算機系統漏洞只是文字意義,現在舉個現實中的實例讓你更能透徹理解到底什么是計算機系統漏洞。
如今用電子商務支付是非常方便快捷的交易方式,很多人都開通了網上銀行坐在家里通過計算機網絡可以進行各項業務的辦理。如果一個人在使用網上銀行交易的過程中,如果計算機本身安全系統不健全,這時黑客就可以通過您的計算機系統漏洞把病毒植入計算機中竊取您銀行卡的賬號和密碼,那么存款在瞬間就會被黑客轉走,您的存款無形中已被竊走。發生的這一切都是黑客通過網絡系統遠程在操作。有了系統漏洞無疑計算機系統安全就得不到保障。
2 漏洞對計算機系統的影響
從計算機系統軟件編寫完成開始運行的那刻起,計算機系統漏洞也就伴隨著就產生了。計算機系統軟件分為操作系統軟件和應用系統軟件,因此相對應也就有系統軟件漏洞和應用系統軟件漏洞。下面分別對這兩種漏洞對計算機系統的影響進行。首先分析一下系統軟件漏洞對計算機系統的影響。主要是對windows操作系統常見的若干漏洞分析。
(1)UPNP服務漏洞。此漏洞允許攻擊者執行任意指令。Windows操作系統默認啟動的UPNP服務存在嚴重漏洞。UPNP(Universal Plug and Play)體系面向無線設備、PC機和智能應用,提供普遍的對等網絡連接,在家用信息設備、辦公用間提供TCP/IP連接和Web訪問功能,該服務可用于檢測和集成UPNP硬件。UPNP存在漏洞,使攻擊者可非法獲取任何XP的系統級訪問、進行攻擊,還可通過控制多臺XP機器發起分布式的攻擊。
(2)幫助和支持中心漏洞。此漏洞可以刪除用戶系統的文件。幫助和支持中心提供集成工具,用戶通過該工具獲取針對各種主題的幫助和支持。在目前版本的Windows XP幫助和支持中心存在漏洞,該漏洞使攻擊者可跳過特殊的網頁(在打開該網頁時,調用錯誤的函數,并將存在的文件或文件夾的名字作為參數傳送)來使上傳文件或文件夾的操作失敗,隨后該網頁可在網站上公布,以攻擊訪問該網站的用戶或被作為郵件傳播來攻擊。該漏洞除使攻擊者可刪除文件外,不會賦予其他權利,攻擊者既無法獲取系統管理員的權限,也無法讀取或修改文件。
(3)RDP信息泄露并拒絕服務漏洞。Windows操作系統通過RDP(Remote Data Protocol)為客戶端提供遠程終端會話。RDP將終端會話的相關硬件信息傳送至遠程客戶端,其漏洞如下所述:①與某些RDP版本的會話加密實現有關的漏洞。所有RDP實現均允許對RDP會話中的數據進行加密,然而在Windows 2000和Windows XP版本中,純文本會話數據的校驗在發送前并未經過加密,竊聽并記錄RDP會話的攻擊者可對該校驗密碼分析攻擊并覆蓋該會話傳輸。②與Windwos XP中的RDP實現對某些不正確的數據包處理方法有關的漏洞。當接收這些數據包時,遠程桌面服務將會失效,同時也會導致操作系統失效。攻擊者只需向一個已受影響的系統發送這類數據包時,并不需經過系統驗證。
(4)VM漏洞。此漏洞可能造成信息泄露,并執行攻擊者的代碼。攻擊者可通過向JDBC類傳送無效的參數使宿主應用程序崩潰,攻擊者需在網站上擁有惡意的applet并引誘用戶訪問該站點。惡意用戶可在用戶機器上安裝任意DLL,并執行任意的本機代碼,潛在地破壞或讀取內存數據。
(5)帳號快速切換漏洞。Windows操作系統快速帳號切換功能存在問題,可被造成帳號鎖定,使所有非管理員帳號均無法登錄。Windows操作系統設計了帳號快速切換功能,使用戶可快速地在不同的帳號間切換,但其設計存在問題,可被用于造成帳號鎖定,使所有非管理員帳號均無法登錄。配合帳號鎖定功能,用戶可利用帳號快速切換功能,快速重試登錄另一個用戶名,系統則會認為判別為暴力破解,從而導致非管理員帳號鎖定。
其次分析應用軟件漏洞對計算機系統的影響。除了操作系統軟件外所有運行在計算機上的軟件都是應用軟件,如Microsoft Office word,excel辦公軟件,Windows Media Player,Adobe flash,Acrobat,瑞星和金山殺毒軟件等等,這些軟件上也存在軟件漏洞。
①Windows Word智能標簽無效長度處理內存破壞漏洞。Word沒有正確地處理文檔中的無效智能標簽長度值,如果用戶打開了帶有畸形記錄值的特制Word文件,就可能觸發內存破壞。成功利用此漏洞的攻擊者可以完全控制受影響的系統。攻擊者可隨后安裝程序;查看、更改或刪除數據I或者創建擁有完全用戶權限的新帳戶。
②Windows Messenger是Windows操作系統中默認捆綁的即時聊天工具。在安裝Windows XP的時候會自動安裝舊版本的MSN Messenger,這個版本打開MSN API運行ActiveX控件Messenger。UIAutomation。1并標記為safe。對這個控件執行腳本操作可能導致以登錄用戶的環境泄露信息。攻擊者可以在登錄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更改狀態、獲取聯系人信息以及啟動音頻和視頻聊天會話,還可以捕獲用戶的登錄ID并以該用戶的身份遠程登錄用戶的Mes-senger客戶端。
③Microsoft Excel COUNTRY記錄內存破壞漏洞。
一、教學背景
1.說教材?!段⑿陀嬎銠C系統》選自黑龍江教育出版社信息技術七年級上冊第二課的內容,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將為學生揭開計算機機箱內部神秘的面紗,進而為今后的計算機的操作、數據的存儲、硬件的安裝和維護打下良好的基礎。
2.說學情。本節課的授課對象是七年級的學生,這一年齡段的學生好奇心強、好表現,計算機基礎薄弱,我會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掌握計算機系統的知識。
二、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目標
依據教材和學生的特點,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確立為:
1.知識與技能目標。(1)初步掌握微型計算機軟件系統的組成;知道微型計算機硬件系統的主要部件;初步了解計算機的主要性能指標。(2)懂得利用網絡資源,學會搜集信息,加工整理信息,從而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的信息綜合素養。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小組協作探究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對計算機硬件的探究形成小組競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解決問題的自信心,獲得成功的體驗。
(二)教學重難點
基于以上的教學目標,我將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確立為以下三點:(內容不說):(1)掌握微型計算機系統的組成;(2)計算機硬件系統的組成;(3)初步掌握微型計算機軟件系統的組成。
結合七年級學生的學情,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難點為:計算機硬件系統的組成。
三、教法、學法及教學手段
1.教法選擇。針對七年級學生的認知結構和心理特征,我采用了問題探究、演示講解、任務驅動、啟發引導式教學,實現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有機結合。
2.學法選擇。為教會學生終身學習的方法,鼓勵學生小組協作交流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3.教學手段。為了有效地完成本節課的教學,我采用了實物展示、競賽活動、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教學手段。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思考:同學們都認識哪些計算機硬件和應用程序?設計意圖:首先請學生思考這一問題,根據學生已有的計算機知識,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應該可以給出簡單的回答,教師都給予肯定,同時繼續追問,從而引出本節課的課題《微型計算機系統》。
(二)協作學習,探究新知
1.在第一環節的基礎上,向學生展示課前準備好的電腦機箱一個和系統盤一張。同時教師闡述計算機硬件和軟件組成了計算機系統。設計意圖:通過實物的展示和教師的講解讓學生理解計算機系統的組成。從而解決了本節課的第一個教學重點。
2.布置任務:將課前已經編好號的7個比較主要的計算機硬件(主板、CPU、內存條、硬盤、顯卡、聲卡、網卡)分別分給七個小組,請學生結合課本和網絡資源,小組內協作探究完成以下內容:硬件名稱、硬件品牌、型號、功能和性能參數。并在組內選出一名同學代表,匯報結果。設計意圖:通過任務驅動的方式,讓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計算機硬件知識,增強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也給了學生表現自己的機會,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對于學生匯報過程出現錯誤和不完整的情況,教師及時給予改正和補充。最后發給學生一份教師提前做好的計算機硬件學習文檔,讓學生更全面地掌握計算機硬件系統。就此解決了本節課的第二個教學重點,同時也突破了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3.最后,簡單介紹一下微型計算機的軟件系統,解決了本節課的第三個教學重點。
(三)小組競賽,鞏固提高
在第二個環節之后,給學生兩分鐘的時間,閱讀計算機硬件學習文檔,然后小組派代表完成競賽:猜猜它是誰?最后選出兩個優秀小組以示鼓勵。設計意圖:通過競賽的形式,進一步鞏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四)歸納總結
引導學生歸納總結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并對學生普遍比較容易混淆的地方加以強調。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五、評價與反思
關鍵詞:計算機;系統安全;維護;影響因素
計算機的系統安全是采用相關的技術手段以及相應的管理方法保護計算機的硬件、數據庫以及軟件等一些設備,防范一些偶然或惡意的破壞。計算機的系統維護是計算機系統可以正常運行并對其實行定期的檢測、整理與優化的保護措施,主要在硬件于軟件方面上下手,對于硬件來說,就是加強主要部件的養護與升級;對于軟件來說,就是加強操作系統的殺毒與更新。
一、計算機系統的安全
(一)計算機的安全概述
通常情況下,安全系統會使用一系列的專門安全特性對信息的訪問權限加以控制,只有通過授權的人,或是用這些人的名義進入系統對信息進行閱讀、編輯以及刪除等一系列處理。伴隨計算機系統的硬件不斷發展,存儲的數據量越來越大,如何防止數據的丟失,是我們首先要考慮的問題,相關的生產廠家也要努力的研究并且不斷的解決這一問題。其中防火墻是應對外界干擾設置的一道防線。其作用是隔開網絡內部與外部,明確網絡內外的服務,同時完成授權以及安全訪問控制等一系列相關的安全審計功能。
(二)系統中存在的安全問題
計算機系統的安全問題主要有系統硬件、軟件以及機器設備中的安全隱患問題。例如:系統病毒、系統設備故障、編程錯誤等等一系列問題。要確保計算機系統的安全性,首先就要設置問題權限,一定要強調不相關的人員禁止接觸計算機的有關設備,對訪問權限進行設置并對相關的權限人員進行審查,對重要的數據進行嚴格的加密保護,并對計算機的使用過程進行詳細的記錄。
二、影響計算機安全的因素
(一)漏洞因素
無論是多么先進的軟件均有漏洞與缺陷一系列問題的存在。漏洞
就是一些黑客、病毒以及非法用戶沒有被授權而進行訪問,竊取各個方面的機密以及破壞計算機運行系統的第一途徑。漏洞通常是指軟件漏洞、緩沖區溢出以及協議漏洞。通過漏洞可能會導致系統的不穩定,造成數據的丟失。
(二)黑客攻擊因素
黑客攻擊通常是指口令攻擊、木馬攻擊、漏洞攻擊等等。黑客攻擊往往會導致經濟的大量損失,其主要破壞的是信息的有效性以及完整性,破譯、竊取各種機密信息。
(三)病毒攻擊因素
在目前這個病毒泛濫的時代,任何電腦以及局域網均免不了被病毒攻擊的結果,并且病毒會廣泛的傳播,感染范圍會越來越大,最終可能導致系統癱瘓。其攻擊方式分別為木馬攻擊、遠程的溢出攻擊、后門攻擊、瀏覽器攻擊等等。
三、計算機系統的維護
(一)加強培養安全管理人才
計算機的安全管理是在高科技的技術范圍內,我國在計算機系統
安全與維護方面極度的缺乏相關人才,目前情況下不僅對現有的人才進行有關技術的提高,還要不斷激發其創新的意識與創新的能力。這樣他們才可以對計算機系統的相關安全管理與維護方面的工作進行的得心應手,為信息提供更加安全的保障。所以培養計算機技術方面的人才那是刻不容緩的。
(二)病毒的防御,權限的設置
對于病毒的防御工作,首先要增強內部有關使用人員的知識,養成安全優良的上網習慣與意識,不隨便進行一些下載任務以及使用一些不明來路的軟件與文件,安裝相關的殺毒軟件、木馬檢測以及防火墻的軟件,在部分局域網中采取網絡版的殺毒軟件。計算機采用授權訪問的方式來控制,并且要定期進行更換。針對不同人員的訪問權限也應做出相應的變化,并且需要對系統中所有的資源都設置相應的權限加以控制。
(三)黑客的防御
(1)防火墻技術。對于計算機系統來說,防火墻是第一道防線,其作用是隔開網絡內部與外部,明確網絡內外的服務,同時完成授權以及安全訪問控制等一系列相關的安全審計功能。它是限制器、分析器也是分離器。防火墻對來自內部的攻擊或者病毒威脅很難起到防范作用。在網絡主機的基礎上操作系統的安全與物理安全措施,根據級別由低至高,分別為主機系統物理安全、操作系統內核安全、系統的服務安全以及文件的系統安全。
(2)入侵檢測技術。其是為了確保計算機系統的安全而配置的,是一種可以及時發現并且通知系統中沒有經過授權或者不正?,F象的檢測技術,也用在檢測計算機網絡中存在的違反安全策略的相關行為的技術。入侵檢測系統可以識別出所有不希望存在的活動,這些活動可能是來自網絡外部或者是內部。其可以在入侵攻擊對系統造成危害前,就可以檢測出入侵攻擊,同時利用防護系統驅逐此種入侵攻擊。
(3)系統備份。系統備份是對系統受到攻擊以后或者是系統硬件出現故障以后進行的恢復工作。其是利用合適的備份裝置連接主服務器,達到對整個網絡系統中各個主機上的有關業務數據進行自動的備份管理。事先制定好備份的策略,實現備份的過程以及備份的介質能夠進行自動化的管理,以降低系統對數據進行管理的工作量。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計算機已經成為人們交換信息的重要手段,了解計算機系統中存在的安全隱患以及潛在的威脅,是不可避免的一項工作。同時隨著時間與網絡環境的不斷變化對自身的安全進行不斷的調整,并且要及時建立安全應急體系,防范突發的安全事件,才可以更好的保護系統安全。因此加強對有關人員的培訓力度,提升他們的職業技能,同時對計算機系統進行定期的維護與升級,確保其運行的安全性,只有這樣才可以提高各行各業的工作安全性,進而使我國得各行各業均得到蓬勃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袁毅.淺談計算機系統的安全與維護[J].企業導報,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