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教師學習計劃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計劃目標:
通過 學習,能很快地熟悉 教材,努力提高其教育教學能力,適應教育教學工作的需要。力求達到:
(1)樹立良好的敬業精神,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校,熱愛學生,遵紀守法,養成職業紀律和道德規范,熟悉學校的各種規章制度。
(2)完成教育教學任務,認真撰寫導學案。熟悉所任學科課標,教學工作得到大多數學生的認可。
(3)熟悉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能管好課堂,完成學校分配的班級德育管理工作。
(4)熟悉本學科的最新知識和信息,完善知識結構,更新教育教學觀念。
(5)把握教材重難點,自如地駕馭和處理教材。
(6)開展教學探究、解決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總結教育教學經驗。
二、計劃內容:
1、認真學習師德教育和職業道德修養、現代教育理論與素質教育理論、教育教學技能訓練、以計算機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教育教學實踐研究等。
2、突出新課程教材改革對教師知識能力的新需求和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3、結合自身,提高專業素養,積極參加國家、省、縣教科局組織的繼續教育培訓。
4、通過實踐活動積累經驗。
5、常練教學基本功。
三、學習形式及措施
(1)以自學為主,按時參加學校組織的集中培訓。
(2)認真完成作業,作好學習筆記。寫好心得體會。
(3)積極參加集體備課活動:課標解讀、教材研討、觀摩示范課。
一、個人現狀分析:
我從教16年,在這當中取得過一些很好的成績。但隨著十的召開,《指南》的頒布,我們看到了社會對于幼兒教育的再度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已經成為一個社會關鍵問題,往大了說,它決定著我們國家的未來。面對家長層次的不斷提高,家庭結構的復雜化,幼兒教育要與時俱進。因此學習一些先進的理論,獲得一些切實有效的教育方法,給自己充充電,是我現階段急需解決的問題。骨干培訓恰好給了我這樣一個機會。
二、具體措施:
1、 通過學習,爭取最大限度的理解、吸收和運用新理念、新知識、新技能,提升自身的整體教育教學素養。
2、多讀書,做到每月精讀一本書,每天讀一段有關幼教的文章,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3、實際教學中學會科學合理的設計、組織實施教學活動,用專業的理論觀察、分析與反思。在培訓班中積極參與小組的各種研討活動,不斷提高踐行理念的實踐能力,較準確的把握教育行為。
4、及時記錄讀書、學習、實踐中的有感,不斷反思、分析、調整。
5、以自身良好的表現和學習成績,爭取能參加市里幼教名師的學習班。
6、認真聽專家的講座,做好記錄和反思,不明白的及時向專家請教,并與實踐相結合。
7、積極參與小組的各項研討,多發表自己的觀點、多聽取借鑒他人的見解,感受集體的力量并達成共識,做到取舍、內化成自己的理念,為實際教學服務。
8、每次學習后及時的反思、內化,寫出感悟。
9、制定課題研究的計劃和步驟。
10、在實際教學中多實踐,請老師們多給予指導,同時進行全面的觀察記錄,積累經驗。
11、與老師們多溝通交流,相互學習和提高。
1、加強學習課標,掌握正確的教育觀點。
2、了解當今教育工作的新規律和新方法,為新一學期進行教育實踐做好準備。
3、了解學科的發展動向和最新的研究成果。
4、所掌握的教育理論轉變成教育教學的實際能力。
5、了解國內外大事新聞,結合教學,教會孩子從小做起,關心國家大事樹立遠大理想。
二、學習內容:
根據自身情況,我主要將學習內容分為教育教學技能、教育科學研究、個人修養三大板塊。教學方面將圍繞課題”提高課堂教學語言藝術性“開展自學,而在教育科學研究、個人修養方面,重點通過網
絡,對新知識、素質教育也要有一些有益的自學活動。
三、具體措施:
1、制定個人學習的計劃。
通過各種方式,學習新的教育理論,學習先進的教學經驗,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方法。在學習中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使自己的工作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學生終身發展做更多更有益的工作。
二、學習目標:
通過學習,進一步激發對人民教育事業的熱愛,更深刻理解新課標理念,把握新時期學生生理、心理特點,不斷獲取本學科的最新知識和信息,熟悉所任學科教材內容,掌握先進的教學方法,提高教育教學能力,使自己適應新時期教育教學工作需要。
三、具體措施:
1、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寒暑假期政治、業務學習。
2、積極參加學部、學科組組織的校本教研活動
3、聽從學校安排,按要求參加區省、市、區組織的業務學習培訓。
4、按區教體局和學校繼續教育要求,自學規定的繼續教育材料,做好自學筆記,撰寫學習體會。
關鍵詞:網絡學習行為;監控;可視化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8454(2015)13-0032-04
美國教育部2009年的研究報告《Evaluation of Evidence-Based Practices in Online Learning》分析發現:在線學習比面對面教學更有效。但一直以來,基于網絡教學系統的在線學習普遍存在重課程內容建設和課程設計而忽視網絡學習活動組織和評價反饋的問題。調查表明:46.2%的人認為影響網絡學習質量最主要的因素是“學習監控機制”(曹梅,2002年)。網絡學習推崇自主學習與自我監控,而“缺乏自主性、獨立性,缺乏自我控制的學習能力”的中國學生網絡學習行為整體特征的表現折射出了開展網絡學習行為監控研究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一、網絡學習行為及分類
與傳統學習相比,網絡學習行為由于學習環境、學習對象的表現形式、學習者的心理和行為等方面的變化而呈現出新的特征,如行為環境的開放性與全球性、行為情境的虛擬化與多樣化,行為控制的自主化與個性化等,彭文輝(2006年)、劉中宇(2008年)、邵艷麗(2008年)等從不同角度詮釋了網絡學習行為的表現特征。總體而言,網絡學習本質上是一種自主學習的行為,包括多種發生于網絡的學習活動 。
針對網絡學習行為的界定問題,多位研究者構建了網絡學習行為模型,如彭文輝等人提出的多維度網絡學習行為模型,把網絡學習行為分為信息檢索學習行為、信息加工學習行為、信息學習行為、人際溝通和交流的行為和基于問題解決的學習行為。從微觀角度講,學習行為應該具有層次深度的考量,根據對學習效果的貢獻程度,把學習行為分成低級、中級和高級等不同層次,這也有助于對學生的學習行為進行有針對性評價。
低級層次的學習行為是指簡單的操作行為,包括登錄系統、瀏覽內容、瀏覽資源、點擊欄目、查看個人空間等;中級層次的學習行為是指網絡交互行為,主要包括:答疑、作業、論壇、測試等交互行為;高級層次的學習行為是指學生利用網絡學習平臺開展協作,解決實際問題的行為,隨著信息技術與移動互聯技術的發展,高級層次的學習行為一般會超越單一的網絡學習系統而發生。本研究將主要針對基于網絡學習系統的中低層次的網絡學習行為進行分析研究,主要包括:
(1)答疑:學生在開展網絡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時可以利用“在線答疑”功能提出問題,尋求教師或同學的實時幫助,也可以解答他人提出的問題;
(2)作業:教師針對教學內容設置不同類型的作業題目,教師通過學生提交的作業情況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
(3)論壇:學生在論壇上針對某主題或案例發帖、跟帖、討論交流,建構知識;
(4)考試:分為水平考試和總結考試,可以針對某模塊的內容進行學習效果測試,也可以對學生某門課程的學習效果進行測試;
(5)評論:學生在學習課程資源時,對課程資源的價值進行評論;
(6)投票:教師在課程建設時,創建問卷或投票題目,學生參與問卷調查或投票,便于老師獲取有價值的參考數據;
(7)班級發言:網絡學習系統可以創建班級學習空間,學生在班級空間中個人所學與心得,共享集體智慧;
(8)第三方評價:主要是老師學生行為的實時評價,如當學生的作業被評為優秀作業時、當學生提出的問題被教師列入常見問題庫時、當學生的答案被評為優秀答案時,學生的學習行為將獲得額外獎勵;
(9)消極操作行為:當學生刪除提問問題、評論、作業等操作時,可視為學生實施了消極操作,這種行為將被額外處罰。
二、網絡學習行為監控
由于學生的自我監控力度不夠,網絡學習行為一般是教師監督和激勵下發生的,網絡學習監控也作為一項重要功能融入到網絡教學系統中,通過學習監控,教師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和效果,并將監控結果反饋給學生,以實施有效學習。筆者借鑒李克東教授對學習監控的定義界定,把網絡學習監控解釋為:為了保證網絡學習的成功、提高學習效果和質量、達到學習目的,對學生的網絡學習活動組織進行計劃、檢查、評價、反饋、控制和調節的一系列過程。
網絡學習行為監控側重于學生的過程性評價,針對所有的網絡學習行為的實時評價監控,總體來講,監控內容主要有四個方面。
1.學習時間的監控
主要監控學生登錄網絡學習系統的總次數、訪問系統資源及欄目的總次數及日平均訪問次數,瀏覽資源的總停留時間等,了解學生實施網絡學習的態度及投入情況。
2.學習內容及進度的監控
學生需要根據老師制定的授課計劃完成學習任務,網絡教學系統要實時監控學生內容完成情況,記錄學習進度,便于學生作出預警干預。學生的任務執行過程包括選擇學習任務、在線學習、自主協作、提交成果、評價考核等。
3.學習交互的監控
學習交互包括學生與網絡教學系統的交互、學生間交互以及師生間交互。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時,可以通過網絡教學系統提供的交互工具獲取幫助,也可以為他人提供幫助。交互行為以點數的形式設定轉化規則,然后以網絡學習行為成績的形式呈現學習交互監控結果,主要包括班級發言、評論發言、參與投票、在線提問、論壇發(回)帖、提交作業與考試等。
4.學習效果的監控
根據教學安排,提交課程作業和水平測試,進行形成性評價,考核學生理論學習及技能掌握情況。
通過對上述內容的監控,實現四個功能:第一,實時定位學生的個性化學習狀態,并作出預警干預,引導學生按學習計劃完成學習任務;第二,評價學生是否達到學習目標,有助于記憶和理解;第三,監控結果及時反饋給學生,將有助于學生調整個人學習計劃;第四,為老師提供決策依據,及時調控網絡學習干預。
三、網絡教學系統學習監控的可視化實現
網絡學習系統中的學習行為記錄以數據信息的形式存在,如何快速、準確地通過這些數據監控學生的網絡學習行為?如果把這些行為數據以人們習慣接受的圖形、圖像等形式呈現,使教師和系統管理員以易識別、易理解的方式獲得監控信息,所以,引入可視化技術將是一個有效的策略,網絡學習系統在數據分析基礎上對學習者的學習行為進行可視化呈現,通過統計圖形圖像的形式記錄學生的學習檔案。
1.網絡學習行為轉化
監控學生的網絡學習行為,并以圖形圖像等形式呈現行為趨勢,需要采取一種方法把學生的學習行為進行量化轉變處理。本研究將采用點數轉化的方式來實現,在點數轉化基礎上,實施圖形圖像可視化的轉化。依據學習行為對學習結果的貢獻程度,把網絡學習行為的點數轉化設計如表1所示。
2.網絡學習監控數據可視化的技術支持
(1)數據庫技術
網絡學習系統的運行通常是以一個數據庫管理系統為基礎,數據庫管理系統為數據管理提供了安全、可靠和高效的運行環境,它記錄了學生進入系統的時間、次數以及所有的交互行為。
(2)數據挖掘技術
網絡學習系統通過多種途徑采集多方面的數據來反映學生的學習行為,這些大量的數據如何分析才能得出針對學生學習評價的導向性結論,給出科學性的評價?這就需要對海量知識進行行為數據建模,實施Web數據挖掘。每位學生都以學號登錄,系統記錄該學號的登錄時間、IP地址、交互行為,并存入相應數據庫,經過數據預處理過程,形成網絡學習行為信息矩陣,再利用統計分析、路徑分析、關聯規則挖掘以及時序模式發現等算法,提取學生的行為導向,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
(3)可視化技術
可視化技術是一套在線分析處理技術,利用OWC(Office Web Component)組件繪制圖表,可以把網絡中大量的交互信息轉化成電子表格和圖表等形式,使隱性信息顯性化,并以表格或GIF圖形的形式在Web上呈現。另外,使用OWC組件可以任意設置顏色、圖例、標題等布局參數,使網絡學習監控系統的界面更加直觀與清晰。
四、網絡學習監控可視化技術的應用
筆者基于學習網絡教學系統實施網絡教學與學習,針對上文提出的學習監控內容探究可視化的應用,數據可視化呈現方式基本有三種:二維表格、綜合統計圖和單項統計圖。網絡學習系統的可視化監控分兩個方面:網絡學習系統基礎運行數據監控和網絡學習行為的實時監控。
1.網絡學習系統基礎運行數據監控
了解網絡學習系統各教學機構、課程及教師等方面的整體數據情況,有助于宏觀監控網絡學習系統應用情況,有助于決策制定。
(1)課程信息可視化
課程信息統計是針對網絡教學系統中每門課程的基本信息進行數據呈現,掌握每門課程的建設情況,包括知識點數、欄目數、課程資源數、作業個數、試卷個數、論壇數量、論壇主題數量、論壇發帖數量、課程問卷數量、課程通知數量、常見問題數量、在線答疑數量及課程總訪問量等。其統計內容如圖1、圖2所示。
(2)教師信息可視化
網絡學習監控系統還可以對任課老師的信息進行統計,整體掌握老師的課程建設與應用情況,主要參數有:批改作業數量、批改試卷數量、帶班數量、帶班學生數量、答疑數量、發帖數量、回帖數量等。
2.網絡學習行為數據監控
(1)學習時間與操作有效性的可視化
網絡學習系統以二維表格的形式實時記錄并直觀反映某時間段內學生的登錄時間、總停留時間和已學習時長,并詳細記錄學生的所有操作行為,對學習有效性進行監控。其記錄截圖如圖3所示。
(2)學習內容與進度可視化
學生登錄網絡學習系統后,在個人學習空間中呈現在學課程的狀態,包括學習進度、作業完成情況、考試完成情況等,基于這些反饋信息,學生進行自我監控與調整。學生學習進度二維數據一覽表截圖如圖4所示。
(3)學習論壇數據可視化
論壇是網絡學習交互行為的主要內容之一,論壇的活躍程度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學生的學習投入程度和興趣點,所以對論壇的數據處理有助于老師盡快抓住教學內容的興趣點。其可視化效果如圖5所示。
(4)作業考試提交數據可視化
作業與考試能有效反映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質量,學生提交作業與考試情況的直觀顯示有助于教師盡快了解學生的作業與考試進度,進而對學生的學習行為實施反饋與有效干預。其二維數據截圖如圖6所示。
信息時代的生存技能更加依賴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網絡學習將是學生獲取知識與技能的主要手段之一,如何在自由的網絡學習環境中,快速獲取所需要的信息,學生的自我監控能力固然重要,但教師的網絡學習行為監控同樣不可缺少,可視化視角是網絡學習行為監控的重要視角,提高了網絡學習行為監控的客觀性,對教師的網絡學習干預提供準確及時的反饋依據,提高網絡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1]李東.利用現代遠程教育平臺檢測學生網上學習行為的研究與實踐[D].重慶:重慶大學,2006.
[2]郭魏.網絡學習行為監控可視化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0.
[3]楊金來,張翼翔,丁榮濤.基于網絡學習平臺的學習行為監控研究[J].計算機教育,2008(11):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