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老子的名言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2、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3、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4、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5、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6、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7、圣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8、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9、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文/大隱
帶病延年是指那些身體患有某種疾病的人通過醫治和保養也能夠像不患病的人一樣高壽。如皋坊間的說法就是“病秧子熬出了大壽命”。
我在長壽村接觸了一個帶病延年的老人叫郭英,已經90歲了,她患糖尿病有40年,現在除了每天注射胰島素外,身體如同常人,精神狀況很好,能說會道,還能唱京劇。郭英的母親在村里也是有名的病秧子,身體骨瘦如柴,大病沒有,小病不斷,常常感冒發燒,渾身酸痛,但她也活到了92歲。
老人帶病延年的秘密在醫學上可以簡單地解釋為機體通過病癥的發作產生抗體,免疫力得到了增強。疾病是人體與外界或身體內部的有害因素搏斗的復雜運動過程,在它們相互較量的過程中,人體獲得了一系列防御、適應和代償功能。常生小病對機體有一種持久的刺激,可以使體內的神經、內分泌系統活躍起來。人體內分泌的激素,也可以調整體內環境,保持機體的內外平衡。比如說,一個體弱多病的人,因為經常受到疾病的騷擾,內分泌素不斷產生調整作用,從而不使身體發生重大的病變。而不常生病的人體內的內分泌素時時處于不作為的狀態,因而它的功能很弱,當病魔突襲時,不能進行有效抵抗。所以一旦發病就可能是大病。
從如皋長壽老人的實際情況來看,常生病的人之所以能帶病延年,除了機體免疫系統受到刺激而增強了抵抗能力外,他們還具備了自我關愛的意識和養生技巧。帶病延年的另一個秘密是“巧者有余、拙者不足”所發揮的作用。
一般來說,體質較弱或常生病的人,出于本能,會小心翼翼照顧自己的身體,有意規避健康上的各種風險,以避免諸多因素對身體的傷害,他們以“巧”取勝,使生命細水長流,反而能延長壽命。而那些貌似健康強壯的人則高估自己的身體能力,肆意揮霍身體資源,造成身體的空前透支,使得抵抗力下降,給疾病以可乘之機。
在長壽之鄉走訪,您會慢慢體會到那些長壽老人在帶病延年的過程中所傳遞出的生活哲理。我覺得,凡是能帶病延年的長壽老人都是精通生活的智者。他們除了在飲食、生活起居、鍛煉等方面形成良好的習慣外,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是他們戰勝疾病的法寶。
四個方法提高短期記憶力
文/李柏
一、寫購物清單
老伴剛說讓你幫個忙,可你轉身就忘了;醫生反復叮囑你用藥須知,可一回到家你就想不起來了……這說明你的短期記憶力在變弱。這時,你可以嘗試一下短期記憶訓練。
1.拿出紙筆,記錄一個購物清單,到了超市,先根據記憶去找要買的東西。當買全能記起的東西后,再拿出清單看一看,快速記一下還沒買的東西,緊接著再尋找。
2.就這樣不斷反復,直到你買好所有的東西。可能第一次你只能記起兩三個,但經過訓練后,你就能記憶得更多了。此后加大難度,列出更多商品。海馬于腦顳葉內,主要負責人的學習和記憶,人從外界接收到的短期信息大都由它負責存儲。短期記憶訓練可以不斷刺激海馬體,從而幫助中老年朋友提高記憶力。
二、算算收銀條
接下來,我們再來介紹一種和超市購物相關的方法,那就是“心算購物總價”的訓練。
選商品的時候順便記住每件商品的價格,然后將它們的總額算一算。到了收銀臺,你就可以根據收銀結果對照一下自己算得準不準確。這個方法開始的時候會感覺很難,即使你心算的數據和最終收銀結果有出入,也不要灰心,養成習慣后你就能夠算得越來越準確。
這項訓練同時針對大腦的運算能力和記憶能力,對大腦額葉、顳葉、頂葉等不同區域都有“修復”作用。而且這個方法簡單方便,既不費時也不費力,輕輕松松地就訓練了記憶,非常適合中老年朋友們。
三、復述話語
很多中老年朋友記不住別人剛剛說過的話或交代過的事情,那是因為沒有在腦子里形成短時記憶的習慣。今天我們介紹的是“復述”的方法。
你可以找個同伴一起來學習,一個朗讀文字,另一個一字不差地復述出來。如果沒有搭檔也沒關系,像錄音機、復讀機、電腦都是不錯的學習幫手。我們可以先說一段文字,用設備錄下來,緊接著你自己復述一遍,復述完之后立即放錄音檢查有什么不一樣,看看自己是否一字不漏地說出來了。
這個訓練可以隨時隨地進行,你可以多多練習,相信用不了多久,你的記憶力就會有好轉,到時候別忘了把這個方法推廣給你的親朋好友。
四、數字游戲
除了上面的復述訓練,還有一種更為簡單的訓練方法,那就是記數字。今天就讓我們來試試下面的方法吧!
1.用10秒鐘來記憶這七個數字:4、9、15、16、28、38、42,然后把視線移開,按照順序把它寫下來。如果寫對了,再接著記憶下面一組數字:21、34、7、16、82、15,同樣用10秒鐘的時間,如果還記得不錯,那就再多寫幾組數字進行訓練。
北京市工商局近日本周食品下架信息,共有11種食品被停售。哥倆好、牛排王、鄉吧佬、小面筋等四家品牌的部分調味面制品成為本次檢查出的主要問題食品。
本次共抽取樣本706個,不合格樣本11個,抽檢合格率為98.44%,其中蔬菜、鮮肉、食鹽、大米、食用油、食糖、水發產品、鮮奶、干菜、小麥粉、蜂產品抽檢全部合格。日常烹飪調味品大料(八角茴香)出現在下架榜單之上。北京佳久發商貿有限公司生產的古福牌50克/袋的大料被查出二氧化硫含量超標,該產品在去年8月份就曾被查出質量問題。
取款機骯臟程度如公廁
人們往往認為公共廁所是最骯臟的地方,也是公共衛生最大威脅。然而,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英國最新調查發現,自動取款機(ATM)的骯臟程度堪比公廁。因此,下一次從自動取款機上取錢時,最好戴上手套。
英國某公司的專家用棉簽在英國城市中心每天被無數人使用過的ATM取款機的數字鍵上提取標本,與從公共廁所馬桶上提取的標本一起,在實驗室里進行培養和觀察。檢驗發現,ATM機鍵盤和公廁馬桶標本都含有假單胞菌和芽孢桿菌(導致疾病和細菌性腹瀉的病菌)。
明亮的燈光可緩解老年人抑郁癥狀
一項新的研究顯示,使用特殊設計的燈箱進行三周的光照療法,可使老年抑郁癥患者的癥狀改善54%。除了可提高病患的情緒外,光照療法也可改善睡眠,并使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的水平最佳化。血清素水平過低被證實與抑郁有關,且通常是抗抑郁藥物的治療標的。此外,研究還發現,接受明亮燈光治療的患者,壓力型荷爾蒙皮質固醇濃度有所下降,其睡眠質量同樣也得到了改善。明亮的燈光療法為那些不愿意、拒絕或無法耐受抗抑郁藥物治療的患者提供了替代的方法。
散裝土雞產蛋更具營養
在超市里,標明“有機”、“綠色”、“散養”等概念的高價柴雞蛋為數不少,那么,它們與普通散裝雞蛋相比,到底有何不同?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劉華貴給出了答案:“產蛋雞分為高產蛋雞和地方土雞。高產蛋雞多為國外進口品種,目前許多品牌雞蛋其實是高產蛋雞所產,并不是柴雞蛋。真正的柴雞蛋應該是散養土雞所產。土雞屬中國本地品種,其蛋孕育時間長,產量低,因此營養價值會更高些。因此選雞蛋,首先要看雞的品種。”
他說,在北方地區,被《中國家禽品種志》收錄的北京油雞屬中國優良地方雞種,已有300多年歷史,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品種。其適合山地散養,但平均產蛋率只有籠養的40%左右,年產蛋量不超過120枚,飼養成本比普通雞蛋高一倍多,因此市場價也比普通雞蛋貴一倍。
劉華貴稱,真正的柴雞蛋與普通雞蛋的區別有三:一是外形顏色不同,柴雞蛋較小,一般在42至52克之間,大小、顏色深淺不一致;二是柴雞蛋比等重的普通雞蛋的卵磷脂營養含量高;三是柴雞蛋口感比較香嫩,沒有蛋腥味。
他提供的區別柴雞蛋與普通雞蛋的區別方法是:煮熟后不立即浸冷水蛋殼很難剝離,且易剝下蛋白的是普通雞蛋;煮熟后不用浸冷水也很容易剝離,且蛋白更加透明的則是柴雞蛋。
個別日用陶瓷鉛鎘超標嚴重
廣東省工商局近日公布了2010年廣東省流通領域日用陶瓷商品質量監測情況,在抽查的120款日用陶瓷餐茶具中,23款商品質量問題較嚴重,不合格率為19.2%。但令人擔憂的是,在抽查的120款產品中,竟有72款是無廠名廠址商標的“三無”產品,占抽查總數的60%。其中檢測出鉛鎘溶出量超標的商品8款,7款為“三無”產品。
專家提醒消費者,慎購無廠名廠址的餐茶具,陶瓷中的鉛鎘遇熱、遇酸更易溶出,長期使用會引起慢性中毒。購買餐具時,純白、無裝飾的更安全。
母乳喂養的孩子學習成績較好
澳大利亞一項新研究為“母乳喂養有益孩子智力發育”提供了新證據。研究顯示,嬰兒期接受母乳喂養6個月以上的孩子在10歲時的學習成績要明顯好于母乳喂養少于6個月的孩子。這一點在男孩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
科研人員分析了1 038名澳大利亞兒童的學習成績,并與他們的母乳喂養記錄等數據進行關聯分析。排除可能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其他因素,比如家長的受教育水平、家庭收入以及家庭早教狀況等,研究結果顯示,母乳喂養6個月以上會對孩子日后的學習成績有明顯益處。這一點在女孩身上表現得不如男孩明顯。研究人員說,這可能是因為男孩和女孩的發育情況有所不同,所以母乳喂養對男孩的大腦發育影響會更大一些。但他們指出,這并非說明母乳喂養對女孩不重要。
研究人員介紹說,母乳對于嬰兒的神經系統發育十分有益,母乳中許多對大腦發育至關重要的營養成分是配方奶所不能提供的。他們之前的一項研究還發現,母乳喂養達到6個月以上的嬰兒在兒童期不易出現一些心理問題,鑒于母乳喂養的種種益處,無論男孩還是女孩都應大力提倡接受母乳喂養至少6個月。
老人上網更長壽
老人的長壽法則,不僅僅是清淡飲食、適量運動和早睡早起。美國護理服務公司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上網、寫博客、玩電子游戲等時髦行為,一樣能成為長壽秘訣。
以前不少老人都有“恐腦癥”,覺得高科技產品太難學。其實,越是年齡大,越應該接受一些新事物。首先,老人每天上網瀏覽新聞,或是關注自己曾經從事領域的最新進展,可以防止自己的知識落伍,有助于增強自信。其次,聊天工具和社交網絡有助于讓老人和子女、朋友保持聯系。再次,老人可以利用電腦寫博客,或把家人的照片做成PPT等,這樣可以把美好的回憶永久保存下來。最后,在搜索、打字、寫博客等過程中,腦細胞活性能被充分調動,延緩腦力衰退,能有效防止老年癡呆的發生。
不過,老年人上網跟應該注意有度,如果染上“網癮”,一樣會危害健康。
藥監局曝光9種產品違法廣告
作為中國古典哲學中主要范疇之一的“道”,最早是由老子在《道德經》里提出來的。老子是道家的創始人和奠基人之一,是中國古代兩個影響最大的哲學家之一。他善言天道,開創了中國古代的本體論學說。
老子對后世有著如此之大的魅力和影響,而他本人卻是一個極為灑脫、淡簿名利的人。這是我在讀完一些有關老子的著作后的第一感想。老子一生學術無數,卻不追求功名利祿、富麗堂皇。他讀書研究學術是為了完善自己,并通過一定的思考找出有力的治國方針。老子說他認真地做好每一件事,甘愿付出不求回報,用行動來決定自己的人生。如此坦誠地面對人生的成敗便可明知他研究學術靠的也是“灑脫”二字。這在當今社會看來是很難辦到的。就我們中學生來說,再怎么坦然也是無法不去注重“成績”二字,更多的是淡化了努力的過程而捧高了虛榮。或許我們真的應該摒棄“貴富而驕”,否則便會“自遺咎也”,而學會“功遂身退”,此之為“天之道也”。
老子的灑脫也可用他的后人亦是道家的另一偉人莊子的名言來概括:修身養性清凈無為,思想像水一樣,不怕后人的肢解,不會被歷史湮沒。老子亦是這樣的一個人。他的言論為后世千萬人乃至國內外解構、剖析,無人不佩服,古今中外的許多名人學者都從不同的角度吸取了他的思想。
老子的灑脫表現在他的清凈無為,而他的清凈無為則又表現在治國和做人兩個方面。
治國而言,老子生活在春秋末期,天下大亂。百姓都希望世間能夠有一個明理愛民的統治者。老子當然也不例外,為各國君主們提供許多模范和道理,從而提出了道家的核心思想之一。他認為圣人――即他眼中理想的統治者應當是遵循自然規律,采取無為之治,任憑老百姓自作自息,繁衍生存,而不會采取干預的態度和措施。類似吳澄的話:“天地無心于愛物,而任其自生自成;圣人無心于愛民,而任其自作自息。”而老子說:“多聞數窮,不若守于中。”同時,他也提出清凈無為的治國理念。要想把國家治理好,就必須做到心境極其靜定,洗清雜念,摒除妄見,懂得自然規律,加深自身的道德修養。一國的統治者,應當靜、重而不應清、躁,如此,才能夠“愛民治國”。
做人來說,在老子的人生哲學里,“自然無為”最深入人心,細細讀來,頗能洗滌和啟迪人的心靈。以水為例,老子認為:“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說明弱可以勝強,柔可以克剛的道理。老子便也是學水做人的,他認為最完善的人格應該具有滋潤萬物而不與爭的心態與行為。即“善利萬物而不爭”,何等的灑脫!何等的做人理念!而“致虛守靜”又是老子的另一道學。他主張人們應當用虛寂沉靜的心境,去面對宇宙萬物的運動變化,坦然地面對死亡。“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人的死亡是“歸根”“復命”的概念,是回歸到大自然一切存在的根源,成為泥土的又一分子。如此簡單完美。可我們仍在害怕生死離別,或許因為牽掛著情感,留戀、不放與不合,這真的需要我們去認真思考生命的真實意義了。但清凈無為、為民而生而死確是一種幸福。老子的無為無畏也成就了一大批革命志士,、蔡和森、向警予和等便是受其影響。至于當今和平年代,或許我們沒有機會萌生那種豪邁的昂揚斗志,但我們就沒有清凈無為的念頭和行為了嗎?不是的。在生活、學習和交際等方面,在決定做某件事情之前,我們都可以拋開世俗名利、功名利祿,真正地靜下心來,想想事情的價值取向,清凈無為的灑脫會讓我們飛越世俗的瀑布到達真理的彼岸。
巍巍中華,源遠流長。孔丘、孟軻倡儒家之“仁”“義”;老子、莊周尚道家之“修身”“養性”;墨子主法家之“兼愛”“非攻”。(此處排比使語言酣暢通達,生動有力,氣勢非凡。)
“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這樣寫道。的確,德才兼備乃歷代君王選拔人才的重要標準,正所謂“馬先馴而后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引用名人名言,典雅精致,極具感染力。)
張儀憑借三寸不爛之舌,縱橫于天下諸侯,可憐的楚懷王,你怎能讓張儀那如滔滔江水似的甜言蜜語蒙蔽視聽?你只看到張儀才思敏捷,口若懸河,于是你心靈的天平發生了傾斜:屈原被放逐,張儀獲得高升。殊不知,張儀乃巧舌如簧、顛倒是非、混淆黑白的無德、無行之輩。選擇人才標準的錯位,使楚懷王最后落得身死異鄉的悲慘下場。(設問啟發讀者思考,使作者要表達的中心思想更加明確,意蘊深厚。)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劉備以忠義馳騁天下,以肝膽照耀乾坤,選擇人才亦是“忠”字為先,“德”字為首。
劉備驚嘆關云長萬夫不擋之勇與披肝瀝膽之氣魄,與之結義桃園。于是便有了關云長“為尋故主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的壯舉和“赤面秉赤心騎赤兔追風,馳騁時無忘赤帝”的佳話。歷史證明劉備當初對關羽既重其“良”又重其“馴”是正確的。(引用名人名言,文句精美,意味深長。句式長短變化,錯落有致,富有感染力。)
春秋時期,鮑叔牙向齊桓公力薦管仲的故事流傳千古,然而古往今來世人所津津樂道的正是鮑叔牙博大的胸襟與高山仰止的品行,而對管仲才能的欽佩卻是少之又少。由此可知世人對“德”的崇拜是高于才的。(對比手法的運用,使事物的性質、特征等更加突出,語言色彩更加鮮明。)
晏嬰輔齊,鹿裘不完,季文子相魯,妾不衣帛;俠肝義膽的豫讓雖身懷絕技,卻能滅須去眉,吞碳為啞;婁師德,德才兼備不記私仇,十薦狄仁杰。他們是歷代帝王所推崇的才,不只是因為他們有“良”有“能”,更由于他們有“馴”有“信”。(“晏嬰輔齊,鹿裘不完,季文子相魯,妾不衣帛”,對偶使句式整齊有力,x來朗朗上口,增強了語言的節奏感。)
由此可見,“德”是“才”的支配機器,“才”只有以“德”為主體,才能體現它的價值,正如大霧天的航船只有在燈塔的指引下才能駛入港灣;在沙漠中行走,只有在指南針的指引下才不會迷失方向一樣。(比喻的運用,使語言更為生動形象,使說理更為透徹。)
“丹可磨而不可奪其色,蘭可燔而不可滅其馨,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金可銷而不可易其剛。”評價人才,選擇人才,注重才能固然重要,但高尚的品行同樣不可或缺,因為厚德才能載物,高尚才能有景行,馬先馴乃有能有良,才能恒久立足于世。(引用名人名言,使文章意蘊深厚,回味無窮。)
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