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悲慘世界簡介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人間天堂瑞士
制定該排行榜的公司是默瑟人力資源咨詢公司,依據的主要標準包括經濟環境、教育水平、交通系統的效率、社會治安狀況、醫療和休閑娛樂設施的水平等。
瑞士城市蘇黎世被評為全球生活質量最好的城市。蘇黎世是瑞士第一大城市和經濟中心,集中了120家銀行,也是全歐洲最富裕的城市。甚至很多人以為瑞士的首都就是蘇黎世。蘇黎世被譽為湖上的花園城,市內滿是精心修整的花園,漫步城中,整齊、潔凈,隨處是鮮花綠草與別致的建筑物。這里還擁有一流的教育水平,物理大師愛因斯坦就是在蘇黎世接受的中學教育,他稱贊這里是自由的樂園。
瑞士另一個名城日內瓦名列第二,它是瑞士的第二大城市,還是許多國際組織的總部所在地。城市的標志是位于市中心旁邊日內瓦湖面上的高大噴泉,湖沿岸圍繞著絢爛的花園和公園。這座富于文化氣息的城市也充滿了來自Z界各地的各式名牌商品。
瑞士首都伯爾尼在排名榜上名列第六,因此瑞士的城市在前十名中占據了三個位置,可見這個國家的整體生活水平都相當高。德國賽車手舒馬赫就定居在此,他說:“我之所以選擇瑞士,就是因為這里的高品質生活?!?/p>
悲慘世界巴格達
經歷了戰爭劫難的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乃是此次調查中生活質量最低下的城市。雖然這里的無政府混亂狀態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社會秩序正在進一步恢復,但槍擊和搶劫事件仍時有發生,社會治安并未出現根本好轉,人們出門都是小心翼翼,婦女們天一黑就不敢再出門。
另外,由于油田不能快速恢復戰前的生產能力,城市里缺油缺電,巴格達市民不得不排長隊買汽油,在冬天里忍受寒冷,在夏天忍受炎熱。
中東地區的城市排名大幅度下降,主要歸結于這里恐怖襲擊不斷,橫飛。
倫敦、雅典位居歐盟最差,美國總體排名下降
在歐洲,馬德里、里斯本、羅馬、雅典和倫敦被評為歐洲“最差”的前五個城市。倫敦市長肯?利文斯敦也承認:“倫敦雖然是全球最大的城市之一,我也不想否認她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雙摻雜Sc,Zr CeO2基電解質 溶膠-凝膠法
許多研究者對 CeO2 進行了多摻雜研究,基本思想是在二元體系的基礎上加入第三組元,希望用少量的第三組元金屬氧化物來部分取代第二組元。目前有關資料已證明了一些特定元素的三元體系電導率要高于二元體系的電導率。人們開始對Sc/Zr/Ce混合材質的電導率材料給予了很高的關注。因為Sc3+的引入可以增加氧空位,從而改善電導率,且對固溶體的形成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一、實驗步驟
1.按物理方法相映的摩爾比稱取前7個試驗的硝酸物;2、按0.5mol\L的比例配置母液;3、配置0.2mol\L的檸檬酸;4、把檸檬酸與金屬離子按以下比例[0.5-1.0]、[1.0-1.5]、[1.5-2.0]、[2.0-2.5]混合。5、靜置待混合均勻;6、加入氨水調節PH在以下幾個區間[1-2]、[2-3]、[3-4]、[4-5]、[5-6]、[6-7]、[7-8];8、水域加熱80℃,6小時,至凝膠狀態;9、200℃低溫燃燒,分析其熱過程;10、用固相法制備6-7同樣組分的粉末,并進行對比分析;11、通過以上實驗步驟找出實驗的最佳條件。
二、試驗討論
1.檸檬酸(CA)可以對金屬離子(Mn+)起絡合作用,在水分蒸發過程中不會以沉淀或硝酸鹽的形式析出。檸檬酸分子結構中有三個羧基和一個羥基,在不同的pH值條件檸檬酸的電離程度不一樣,在溶液中檸檬酸的電離情況如下:
電離常數 Ka1=7.4×10-4,Ka2=1.7×10-5,Ka3=4.0×10-7。因而 pH 值不同時,檸檬酸配體與金屬離子形成的絡合物也不一樣。
實驗中研究了nCA/nMn+=2時在不同 pH值條件下檸檬酸的電離情況及檸檬酸與金屬離子的形成絡合物的情況。
pH≤2 時,檸檬酸產生微弱的電離,檸檬酸在溶液中主要以 H3cit 及及部分(H2cit)-的形式存在。(H2cit)-與稀土金屬離子(Ce3+、Sc3+、Zr4+)形成絡合物,但很不穩定,對其進行低溫燃燒過程中會產生許多黑色的粉末。分析可能是在溶液蒸發的過程中金屬離子以硝酸鹽的形式析出,這樣容易造成成分偏析,不能保證成分的均勻。
隨 pH 值的繼續升高,檸檬酸的電離程度繼續增加。在當 2
當 pH>5 時,檸檬酸電離成 (Hcit)2-、cit3-,其可以與稀土離子之間形成穩定的環狀鰲合物溶液又變得澄清,顏色先為亮黃色,隨時間逐漸加深,最后成為深棕色。
2.除了pH值對檸檬酸電離的影響,在合成稀土配合物時,所用的檸檬酸配體與稀土金屬離子的摩爾比決定了配體的數量,進而也會影響金屬離子的絡合。
當 nCA/nMn+≤1 時,由于檸檬酸根太少,不能使金屬離子全部絡合,自由的金屬離子以沉淀的形式析出,此過程在試驗中現象是產生白色沉淀物。
當 1
當 nCA/nMn+>1.5 時金屬離子被全部絡合,形成穩定的螯合物,溶液干燥能得到均勻穩定的凝膠。增加檸檬酸的用量有利于金屬離子的絡合。
3.TG/DSC分析
圖1 DSC曲線
圖1中1-7# 曲線100℃之前的吸熱峰是由于吸附水和自由水的蒸發所致。4#、5#、7#在約290-300℃處有1個尖銳的放熱峰,TG曲線有1個突然的下降。這是由于硝酸鹽和CA之間的分解產物發生強烈的氧化-還原反應,放出大量氣體和熱量,使剩余物的質量迅速減少。而1-7#曲線950℃的吸熱峰可能是碳的燃燒導致的。
通過DSC中曲線的峰值和面積,可計算出固溶開始溫度和和所需的固溶熱量如。可見在固溶的過程中少量Sc3+的引入會明顯的降低固溶時所需的能量,但隨著Sc3+的增多反而會提高固溶所需的熱量。
在實驗過程中n(CA)/n(Mn+)的配對比對其影響、PH對其影響及溫度對其影響。
(1)用溶膠-凝膠法制備了雙摻雜的CeO2基電解質,并分析得到其最佳條件為CA 的最佳用量為n(CA)/n(Mn+)=2,最佳pH 值為7-8。
(2)通過TG/DSC與XRD分析得出溶膠-凝膠方法制備的CeO2基電解質的形成溫度對比物理方法形成溫度降低。
(3)溶膠-凝膠方法制備的CeO2基電解質的固溶體形成溫度相較于物理方法更加集中。
參考文獻
[1] 工藤徹一,笛木和雄.固體離子學[M]. 董治長,譯.北京: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 1992,15-17.
導演:北村豐晴/蕭力修
主演:藍正龍/天心/安心亞/王柏杰
類型:喜劇/愛情
出品地:中國臺灣
上映日期:2013-02-22
劇情簡介:
臺語片曾經有過風光的年代,當時的電影幾乎都在臺北北投取景,所以人稱北投為“臺灣好萊塢”。八年級學生小婕,始終不相信臺語片有過這么美好的時期,但阿公劉奇生總是一臉驕傲地說:“阿公我可是當時最紅的王牌大編劇……”對于這件事,小婕始終存疑。
《霍比特人1:意外之旅》
導演:彼得·杰克遜
主演:馬丁·弗瑞曼/伊恩·麥克萊恩/
理查德·阿米塔格
類型:魔幻
出品地:美國
上映日期:2013-02-22
劇情簡介:
這是根據托爾金原著小說改編的魔幻大片,故事發生在《指環王》三部曲之前60年左右,講述弗羅多的叔叔“霍比特人”比爾博·巴金斯的冒險歷程。它同《指環王》三部曲一樣,也分為三部上映,而《指環王》原班人馬也悉數回歸。
《悲慘世界》
導演:湯姆·霍珀
主演:休·杰克曼/羅素·克勞
類型:劇情/愛情/音樂
出品地:英國
上映日期:2013-02-28
劇情簡介:
貧苦的冉·阿讓為了挨餓的孩子去偷面包,結果被判處19年的苦役。出獄后他偷走了收留他過夜的主教的銀器潛逃,被警察捉回。主教聲稱銀器是送給他的,使他免于被捕。主教的言行感化了他,從此洗心革面奮發向上開始新生活。但緝拿過他的警長沙威卻一心要找他麻煩……
《劫案迷云》
導演:西蒙·韋斯特
主演:尼古拉斯·凱奇/瑪琳·阿克曼
類型:動作
出品地:美國
上映日期:2013-03-01
劇情簡介:
威爾·蒙哥馬利的四人盜竊團伙在一次行竊銀行金庫時被埋伏在現場的FBI逮個正著,同伙文森特在混亂中中槍,而威爾將一千萬贓款付之一炬后獨自被捕。八年后,威爾出獄,迎接他的是FBI探員安德森以及女兒艾莉森的敵視。威爾心力憔悴之際突然收到了文森特綁架艾莉森的消息。
《午夜微博》
導演:鄧科
主演:鄧紫衣/唐禹哲/劉羽琦/杜娟
類型:懸疑/驚悚/恐怖
出品地:中國
上映日期:2013-03-01
劇情簡介:
五個酷愛玩微博的年輕人,收到一條由無名用戶艾特發送的倒計時視頻,視頻的背景是目前微博上熱聊的永寧鎮廢棄工廠,而網絡上一直流傳著關于這個工廠的詭異傳說。出于好奇,五個年輕人結伴來到廢棄工廠探險,并將個人的經歷在微博上全程直播……
《北京遇上西雅圖》
導演:薛曉路
主演:湯唯/吳秀波/海清
類型:劇情
出品地:中國
上映日期:2013-03-15
關鍵詞:普通高中;選修課程;音樂劇
《音樂與戲劇表演》是高中音樂新課程模塊之一,教材內容分中國戲曲、中外歌劇、中外音樂劇三個單元,教學實踐中發現,學生對于新興的、時尚的音樂劇單元特別感興趣。切合全省“深化普通高中課改革”時機,探索興趣特長類選修課程的開發,我們選擇模塊中的音樂劇單元進行了拓展與深入,開展了基于課程標準和學生需要的“教材二次開發”,化點為線或面,由原來教材安排的3課時,發展為9課時的選修課微型模塊,供學生選課學習。
1 課程內容的選擇
本課程教學內容的選擇與整合,主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關注學生的內心需求、認知水平與能力結構,結合高中音樂課程大體系,選取中西方具有代表性的經典的音樂劇作為課程資源,建構出符合學生最近發展需求的教學內容。
(1)單元內容的選擇。音樂劇這種源于西方的文化藝術形式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如同其他文化歷史現象一樣,音樂劇的生成與發展也經歷了一個長久的積淀和復雜的演化過程,20世紀初起源于美國,在美國音樂劇經歷了開端、成熟到全盛幾個時期后,20世紀80年代,音樂劇歷史上翻開了嶄新的一頁,美國時代已經過去,歐洲人馳騁天下的時代來臨,英國、法國重量級的大制作音樂劇在百老匯崛起。與西方音樂劇的發展史相比,中國音樂劇還只有幾十年的歷史,只能說經歷了從無到有的“草創時期”,包括歐美經典音樂劇的引進、國外音樂劇中文版的搬演和中國原創音樂劇的發展三個階段。本課程單元內容設“音樂劇在美國”、“音樂劇在歐洲”、“音樂劇在中國”三個單元。有追塑音樂劇在美國和中國起源與發展的鏈式音樂文化知識體系;有學生喜歡并特別容易產生共鳴的經典作品《貓》《音樂之聲》;有改編自大文豪雨果傳世之作的《悲慘世界》《巴黎圣母院》,有嘉興本地民族特色的原創音樂劇《五姑娘》等等,這樣的教學內容安排橫貫中西,讓學生感受流行時尚元素音樂劇所煥發的藝術魅力。
(2)課時內容的選擇。每一部音樂劇都要近三個小時,要想在一節課內讓學生欣賞一部音樂劇或了解一個國家音樂劇的發展歷史,對教師來說都是一大挑戰,要求教師課前要花時間研讀教學內容,挖掘作品的核心精髓,選取最具代表性的經典劇目或唱段來安排課時內容。
如:《美國音樂劇的起源與發展》這一課,就美國音樂劇的開端、走向成熟的標志、全盛時期的里程碑之作、多元化幾個典型的發展階段選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演藝船》、《俄克拉荷馬》、《西區故事》、《屋頂上的提琴手》、《艾微塔》、《芝加哥》、《獅子王》等七部音樂劇的片斷,在音樂中引導學生了解美國音樂劇發展每個階段的風格特征。又如:《悲慘世界》教學設計時圍繞 “主要人物音樂形象塑造分析”進行展開。選擇全劇的開場序曲《苦囚之歌》、芳汀的《我曾有夢》、珂賽特的《云中的城堡》、德納弟夫婦的《房間的主人》、街壘戰前夕交織多個主題的《只待明天》,欣賞片斷的選擇緊扣劇中人物角色,引導學生深刻理解音樂主題和聲樂演唱在刻畫、塑造人物形象中的作用。
通過這樣的單元內容和課時內容的安排,幫助學生建立起對音樂劇這一新興的戲劇藝術門類的系統認識,豐富學生的音樂欣賞體驗,提高學生對音樂美的感知能力、欣賞能力及創造表現能力,切實提高學生的音樂文化素養。課程最大的特點是充分利用教師的個人智慧激活教材,在教材共性的基礎上尋求教師的教學個性,提高教師的課程開發能力和教學研究能力。
2 教與學方式的選擇
2.1 突出過程體驗
教學過程中堅持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基本理念,以鑒賞為主,突出音樂欣賞過程的體驗,通過對中西方音樂劇發展史的介紹,各個時期重點劇目的欣賞,音樂劇特點的分析,音樂劇與歌劇、戲曲的比對。在體驗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鑒賞,深刻理解音樂劇這種歌、舞、劇相結合的藝術形式能吸引全球觀眾眼球的魅力所在。音樂劇基礎知識的學習,有機滲透在音樂藝術的審美體驗之中,教學中,強調音樂的情感體驗,根據戲劇藝術的表現特征,引導學生整體把握音樂劇的表演形式和傳遞的思想情感,領會音樂在劇情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2.2 與研究性學習相結合
進行音樂劇鑒賞與研究性學習相結的實踐嘗試。通過以點帶面、拋磚引玉的方式把學生帶入音樂劇的世界,鼓勵學生課外選擇自己所感興趣的課題,組建研究性學習小組,布置研究性學習任務。引導學生在任務驅動下通過網絡或進入劇院現場完整地欣賞,并選擇劇中的一個唱段或構成音樂劇的某個元素進一步深入研究學習或實踐排演,學期末進行研究性學習成果交流。在這個組建課題研究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在欣賞音樂的態度、習慣、審美創新能力等方面得到了有效提高,還能不自覺的獲取許多相關的音樂劇方面的知識。通過研究全過程的實踐與經歷,學生獲得了各種豐富的體驗,獲得了大量不可言傳只能意會的內隱知識,這種體驗的積累會逐步形成喜愛質疑、樂于探究、積極求知的心理。讓學生真正地走近走進音樂劇,了解音樂劇這種舞臺藝術的魅力所在。
3 課程開發的幾點思考
(1)課程的開發是基于課程標準和學生需要進行的“課程創新”。一線教師參與課程開發,缺乏理論支撐與知識儲備,沒有課程專家那樣具有的科學和系統的學科知識。所以要注意的是,課程的開發不是簡單的教學素材的堆積、裁剪和拼接,是基于課程標準和學生需要進行的“課程創新”。同時也應避免教師隨心所欲的開發,必須在國家課程標準的計劃框架內展開,課程開發應側重于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補充以及教學資源的開發。
(2)課程的開發是在“反思性實踐”中修正前行。課程開發不是一蹴而就的,這個過程是循環往復的,包含著各個環節的錯綜交雜。一輪教學實踐的結束絕不意味著課程開發的終止,下一輪的教學實踐將在此基礎上持續展開。連接兩輪的教學實踐的核心要素是教師的反思,反思既是對前一輪課程開發的效果總結,也為下一輪開發與完善奠定了基礎??梢?,教師對課程的反思與修正是課程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
(3)課程的開發為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契機。2012年9月,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三個交給,把課程設置權交給學校、把課程開發權交給教師、把課程選擇權交給學生。對教師來說,擁有了課程的開發權,這不僅為教師的創新提供了空間,同時也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契機,抓住時機,深入研究,解讀課程標準,了解學生需要,發掘自身特長,開出屬于自己的特色課程。以自己獨有的敬業精神、人文底蘊、教育理念和教學智慧,打造課堂的魅力和學科的魅力。
參考文獻:
[1] 楊佳.中國音樂教育[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2008(4-10).
[2] 余丹紅.美國音樂劇[M].安徽:文藝出版社,2002.
一、 轉變觀念,積極推薦
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整個社會閱讀名著的內驅力不足,閱讀興趣不夠。尤其是農村中學的學生,家庭、自身、學習等原因造成了他們沒有養成閱讀名著的習慣,即使讀過,閱讀量也很少?,F代社會正處在一個信息發達的時代,大量的網絡信息充斥在人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不同程度地影響和改變著學生的世界觀和價值觀,“閱讀名著無用論”正悄然潛入學生的意識中,大多數學生寧愿在節假日玩電腦,打網游,抱著手機上網聊天,也不愿意多花點時間在閱讀名著上。
課程改革以來,各地為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名著閱讀檢測走進了學生日常學習,并在中考中以不同形式呈現,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這一尷尬的局面。學生的閱讀量雖然有了一定的增加,但仍然不容樂觀。要改變這種狀況,教師首先必須轉變觀念,不能只看到眼前的一點利益,而應該改變功利性的應試教育觀念??释麑W生能寫出高質量的作文,考出好成績,卻不愿意讓學生花較多的時間去閱讀名著,這怎么可能呢?應該認識到,“閱讀名著”是一項長期的偉大工程,是為學生終身學習奠定基礎,而不僅僅是為了讓他們在中考中多考幾分。
課外書籍良莠不齊,處于青春期的學生還沒有形成正確的判斷力,這就要求老師積極引導,除了給學生推薦中考將要考查的名著外,還應給學生推薦一些符合其年齡特點的名著,要求他們閱讀。諸如著名的中外童話,著名的古今寓言,著名的散文、科幻小說等。
二、 激發興趣,創設平臺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可以促進學生的求知欲,是做好事情的強大的驅動力,它能夠變無效為有效,變低效為高效。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對閱讀名著的興趣也不盡相同。在“網絡快餐”時代,如何讓學生有興趣,并能靜下心去閱讀名著呢?
老一輩教育家陶行知說過:“要學生做的事,教職員躬親共做;要學生學的知識,教職員躬親共學;要學生守的規則,教職員躬親共守?!苯處熝孕械母腥?,是激發學生閱讀名著興趣的一大法寶。本人認為語文教師首先要言傳身教,自己利用閑暇時間多去閱讀名著,不時給學生講授一下,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其次,可以嘗試根據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習慣、閱讀態度等,合理地劃分小組,推薦名著閱讀愛好者(指班級愛好讀書的學生)擔任小組的組長,充分發揮小組長的表率、監督作用,積極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去閱讀名著。比如確定好閱讀內容、目標后,各小組組織開展閱讀活動。在閱讀過程中各小組可以設計題目,進行競賽式閱讀,為學生相互交流提供平臺,讓學生在相互羨慕中逐漸培養自身閱讀興趣。學生由于出題的需要和為了在交流展示的過程中能勝出,肯定閱讀得很仔細,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閱讀名著的質量。當然在閱讀和展示過程中,教師還應該對學生閱讀名著的效果,及時給予激勵性的評價,讓學生在快樂中閱讀,收獲閱讀的喜悅。
三、 教會方法,提高效率
現在的中學生課業負擔比較重,沒有很多時間去閱讀書籍。一些不愛讀書的學生,手拿一本名著,很可能感到有負擔而不愿意去讀。對于老師推薦的中考可能考查的名著,很多學生也只是被動地走馬觀花式地讀一讀,閱讀完一本書后,印象也不深刻,這會讓學生有挫敗感,感覺讀完了也記不住多少內容。針對這一情況,教師應該教給學生正確的閱讀名著的方法。閱讀名著前,教師應引導學生認真閱讀“導讀”部分,整體感知名著的主要內容及主要人物之間的關系。閱讀《駱駝祥子》,可以引導他們先讀“作者簡介”“主要人物關系表”“特色人物”“一段歷史的社會剪影,一個車夫的悲慘世界”,讓學生對《駱駝祥子》這部書有個大致的了解。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運用略讀、瀏覽、精讀、歸納、總結等多種方法去閱讀。對于名著中的精彩的語段,要反復閱讀。比如閱讀《水滸傳》,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精讀書中幾個主要人物(如宋江、吳用、武松、李逵、魯達、林沖等)的綽號的由來,通過反復閱讀,了解主要人物在何時何地,與何人做了哪幾件重要的事情。如閱讀第六回“花和尚倒拔垂楊柳 豹子頭誤入白虎堂”,可引導學生精讀歸納:“花和尚魯智深在何處因何事倒拔垂楊柳?”“豹子頭林沖為什么要到白虎堂去?怎么去的?結果如何?”讓學生學會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來。
四、 開展活動,有效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