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中藥養生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可是每天吃著這些中藥類零食,就真的對身體好嗎?甚至可以達到很好的補血、清火等作用嗎?為此,醫學專家給出了答案。
中藥零食很“搶口”
阿膠棗、龜苓膏、涼茶、薄荷糖……王小姐現在每周的零食從薯片、巧克力變成了這些中藥保健類零食。自從聽到養生專家說女人要補血、清火,中藥保健類的零食最好了。從此,王小姐的零食習慣也一下子“養生”了,既然每天都要吃零食,當然要吃得更健康,這也是不少辦公室女性的日常習慣。
在各大超市,中藥保健類零食的銷售成了一股熱潮。很多年輕人買固元膏,阿膠棗、龜苓膏等這類滋補零嘴。因為工作壓力大,無法好好照顧自己,又害怕“是藥三分毒”,于是中藥類零食應運而生,也成了現在都市人“安慰”自己的好食品。
中藥零食也“忌口”
其實,中藥類零食雖然有益處,但是并非每個人在任何時候吃都好,每類食物其實都有其利弊。所以不要一味被“養生”兩字蒙蔽眼睛。針對大家最喜歡購買的幾類中藥零食,專家為其一一“把脈”。
酸梅汁:經期、孕產期女性慎食
酸梅汁是中國傳統的消暑飲料,一到夏季,很多人家里都會自制或者沖泡酸梅汁。酸梅湯的主要原料是烏梅,烏梅中的檸檬酸幫助吸收維生素及酵素,預防疾病及消除疲勞,蘋果酸則把適量的水分導引到大腸,形成糞便而排出體外。烏梅對治口臭及宿醉的效果也很好。一般來說,烏梅具有止瀉痢、止咳、安蛔、生津、止血、斂肺、澀腸等功效,常用于治療肺虛久咳、久痢久瀉、虛熱消渴、蛔厥嘔吐腹痛、膽道蛔蟲癥等。不過感冒發熱、咳嗽多痰、胸膈痞悶等人群忌食烏梅,菌痢、腸炎初期的患者也須忌食烏梅。婦女正常月經期以及孕婦產前產后,最好不要吃。胃酸過多人群,也不要多吃酸梅汁。
涼茶飲料:寒性體質及陽虛人群少食
涼茶本是夏天消暑的佳品,但是現在幾乎成了一年四季都有的常用飲料。醫學專家認為,涼茶終究還是中藥性質比較“濃”的茶飲料,不能拿來當水喝,喝多了或者不適合喝的人喝了,會對身體健康有一定的影響。目前市面上的涼茶主要成分多含有、金銀花、夏枯草、甘草等中草藥,有清熱除濕、滋陰去火的功效,有助于緩解牙齦腫痛、口腔潰瘍、大便干結等癥狀,但手腳容易冰涼、胃寒、陽虛、大便經常偏稀的人,應盡量少喝涼茶,以免加重原有癥狀。
阿膠棗:外邪入侵及消化不良者少食
阿膠和紅棗都有養血補血的功效,特別是阿膠還有補脾和胃、益氣安神、滋陰潤燥等作用,很多白領女性都會在自己的包里或者辦公室放上幾袋,作為營養零食食用。對于氣虛或血虛體質的人群,經常吃些阿膠棗是有一定好處的,有助于改善神疲倦怠、四肢乏力等癥狀。但是大棗雖好,也不要多食,尤其是在外邪侵入身體(指感冒發燒等)時,吃補品就會把病邪留在體內。同時,女性在經期、產期也不宜多吃阿膠棗,會使其月經、惡露不盡。同時,阿膠棗吃得過多不利于消化和吸收,如果你是胃熱或者消化不良患者,多吃就會滋膩礙胃,影響食欲,日久還容易上火。
龜苓膏:孕婦及經期人群少食
龜苓膏是歷史悠久的傳統養生零食。正宗的龜苓膏主要以名貴的鷹嘴龜和土茯苓為原料,再配以生地黃、蒲公英、金銀花、等藥物精制而成,具有清熱解毒、滋陰補腎、消除暗瘡、潤腸通便的功效。因為工作、生活壓力大,現代人又缺乏運動,飲食上疏于科學調理,一不小心就會出現口干心煩、便秘等癥狀,于是,吃龜苓膏成了很多人的首選。可是龜苓膏雖然清火效果好,對女士卻不是“萬用妙藥”,因為龜苓膏有清熱排毒的作用,所以偏于寒涼,一般胃寒和脾胃虛弱或有風濕病的人還是少吃或不吃。同時,龜板有興奮子宮和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故孕婦和月經期女性也不宜多吃。
固元膏:氣血旺、肥胖人群不宜
隨著固元膏在各大超市現做現賣,吃固元膏也成為現代人近期流行的零食。固元膏是補血養元的食品,配方中的阿膠、紅棗可以補血,黑芝麻、核桃仁能補腎,冰糖能潤燥,而且做法又非常精細,容易消化吸收,適合婦女長年服用,而且也適合老年人補血、補腎,治療咳喘效果也很好。不過專家表示:如果是氣血旺的年輕人,則不必要服用固元膏,脂肪過多的肥胖人群也不宜服用。
小連接:中藥零食就該這樣吃
隨著大家對自己身體的關注,吃中藥類零食已經成為了很多人的習慣。如果要選擇這類零食,專家們給了大家幾點建議:
1、閑暇時看看中藥類書藉,自己掌握一定的養生科學知識。
2、任何中藥都有利有弊,所以需要對癥下藥,不要盲目跟風食用。
推薦一生姜
常言道:“家備生姜,小病不慌。”其實,這就是在講生姜防病的功效。生姜性辛溫,有散寒發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嘔等保健功效,再配上紅糖、大棗、綠茶等不同輔料,妙用無窮,尤其適用于秋冬養生,是茶療養生的首選。
不過生姜氣味辛烈,有很多人泡飲時可能不喜歡那種口感,可加入一些調味劑,或者用煮飲的方法來加以改善,還可以與一些其他有甜味的飲料共煮。例如我們常喝的姜汁可樂,不僅有防寒去痰的功效,還可以增加熱量、暖胃,最適用于冬季。生姜對防治感冒效果很好,可以祛風散寒,也算是茶療方的一種。不過要注意的是,一般挑選表皮沒有裂口、顏色鮮艷、柔軟、膨脹狀態的新鮮姜,不要選起皺紋、發干發黑的生姜。生姜表皮中有較多營養成分,熬湯時,應該少去皮或不去皮,避免養分流失。
禁忌:生姜性味辛溫,凡屬陰虛火旺、目赤內熱者,不宜長期食用生姜。
生姜茶療方精選
生姜茶
配方:綠茶5克、生姜8片、蔥白5~8根。
服法:混合后用沸水沖泡5分鐘即成。每日1~2劑。
功效:祛風發汗。
適用:風寒感冒。
核桃生姜茶
配方:核桃仁20克、蔥白20克、茶葉15克。
服法:共用水煎沸5分鐘后即可。每日1劑,煎2次服飲。
功效:解表散寒。
適用:感冒發熱,頭痛無汗。
芝麻生姜茶
配方:生芝麻30克、生姜5克、綠茶5克。
服法:混合后用沸水沖泡5分鐘即成。每日1劑。
功效:發汗解表。
適用:外感初起。
生姜紅糖飲
配方:生姜30克,紅糖適量。
服法:生姜加清水適量,煮沸后加入紅糖煮沸即可,少量頻頻飲用。
功效:暖胃止嘔。
適用:妊娠嘔吐或虛寒腹痛。
推薦二黨參
俗話說“冬季進補,開春打虎”,這是我國民族的進補習慣。其實,泡參代茶飲很多見,人參、黨參、太子參、紅參等等,雖然它們補益功效不同、用法稍異,但都可以作為茶療在秋冬進補。秋冬季節天氣寒冷,參類可以起到補氣健脾、益肺生津、增強免疫力的功效,有效地防治疾病,體質虛弱者尤為適宜。一般來說,人參、黨參、太子參都可以用于茶療,但三者藥力有強弱之別。人參為補氣之上品,可大補元氣,挽救虛脫重癥功效顯著,并能安神定志。太子參補氣之力最弱,故不單獨用于氣虛癥,而其性平柔潤,無壅滯之弊,生津作用較黨參好,尤適宜熱病后津傷陽虧之癥。在茶療上,筆者主要推薦黨參,一是黨參主要功能為補中益氣,兼養血,常用作人參的代用品,尤其適合中年人以及青壯年;二是人參和太子參相比較,人參藥力和緩,有利于茶療逐漸發揮藥效;另外,從價格和實用性來說,黨參茶療一般家庭也可以接受。
禁忌:糖尿病病人不宜使用。
黨參茶療方精選
黨參紅棗茶
配方:黨參30克、紅棗10枚洗凈。
服法:入鍋加水適量,煎煮30分鐘,去渣取汁即成。代茶頻頻飲用,當日飲完。
功效:健脾益氣,助運止瀉。
適用:大便溏薄不成形、次數增多等亞健康狀態,對兼有體質虛弱者尤為適宜。
黨參茶
配方:蜜炙黨參10~25克、紅茶1~1.5克。
服法:混合后用沸水沖泡5分鐘即成。每日1劑,分3次溫飲。
功效:健胃祛痰,益氣補血。
適用:氣血虛弱,有慢性病者。
推薦三枸杞
很多人其實都有用枸杞代茶飲的習慣,枸杞茶除了有明目作用外,也是秋冬養生必不可少的。《本草匯言》認為,枸杞能“氣可充,血可補,陽可生,陰可長,風濕可去,有十全之妙焉”。陽生陰長,補益氣血,正適合秋冬養生的原則。枸杞子味甘,性平,入肝、腎、肺經,正應秋冬須補益之臟腑,同時,它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和血潤燥、澤膚悅顏、培元烏發等功效,代茶飲用口感也不錯,所以,枸杞茶是秋冬養生茶療不可或缺的。由于枸杞溫熱身體的效果相當強,患有高血壓、性情太過急躁,或平日大量攝取肉類導致面泛紅光的人,最好不要食用。同時,感冒發熱、身體有炎癥、腹瀉的人最好也不要飲用。最適合飲用枸杞茶的是體質虛弱、抵抗力差的人。而且,一定要長期堅持每天吃一點,才能見效。還有一點要注意,根據季節的不同,枸杞茶的配方也有所差別。筆者下面推薦的自制茶療方,只適宜秋冬茶療養生保健之用。
枸杞茶療方精選
枸杞桂圓茶
配方:去核紅棗6枚、干桂圓6顆、枸杞10粒、紅糖少許,亦可視個人口味自行增減(脾胃虛弱的可以適當加入一些紅豆)。
做法:一種做法是將紅棗、枸杞洗凈,鍋內放1000毫升水,放入紅棗、枸杞。大火煮滾之后,再加入去殼桂圓,轉小火慢慢煨煮10分鐘左右,加適量紅糖,待紅棗軟爛煮出香甜味,即可飲用。飲茶食渣效果最佳。另一種就是直接沸水泡用,加紅糖或者蜂蜜都可以,不過效力較煨煮的茶飲弱些,適合外出飲用。
功效:補腎明目,益氣補血。
適用:氣血虛弱,有慢性病者,適用于長期在室內工作的亞健康人群。
枸杞三圣茶
配方:枸杞10粒左右、黃芪片10克、黨參3克、蜂蜜少許。
做法:洗凈枸杞、黃芪、黨參后,加水煨煮或直接泡飲均可。蜂蜜是本茶飲必加之配料,一用來調味,二有潤燥制性之功效。
功效:補腎益氣。
適用:體質虛弱者,適用于長期在室內工作的亞健康人群。
其實,適用于秋冬茶療養生的中藥還有很多,筆者推薦的只是一些取材和價格較適合長期飲用的。中藥茶療養生保健也不是越貴越好,需要根據自己的體質加以選擇,最好能和一些中醫中藥師溝通,辨證飲
秋冬養生茶療的小技巧
1.中藥在低于100攝氏度的熱水中浸泡,可部分溶解揮發性成分。同時,沖泡后用杯蓋蓋緊,使隨水蒸氣揮發的成分冷凝在杯蓋上,隨水珠滴落,重入茶湯中,這樣才能提高藥效。
2.中藥的用量因藥物和用途而異,一般而言,鮮品藥用量宜大,干品宜小;養生保健時用量宜小,治療疾病時量宜大。
3.中藥泡茶的時間也要注意,一般需根據藥物的質地而定,通常3~5分鐘即可,但必須用沸水浸泡。此外,秋冬茶療養生,還應聽從醫生的專業指導。
關鍵詞:中藥養生食品;材質創新;包裝
1 中藥養生食品的概述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藥物生產與使用國,自古就有通過藥材養生的傳統。我們根據中醫理論,運用食補和藥養等方式,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中藥養生食品是根據中醫傳統藥理,在天然食品中添加中藥加工而成。這樣就使食品具備了某些調理功能,更有益于健康。運用中藥養生食品進行保健最重要的原則就是因人而異、因地制宜,只有這樣才能起到美容養顏、益智補腦、延緩衰老、增強抵抗力等保健效果。簡單來說,就是根據不同的年齡、性別、體質,選用適當的中藥養生食品進行調理,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目前,我國許多商家已經發現中藥保健食品的商機,以天然藥材為基礎,借助科技創新,將中醫古方系統化、潮流化,研究開發了許多中國特色的中醫養生食品,在中國逐漸形成獨特的、有競爭力的中藥養生食品行業。
2 中藥養生食品的包裝設計現狀
隨著我們現代生活、工作節奏的加快,精神壓力變大,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身體健康,提高生活質量,這使得保健食品的市場逐漸擴大。今天,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而空氣、水源的污染使亞健康狀態的人群數目龐大,因此出現了“花錢買健康”的消費理念。擁有健康成為人類永恒的追求,而保健食品是促進健康的有效物質,并具有便捷、無毒的優勢,因此易被人們接受。[1]因此可見,中藥養生食品將成為新時代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包裝設計中巧妙地運用傳統文化藝術作為中藥養生食品包裝的設計元素,在結構、材料、色彩的選擇上融入現代設計的表現形式,使中藥食品包裝有較強的時代感和民族特色。品牌個性特征彰顯,對中藥養生食品的推廣、銷售都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此外,中藥養生食品的包裝設計應在遵循現代食品包裝的原則的前提下,從病理的角度出發,奔著為患者著想的原則設計出一套適合中藥養生食品獨特的包裝法則。
3 中藥養生食品包裝中的材質應用
包裝有外形、構圖、材料三大構成要素。其中,材料的紋理和質感最能影響商品包裝的視覺效果,利用不同材料的肌理變化可以達到商品包裝的最佳效果。材料要素直接關系到包裝的整體功能、經濟成本、生產加工方式及包裝廢棄物的回收處理等多方面的問題。因此,材料要素是包裝設計的重要環節。
3.1 紙質材料
牛皮紙韌耐水,是一種常用的高級包裝紙,呈棕黃色,因仿牛皮而得名。牛皮紙應用范圍非常廣泛,常用于制作紙袋、信封等辦公用品,另外還可用作唱片套、繪畫紙等。牛皮紙具有很高的拉力,不容易破損,因此,將它應用于中藥養生食品的包裝中,不僅可以解決運輸、儲存等很大的問題,而且適應了當今社會追求環保的理念。
還有一種常見的包裝用紙就是以棉漿、木漿等天然纖維為原料制成的玻璃紙。它的特點是透明度和光澤度高,耐熱、耐折,有良好的印刷適性,印刷效果精致。玻璃紙有一大優勢,它屬于再生纖維素,這對商品的保鮮十分有利,可將包裝與食品一起進行高溫消毒。另外,由于制作玻璃紙的原料都天然無害,所以它非常容易被分解,可以很好地減輕環境污染給地球帶來的傷害。將玻璃紙應用在中藥養生食品的包裝中,既能使消費者很好地觀察到所要購買的商品的具體形態,又能很好地延長中藥養生食品的保質期。
瓦楞紙的重量小,價格低廉、用途廣泛、制作快捷,且能回收重復利用的特點,使瓦楞紙的應用迅速普及起來。瓦楞紙一般分為單面、雙面兩類紙板,是由掛面紙和瓦楞棍通過加工而形成的波形的板狀。使用瓦楞紙能很好地保護商品,外形又美觀大方,得到了全面的推廣和應用,在與其他包裝材料的競爭中獲得了極大的優勢。成為制作包裝容器的主要材料之一,并且經久不衰并呈現迅猛的發展勢頭。
3.2 塑料材質
塑料是可塑性高分子材料的簡稱,它與合成橡膠、合成纖維一樣都屬于高分子材料。塑料的主要特點是密度小,但強度高,可以制作成軟包裝袋,編織袋、捆扎帶,中空容器(瓶、罐、桶等)。大多數塑料有良好的耐酸、堿和耐化學性,可以長期放置,不容易發生氧化。因此,塑料是藥丸保健食品常用的包裝材料。
3.3 金屬材質
金屬是一種具延展性、容易導電、導熱,光澤性較好的物質。首先,金屬的機械性能優良、強度高,將它用作包裝材料可以很好地保護內裝物品;其次,金屬材質的包裝易于印刷裝飾和加工,能連續化、自動化生產;再次,金屬的來源豐富,能耗和成本也較低。
3.4 其他材質
除了上面介紹的幾種常見材料,玻璃、棉麻混紡布料、木質包裝,都在養生食品包裝中被很好地應用。玻璃有極強的耐腐蝕能力和耐酸蝕能力,如保健飲品、果蔬汁飲料等具有酸性的液體,選擇玻璃包裝再合適不過了。玻璃包裝還可以很好的阻止氧氣等氣體對食品的侵襲,同時防止食品的變質和揮發;此外,回收容易,重復利用率高,大大降低了包裝的成本,是玻璃材質包裝的又一大優勢。棉麻材質是科技發展帶來的驚喜。它既有棉柔軟的特性,又增加了麻粗獷的風格,而且不易起球,變形,是一種非常實用的包裝材料。木質包裝可以使貨物得到充分的保護,既節省勞動力和勞動強度,又能防止堅硬貨物刮傷運輸工具,同時還具有通風、防潮作用。還有一些木質包裝精致典雅,使藥材食品更加上檔次,成為消費者饋贈親友的佳品。
4 結論
中藥養生食品的發展仿佛為我們打開了一個窗口,世界各地的消費者均可以從中感受到我國悠久的歷史和深層次的文化內容。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歷史創造了厚重獨特的中醫中藥文化,并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鮮明的文化傳統和藝術特色,而這些正是我國保健類商品在全球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值得憑借的有力武器。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中藥養生食品也在升級換代,促進了與之配套的包裝材料的發展。將中藥養生食品包裝從單一、乏味中解救出來,成了促進中藥養生食品推廣的當務之急。筆者相信,設計師們在遵循當代設計原則的同時,通過對包裝材質的研究探討,結合中藥食品本身的特點,一定會找到將中藥食品和包裝完美組合的新穎的設計,從而促進中藥養生食品得到更多人的喜愛。
參考文獻:
[1] 袁恩培,熊穎.論保健食品包裝設計的定位策略[J].包裝世界,2008(01).
[2] 周敏.國內外醫藥包裝相關政策和我國未來醫藥包裝發展[J].印刷世界,2005.
[3] 孫智慧.藥品包裝學[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6.
[4] 郭宏,鐘素艷.我國醫藥包裝業的現狀及發展對策[J].醫藥工程設計,2007.
[5] 袁恩培,熊穎.論保健食品包裝設計的定位策略[J].包裝世界,2008(01).
[6] 尹明.淺論現代包裝設計的特點[J].考試周刊,2011(84).
何首烏是一味天賜養生神藥。據說,千年的何首烏長成人形后會隱身,人食之可長生不老。《本草綱目》記載:何首烏味甘,性溫,無毒,能治“五痔腰膝之病、冷氣心疼、積年老疫痰痹、風虛敗劣、長筋力、益精髓、壯氣駐顏、黑發延年、婦人惡血痿黃、產后諸疾、赤白帶下、毒氣入腹、久痢不止”其功不可具述。后人又發現何首烏能讓人耳聰目明。
千年中醫深藏了很多科學難以破解的奧秘。幾味效果單一的中藥材進行配伍后,經過醋制、鹽炒、酒制等不同的中藥炮制工藝,析出的藥物成分各不相同,再經煮泡煎制,其產生的藥物分子團,現代科技都無法分析出來。而這些不同的藥物分子相互之間的作用,服用后對人體細胞的改變,更是生物化學專家都難以想象的。要想把中藥量化,的確是一個國際性的難題。
眩暈病是古老的疾病,既當今稱為人類“沉默殺手”、西醫無法根治的、能讓人壽命縮短20年的頑固性疾病――高血壓,在傳承千年的中醫魂寶中,早就有能輕松治好高血壓的方法――醋療。
我出生在一個中醫世家,家父一生執著于古代中醫養生方劑的挖掘與應用,對“三高癥”研究付出過心血。曾以醋蛋液為溶媒,將明代醫官劉純的“通玄散”:天麻、山萸肉、凌霄花、西紅、黃精、何首烏等加減后用現代科技萃取藥材中有效成份,如磷脂蛋白、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微量元素等配制“蟲草養生液”讓患者應用,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家父開明,不久將秘方公布與眾,并傳授于人,讓大家進行自我保健,療疾養生。我深受啟發,要以一個全新的視角詮釋中醫養生與藥療秘訣之念油然而生。
據大量醫學古籍及現代醫學書刊著作記載,醋蛋提取液,是一自然的神奇療法,已成為廣大老年人的時尚話題和格外青睞的養生佳肴。并被身患多種疾病的老人奉為至寶,似乎醋蛋液就是專為他們合成的一種“新藥”。
“通玄散”是清朝御醫劉純在金朝名醫張元素的“天麻丸”的基礎上研發的治療眩暈病的特效藥。《醫學啟源》記載了眩暈病屬于陰虛陽亢癥候群。“天麻丸”方中天麻安神潛陽,生地、元參涼血滋陰,當歸、牛膝活血補血,杜種、萆Z、附子、羌活強筋壯骨。但天麻丸滋陰潛陽的作用很弱,對眩暈病有效,可不能防止偏癱的出現。劉純和醫官們反復加減處方,進行濃縮,在增加藥材劑量而縮小藥材體積的同時,便于病人口服吸收,促進疾病迅速痊愈,預防中風發病率相對降低。
高血壓疾病的根源――高血脂。長期高血脂,大量低密度脂蛋白就會越來越多的黏附在血管壁上,形成動脈粥樣硬化。一方面阻斷了血管壁上血壓感應器對血液的靈敏度,其次會導致營養物質難以進入血管的細胞出現動脈硬化。清除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激活人體自我血壓調節機制,才能根治高血壓,才是全球醫學共同追求的目標。
醋蛋液浸制降壓中藥,一方面提高中藥藥效幾十倍、幾百倍的同時,緩沖堿性物質對神經細胞的傷害,因醋有抑制、收斂異性蛋白的功能。另一方面,醋酸菌蛋白具有強大的血脂凈化功能。它能促進高密度脂蛋白把膽固醇帶進靶細胞,充分被人體利用。更能把低密度脂蛋白分解掉。再一方面,乙酸有強烈的揮發性能,能深入到細胞蛋白的內部,是中醫認為醋是高效藥引子的緣故。因為神經、臟器、血液不同部位的性質各有不同。血脂、膽固醇類,都屬于油脂類物質。而很多中藥都是水溶性成分,油水難相溶的道理眾所周知。所以一般藥物很難發揮作用,更別說降脂了 。而臟器的修復、免疫力的改善、神經功能的修復,則需要大量蛋白質進入細胞內部發揮作用。而一般中藥所含成分因為穿透不了細胞膜外脂質層的阻擋,所以效果非常慢。而因醋酸蛋白菌的穿透力,不論脂類、醇類、酸類、酚類物質,他都能攜帶藥物中的蛋白、有效成分進入到血脂、細胞、神經等全身每一個細微的角落發揮各自作用,治療效果并非一般藥物所能比擬。
《隨息居飲食譜》記載:“醋開胃、養肝、強筋、暖骨、醒酒、消食、下氣、碎邪,解魚蟹鱗介諸毒。”《現代實用中藥》醋“用于結核病之盜汗,為止汗藥;又傷寒癥之腸出血,為止血藥。”中醫自古就對醋的藥用功效有了充分的認可,記載醋破血逐瘀,解毒抗菌方面有特效。治大病重病的經典藥方中,它都是炮制君藥的第一選擇。醋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乙酸和多種生物菌及微量元素的混合體。
醋蛋液本身就能健體強身,對動脈硬化、腦血栓、高血壓、心肌梗塞、胃下垂、肝炎、糖尿病、神經痛、風濕病等多種疾病有很好的療效。再加上中藥里的蛋白磷脂內有一種要素――膽堿,在血液中將脂肪和膽固醇轉化成乳狀液,使血液循環系統暢通,減少脂肪和膽固醇在血管壁內沉積,降低血管栓塞及心腦疾病的發生。活血化瘀作用,可扶正固本,提高人體免疫功能。血脂降低也就等于基本解決了高血壓的致病根源。
“慢阻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簡稱,常常是由反復發作的慢性支氣管炎等疾病發展而來。慢阻肺根據病情可分為急性發作期和穩定期,不少病人在急性發作期很注重治療,但在穩定期往往忽視防范。其實,慢阻肺患者平時的治療和養生更為重要。
一個建議:變吸煙為吸氧
慢性支氣管炎發展成為慢阻肺有較為固定的“模式”:慢性支氣管炎經過5—15年的反復發作,可發生呼吸性細支氣管和肺泡的破壞和擴張,呼吸氣流受限。患者除有慢性咳嗽、咳痰外,還出現了氣喘癥狀,這就形成了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如果早期不注意防范和治療,病情不斷進展就形成慢性肺源性心臟病,進一步惡化則最終導致心肺功能衰竭。醫學研究表明,80%—85%慢阻肺患者有吸煙史,吸煙是引起慢阻肺的確定因素。因此,戒煙是患者應當遵循的首要法則。
體內缺氧是慢阻肺最重要的特征。除了急性發作時需住院吸氧治療外,慢阻肺穩定期或慢性遷延患者也應該在家進行家庭氧療。丟學研究顯示,如果慢阻肺病人每天吸氧15小時,急性發作的機會和次數會明顯下降,可比不吸氧的患者減少50%,病死率下降70%以上。如果條件限制,患者不能每天吸氧15小時,只要堅持每天吸入一定量的氧氣,對緩解病情也是十分有益的。家庭氧療以購置家用制氧機較為方便、有效和安全。
一個提醒:不要上“假中藥”的當
由于慢阻肺是慢性疾病,很多患者非常信賴中藥,但我院呼吸科每年都要收治許多因服用“假中藥”而上當的患者。這些假藥一般來自山東、安徽、河北等地,主要通過郵購的方式購買。這些藥物一般號稱是“純中草藥”,對治療咳喘有特效。
其實,對這些藥物進行分析可以發現,藥物中不僅含有氨茶堿、東莨菪等止咳平喘的西藥成分,而且還加入了大量強的松等糖皮質激素類藥物。由于這類藥物的作用,使得這些所謂“祖傳秘方”的效果顯得“十分神奇”,患者初次服用往往“藥到病除”。看到治療效果明顯,不少患者就長期服用。殊不知不規范的使用激素不但可導致高血壓、糖尿病、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等疾病,還可引起嚴重的骨質疏松,極易造成骨折。我科曾接診一位長期服用這種假中藥的患者,僅因一聲劇烈咳嗽,竟然造成3根肋骨骨折。由于長期不規范的藥物作用,這類患者急性加重時的治療搶救變得非常困難。因此,正規的診斷和治療尤其重要。
一個提醒:閑來做做呼吸操
慢阻肺患者經常做做呼吸操,可以改善通氣功能,緩解病情。呼吸操的要領就是10個字:深吸氣、慢呼氣,腹式呼吸。
做操時,一手輕放在胸部,另一手輕放于腹部,深吸氣時,腹部的手要隨著腹部的運動鼓起來才達到效果;慢呼氣時,患者可以將嘴唇縮起,將吸入的空氣細、長地吐出。呼吸操每天做2—3次,每次5—10分鐘。
慢阻肺患者的胸部往往呈桶狀,橫向運動沒有余地,長期堅持做呼吸操,卻能使患者的橫膈膜下降。醫學研究表明,橫膈膜下降l厘米,吸入氣量可以增加250~300毫升,長期堅持做呼吸操可以使患者的橫膈膜下降3~4厘米,吸入氣量可以增加1升左右,這對慢阻肺患者來說,可以大大地減輕氣短癥狀,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