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色av,短篇公交车高h肉辣全集目录,一个人在线观看免费的视频完整版,最近日本mv字幕免费观看视频

首頁 > 文章中心 > 消費與安全

消費與安全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消費與安全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消費與安全

消費與安全范文第1篇

論文摘要:本文論述了消費安全意識對水產品安全的影響,利用經濟學的方法分析了消費者逆向選擇情況下水產品“檸檬市場”的形成過程,以及如何利用消費者的安全意識和選擇行為來提高水產品的安全。

消費者處在整個水產品供應鏈的終端,是整個水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過程的最終目標指向。消費者在水產品安全問題上所體現的態度與消費傾向會對政府和水產品企業的行為選擇產生深刻影響,而消費者自身的食品安全實踐也決定著水產品安全管理的效用程度。

(一)水產品質量特征與信息不對稱下的消費者行為

1、水產品質量特征

依據信息經濟學原理,水產品同時具有“搜尋、經驗和信任”三種質量特征“信任特征”是消費者即便在消費后也不能檢查或評價的質量特征,這種特征一般只能被專家或專業的服務機構披露,如水產品體內是否含有對人體造成危害的生物性、化學性危害因素以及天然毒素等,正是這一特殊的質量特征容易造成水產品市場的信息不對稱,進而使得一些不法水產品的生產、經營者采取投機行為,以低質量、劣質水產品冒充優質水產品在市場上銷售,使消費者蒙受損失。

2、生產者的機會主義行為與消費者的逆向選擇

消費者通過搜尋可能獲得低價優質安全的水產品,但是追求完備的信息卻是不經濟的,因為信息是有層次性的,且信息的層次越深,單位搜尋成本越大,當搜尋成本大于其所獲的消費者剩余時消費者就會停止對信息的搜尋。在此情況下消費者無法獲取完全的市場信息,也就無法對水產品的安全水平、特別是對水產品質量的“信任特征”方面進行識別和判斷。也就是說,水產品生產者或經營者與消費者之間存在著信息不對稱現象。

對于一般生產者來說,都具有“有限理性((BoundedRationality)”和“機會主義行為(OpportunisticBehavior)" 兩種生產者行為。由于在信息不對稱條件下消費者無法對生產者行為考核、對其提高產品質量難以形成合理的市場價格預期或生產劣質產品也沒有嚴格的懲罰措施,生產者會乘機采取以次充好的機會主義行為來謀取更多的利潤。

消費者在市場上購買水產品時,由于良蕎不分對質量較差的水產品支付了過高價格,當消費者發現其

購買的水產品質量低于其所預期的品質時,就會降低對整個市場水產品質量的預期,并降低愿意支付的價格。這樣就使得市場價格機制不能有效地發揮作用,致使市場失靈的情況發生。由于市場上不能體現優質優價,就無法給生產者任何改善水產品質量的經濟激勵,于是低質量、低成本、不安全的劣質水產品最終將會把高質量、高成本、高安全性的優質水產食品驅逐出市場,這就是有名的“劣幣驅逐良幣”的逆向選擇問題,這時的市場也被稱為“檸檬市場”。該過程如圖1所示。在圖中我們可以看出,在消費者具有水產品完全信息的條件下,消費者的需求曲線是D1,生產者的邊際收益曲線是MR1, MR1曲線和邊際成本曲線MC相交,這時決定的銷售量是Q1,而價格是P1。但是,由于消費者對產品的質量具有不完全信息,不能識別水產品的真實質量,只能根據對整個市場的估計決定購買數量以及決定支付的價格。不同質量的水產品被消費者以同樣的方式對待。如果消費者認為某種水產品的質量不能達到其預期的程度,就會減少該水產品的購買量,因此市場需求曲線向左下方移動為D2,與之相對應的邊際收益曲線也向下移動為MR2,這樣,在市場存在不完全信息條件下,MR2曲線與MC曲線交點決定的均衡價格是P2,銷售量為Q2,這時的均衡價格P2小于完全信息條件下的均衡價格P1,而均衡數量Q2也小于完全信息條件下的均衡數量Q1。隨著水產品價格的降低和交易數量的萎縮,安全質量較差的水產品在成本上具有優勢,從而有可能在銷售上占有優勢,而安全質量較好的水產品可能被排擠到市場之外。在新一輪的市場競爭中,生產者為了降低成本,可能采取加大養殖密度、使用激素等損害水產品質量安全的行動,從而進一步降低水產品的質量安全;而當消費者發現所購水產品并不如原來估計的那樣好時,他們就會進一步降低對市場上水產品質量的估計水平,降低愿意支付的價格。如此往復,導致“檸檬市場”的形成。

(二)消費者選擇與水產品安全

水產品市場上所存在的信息不對稱現象,會使消費者在購買水產品的消費行為過程中,向水產品市場發出錯誤信號,導致“檸檬市場”的形成。這說明在水產品安全信息的供給方面的“失靈”,消費者也要擔負一定的責任。因此,消費者有權利和義務通過自身的消費選擇行為向水產品生產經營者傳遞安全需求的信號,正確地刺激或引導安全信息的顯示,防止“檸檬市場”的形成。

1、發揮消費者質量安全意識作用,約束生產者的機會主義行為

在社會再生產中,消費既是起點也是終點,生產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消費,所以消費者在購買水產品時首先要發揮消費者安全意識的導向作用,改變購買行為,盡量選擇經過認證品,比如無公害水產品、綠色水產品、有機水產品。盡量避免“三無”水產品向市場發出積極的信號,引導水產品生產企業的投資取向,促使水產品生產、加工企業努力提高水產品的質量安全,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二是要發揮消費者安全意識的監督作用,消費者應對水產品原料生產、加工貯運以及產品銷售過程具有很大的自發監督作用,成為水產品安全監督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有生力量。

消費與安全范文第2篇

在被認為是“食品安全大國”的日本,食品的安全性已不再只是僅僅局限于食用后對人無害這一層面,品質的透明化、能適時地為消費者提供情報并取得其信賴以及事故發生后快速地追蹤、回收過期或被污染食物等等也都成為了構成“食品安全大國”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媒體2014年12月11日報道,日本某品牌的方便面被指混入蟲子,生產商調查結果稱,混入的原因尚不清楚,但不能否認在生產過程中存在蟲子混入的可能性,現階段將停止所有商品的生產和銷售。停止生產銷售的商品均為同一品牌的方便面,共24個種類。

生產廠商表示,雖然除了宣布召回的2種商品以外,其他商品“安全上并無問題”,但出于避免混亂的考慮,決定回收已上市流通的所有商品。消費者購買的商品若感到不放心,也可像召回對象商品一樣向該公司退貨退款。

從發現事故到回應的速度以及處理方式讓人們再一次看到了被稱為“食品安全大國”的姿態。

各個環節都有細致的規定

在日本,涉及食品安全的專門法律法規有很多,且劃分十分細致。以《農林物質標準化及質量標識管理法》為基礎,日本建立起了包括食品衛生、農產品質量(品質)、投入品(農藥、獸日本消費者與政府合力建“食品安全大國”

藥、飼料添加劑等)、動物防疫、植物保護等五個方面較為完善的農產品質量法律法規體系。

日本厚生省早在1947年就頒布了《食品衛生法》。農林水產省也相繼出臺了《農林產品品質規格和正確標識法》、《植物防疫法》、《家畜傳染病頂防法》、《農藥取締法》、《農藥管理法》等與農產品質量安全有關的法律法規。

日本在2002年對多次修改后的《食品衛生法》又進行了修訂。該法規定,市場上食品及調料的加工、制造、使用、儲藏、搬運、陳列等環節都必須保證清潔衛生,禁止販賣變質、含有害物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或混入不衛生異物的食品;對有疾病、可能因疾病死亡的畜禽的肉、骨、奶、內臟、血液等不準加工上市;食品的包裝必須衛生,食品標簽和食品一致,食品標簽的說明中不得有虛假和夸大成分。

日本的食品安全法律遵循消費者至上原則,實現了“從農場到餐桌”的全程監控。日本的食品安全由政府、民間組織和消費者共同參與,食品行業機構對確保食品安全負首要責任,消費者應接受食品安全方面的教育并參與政策的制定過程,三者之間相互協調。

完善的監管體系

日本法律規定,日本的食品安全監管主要由農林水產省和厚生勞動省負責。他們根據有關法規分工,各自管理食品安全事務,共同完成對食品安全的監管。日本食品安全管理體制有其自身的特點,即按照食品從生產、加工到銷售流通等環節來明確有關政府部門的職責。

農林水產省主要負責生鮮農產品及其粗加工產品的安全性,側重在這些農產品的生產和加工階段。農林水產省成立了消費安全局,下設消費安全政策、農產安全管理、衛生管理、植物防疫、標識規格、總務6個課以及1名消費者信息官。

這兩個機構有完善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監督體系。全國有48個道府(縣)、市,共設有58個食品質量檢測機構,負責農產品和食品的監測、鑒定和評估以及各政府委托的市場準入和市場監督檢驗。

日本農林水產省消費技術服務中心有7個分中心,主要負責國內生鮮農產品生產環節的安全管理;農業投入品(農藥化肥、飼料和獸藥等)產、銷、用的監督管理;國內農產品品質和標識認證以及認證產品的監督管理;農產品加工中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HACCP)方法的推廣;流通環節中批發市場和屠宰的設施建設;消費者反映和信息的搜集溝通等。

厚生勞動省主要負責加工和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的監督管理。包括組織制定農產品中農藥、獸藥最高殘留限量標準和加工食品衛生安全標準。農林水產省和厚生勞動省之間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例如,農藥、獸藥殘留量標準的制定工作由兩個部門共同完成。

2003年,日本通過了《食品安全基本法》,在內閣專門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員會,負責風險評估、風險管理及信息公開和交流。

由于食品安全委員會的成立,農林水產省和厚生省食品安全方面的職能轉變為實施風險管理,由此日本的食品安全監管機構體系進一步完善。

日本食品上市要經過嚴格的檢查,一旦發生問題,日本保健所將根據有關法令進行檢查。無論哪一個環節違反規定,都將依法追究肇事者的刑事責任和處以罰款。

食品安全標準種類繁多

目前,日本食品安全相關的標準數量很多,形成了比較完善的標準體系。日本農產品標準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質量標準;另一類是安全衛生標準,包括動植物疫病、有毒有害物質殘留等。日本在生鮮食品、加工食品、有機食品、轉基因食品等方面制定了詳細的標準和標識制度,并以法律形式固定下來。食品安全標準涉及食品的生產、加工、銷售、包裝、運輸、儲存、標簽、品質等級、食品添加劑和污染物,最大農獸藥殘留允許含量要求,還包括食品進出口檢驗和認證制度、食品取樣和分析方法等方面的標準規定。

農林水產省和厚生勞動省是負責制定農產品標準的主要政府部門。厚生勞動省制定的標準包括食品添加劑的使用、農藥的最大殘留等,適用于包括進口產品在內的所有食品。日本的農林水產省也參與食品管理,主要涉及食品標簽方面和動植物健康保護方面。

日本食品標準體系分為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企業標準三層,標準種類齊全、科學、先進、實用。盡管標準種類繁多,但要求較為具體。日本在標準制定過程中,充分注意與國際標準的接軌,同時又結合日本的具體情況加以細化,使之符合本地實際情況,因而標準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和可檢驗性。

以日本食品安全規制中對農藥殘留標準的相關規定為例,1991年以前只對26種農藥、53種農產品制定了殘留標準指數。1992年以后,不斷擴大農產品殘留農藥標準的范圍,到2001年3月,已對214種農藥、約130種農產品按每品種制定了8000個以上的標準指數。

食品生產足跡化

近幾年,隨著二維碼技術在日本普及,日本人又創新性地把高科技引入食品監管。這項技術基本實現了食品生產足跡記錄,購買食物的消費者通過用手機拍照識別食物包裝上的二維碼標識就能夠了解食物生產到銷售過程中的各環節。

以一塊雞胸肉為例,小小的二維碼記錄下了產出這塊肉的肉雞飼養過程中被投喂的飼料、藥物,記錄了運輸肉雞的車輛信息,同時也記錄下了宰殺分割這只雞的禽肉加工廠的自然信息,甚至還提供養雞場主的姓名、地址、照片。有了這張二維碼,一塊雞肉的“身世”一清二楚,一旦雞肉在某個環節出現問題,“肇事者”將無處遁形。

不少日本食品加工企業在二維碼技術“逼迫”下意識到自律的重要性,因為犯錯的代價太大——出錯的記錄也會出現在二維碼中,企業幾乎不可能繼續生存。

地溝油再回收處理

日本也曾出現過地溝油問題,但卻只發生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并沒有出現“屢禁不絕”、“愈演愈烈”的現象。地溝油問題迅速地消失在日本歷史之中,這其中的奧秘何在?

嚴格的立法和執法固然是原因之一。如果仔細探究還會發現一條重要原因——在日本,如今地溝油無處可買。

即便有人買到了,也完全沒有可能用來加工食品。

今天,走在日本街頭,經常可以看到漆飾鮮明的垃圾車從居民區進進出出,這些垃圾車使用的燃料就是地溝油。日本的地溝油現在都由專業公司進行回收,并以較高價格賣給日本政府。日本政府轉而將這些地溝油提煉后用作垃圾車的燃料。

地溝油本身如果不加回收,會流入江河造成環境污染,但回收處理所需費用又相當驚人。日本政府的辦法就很值得借鑒。他們將清理地溝油的環保費用用于回收和提煉地溝油。政府購買地溝油的價格高于無良廠商所能承受的價格,廠商們無利可圖自然放棄收購。

而垃圾車所需油料的購買價大大高于政府收購地溝油的價格。巨大的差額被節省下來,行政支出也得到了降低。同時,這種垃圾車燃料中被加入了蓖麻油,完全無法食用。日本政府和回收公司得到雙贏,環境受到保護,老百姓也不用擔心會吃到地溝油了。

在能源日益短缺的今天,生物柴油以其原料來源多樣、排放廢氣少,越來越受到各國的青睞。而地溝油就是不可多得的提煉生物柴油的原料。

“垃圾車燒地溝油”的怪招其實是個很簡單的辦法而已,卻廉價而有效地解決了地溝油問題這個頑癥,可謂變廢為寶。

食品安全向國民健康轉變

日本對健康的要求很嚴格,制定了專門的保健食品管理法規,要求進行個案審批。1962年,日本率先提出“功能性食品”概念。1991年修改了《營養改善法》,將功能性食品正式定名為“特定保健用食品”,并定義為“除了具有營養功能外,應包含具有增強機體特定保健功能的各種成分,并經過加工而制成的食品”。

1995年的《營養改善法》則對幾乎所有的食品都強制要求采用營養標簽。此后,日本陸續頒布了《特定保健用品許可指導及處理要點》等法規性文件。2003年3月,日本又對《營養改善法》內容進行了修改和補充。

日本厚生省要求功能食品必須具有普通食品的形式,而且必須有明確的功效成分,但僅能在《營養改善法》規定的范圍內聲稱具有某種被認定的保健功能,絕對不能聲稱可用于治療疾病,否則違反日本的《藥物法》。

日本厚生省根據所提出的12種功能成分成立了12個功能性食品委員會,分別對不同功能成分的特定保健用食品進行安全性、功能性和標簽等審查。

“食品安全大國”背后的教訓

雖然日本現在的食品給我們留下了健康、安全的印象,但是日本也經歷過食品安全問題嚴重的時期,有過慘痛的教訓。

20世紀50年代,日本發生了森永毒奶粉事件,造成1463名兒童中毒,23名兒童死亡。由于當時的日本還沒有健全的保護消費者的法律,受害兒童的父母們只好自發組成“全國森永牛奶被害者同盟協會”,持續抗爭十多年,終于令乳制品巨頭森永低頭,正式向消費者道歉,并承諾永久救助,出資成立救助受害者組織——光協會。在過去的40年間,森永已經累計支付出400多億日元。

也是以森永毒牛奶案為契機,日本社會開始全面強化食品安全管理。

1957年,日本政府大幅修改《食品衛生法》,強化了對食品添加物的有關規定,1960年后又出版了《食品添加物法定書》。1968年,出臺第一部《消費者保護基本法》,建立了“食品安全出現問題首先是政府的責任”的理念。可以說,這是日本消費者的一次食品安全意識改革,同時也確立了日本政府在食品安全問題上不得推卸責任,必須站在消費者角度處理問題的立場。

2000年,日本又發生一起雪印牛奶中毒事件,受害者達到了1.4萬人。該品牌的北海道工廠加熱生產線停電三小時,導致脫脂奶感染了黃色葡萄球菌,消費者在飲用后出現上吐下瀉的食物中毒癥狀。雪印公司為賠償消費者,向銀行緊急借款,共支付了29億日元。盡管如此,有70多年歷史的雪印牛奶,也不得不為自己的散漫管理付出代價,以倒閉告終。

在經歷了如此的慘痛教訓后,日本政府再一次修改法律,強化了食品安全保障,將檢查食品安全時的有毒物質清單增加到了大約850種,光是針對小麥就需要檢測大約315種殘余農藥的數值。

2011年的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泄漏事件,再一次令日本陷入了食品安全危機。消費者因為擔心食品受到核污染,對受災較為嚴重的東北三縣的農林水產品敬而遠之。

消費與安全范文第3篇

>> 三元結構視角下我國小微企業還款難問題研究 我國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問題和調控政策的探討 基于三螺旋模型的國家糧食安全保障戰略 構建我國食品安全監管三元制度 新疆媒介文化產品消費的三元結構特征 轉型期我國財政支出結構與經濟增長關系研究 基于“三元悖論”的我國貨幣錯配成因實證分析 中國審計市場“三元制”結構及其市場特征分析 三元組結構實現稀疏矩陣轉置算法的分析 基于科研、教學與實踐三元結構體系的飯店管理教學創新研究 中國城鎮化進程中的三元社會轉型研究 加入WTO后我國農產品貿易結構與國際競爭力演變趨勢分析 三元改進:利益視角下的我國食品安全監管制度重構 國家糧食安全的目標與制度戰略研究 經濟轉型期山東省農產品外貿逆差分析 轉型期我國勞動力市場的結構性失衡及對策研究 基于國家糧食安全視角下我國糧食物流體系的完善 我國農產品消費增長的預測與分析 秦中春:我國農產品消費增長的預測與分析 綠色消費行為視角下我國農產品營銷策略研究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4] 黃建初.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釋義[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5] 中國環境狀況公報2001[EB/OL].(2002-11-25).http: //jcs. mep. gov. cn/hjzl/zkgb/.

[6] 劉江,杜鷹.中國農業生產力布局研究[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10.

[7] 丁俊發.中國供應鏈管理藍皮書2013[M].北京:中國財富出版社,2013.

[8] 牛偉,董振生.山西糧食安全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山西農業科學,2008(7):3-5.

消費與安全范文第4篇

關鍵詞:網絡購物 食品安全 安全隱患 消費者權益

近些年,由于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網購越來越成為很多消費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網購的優越性使網購食品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人們可以更方便快捷的購買到物美價廉的食品,網購可以使人們足不出戶就可以品嘗全球的美食。只要鼠標輕輕一點,不管是北京的烤鴨還是陽澄湖的大閘蟹,甚至智利的車厘子、泰國的榴蓮糖,通通可以坐等專人送貨上門。但是,近幾年,我國食品安全問題頻頻出現,食品安全是現在廣大老百姓非常擔憂的、急需改善的核心問題。而網購食品作為網購商品的組成部分,由于網購的風險性,又無形中增加了食品安全的隱患,使消費者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更加困難。因此,作為消費者來講,應該充分了解網購食品的隱患所在,盡量避免問題食品,利用適當的維權工具,保證自身的合法權益。

1 網購食品的優勢

網購食品之所以越來越受到消費者青睞與追捧,是與其方便、快捷、價低以及選擇的多樣性等優越性分不開的。

1.1 網購食品的價格優勢 價格優勢往往是網購最基本的優勢之一,試想,如果網購商品的價格比超市、商場的價格還要高,并且網絡商品又看不到實物,品質不易保證,又有多少人愿意通過網絡來購買食品呢?所以,網購食品的低價格是吸引人們購買的很重要的因素。例如目前網購進口食品價格比市面上同類產品售價低5%-20%,很多進口食品的網商生意也是相當的火爆,消費者經過一次成功的交易之后,往往更偏向于網購食品了。

1.2 網購食品的方便、快捷優勢 除了價格優勢之外,方便與快捷也是網購食品存在的另一大優勢。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宅在家里,“宅”已經成為流行的時尚詞匯。這些宅男宅女們網購的比例就更加大了,他們手中的鼠標輕輕一點,日常所需的各種各樣的食品被快遞工作人員送至家門口,足不出戶照樣生活的多姿多彩。

1.3 多樣性的選擇優勢 我們傳統的食品購買場所是那些大型超市,琳瑯滿目的商品曾一度讓人們感覺到商品社會的物質豐富。但是網絡平臺使更多的商家將更多的食品擺在人們面前,花樣繁多,個性無比,使人們看到了一個不曾看到的食品世界,甚至是一些超市里難以見到的罕見進口食品,都可以在網絡中見到它們的身影。因此,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喜歡在網絡上嘗試一些新食品,來滿足其由來已久的消費欲望。

2 網購食品安全隱患存在的原因

網購食品的優越性使人們越來越認可這種消費行為,而網購食品也確實方便了人們的生活。然而由于網購食品質量與服務的良莠不齊的現象也普遍存在著,因此,作為消費者來說,了解網購食品安全隱患的存在原因是很有必要的,只有對此有所了解,才能通過理性的網購,真正的從網購食品中獲得實惠,避免網購食品安全問題給自己的健康和消費權益帶來傷害。

2.1 我國法律法規對于網購食品的安全問題缺乏約束 2009年6月1日開始實施的新《食品安全法》對于網絡商品經營者、網絡服務經營者以及提供網絡交易平臺服務的經營者的義務和法律責任作了界定,但是對于經營食品方面卻沒有做出具體的要求。新的《食品安全法》并沒有明確將“網絡食品銷售者”列入接受法律約束的對象,這使得網購食品方面得不到法律的保護。從事食品銷售的網商們只要支付電子攤位費就可以經營,其網絡違法的成本是很低的。并且,網絡平臺對網絡銷售者的信息審核不夠嚴格,只需身份證明,支付一定的保證金,而不用辦理營業執照,就可以開始網絡銷售食品了。

2.2 網絡食品的虛假介紹與展示 對于網購食品來講,消費者并不能像在超市購物一樣可以看到和接觸到實物,而只是通過網站上的相關介紹、圖片等信息,來了解食品的情況。因此,很多網商們為了銷售利潤,往往會對食品的性能夸大其詞,甚至虛假介紹,而對于圖片更是經過美化處理,使其看起來是那樣的美味誘人。這就會吸引很多的消費者盲目下單,來購買很有可能存在安全隱患的食品。

2.3 網商們的信用炒作 對于食品來講,絕大多數消費者還是具有很強的警惕性的。所以,很多消費者在下單之前會注意網商的信用和食品的銷量,并將以往買者的評價信息作為參考。但是這些信用、銷量和評價就一定是真實的嗎?回答是否定的。現在,在眾多的網絡銷售商中,信用和銷量以及評價的炒作竟然像前幾年的“三氯氰胺”一樣,已成網絡銷售行業中的一個默認的行規了。各種網絡聊天工具群的應用,使這種信用炒作成了一種專門的行業,還有很多從事這種炒作的專職人員。雖然,網絡平臺的經營者也對于這種現象通過軟件檢測與人工監察等方式進行管制,并對炒作的網商進行懲罰,但是這種炒作仍然在各種聊天群中開展的如火如荼。這就給網購食品質量的真實性蒙上了一層面紗,使消費者對預購食品的了解更加的霧里看花了。

3 消費者對于網購食品安全的應對策略

以低廉的價格享受到各種美食是網購消費者的最大愿望,如今,網絡平臺使這個愿望成真。但是價廉不一定就會物美,由于我國相關法律對網購食品的監管的缺乏,使消費者經常會在網購食品中遇到食品安全問題的困擾,不只權益受到侵犯,健康也會受到影響。但是,我們不應該由于網購食品的安全存在隱患,就直接放棄這種方便快捷的購物方式,畢竟網購食品也具有很多的優越性。這就需要消費者們掌握一些應對網購食品安全的策略,理性消費,真正從網購食品中獲得實惠。

3.1 選擇信用度高的網商進行購買 網購食品的風險雖然不能完全消除,但是我們可以通過選擇信用度高、實力雄厚、售后服務好的網商,將網購食品的風險降到最低。雖然很多網商會對信用進行炒作,但是由于網絡平臺經營者對炒作行為進行檢測和監控,因此網商們的信用還是可以作為重要的參考信息的。以我個人的經驗,一般來說,信用度比較高、買家評價比較好的網商,其商品的質量還是比較有保證的。并且這樣的商家,比較注重其信用度與買家的評價,對于銷售食品的質量把關比較嚴格。

3.2 消費者對預購食品應該詳細了解,避免盲目下單 食品與其他商品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經常網購的消費者們一定要了解淘寶中對于退換貨的規定,淘寶的天貓和絕大多數店鋪都有“7天無理由退換貨”的保證。但是對于食品來講,一旦拆封并食用,再想退貨是比較困難的。因此,在下單之前不能只看網頁上的文字介紹和那些花花綠綠的圖片,還應該向客服們仔細咨詢,如食品生產的廠家、產地、衛生許可證號、生產日期、保質期等等,并事先弄清有關退換貨的事宜,然后保存好聊天記錄,作為日后退換貨和維權的證據。

3.3 消費者應該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的維權工具 如果在網購食品中遇到食品質量安全問題,消費者應該立刻使用網絡平臺的維權工具,來維護自身的消費者權益,將傷害降到最低。例如淘寶網中,從消費者下單付款之后,如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在訂單處點擊投訴賣家進行消費維權,甚至可以由淘寶客服參與處理。如果網商的食品質量存在問題,只要買家提供相關的證據,一般都可以得到妥善處理。

3.4 消費者可以選擇合適的快遞公司來運輸網購食品 網絡銷售中的很多情況下,銷售和運輸是分離的,比如淘寶網的天貓和店鋪都是只負責銷售,而商品的運輸都通過各種各樣的快遞公司來完成。而這些快遞公司的資歷參差不齊,有些小的快遞公司雖然運費低廉,運輸質量和服務卻沒有保障。因此在運輸途中可能會造成網購食品的破損和污染,給網購食品帶來隱患。因此,消費者下單前應和銷售客服溝通,選擇信譽比較好的快遞公司,以保證網購食品的運輸安全。

參考文獻:

[1]張濤.食品安全法律規制研究[M].廈門大學出版社,2006.

[2]劉俊芳.網購食品的法律探析——以食品安全法的視覺[J].東南大學學報,2010(12).

消費與安全范文第5篇

關鍵詞:消費品安全 政府監管 風險評估 諾模圖法 風險矩陣法 RAPEX法

中圖分類號:F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11(c)-0155-04

歐盟委員會(EC)的2004 RAPEX方法[1]是首個得到政府監管機構廣泛應用的消費品安全官方風險評估方法。非政府學術組織EuroSafe在2005年設立風險評估工作組(EuroSafe WGRA),EC在其研究成果基礎上形成了2010 RAPEX方法[2],該方法是目前歐盟各成員國政府的正式官方評估方法[3]。受EC健康與消費者保護總司(DG-SANCO)資助的EMARS項目(它提出了著名的錘子案例[4])、英國RPA[5]等風險研究機構都致力于不斷發展消費品安全風險評估方法。在正式評估方法中,除了RAPEX方法,諾模圖法、風險矩陣法也得到廣泛應用[3-5]。而歐盟REACH法規的技術指南文件(TGD)、國際化學品安全規劃署(IPCS)的“Risk Assessment Terminology”(2004年),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FAO/WHO)的“Food Safety Risk Analysis”(2006年)、國際風險管理理事會(IRGC)的“White Paper”(2006年)提供的化學危害風險評估方法主要適用于消費品生產過程[3-5]。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CPSC)主要應用定性風險評估方法對消費品安全進行A、B、C三級管理,CPSC也使用“安全飲用水法案”(SDWA,1996年)中的評估規則[6],CPSC在化學危害定量評估方法上遵循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的NAS指南(1994年)[7]。國際標準化組織的消費者政策委員會(ISO COPOLCO)的指南文件“Consumer product safety a practical guide for suppliers”(2006年)及其標準則主要適用于消費品的設計及生產階段[3-5]。中國的消費品安全風險評估通則(GB/T22760,2008年)與RAPEX方法基本一致[8]。

該文以政府監管視角選擇最廣泛使用的2004 RAPEX、2010 RAPEX方法、諾模圖法和風險矩陣法應用案例進行比較分析[3-5],并分析消費品安全風險評估方法的進一步發展方向。

1 消費品安全風險評估基本流程

風險和風險評估在各個領域的定義和方法有所不同。在產品安全評價理論中,風險通常表示為傷害事件的發生概率及嚴重程度的函數,各種消費品安全風險評估方法的基本評估流程是大同小異的,均是在識別消費品危險的基礎上,估計各風險要素的程度(至少包括兩個基本風險要素:傷害的嚴重程度和傷害的發生概率),然后用模型將各風險要素合成風險水平/等級(批量評估應先確定單體風險水平)。各個方法的主要區別在于將其他風險要素(例如消費者屬性、危險可獲得性和危險暴露參數等)的考慮置于哪個階段,是置于危險識別階段,還是置于嚴重程度估計、發生概率估計階段,抑或直接作為獨立風險要素與兩個基本要素進行合成(圖1)。

在消費品供應鏈的不同階段實施安全風險評估應選擇與該階段相適應的風險評估方法,相關評估方法按適用范圍分類如圖2所示(參考了參考文獻[3],但做了補充和修改)。對于政府監管機構而言,更關心的是準備上市和上市后的消費品安全風險,即:消費品在上市時應符合安全的一般要求,而在上市后只要發現產品存在嚴重安全風險就應及時隔離(risk averse)。因此,以政府監管視角研究上市階段和上市后消費品安全風險評估方法的有效應用具有必要性。

4 討論

(1)從應用案例可看出,2010 RAPEX

法與2004 RAPEX法的主要區別在于:2010 RAPEX法將消費人群區分、風險緩減要素區分從后置改為前置,嚴重程度和發生概率的分等進行了擴充,消費人群區分、風險緩減要素區分仍由主觀判定。兩個方法中風險要素的打分主觀性強,要求評估人員具備足夠的專業知識和足夠準確的數據來源。未來的評估方法可能將消費人群作為獨立風險要素進行識別和估計,在消費品化學危害日益受到重視的情況下,消費人群區分可能相應調整,例如孕婦可能作為弱勢人群進行考慮。

(2)斯洛文尼亞諾模圖法的輸入參數比其他方法增加,各參數的分等擴充,其評估輸出(風險等級)相應細化。與RAPEX法比較,它識別出火災危險風險高于其他危險。危險事件發生時,火災更容易造成群死群傷,因此該評估結果與事實也是相符的。

(3)比利時風險矩陣法引入了暴露程度這一參數擴充矩陣維度。對后果嚴重性的賦值中,該方法對導致“所有使用者和旁觀者死亡”“所有使用者死亡”“數人死亡”和“一個死亡”的嚴重度分別區分,且從100分到15分賦值,區分度極大,但在政府監管角度,對“死亡”后果均應0容忍,評估時應加以注意。

(4)該文在參閱相關文獻時,發現各個評估方法應用的術語高度不一致。如果對術語名稱翻譯和定義不加以界定明確,可能導致對同一危險信息,各評估方法的參數輸入不一致,其輸出大相徑庭。

(5)目前的評估方法對化學危害風險的識別能力偏弱。例如對“長期藥物接觸和輻射暴露”傷害的嚴重程度從輕到重劃分為“腹瀉嘔吐局部癥候”“可逆的內臟損害”“神經系統損害、不可逆的內臟損害”“癌癥(白血病)、影響生殖、影響后代、中樞神經系統抑郁癥”四等的劃分尚嫌粗。歐盟REACH法規的技術指南文件提供了一種化學危害風險評估的有價值的思路。

(6)目前對評估方法的發展研究主要集中在評估模型的改進,從定性向定量向模糊評價發展,但實證研究表明,作為簡單、快速、經濟、有效(risk averse)和有決斷力(resolved)的方法,定性風險評估能對消費品安全風險進行有效評估[3-5]。在政府監管視角,最好把資源直接用于減小風險的努力,而不是盡量達到風險評估的絕對精確。實際上,定量風險評估的大部分輸入數據是高度主觀的,同時,要生成確切的輸出,它要求有一個詳盡和全面的時間鏈模型,這對范圍極廣的現代消費品領域是難度極大的。對定性風險評估方法而言,應減小評估的主觀性,重點應研究傷害嚴重程度和發生概率的科學分等,其基礎工作是盡早形成共享的消費品傷害數據庫。

(7)從應用案例可看出,各個評估方法均基于各風險因子相對獨立的假設,從而對各個風險因子獨立進行評估。有學者研究認為,某些風險因子具有相互聯系和影響關系,具有連通性(connectivity),并引入了連通性矩陣的概念,但這一理論在消費品領域尚未有成熟應用。

5 結論

(1)以政府監管視角來看,2004 RAPEX、2010 RAPEX方法和斯洛文尼亞諾模圖法均能對消費品安全風險進行有效評估。

(2)未來消費品安全風險評估方法的發展,首先應統一規范術語使用以改善評估的一致性;其次應發展傷害嚴重程度和發生概率的科學分等體系以減小評估的主觀性;另外應注重消費品化學危害風險評估方法的研究。

參考文獻

[1]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the Community Rapid Information System(RAPEX)and for notifications presented in accordance with Artide 11 of Directive 2001/95/EC[R],Commission Decision 2004/418/EC of 29 April 2004.OJ L 151,2004.

[2] Commission Decision of 16 December 2009 laying down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the Community Rapid Information System‘RAPEX’established under Artide 12 and of the notification procedure established under Artide 11 of Directive 2001/95/EC(the General Product Safety Directive) (notified under document C(2009) 9843)[R],Commission Decision 2010/15/EU of 26 January 2010. OJ L 22, 2010.

[3] Dirk van Aken.Related risk assessment activities[R].Hague: Voedsel en Waren Autoriteit, 2007.

[4] Enhancing Market Surveillance through Best Practices(EMARS)project.Product Safety-Best Practice Techniques in Market Surveillance[R].Amsterdam: EMARS,2013.

[5] Pete Floyd, Tobe A.Nwaogu,Rocio Salado,et al.RPA REPORTAssured Quality-Establishing a Comparative Inventory of Approaches and Methods Used by Enforcement Authorities for the Assessment of the Safety of Consumer Products Covered by Directive 2001/95/EC on General Product Safety and Identification of Best Practices [R].J497/GPSD Implementation, Norfolk:Risk & Policy Analysts Limited(RPA),2006.

[6] CPSC.Research & Statistics-consumer opinon surrveys[EB/OL].(2014-10-20)[2014-4-29].http://cpsc.gov/en/Research Statistics.

[7]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Science and Judgment in Risk Assessment (1994)[M].Washington D.C.:National Academy Press,1994.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黎平县| 丰城市| 成安县| 凤山县| 鹿泉市| 大田县| 阜宁县| 鹤岗市| 中卫市| 彰化县| 岗巴县| 蓝山县| 江阴市| 五家渠市| 黄陵县| 榕江县| 太谷县| 天柱县| 长垣县| 阿尔山市| 华亭县| 汝阳县| 巩留县| 揭阳市| 东辽县| 宜宾县| 汤原县| 丹棱县| 乌鲁木齐县| 肇州县| 罗平县| 隆林| 章丘市| 讷河市| 凌云县| 高尔夫| 鹰潭市| 梓潼县| 库伦旗| 信丰县| 沂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