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色av,短篇公交车高h肉辣全集目录,一个人在线观看免费的视频完整版,最近日本mv字幕免费观看视频

首頁 > 文章中心 > 健康教育的技巧與方法

健康教育的技巧與方法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健康教育的技巧與方法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健康教育的技巧與方法

健康教育的技巧與方法范文第1篇

【關鍵詞】產后家庭化護理模式;健康教育;母乳喂養

母乳是嬰兒最為理想的天然食品,母乳喂養是最科學的育兒方法,能夠保障兒童健康成長,而且母乳喂養能夠增進母子感情,促進產婦產后恢復[1]。但是,在產婦知識缺乏、產婦缺乏信心等因素作用下,我國母乳喂養狀況不甚樂觀。健康教育在促進母乳喂養中的作用已經得到普通認可,但傳統健康教育的效果有待提高[2]。本研究中應用產后家庭化護理模式健康教育在促進母乳喂養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6年1~12月于我科住院分娩的180例初產婦作為觀察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90例。所有產婦為初產婦,無妊娠合并癥,無其他影響母乳喂養的器質性疾病。對照組年齡22~36歲,平均年齡(27.6±8.2)歲;分娩方式:自然分娩52例,剖宮產38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4例,高中20例,大學及以上56例。觀察組年齡23~37歲,平均年齡(27.1±8.5)歲;分娩方法:自然分娩54例,剖宮產36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2例,高中24例,大學及以上54例。兩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1.2方法1.2.1護理方法對照組給予傳統健康教育,即由責任護士對產婦進行隨機分散的健康教育,向產婦講解母乳喂養的相關知識及技巧。觀察組給予產后家庭化護理模式健康教育,具體如下:(1)產后當天給產婦及家屬詳細講解母乳喂養的優點,指導母乳喂養。(2)給產婦及家屬詳細講解疼痛、脹痛的原因,有效減少疼痛的措施,并對產婦及家屬進行示范及指導。(3)給產婦及家屬講解休息、保持心情愉悅對母乳喂養的重要性,指導均衡飲食,保持乳汁沖著,并指導防治奶脹、皸裂、人工擠奶等方法。(4)給產婦及家屬講解產后隨訪的重要性,詳細解答產婦及家屬的問題。(5)產后每周通過電話或家庭訪視等方式隨訪1次,了解產婦母乳喂養情況,解決新出現的問題。1.3觀察指標隨訪6周,比較兩組產婦母乳喂養情況,包括純母乳喂養率及混合喂養率。并于出院時,通過問卷調查比較兩組產婦母乳喂養理論知識及操作技巧掌握情況,其中母乳喂養理論知識滿分為150分,操作技巧滿分為100分。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母乳喂養情況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產婦純母乳喂養率升高(97.8%vs90.0%),混合喂養率降低(2.2%vs1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母乳喂養對嬰兒健康成長及產婦的產后恢復均具有積極促進作用,但是,在哺乳時出現奶漲、疼痛、皸裂等現象,剖宮產產婦出現傷口疼痛,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部分產婦沒有充分認識到母乳喂養重要性等因素作用下,母乳喂養狀況不甚理想[3]。因此,如何提高母乳喂養率仍然是產科關注的焦點問題。健康教育是通過信息傳播及行為干預使個人掌握衛生保健知識,建立正確健康觀念,自愿采納踐行有利于健康的行為及生活方式[4]。目前健康教育在促進母乳喂養中的作用已經得到普遍認可[5],但健康教育模式尚無統一標準。家庭化護理模式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以家庭為中心,重視家屬的參與,已經在產科護理中逐漸推廣[6]。本研究中,與常規健康教育相比,產后家庭化護理模式健康教育組產婦的純母乳喂養率升高,混合喂養率降低,母乳喂養理論知識及操作技巧評分升高。結果表明,產后家庭化護理模式健康教育能夠提高母乳喂養率,促進產婦掌握母乳喂養理論知識及操作技巧。分析原因,與常規健康教育,產后家庭化護理模式健康教育注重家庭成員的參與,通過家庭成員的支持,營造和諧家庭氛圍,能夠有效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從而提高母乳喂養率,并促進產婦掌握母乳喂養理論知識及操作技巧。

參考文獻

[1]盛夕曼,洪靜芳,王維利,等.社區初產婦母乳喂養自我效能調查及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5,18(2):191-195.

[2]汪新菊,舒新蓮,王樂霞,等.規范化健康教育對剖宮產術后母乳喂養的影響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2,15(34):4009-4011.

[3]聶含竹,李文平,田利平,等.早期母乳喂養護理研究進展[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24):2251-2254.

[4]徐旭東.健康教育路徑在肺癌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健康教育,2016,32(6):547-550.

[5]韓明芳,王莉萍,王曉云,等.情景導入式健康教育對產婦母乳喂養能力形成的影響[J].廣東醫學,2013,34(21):3367-3368.

健康教育的技巧與方法范文第2篇

關鍵詞:護理 健康教育 健康知識

現代的護理模式是追求身心護理、健康教育和院外指導為宗旨,而健康教育是現代醫院為滿足患者的健康需求而賦予護士的重要職能。健康教育是整體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患者及其家屬為主要對象,通過有目的、有計劃的開展健康教育,可增進患者及家屬健康知識,幫助其建立健康行為,提高健康水平,可提高病人的依從性同時可進行身心護理,達到降低致病的危險因素的目的,并且減少并發癥的發生,促進身心健康,因而病人的健康教育具有深刻意義。為了做好病人的健康教育,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探索和實踐。

1 護理健康教育形式

(一) 語言的交流 從病人入院開始,我們可以利用巡視病房的時間與患者進行溝通了解最近的身體情況,也可以利用護理的時候簡單的進行詢問病情。語言交流要有針對性,要因人而異,不能拉家常。能正確運用傾聽技巧,做到耐心誠懇,表情親切,語氣適宜,尊重理解、關心同情病人。

(二) 形象化教育 病人住院期間,我們可以提供形象生動的實物圖片進行針對性講解。內容力求深入淺出,通俗易懂,針對不同病人,結合圖片講解,使患者易于接受和掌握。在病房大廳擺放黑板報,每月一期,宣傳健康知識,在人群聚集的地方,貼有健康教育標語、放置一些宣傳疾病知識的宣傳單等。

(三) 集體教育 利用電視機、影碟機、健康教育光盤、錄像、幻燈、投影、計算機多媒體等設備,召集一些病人采取集中講授的方法,向患者及家屬講解疾病知識及自我護理方法。也可以與患者一起就護理知識進行討論,進行示范操作,使患者獲得感性認識。

(四)個體教育 患者也要根據的具體情況“因人而異,因病而異”進行個體化教育。對不識字、無法接受文字教育的患者,護士可以采取靈活的方法將教育內容講解給患者及家屬,更好的讓患者康復。

2 護理健康教育技巧

護理健康教育是有計劃的工作,我們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才能達到患者要求。經過一段時間實踐,我摸索了一些基本技巧。這是做好護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基礎。

(一)追求良好的護患關系。在醫院諸多人際關系中,護患關系處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它要求為了健康這一共同目標而建立起來的一種良好的人際關系。經過我多年護理實踐證明,良好的護患關系會使病人早日康復,身心愉悅,使醫院工作更好的開展,贏得百姓的稱贊。如果相反就會增加病人對護士的不信任,有不配合行為,造成病人投訴和醫療糾紛。因此,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是做好健康教育的必要前提。

(二)追求有效的溝通技巧。護理人員與患者溝通有它的特殊性。護理健康教育就要求護理人員與患者要合理有效溝通,要把患者的健康放在第一位。通過溝通,讓患者對自己的病情身體做到心中有數,更好的讓他們康復。沒有溝通就無法實現健康教育的目標。有效的溝通技巧包括提問、傾聽等語言溝通技巧 做到耐心誠懇,表情親切,語氣適宜,尊重理解、關心同情病人。

(三)知識傳授技巧。病人掌握醫學知識對形成健康行為十分重要,而患者健康知識的獲得主要依賴于醫護人員的傳授。經過多年的實踐,我總結出傳授知識的一些技巧,我們利用電視機、影碟機、健康教育光盤、錄像、幻燈、投影、計算機多媒體等設備對患者的健康需求進行分析、提高護理健康教育的效率。

(四)健康行為的訓練。護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改變人們的不健康行為,培養有益于患者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行為學習的方式包括模仿和強化訓練兩類。我們在護理健康教育實踐中,通常對患者進行自我護理能力訓練、住院適應能力訓練以及康復能力訓練等。

以上所述護理健康教育四個方面的技巧,對護士做好健康教育工作至關重要,需要護士認真掌握,并熟練地應用于健康教育的實踐之中。通過臨床實踐的鍛煉不斷發展和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以確保護理健康教育取得滿意的效果。

3 護理健康教育 意義

21世紀隨著社會經濟、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類對健康的認識不斷深化,社會上對護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他們不但要成為稱職的操作者,而且要成為稱職的教育者。可見,以病人為中心,以健康教育為基礎的系統化整體護理已成為當今的現代護理模式,意義重要。

(一)健康教育是現代護理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住院病人不再是單純接受治療,而是主動地和醫護人員合作。通過健康教育,讓他們對自己的疾病有了充分認識,讓他們主動學習接受健康知識。在這過程中與患者接觸最多的是護士,護士則成了健康教育的先鋒,所以我們應加強健康教育理論的學習,加強自我修養,充分利用護士與患者之間的密切關系,積極進行健康宣教。

(二)健康教育促進護患之間的溝通。通過溝通,及時聽取患者的意見,及時糾正自己錯誤的行為,讓患者滿意,讓患者對自己的病情做到心中有數,并發癥和醫療費用明顯降低,病員康復快。

(三) 健康教育促進護理人員的業務素質。健康教育對護理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有豐富扎實的醫療護理知識,還要學習人文科學知識,不斷充實自己,這樣才能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才能順應醫學模式的轉變和社會的發展。

健康教育是聯系健康知識和健康實踐的橋梁,也是促進人群健康的行為。通過健康教育對提高人們自護能力,建立健康行為、全面提高護理質量,起到了促進作用。健康教育是社會進步、經濟發展的要求。我們護理人員要有與時俱進的意識,拓展知識做到健康教育的多樣化,專業化減輕病人的心理負擔,為病人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務,提高了護士在患者心目中的地位。我們說,醫院不僅是醫治病員的場所,同時也是精神文明建設的“窗口”,因此長期的護理健康教育,可以幫助廣大醫護人員樹立崇高的職業道德,讓病人在醫院感受 家一般的溫暖。

參考文獻

健康教育的技巧與方法范文第3篇

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和服務對象對健康教育需求的變化,健康教育已成為整體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現代醫學為滿足患者健康需求而賦予護士的重要職責,在教學的互動過程中許多因素影響病人的教育效果,我們采取必要的應對措施可提高廣大護理人員健康教育的能力及健康教育效果,使健康教育真正成為連接衛生知識和健康行為的橋梁,達到健康教育的目的。

1 影響健康教育的因素

1.1 缺乏教育意識 國內一項調查表明,由于受傳統護理模式的影響,護士對教育角色的認識不夠明確,沒有把健康教育看做是自己的義務,這無疑會對病人的教育活動產生不良影響。

1.2 缺乏教育知識和技能 健康教育是幫助病人建立健康行為的治療手段,要獲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護士必須掌握基本的教育知識和技能,否則無法勝任教育工作。

1.3 缺乏溝通技巧 病人教育主要靠語言和非語言的形式來進行的,護士如果缺乏溝通技巧就會對教育工作產生畏難和害怕情緒,直接影響病人的教育效果。

1.4 人際關系緊張 良好的護患關系是病人教育的基礎,如果護患關系緊張或相互排斥,護士就得不到病人的信任,病人對護士所教育的內容就缺乏興趣,因此產生不良的教育效果。

1.5 教育時機不當 當患者還在進食、睡眠、情緒不穩定或因疾病引起疼痛而痛苦時,對其進行健康教育將會導致病人對其反感、排斥,達不到教育的目的。

1.6 未明確職能和法律職責 在健康教育過程中,護士如果未明確自己的職能范圍,與醫生之間溝通交流不夠,將會出現護士解釋不到位甚至錯誤解釋或與主管醫生不合一致,這樣不僅病人對護士的信任度降低,而且可能導致醫療護理糾紛[1]。

2 應對措施

2.1 樹立健康教育理念 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病人健康觀念明顯更新,對相關疾病知識及自我保健知識有強烈的要求,護理人員應充分認識到加強健康教育是滿足病人健康知識需求的有效途徑,是改變病人及家屬不良生活方式的重要手段。針對不同的病人,不同的疾病及疾病的不同時期扎實、深入、細致地做好健康教育是護士的責任與義務。

2.2 補充健康教育知識 護士只由掌握精深的專業知識,才能夠深入、細致地洞察病情的變化,根據疾病的特點、病程的進展、病人存在的問題進行專業的健康教育與指導。護士在臨床工作中應注意補充與疾病治療、護理理論、心理學、管理學、傳播學等相關學科知識,使健康教育行之有效,病人真正做到“知、信、行”的統一。

2.3 強化溝通技巧 護士在與病人溝通時,應先注意積極傾聽,語言有針對性,使用恰當的語氣、語調,力求適時、適度、通俗易懂。注意掌握與病人之間的溝通距離,在護理過程中,要熱情,面帶微笑,儀表端莊,善于觀察病人非語言信息,因勢利導,使溝通順暢。可采用講座,高年資護師或主管護師結對子、傳、幫、帶等方法,掌握恰當地運用語言性和非語言性的溝通技巧,提高溝通的有效性。

2.4 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病人入院后主動向病人做自我介紹,介紹醫院環境、病房設施、管理規定,說明將要為病人提供教育服務的內容,并遵守承諾,取得病人信任,消除其緊張心理。住院期間鼓勵病人積極參與教學,激發病人學習的興趣,接納并尊重病人,保護病人隱私,幫助病人建立良好的遵醫行為。病人出院前及時評價教育結果,征求病人對教育工作的意見,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項,使病人滿意地接受結束護患關系的現實。

2.5 善于抓住健康教育的時機,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 護士應根據病人的教育目標,善于抓住時機,隨時進行教育。如在給病人測血壓完畢,及時告訴病人目前的血壓情況,服用降壓藥物會引起的不良反應。護士在巡視病房時隨時收集病人的需要信息,及時采取措施滿足病人的需求,如對文化程度較高的病人及家屬發放健康處方、健康畫冊、觀看錄像資料等[2]。這樣既省時間,又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6 加強法律知識的培訓 隨著法律知識的普及,公眾法律意識不斷增強,對健康教育是否開展、健康教育的內容、有效性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健康教育過程中,涉及病人治療方案、病情轉歸等內容時,護士應及時與主管醫師溝通,避免出現承諾性的話語或與醫生的解釋不協調、不吻合的現象[1]。

綜上所述,護士健康教育能力的高低,首先取決于護士有無樹立健康教育和“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其次護士必須掌握精深的專業理論、廣博的相關知識,一定的法律知識,熟練運用溝通交流的技巧;還應具有理論聯系實際、護理程序靈活運用的能力。因此,各級護理管理人員應加強對護士的教育和訓練,使護理人員能夠對健康教育的內涵有較深刻的理解,具備良好的健康教育能力,能夠根據病人的特點實行個體化健康教育,使病人真正達到“知、信、行”的統一。

參考文獻

健康教育的技巧與方法范文第4篇

本文通過對600例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效果評價,分析影響護士健康教育的因素:護士素質,護士對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缺乏溝通技巧,人力資源配備不足。并找出對策:提高護理管理者對健康教育的認識,加強護士再教育,不斷提高護士溝通及交流技巧,合理配備護理隊伍。

資料與方法

對2010年3月~2011年3月入院的600例患者的健康教育進行了效果評價。

方法:制定標準健康教育計劃,由護士有計劃對教育內容分階段教育并簽名,確保出院時講解完畢。出院時對教育內容進行提問,了解患者的掌握程度,對沒有完全掌握的教育內容及所講護士進行原因分析。

結果

有67%的患者對健康教育內容完全掌握,20%的患者基本掌握,13%的患者沒有掌握。

大專及本科文憑的護士健康教育效果明顯好于中專文憑的護士。善于學習的護士健康教育效果明顯好于不愛學習的護士。

討論

通過對健康教育效果的評價發現存在許多直接影響教育效果的因素:①護士素質,要想做好健康教育,不僅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還要有人文,心理,傳播等很多學科的相關知識,中專教育難以滿足,再加上很多護士沒有終身學習的習慣和意識,在校教育的知識已明顯折舊。②護士對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還停留在功能制護理模式,認為健康教育是醫生的工作,多年的功能制護理模式也使病人對護士缺乏信任,對護士健康宣教內容及護理指導持懷疑態度。③缺乏溝通技巧,教育方法死板,不管患者心理狀態及病情,患者一入院就像執行任務一樣照本宣科。④人力資源配備不足,缺乏教育時間,從而影響教育效果。

對策:①提高護理管理者對健康教育的認識:強化角色意識,明確護士在健康教育中所起的作用[2],同時要將健康教育融入臨床護士工作職責中,建立健康教育質量考評指標并列入護理質量管理體系。《護士注冊法》也明確規定,護士有為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的責任和義務,這就從法律上確定了護士既是患者護理者又是教育者的雙重角色地位。所以要從思想上徹底轉變傳統的護理理念,正確認識健康教育在整體護理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護士應履行的職責,要認識到健康教育不僅對各種治療具有增效作用,還要認識到健康教育本身就是一種治療方法,②加強護士再教育:醫院在不斷引進護理高級人才的同時,加強繼續教育,創造良好學習氛圍,形成良性競爭,培養職工的學習力,培養職工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通過不斷學習來改變患者心目中護士只會打針發藥的職業定勢,使護士的價值得到患者的尊重和認可,增加護士的職業榮譽感和自信心。③調動護士工作積極性:運用各種激勵手段調動各級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加強道德建設,培養護士的責任感、同情心、愛心,從而把全社會全人類的健康看作是自己的使命來不斷燃燒自己照亮別人。④不斷提高護士溝通及交流技巧:要根據患者的文化程度及病情不同,采用集體授課與單獨指導相結合、示范講解與現身說法相結合、教育手冊與宣傳圖片相結合等,激發患者的學習興趣。要針對患者現存的問題循序漸進開展健康教育,尤其是老年患者中存在記憶力差、文化素質較低等特點,健康教育中應避免使用專業術語,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而且需要多次評估,不厭其煩地重復教育對一些特殊患者可請家屬共同參與教學過程,最大限度地滿足患者的學習需求。⑤合理配備護理隊伍:不同職稱、不同學歷、不同年資的護士在崗位分配上要有所側重。可采用分組式管理,重點崗位在人力配置上重點保障,實行彈性排班,充分調動和發揮高年資、高學歷、高職稱護士的骨干作用。根據人員特點新老護士配對搭配,建立幫帶關系,有針對性地培養和提高低年資護士的教育能力。

參考文獻

健康教育的技巧與方法范文第5篇

【關鍵詞】婦產科患者;健康教育

隨著醫學模式與健康概念的轉變,人們對健康的需求已不僅僅停留在維持生命和沒有病痛的水平上,而是需要不斷地保持和促進健康。健康教育是一種增進健康的有計劃、有目的、有評價的教育活動。醫院臨床護理健康教育,將健康教育貫穿到患者從入院到出院的各個環節,使健康教育與系統的護理行為相結合,為患者營造一個潔凈、舒適、安全、和諧的氛圍。為總結本單位實施護理健康教育過程中遇到的難點,揭示其阻礙因素及干預對策,現將相關影響因素及對策綜述如下。

1臨床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組共139例,年齡21~65歲,其中手術53例,正常分娩47例,其他婦科疾病39例。

1.2方法對所有患者按照護理健康教育的方式進行教育指導,對教育結果和影響因素進行調查評價分析。

2結果

2.1患者對護理健康教育的滿意情況。詳見表1。

2.2影響健康教育的因素。調查139例接受護理健康教育的患者,認為護士因素中知識缺乏及老化的占第一位,角色認識偏差、缺乏溝通交流技巧、教育時機不恰當、教育形式單一等因素是直接影響護理健康教育的因素。還有患者本身的因素如記憶理解能力及文化水平和生活習慣等。

3影響健康教育的因素分析

3.1護士編制不足我國衛生部規定護理人員與病床比例是0.4∶1,但90%以上醫院達不到這個比例,多數臨床科室只能維持最基本的班次。故在健康教育的人力保障方面就成為一大難點。

3.2護士知識缺乏及老化我國護理隊伍學歷偏低,大多數護士沒有系統學習過有關健康教育的理論知識,對護理健康教育的理論知識缺乏;護理教育模式陳舊,護理教科書數年不變,護理人員在學校學習的僅為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護理學等方面的課程,卻缺乏系統學習教育學、社會學、行為學、心理學、傳播學等課程,使護理人員知識老化,不能適應新的醫學模式。因此,實施護理健康教育時感到無從下手,或知其一,不知其二;另外,受功能制模式影響,護士偏重于重復性、技術性操作,僅完成患者治療性護理,未將患者看成一個整體,缺乏主動為患者健康教育的意識。

3.3護士角色認識偏差由于長期受功能護理模式的制約,護理工作是以疾病為中心,局限于執行醫囑、打針、發藥等治療性護理影響根深蒂固,相當多的護士對健康教育缺乏感性、理性認識的內在動力,缺乏從護理發展的角度認識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患者的健康問題為中心”的觀念將健康教育視為額外工作,且對教育者角色意識比較淡薄。

3.4護士缺乏溝通交流技巧因大多數護士沒有系統學習人際溝通學,至使在年輕的護理隊伍中,54%的護士對溝通技巧僅限于基本了解,30%的護士未掌握溝通技巧。相當一部分護士缺乏自信,提問、傾聽、開始和結束談話技巧不夠。

3.5教育時機不恰當剛入院,尤其是急癥患者和家屬,還未適應新環境及角色的轉變,對護士宣教內容難以記憶和接受,收效甚微;患者身心狀況欠佳,如有疼痛,發熱、惡心、嘔吐、焦慮或憤怒時,對施教產生厭煩和抵觸心理;手術、特殊檢查時往往緊張、恐懼、此時施教事倍功半。

3.6教育形式單一由于教育層次和知識結構的限制,護士在實際工作中難以擔當起教育者的角色,只知道照本宣科,書面內容多、操作指導少;灌輸多、注重反饋少;單向傳播多、雙向交流少,雖已宣講,但患者根本未記牢或根本未聽進,致使健康教育收效不大。

3.7患者記憶理解能力及文化水平和生活習慣健康教育的效果與患者的記憶、理解能力呈正相關。文化水平越高,對疾病了解的欲望越強,理解和接受能力相應較強。長期不科學的生活習慣,是宣教中重要的干擾因素。

3.8經濟承受能力及對護士的信任度經濟條件較差者重治療,輕教育。因經濟條件的限制,他們希望用盡可能少的錢得到最好的醫療、護理效果,在病情稍有好轉就急于出院,使健康教育知識無法在短時間內掌握。由于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多數患者認為護士只會打針、發藥,對她們所指導的健康教育內容持懷疑態度,有的則特別相信醫生的宣傳教育,從而影響護士的健康教育效果。

3.9健康信念及學習動機健康信念是指一個人對健康問題的認識和看法,而這些認識和看法往往受個人文化背景、經濟狀況的影響,同時影響患者主動學習的動機。主動學習,易于接受健康知識,而被動學習,則接受知識僅處于應付狀態,其效果必然較差。

4對策

4.1提高認識促進護士觀念轉變。需加大宣傳教育力度,進行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提高護士認識,轉變觀念,才能使健康教育深入開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岩市| 临江市| 扶沟县| 临武县| 新乐市| 珲春市| 岑溪市| 阿鲁科尔沁旗| 浏阳市| 合山市| 禄丰县| 喜德县| 伽师县| 喀喇| 盐亭县| 黄陵县| 高邮市| 洛阳市| 洪洞县| 乌兰察布市| 汉中市| 鱼台县| 靖安县| 定兴县| 商洛市| 鄂托克旗| 葫芦岛市| 新兴县| 工布江达县| 大足县| 土默特左旗| 陕西省| 岢岚县| 恩平市| 台东县| 上高县| 大竹县| 方山县| 诸暨市| 井冈山市| 旬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