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白色污染的方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白色污染;江蘇大學食堂;問卷調查;可降解餐具
1.引言
不僅局限于我國,白色污染正日益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問題,其中最大的問題便是一次性塑料袋的無節制使用與跟不上時代潮流的環保意識。因此,為減輕白色污染對環境以及人體健康的影響而研發出的一次性可降解環保餐具正成為一股新風尚。一次性可降解環保餐具的推廣不僅可以解決當下日益嚴重的白色,而且更符合綠色餐飲的話題。污染問題大到整個社會小到目前的高校食堂,一次性可降解環保餐具并未真正推廣開。為了響應宏觀政策的號召,從減輕白色污染帶來的環境、健康問題以及提高作為一次性環保餐具原材料――農業廢棄物的附加值,節約資源的角度出發、考慮,特此以江蘇大學6個食堂及若干小餐廳為例,做了這個一次性可降解環保餐具的推廣方案研究,以減少江蘇大學校內白色污染、、加強大學生對自身健康問題的關注以及減少對身體健康的損害、在推廣過程中間接提高江蘇大學生的環保意識。
2.問題提出
在中國,大學生是社會發展的主要力量,也是社會中影響力比較強的一群人。而高校的食堂也比較多,塑料袋的使用也是食堂的主流。現在,以江蘇大學為例,淺談高校食堂的一般情況。
江蘇大學有學生四萬余人,基本上都是住在學校的。學校內部有大大小小十多個食堂,學生、教職工的一日三餐基本上都是在學校食堂吃的,所以食堂每天的工作量都很大。而且并不是每個人都是在食堂吃飯的,有些可能會帶到宿舍吃,有些可能會帶到教室吃,這就涉及到了打包的問題,食堂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是使用塑料袋。由此可見,食堂每天使用的塑料袋數量是驚人的。為了對食堂塑料袋的使用情況以及大學生對食堂塑料袋的使用情況的看法有具體的了解,采用了問卷調查的方法,設計了一份與之相關的問卷,對學生一次性塑料袋使用情況做問卷調查;也與食堂對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情況進行溝通了解。最后對所得的數據進行分析整理,發現高校每天每個食堂塑料袋的使用數量龐大,都是以萬為單位的,食堂管理員也沒有相應的改善措施;大學生都知道使用塑料袋不好,但是他們只是有這個意識而已,并沒有太深刻的感觸。
3.方案推行
塑料袋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同時也污染量人們生活的環境。高校食堂塑料袋的大量使用情況時普遍存在的,對此,我們也可以采取相應的措施改善這種情況,即對江蘇大學學生食堂進行可降解餐具的使用方案推廣。
第一個方案:以環保健康概念為目標,以可降解餐具名義推出“可降解餐具,您安心的餐具”為統一宣傳口號;從綠色、創新、可降解的角度,通過廣播、板報、新媒體等途徑進行宣傳擴散其影響力;對學生從可降解餐具的環保功能方面進行重點宣傳。體現其處處為學生健康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思考,突出可降解餐具帶來的環保健康的主題,讓大學生通過這一行為來愛護社會與大自然;把使用可降解餐具的內涵引申到對保護環境的實際應用,對學生宣傳成為一種保護環境的新做法形象,產生保護環境的欲望。
第二個方案:先與鎮江市市政府、可降解餐具生產企業、江蘇大學、食堂共同協商達成可降解餐具使用方案;其次在江蘇大學所有食堂試行有償性可降解餐具與一次性塑料袋并存的方案,由學生自由選擇,試行兩星期后,調查食堂、學生對可降解餐具、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狀況,經過統計分析對實施方案進行調整;最后直到百分之八十的學生對可降解餐具推廣實施方案滿意時,食堂全面采用可降解餐具。
4.結論
目前一次性餐具在江蘇大學食堂使用巨大,對制造餐具所需要的資源也很巨大,很有必要大力發展推廣一次性可降解環保餐具。一次性可降解餐具的推廣在環保意識較強的大學生中推行較為有效,并借助大學生群體由點及面,將一次性可降解環保餐具廣泛的推廣出去,為減輕白色污染問題及個人健康問題盡最大的那份力。此外,還有利于大學生積極踐行低碳生活,起好帶頭作用,積極投身于環保生活的偉大實踐,把環保生活理念貫穿于個人的日常生活中,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號召、帶動其他大學生投身低碳生活的宣傳和實踐中,提倡、施行并向社會大眾宣傳環保生活方式,倡導健康環保生活。
參考文獻:
[1]黃加瑞.可替代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理想產品的探索與發展[J].中國包裝,2000.
[2]董金獅.各種新型餐具生產使用及優缺點比較和評價[J].中國環保產業,2000.
為切實搞好全區第二十個“愛衛月”活動,進一步改善我區城鄉環境衛生面貌,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步伐,給全區人民群眾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經區委、區政府研究同意,定于4月12日在全區范圍內組織開展一次集中清除城鄉垃圾和白色污染活動。為了組織開展好這次集中治理活動,特制定實施方案如下:
一、集中治理活動內容:
1、活動時間:08年4月12日上午8:30開始,時間一天。
2、參加人員:城區重點治理部位由口牽頭部門和人民銀行組織全體機關干部和企事業單位職工分片參加清理;其他以鄉鎮、街道為單位,組織本轄區內全體機關干部、企事業單位職工、專業掃保人員、村(居)兩委成員、黨團員等參加活動。
3、治理重點:
(1)城鄉主次干道,重點是*大道、濟青高速公路、辛廣路、河辛路、博臨路、北外環、張皇路、北齊路、壽濟路等交通干道兩側視線范圍內的垃圾和白色污染。
(2)鄉鎮駐地及所轄主次干道的生活垃圾和白色污染;村(居)主干道及村周圍的生活垃圾和白色污染。
(3)各旅游景點沿途。
(4)各村(居)內部環境及村外垃圾與白色污染的清理。
(5)單位、生活區的室內外衛生。
4、勞動用具:垃圾清運車輛、鏟車、鐵锨、掃帚、鐵絲、鐵鉤等。各鄉鎮、街道、口及金融系統根據實際情況自行安排。
二、口及金融系統、齊魯石化公司等單位參加集中治理活動安排
1、區委口:負責牛山路東段南側,西起齊銀廣場與東外環交叉路口,東至老淄河漫水橋東頭,路南側視線范圍內的垃圾和白色污染的治理。
牽頭部門:區委辦責任領導:張成剛
參加單位:區委辦、人大辦、政協辦、紀委辦、人武部、組織部、宣傳部、統戰部、區黨委校、區直機關黨委、工會、團委、婦聯、科協、工商聯、檔案局、老干部局、局、農工辦。
2、政府口:負責牛山路東段北側,西起齊銀廣場與東外環交叉路口,東至老淄河漫水橋東頭,路北側視線范圍內的垃圾和白色污染的治理。
牽頭部門:政府辦責任領導:周艷華
參加單位:政府辦、人事局、發展計劃局、勞動保障局、機關保險處、民政局、殘聯、統計局、審批中心、機關服務部、人防辦、油區辦、體改委、招投標辦、氣象局、財政局、物價局、審計局、區國稅分局、區地稅分局、區工商分局。
另外,區工商分局在參加政府口集中勞動的同時,還要負責督促抓好齊園、張家兩個市場的環境衛生治理。
3、政法口:負責牛山路西延,東起一諾路與牛山路交叉路口,西至辛店街道于家店村北路口,路兩側視線范圍內的塑料袋與垃圾堆的治理。
牽頭部門:政法委責任領導:徐春民
參加單位:政法委、法院、檢察院、司法局、公安分局、區交警大隊。
4、城建口:負責辛廣路南段,南起人民路,北至齊興路路口,路兩側視線范圍內垃圾、白色污染的清理。
牽頭部門:建設局責任領導:劉洪志
參加單位:建設局、城市綜合管理執法局、規劃局、園林局、區公路分局、房管局、環衛處、建管處、區環保分局、交通局、*供電部、*通信分公司、郵政局、聯通公司、移動公司。
另外,區公路分局在參加建設口集中勞動的同時,重點抓好309線、博臨路、河辛路、壽濟路、濟青路(102線)等國道、省道征地界樁以內的保潔和垃圾清理。
區環衛局在參加建設口集中勞動的基礎上,同時抓好所轄范圍內道路的日常衛生保潔。
區交通局在參加建設口集中勞動的基礎上,抓好辛廣路、張邊路、張皇路、張寧路、南灃路、北齊路等區屬公路征地界樁以內的清理與日常保潔。
區園林局在參加建設口集中勞動的基礎上,還要負責搞好所轄主次干道兩側綠化帶內的清理與保潔。
5、文教口:負責張皇路齊都段,東起齊國歷史博物館東墻,西至張皇路齊都教工生活區以西道樁處,路兩側視線范圍內垃圾、白色污染的清理。(齊都鎮配合,負責出動垃圾運輸車輛)
牽頭部門:教育局責任領導:孫林濤
參加單位:教育局、體育局、科技局、計生局(含計生服務站)、文化局(含文物局)、旅游局、廣電局、廣電網絡公司、衛生局、藥監局。
6、農委口:負責新309國道東段,西起東外環與新309國道交叉路口,東至淄河西橋頭,路兩側綠化帶內垃圾和白色污染的清理。
牽頭部門:農業局責任領導:趙廷立
參加單位:農業局、齊城農業開發區、農業綜合開發辦、林業局、畜牧局、水務局、水資辦、區國土分局、農機局。
7、經貿口:負責濟青高速公路*上路口東南方輔路上的垃圾堆清理和高速路口周圍視線范圍內白色污染的治理。
牽頭部門:經貿局責任領導:趙修良
參加單位:經貿局、安監局、招商局、區質監分局、中小企業局、外經貿局。
8、貿易口:負責東外環南段,北起齊銀廣場與東外環交叉路口,南至東外環與南外環交界處,路兩側視線范圍內垃圾和白色污染的治理。
牽頭部門:貿易局責任領導:杜紹升
參加單位:貿易局(含所轄單位)、糧食局、公資公司、區社(含下屬單位)。
9、金融系統:負責新309國道城區段,東起新309國道與東外環交叉路口,西至博臨路口,路兩側視線范圍內垃圾和白色污染的治理。
牽頭部門:人民銀行責任領導:路其永
參加單位:人民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交通銀行。
10、齊魯石化公司愛衛辦:負責稷下路、遄臺路、太公路等所轄范圍內的垃圾、白色污染和亂涂亂畫的治理;辛化路、辛烯路、汞泉路、汞山路、4080路及廠區內主次干道兩側垃圾與塑料袋的清理,所轄生活區內垃圾和亂涂亂畫的清理。
11、齊魯化學工業區:負責治理齊魯化學工業區主次干道,路面及路兩側綠化帶內的垃圾和白色污染的治理。
12、濟青高速公路*收費站:負責濟青高速公路兩側鐵絲網內的清理。
各牽頭部門要認真負責,牽頭搞好集中清理活動;各部門、各單位要服從牽頭部門的統一安排,按時完成清理任務,4月12日請環衛局出動車輛協助清運垃圾并全天開放各垃圾中轉站(場)。
三、各鄉鎮、街道集中活動安排
各鄉鎮、街道要參照區方案安排情況,制定實施方案,領導帶頭,組織搞好轄區內環境衛生的綜合治理。城區四個街道要抓好轄區內道路及生活區衛生日常保潔,同時要負責所轄道路路兩側亂貼亂畫的治理。各鄉鎮(街道)在搞好本轄區內主次干道、鄉鎮駐地垃圾和白色污染治理的同時,重點要發動各村(居)村兩委成員、黨團員、保潔人員、村民代表等把村內最臟、最亂、最差和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問題進行徹底治理。治理內容包括:村內主要街道兩側的柴草堆、垃圾堆、白色污染等,要全部清理干凈;其它街道兩側有用的柴堆要規范整齊,垃圾和白色污染要全部清理;圍村垃圾要全部清運或者填埋,達到村內外潔凈衛生的目的。各街道、各鄉鎮同時要做好單位和村(居)的組織領導和檢查督導,督查結果要在全鎮(街道)通報。另外,濟青高速公路沿途的鳳凰、稷下、齊都、齊陵四個鄉鎮(街道)要把濟青高速公路兩側鐵絲網以外的垃圾和白色污染治理徹底。
四、活動錄像安排
由廣播電視局、區信息中心負責錄像報道,區衛生局負責安排車輛于4月12日上午8點到區廣電局、區信息中心接記者。
五、督導檢查
1、口及金融系統、齊魯石化公司的治理情況,由區分管領導帶隊進行檢查,請區建設局、衛生局、環衛局、愛衛辦、綜治辦負責人于4月12日下午2:00在區政府辦公樓門前集合,廣電局派記者參加檢查,檢查結果予以全區通報。
1.認識白色污染與生活的關系,樹立防止白色污染的環保意識
白色污染主要是指塑料袋一類的制品對環境的污染,化學老師首先應引導學生認識塑料的成分,認識塑料對環境的影響,進而探討防止白色污染的措施,一是減少使用塑料袋;二是循環利用塑料袋;三是使用布袋、籃子等取代塑料袋進行購物,樹立防止白色污染的環保意識。
2.認識沼氣的形成原理,樹立節能的環保意識
沼氣是生活中一種重要的能源,可以用來照明、做飯,沼氣的利用不僅體現了循環利用秸稈、糞便的節約意識,也體現了使用潔凈能源的意識。因此,在講到沼氣時,應詳細講解沼氣的形成原理、對生活的影響、利用價值,從而讓初中生樹立“節能”的環保意識,利用生活中的廢物變廢為寶,走一條低花費、高效能、節約型、環保型的環保之路。
3.通過學習新能源的知識,引導學生樹立使用新能源、開發新能源的意識
使用新能源、開發新能源已經成為人類探究新的生存方式的重要手段,是走向環保社會的重要一步。因此,在講到大氣污染時,滲透能量轉換和新能源知識,應引導學生積極使用新能源,在將來樹立開發新能源的遠大理想,積極探索新型能源,開創一條低污染、高效能、循環利用的環保之道。
4.通過對H2O的深入學習,樹立節約用水的意識
水是生命之源,萬物之本。節約用水是每個人的責任,學習化學時,當講到水的成分時,應滲透水的相關知識,比如水的重要性,地球上水資源的缺乏,以及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從而,引導學生在生活中樹立節約用水的意識,一是可以循環利用水資源;二是可以防止水污染。
5.正確認識拼車對生存環境的影響
大氣污染是環境污染的主要一部分,因此,在講到大氣的成分時,化學老師一定要詳細講解汽車尾氣的成分,以及這些有害成分對空氣的影響。進而認識大氣污染和人類健康、生存的關系,并結合相關視頻進行熏陶教育。最后,提出拼車這一環保措施,引導學生認識拼車的重要性,不僅節約花費,還有利于保護環境。
6.結合實驗教學,加深環保意識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它與社會、環境聯系十分密切。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滲透環保教育更直觀,更現實,更生動,其效果更顯著。將化學知識、化學實驗與環保知識結合起來,研討實際生活中的保護環境的措施,從而使學生在學習掌握化學知識的同時學習環保知識,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學生利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實驗教學中,經常要向學生介紹化學試劑的有關性質、貯存和使用知識,這時附帶講授一些環境保護措施,可以使學生理解環境污染的預防方法。在具體實驗中,教師應要求學生在制取化學物質時,盡量利用少量的反應物來制取少量的有毒物質,把污染減少到最低程度,并掌握污染物回收知識。如銅和熱硫酸反應。盡量控制反應物的用量,只要學生能觀察到其物質存在,能得到明顯的結果即可。如用硫化亞鐵和鹽酸反應制取硫化氫,未排出的氣體要用堿液吸收。每次實驗完畢后的廢液,統一處理,一定要指定處傾倒或回收,嚴禁隨意胡亂傾倒。在制取一些有毒物質(氣體、液體)時,要不斷改進實驗裝置,對有害尾氣要增加吸收或轉化裝置,不能任意排放,盡量避免有毒氣體和液體泄露亂淌。
7.實施假期課題調研,提高環保意識
課外活?郵強翁媒萄У難由旌筒鉤洌?在假期開展課題調研活動,既能激發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又能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在假期里,根據課題實施方案,組織學生通過參觀考察和社會調查,既可以補充課堂上教學因時間限制而造成的不足,又使化學教學中的環保教育更結合生產實際。通過調查研究,使學生了解周圍環境污染原因及對策,在進行環境保護教育的同時,也增強和提高了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寒暑假前,可以組織學生到現場去教學,參觀化肥廠、農藥廠、造紙廠、制革廠等地,了解工廠在處理工業“三廢”方面做了哪些具體工作,用什么樣的設備來轉化“三廢”,以及尚有哪些不足之處,鼓勵學生在假期開動腦筋,開展課題研究,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施課題方案的過程中,提出問題,決定探究方向,組織探究,收集并整理資料,得出結論,采取社會行動。通過自己的研究,提高對環境保護的認識,自覺地參與到環保的行列中來。
(1)確立課題研究內容。我們在指導學生進行小課題研究選題時,著手從身邊細小的方面考慮,從我們周圍的環境出發,選取一些緊貼日常生活的小課題進行研究,像“貴港水泥廠的污染物處理問題研究”“東湖水質檢驗與分析”、“關于‘鳳凰街’機動車尾氣排放的調查”等等。
(2)課題研究實施過程。有了充分的研究計劃和準備之后,同學們就深入學校、家庭、車站、菜場、社區等,發放調查表,收集反饋的信息,然后再進行實地測量,采集標本,調查取樣,采訪群眾,傾聽呼聲,充分收集研究材料。
一、活動目標
以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為目標,以“營造清潔環境、共建漂亮校園”為主題,以清除越冬垃圾,治理白色污染,鏟除四害生源,消滅衛生死角為重點,廣泛發動職工群眾,大力開展愛國衛生和環境整治活動,提高環境衛生質量,增強群眾衛生意識,改變不良衛生習慣,改善校園衛生面貌。
二、活動主要內容
(一)整治環境衛生
提高清掃保潔質量。要切實全天候保潔,保證垃圾日產日清,垃圾斗、果皮箱無外溢;徹底清除越冬積雪、各種垃圾、污物及白色污染。加大清掃保潔力度,保證校園衛生干凈整潔。
(二)抓好除四害工作
做好春季的滅鼠投藥工作。要按照市愛衛會和《XXX公司20**年除四害活動實施方案》的要求,做好每個階段、每個投藥日的投藥工作。在清理環境衛生的同時對鼠洞、鼠跡進行踏查和投藥,堵死鼠洞。要把集中滅鼠投藥與平時防鼠滅鼠結合起來,查疑補漏、完善防鼠設施,降低鼠密度。新晨
(三)加強食品衛生治理工作
餐飲中心要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加強環境衛生治理和食品采購、加工、就餐過程中的衛生治理及餐具消毒工作,防止食物中毒發生,保證職工學生就餐安全。
四)深入開展健康教育工作
各單位要利用4月7日“世界衛生日”和5月31日“世界無煙日”,開展衛生知識和控煙工作宣傳活動。傳播健康知識,摒棄陋習。
三、活動月時間安排
按照XX市統一部署,活動月從4月1日至4月30日進行。安排二個滅鼠、投藥周,設立兩個集中衛生清掃日,分別為:4月3日—7日,4月17日—21日為兩個滅鼠投藥周。4月6日、4月20日為兩個集中衛生清掃日。
這一期,我們為大家展示的是湖南省永州市新田縣第一中學。
湖南省永州市新田縣一中是湖南省示范性中學。為了推動學校青少年科技活動的蓬勃開展,培養青少年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質,鼓勵優秀人才的涌現,學校從2005年起,由學校科研處、教務處和團委會共同發起,舉辦了新田一中“云梯科技節”。
新田一中的科技節活動內容主要包括競賽活動和展示活動兩個系列。競賽活動即科技創新成果競賽,是科技節的主體內容。其主要項目形式有:發明創造及工程設計類作品、科學研究論文等。
我們的教材是完美的嗎?
新田一中的老師對于同學們的科學創新進行指導,要求同學們從自己身邊的事情入手,通過觀察自己身邊的小事物發現創新之處。
升入初三,同學們會接觸到一門新課程――化學。化學不僅需要掌握好課本知識,還要同學們具備動手操作的能力,在做實驗的過程中掌握老師們在課堂上所教授的知識。面對新課本,同學們按照老師的要求,對自己身邊的事物認真觀察,上課的課本、做實驗的設備都成了他們的研究對象。功夫不負有心人,鄭捷、王柱、陳杰三名同學通過自己的學習和理解,對初中的化學課本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見解和質疑:課本是完美的嗎?來看看初三化學教材的發現:實驗方面的內容還是有一些值得商榷之處的。
他們認為在初中化學全一冊(人教版)第一章第一節教材16頁[實驗1-9]中可以增做“水底生火”(即白磷在熱水底部燃燒)實驗,要這樣做的理由有兩條:1.該實驗就是收集一瓶氧氣,太單調,學生觀察的趣味不濃厚;2.KCIO3制取O2產氣較多,如不利用浪費可惜,增做實驗后充分利用了O2,提高了學生的興趣,也為18頁講燃燒的條件做好鋪墊。
而教材53頁[實驗3-4]也可以補充兩個對比實驗:1.用嘴吹一個肥皂泡再用H2吹一個;2.用純H2吹一個肥皂泡點火,再吹一個H2與空氣混合氣體的肥皂泡點火。這樣做操作簡單,學生觀察積極性高,無危險,效果好。
還有教材47頁“研究性學習”后面可以增加一個“污水與生物”的家庭小實驗。1.用污水養幾條魚;2.用污水養幾盆花草等,這樣可以讓學生對污水有進一步的認識。
這樣的建議還有很多,由于版面限制就不一一列舉了。這三名同學不迷信權威、勇于探索的科學探知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多功能實驗裝置
初中化學是一門新的課程,理論和實際操作密不可分,有很多課本上的知識都需要通過實驗來加深理解和記憶。同學們在自己動手的過程中領略到了化學世界的無窮奧秘和樂趣。
C224班的黃麗、蔣俏娟、謝鵬飛三位同學在多次做實驗后,面對眾多實驗設備,心里就想能不能設計出一個多功能的實驗裝置,也可以做其他的實驗呢?他們把這個想法同老師講后,得到了老師的大力支持,在老師的幫助下,設計出了這個多功能化學實驗裝置。(如圖)
這個實驗裝置構造很簡單:廣口瓶、試管、導氣管、橡皮塞、膠皮管、U形管、紅墨水等。優點很明顯:制作簡單、操作方便。
這個實驗裝置用途十分廣泛,可以進行多個實驗:
溫室效應檢測器
將一只廠口瓶內充滿空氣,另一只廣口瓶中充滿CO2氣體,還有一只廣口瓶內充滿CH4,將這三只廣口瓶都與三個U形管連接好,用100瓦的燈泡等距離地照射廣口瓶5分鐘,觀察U形管中液面的變化情況,作好記錄,然后停止照射后過一小時再來看U形管中的液面情況(作好記錄),與一小時前的液面記錄作一個比較,得出的結論是:CO2、CH2會造成湍室效應,且CH4比CO2溫室效應更顯著。
做動物、種子呼吸作用實驗
在廣口瓶中放一些昆蟲或剛萌發的種子,再放一小杯NaOH(溶液),塞好廣口瓶,放置一段時間,觀察U形管兩邊液面的變化情況。可得出結論:動物,種子的呼吸作用要消耗氧氣,呼出二氧化碳。
除此之外,這個設備還能完成其他實驗,比如:測試物質間混合放熱、吸熱的判斷實驗;銅和稀硫酸的反應實驗;測氣溫變化(或天氣冷熱警報器);香煙毒素收集器、測定空氣中O2的含量。
以上幾個實驗做后,既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還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給我們深刻的啟示:只要多動腦筋,多做實驗是有很大收獲的。
城市白色污染研究
為了培養同學們科技創新的精神與社會現實相結合,新田一中的老師讓同學們走出學校,走進社會,通過自己的觀察,發現問題并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案。
對于目前比較受到關注的“城市白色垃圾”的污染現象,高184班同學黃璜做了一個題為“合理處理垃圾,營造清潔世界”的科學小論文,論文中對城市中出現“白色污染”的現象及現狀做出了較為詳細的描述。垃圾吞噬資源、污染環境,怎樣才能使垃圾處理既切合本地的實際,取得較理想的效果,又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理念,為后代留下一個和諧美麗的環境呢?
作者根據自己的見解和指導老師的幫助,對這一問題做出相對應的制止措施。
首先政府應該加強環保立法,建立健全一系列法律、法規體系,讓人們有法可依。建立廢品回收系統,將垃圾變成寶貴的可再生能源。
而我們則應該從小做起,從自己做起。將廢棄的垃圾分類收集、集中送至附近的回收站,配合資源回收工作的順利實施。對于那些生產廠家來說,也應該建立起回收、再生利用體系,并擴大經營、管理。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可實施的解決方案,比如開展有意義的宣傳教育活動,可以增強人們的環保意識,還可以開設“環保就在身邊”的專題節目,報道正反兩方面的人和事。采取有效手段扶持環保產品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