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色av,短篇公交车高h肉辣全集目录,一个人在线观看免费的视频完整版,最近日本mv字幕免费观看视频

首頁 > 文章中心 > 醫療監護設備

醫療監護設備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醫療監護設備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醫療監護設備

醫療監護設備范文第1篇

【關鍵詞】影像器械;維保;檢修

隨著醫療科技事業的飛速發展,醫院引進先進、精密、高效的醫療設備成為科研、醫療和教學綜合實力的表現。尤其是影像設備的廣泛使用,越來越受到廣大患者的歡迎。影像設備一般技術含量較高,投資數額大,對工作環境要求也高,這就給設備的維修保養和檢修增加了一定的難度。為了提高醫學影像設備的工作效率和診斷治療質量,延長器械壽命,減少醫療成本,設備的維護、保養和檢修就成了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新的課題。根據“防檢結合,以防為主”的維修新觀念[1],下面淺談一下醫療影像設備的維護、保養和檢修工作。

1.醫學影像器械的維修保養

提高醫療儀器的診療水平,延長器械壽命,減少醫療成本一直是醫院醫療器械管理使用、維護保養的根本目的,而平時和定期的維護、保養則是保障器械健康運行的關鍵措施。

1.1平時的維護和保養

所謂日常維護就是說對器械的維護和保養是一項每天都要做的工作,不能怕麻煩和走過場。維護和保養工作應由器械的使用科室和具體操作人員來完成。首先應加強對器械操作人員的思想教育,提高其對器械維護保養工作重大意義的認識,做到像愛護自己的孩子一樣去愛護醫療器械;另外醫院和相關科室還應與器械操作人員制定具體可行的崗位責任制,使日常維護、保養、器械的運行狀況、設備的壽命等目標的落實情況與個人的獎金掛起勾來,以充分調動其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平時維護、保養的主要內容應包括器械的機械、電源、轉動、氣路、水路等部件,檢查其運作情況是否正常;每天正式工作之前,都要先利用器械自檢程序檢測儀器各部件的運行狀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絕不可帶病工作。另外,器械的使用科室還應選一名責任心強、懂技術的工作人員擔任本科室的器械維護保養監督員,每天查看機房的環境衛生、溫度及濕度,同時監督和糾正操作人員的違規操作行為,以確保醫療器械經常處于一種良好的運行狀態。

1.2定期的維護和保養

根據“以防為主”的原則,不能等出現故障之后再去被動維修,而是應在沒出故障之前堅持定期維護和保養。這種主動維護和保養一般由廠家配合器械管理及操作人員共同完成。這項工作要成為一項制度,由科室制定出具體的定期維護、保養計劃,平時嚴格加以落實。定期維護可分為兩個檔次,首先是短期保養,可半年至一年進行一次,可拆開機殼,清除機內的灰塵和污垢,查看各元、器件的磨損、老化及松動狀況,查看各組電源、電壓及紋波、高壓部件的運行和接觸情況,應換下的部件果斷換下;其次是長期保養,可二至三年進行一次,可將整機拆卸以清洗檢修。維護人員要對整機控制臺上的各個儀表及操作控制系統的靈敏度、精確度進行檢測校正,注意更換高壓發生器絕緣汕等已到使用期的損耗品。維護安裝之后,進行全面徹底的器械調試,以求達到新器械的運行狀態。

2.影像設備的故障檢修

影像器械和其它器械一樣,在長期頻繁的使用過程中,出現故障是必然的。故障檢修主要包括自己檢修和委托廠家檢修兩種形式。

2.1自己檢修

檢修人員首先要明白儀器的工作原理,并由操作人講述儀器發生故障的起因,然后分析可能發生故障的具體部位。實踐中,人們總結出了一些規律性的東西,比如說一般故障部位:機械部位多于電器部位,轉動部位多于靜止部位,高溫部位多于低溫部位,模擬電路部位多于數字電路部位。具體方法還應根據具體情況而定。比如說運用先詢問,后診斷;先全面,后局部;先傳動,后電路;先定性,后定量等辯證關系的原則,找到故障的準確位置[2];接近使用期限的易損部件,最好提前換下來,以減少器械的故障率。

2.2委托廠家進行專業檢修

由于影像器械結構復雜,精密度較高,有時較復雜的故障自己沒能力檢修時,就要委托廠家進行專業檢修了。這種廠家專業檢修一般都是上門檢修,由器械的管理和操作人員配合完成。檢修當中,器械的操作人員要向廠家檢修人員講述自己平時的操作、維護保養情況和器械的運作情況,為檢修人員提供準確可靠的器械信息;同時還要做到邊看邊學,主動向檢修人員詢問器械的結構、工作原理、維護保養和故障發生的原因等有關知識,以便提高自己日后對影像設備的維護、保養水平。

參考文獻

醫療監護設備范文第2篇

【關鍵詞】

遠程醫療監護系統;報警;老年人;跌倒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老年人發生跌倒的情況逐漸增多。為了使老年人跌倒后及時的被發現并得到救治,我中心與河北農業大學聯合研制了“基于ZigBee Pro低功耗遠程醫療監護系統”,針對醫院外老年人進行遠程醫療監護,并在發生跌倒時自動報警。該系統于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進行實驗性應用,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按照自愿原則在保定市農大小區、天威小區選擇60歲以上體弱多病易發生跌倒的老年人(長期臥床者除外),發放便攜式遠程醫療監護設備,于活動時佩戴,每天不少于8 h,實驗周期一個月。被監護者跌倒后,其佩戴的便攜式遠程醫療監護設備將發出報警,位于急救中心的遠程監護系統平臺接收到報警后,立即與被監護者或其家屬電話聯系,核實并了解情況,如有需要派車出診。完成實驗者共322人次,平均76.33歲,其中男155人次,女187人次。

1.2 儀器設備及工作原理 監護設備使用河北農業大學和保定市急救中心聯合研制的“基于ZigBee Pro低功耗遠程醫療監護系統”,該系統包括三個組成部分:包含ZigbeePro節點的便攜式遠程醫療監測設備、Zigbee Pro-3 g網絡和遠程醫療監護系統平臺。該系統對跌倒檢測原理的研究主要是找到人體在跌倒過程中的加速度變化特征,不同運動過程對應的加速度曲線也是不同的,對于跌倒過程的及速度變化,主要根據

作者單位:071000保定市急救中心(郭興 酒春惠 趙明智 李萍);河北農業大學(李強)

跌倒過程中有可能發生的失重、撞擊、靜止、翻轉等四種狀態特征進行分析,并將這四種狀態的判斷結合在一起,通過跌倒檢測算法進行分析判斷,并實現報警。

2 結果

完成實驗者共322人次,監護系統平臺接到跌倒報警18次,實際跌倒21人次,其中因為各種疾病發作(心腦血管疾病、低血糖、癲癇發作等)導致跌倒8人次;活動時不慎跌倒9人次;因為外力導致跌倒4人次。跌倒未報警3次,假報警0次,準確率85.71%。

3 討論

醫療監護設備范文第3篇

關鍵詞:心電監護儀 工作原理 維護 檢定

引言:

心電監護儀是在醫學中應用最為普遍的一種儀器。心電監護儀可以針對患者的心臟功能進行檢測。急救患者和手術中的病人都需要利用心電監護儀進行癥狀的監控。心電監護儀不僅可以單獨使用,并且能夠和其它檢測設備聯網使用,使其能夠對病人進行多種生理特征的監控,同時完成對病人各種身體情況的反應檢測,監護儀在醫療過程中為醫療人員的診斷和搶救提供重要的作用,所以說監護儀的醫療質量和安全性尤為重要。

一.心電監護儀的維護和保養

監護儀的日常維修非常重要,良好的的維修保養不僅能延長監護儀的使用壽命,更能使檢測效果受到影響。監護儀在使用前要對病者的病情和病理特征進行診斷,并且需要患者的積極配合。同時在監護儀使用的環境中要盡量避免光、電磁的干擾,才能保證監護儀的使用效果。就目前看來及時準確的做好光電儀器的維護和保養才能最大限度的減少監護儀的故障率,并且做到保證監護儀的數值可靠,使醫療過程能夠得到相應的數據。

1.主機的使用與維護

主機屬于高精度儀器,它的使用環境要盡量做到避免塵土,監護儀所處于的環境必須經常的通風換氣,監護儀主機的通風孔要每半年清理一次,如果主機上粘有雜物需要用濃度為70%的酒精進行清理。并且保證酒精的及時揮發。

2.主機所處的環境不能潮濕,一般運行環境的相對濕度不得大于80%,監護儀在運行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熱量,所以主機的散熱口必須保證通暢(距離墻面不得小于5厘米)。同時在使用過程中切不可使用防塵罩或隔板來影響設備的散熱。如果長期不使用,就要做到定時開機,以達到防潮的目的。

3.主機要避免化學物質腐蝕。監護儀要避免酸堿性化學物質的侵蝕。在清潔設備時不能使用任何化學液體,尤其要防止化學液體進行機殼、開關、通風口處。

4.主機所處的位置要相對平穩,在其主機周圍不能有其它能夠引起設備振動的振動源,主機的下部裝有可以移動的輪軸系統,振動可能引起主機的位移和內部設備的震顫,震顫對主機內部的精密元件的損害十分巨大。

5.監護儀整體都接觸電源必須保證絕對的穩定,并且要保證配電盒的接地要十分穩定,同時插座頭要經過防護處理,要避免出現接觸不良和斷電的問題發生,供電線路的交流電一般為220V±10%,在設備運行期間必須保證供電不間斷,而且相對穩定。在底線連接方面,要將主機的接地端子和建筑閉流電阻相互結合,要避免接地對電波的干擾,要將其危害降到最低。在監護儀中如果有涉及到電池供壓的設備要連接交流電池,并且起到輔助的作用,電子部件在不使用時必須進行充電保養,同時要注意電池的使用年限的問題。

二.監護儀檢測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監護儀作為一種常規的檢查器具在使用過程中必須遵守相應的操作規程,但是由于監護儀的更新換代和使用功能的逐漸增加,不同的監護儀在操作上存在很大的區別,例如在信號收集方面有的監護儀是通過導線末端按扣進行人體連接,有的是通過發射遙控信號進行計量連接,如果使用不當就會造成很多異常的連接現象。在進行醫療設備檢定時,需要檢定人員掌握多種的心電監護儀調試方法,并且做到快捷、靈活的計量檢定工作,所以我們根據常見的檢定問題進行如下分析。

1.心電監護設備的常見問題

電流過大造成監護儀模塊被燒毀是常見問題之一。監護儀的核心部件是模擬電路裝置,它能夠對所獲得的生物電位信號進行數字處理,并且其傳感器和生物放大器更為精密,在檢定時要先打開監護儀的電源開關,要在電源相對穩定的狀態下才能進行儀器檢測,否則容易因電壓過大而產生模塊燒毀。有的型號監護儀由于邏輯線路的愿因,在對菜單進行設置時,需要進行確認,在儀器沒有響應后,需要對儀器的菜單顯示項和導線連接等項目進行正確的設置,如果繼續用原設置進行操作,儀器會自動判斷為故障。

2.脈搏血氧飽和度問題

人體血液中的有效氧分子,通過與血紅蛋白(Hb)結合后形成氧合血紅蛋白(HbO2),表征血液中氧合血紅蛋白比例的參數稱為血氧飽和度。由于人體血液中氧合血紅蛋白(HbO2)和血紅蛋白(Hb)對不同波長的光的吸收系數不同,脈搏血氧飽和度探頭就是利用該原理工作的。脈搏血氧飽和度檢測探頭由二極管和光電管組成,發光的二極管會發射出660nm的紅光,另一個發出940nm的近紅外光,這兩束光在接收到不同的光電信號時就會轉變為電信號。探頭在很大程度上都擁有較高的靈敏度,一旦受到振動和磕碰就會出現損壞問題。所以在檢定脈搏血氧飽和度探頭要先注意探頭表面是否有污垢,同時在檢測過程中要保證輕拿輕放。需要注意的是很多設備的探頭都有專一性,是不能和其它設備通用的,所以在檢測完成后必須及時將探頭裝回,避免出現混亂。

3.無心率顯示

檢定心率顯示值誤差時,監護儀無心率顯示,可能的原因有:

(1)監護儀的導聯(LEAD)選擇錯誤,應重新選擇。

(2)有的監護儀靈敏度低,對±0?5V P-P標準心率無顯示或不穩定,此時應增加電壓信號幅度。

(3)監護儀或標準器之間連接點接觸不良,應重新接插。

4.無創血壓問題

很多監護儀都屬于無創檢測,在測量的過程中需要進行一定的壓力充氣,(一般為180mmHg ~ 230mmHg),以阻斷動刀血流,開始進行放氣,當壓力降到一定程度時動脈血流就能通過血管,直至完全放開,在這一過程中會產生很大的氣體振動波強,當這個波強達到動脈部位的平均壓力,或者由平均壓力計算出動脈的收縮壓和舒張壓。但是在檢查中,經常會出現氣泵放氣后不顯示數值的情況,這是由于在這種情況下袖帶或導管出現漏氣,或者是接頭處出現漏氣,所以在檢測完成后一定要將設備模式恢復并且調整好時間。

5.其它一些檢定問題

(1)報警不正常。有的監護儀在檢定心率報警發生時間及心率報警預置值時,應先將呼吸(RESP)、血氧飽和度(SPO2)、脈沖(PU LSE)、血壓(NIBP)等報警置關(OFF)的狀態,然后再檢定,否則,警鈴連續響,無法完成檢定工作(如PMS- 8100型、M1092型等)。

(2)在輸入回路電流的檢定時,步進轉換式靈敏度(Sens,Size,Gain等)應置10mm/ mV檔,連續可調式也應調至10mm/ mV,否則,可能會誤判為不合格。

(3)有的監護儀,顯示靈敏度(步進轉換式)和掃描速度兩項參數的單位分別用DIV (div)/mV和DIV(div)/s來表示,檢定時應注意;有的監護儀報警限是固定式或部分固定式。

結束語

監護儀的在檢查過程中經常遇到很多問題,所以針對它的檢測要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檢查體系,尤其在檢定過程中不要以通過檢測為目的。要使其能夠真正發現問題,并且進行相對改進。要將設備的安全性和準確性作為設備檢定的基礎,為醫療事業的發展提供服務,以增強我國醫療設備技術含量。

參考文獻

[1]張同剛,游玉明,王維剛.3例寶萊特M69心電監護儀常見故障分析[J].中國醫療設備.2011年07期

[2]葉紅梅,PM-9000心電監護儀使用與維護中值得注意的幾個問題[J].醫療裝備.2006年10期

[3]黃澍濤,楊東明.淺析醫用監護儀偽故障產生的原因及預防處理[J].醫療裝備.2007年10期

醫療監護設備范文第4篇

【關鍵詞】 成本 效益 管理

[Abstract]Cost-benefit analysis is an integral part of modern medical equipment management. Evaluating medical equipment's operating state, fully extracting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etal benefits of investing in medical equipment, and setting guidelines for investing in fixed assets are all tasks that hospital policymakers and medical equipment managers must be able to grasp and practically implement. The author of this article is a hospital assets manager and a benefits analyst. This article will introduce and share methods and experience regarding cost-benefit analysis of medical equipment at large hospitals.

[Key words] Costs; benefits; management

醫療設備是現代化醫院固定產投最主要的方面之一,醫療設備的引進極大地促進醫院的醫療業務,醫療設備運行是醫院最主要的經濟收入來源之一。醫療設備的配備水平,成為醫院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和醫院整體實力的反映。加強醫院設備成本效益分析,是醫院成本核算更科學的細化管理,是醫院經濟管理的重要環節。做好醫療設備成本效益分析工作,能準確及時地反映醫院當前設備的實際運行狀況,為指導科學投、改善經營管理、提高設備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提供重要保證。

一、醫療設備成本效益的特點

醫療設備成本效益具有復雜性和多變性的特征。主要表現和原因存在于下列三個方面:

1.設備服務因所診療患者的數量、病情嚴重程度、使用時間等不同原因,使所提供的服務的成本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從而產生差異;

2.新技術、新方法、醫師及技術人員的業務水平、能否熟練正確使用設備也會對醫療成本產生影響。

3.設備使用耗材的價值高低及使用數量多少,直接使醫療成本發生變化。

二、經濟效益分析的常用方法

1.投收益率法。

是指該醫療設備年產生的凈收入與設備投總額的比率,其計算公式為:投收益率=[ (醫療設備收入-設備支出)/該醫療設備投總額]x100%。設備支出主要包含有設備消耗耗材料費、維修保養費、管理和操作人員工、水電費和成本折舊費等。投收益率越高,表明設備經濟效益越好。

2.投回收期法計算方法。

根據醫療設備投成本收回所需時間而進行的經濟效益分析的方法。公式為:該醫療設備投額/該設備年凈收入。投回收期越短,說明該設備經濟效益越好,否則,效益則差。當投收益率為負值時,我們將不再計算投回收期,直接按照評估標準的差級評判。

三、經濟效益分析的數據來源

客觀和豐富的數據來源是做好醫療設備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礎和關鍵。

信息化的發展為醫院經濟管理的全面提高和進步提供了保障平臺。醫院實行HIS管理,使我們所需要的各種數據有了真實可靠且充裕詳細的來源。

1.設備年收入:

利用醫院的HIS系統,根據設備收費編碼、設備收費所屬科室,框定查詢年度的時間范圍進行查對。該數據項存在以下幾種情況:

1.1被分析設備僅一臺時,依采集的收入數據直接進入計算。

1.2當某科室有多個收費相同設備,收入進行平攤。

1.3若設備屬同類,而收入、功能差別較大時,按照收入比例分配。以監護系統為例,四床監護系統可同時監測四位患者,普通床頭監護儀僅可對一名患者實施監護,當科室同時擁有這樣兩類設備時,我們將分別按照4:1的權重進行計算。

1.4某些設備收費相互交錯、紛繁復雜,難以分配,我們在計算時不再進行收入分配,而是對設備進行整合為一臺,收入合并來計算。

2.設備耗材費用:

根據具體情況,按照科室單臺設備領用耗材費用總額統計,或科室提供年度實際耗材費用。其中,可收費耗材不包含在成本統計范圍之內。

3.設備維修費用:

當以實際發生的費用據實統計。

4.設備水電費:

設備水電費=水費+電費。

水費=設備用水量x價格/每立升水 。

電費=設備功率x設備工作時間x價格/每千瓦小時。

水、電費用是根據設備維修工程師根據設備運轉能源消耗率和設備實際日/月運轉時間、實際日/周耗水量分別與其單價計算所的結果。

5.設備人員工:

設備專職管理和操作人員工來源是根據醫院財務經營部門提供數據計算。計算方法:人員工= 該設備全面運行所需人員數x(科室人員工總額/科室人數)。

6.設備折舊費:

按照會計制度規定年限進行計提,年折舊費=設備購置價/折舊年限,超過折舊年限將不再計提。

四、經濟效益分析的評價標準

醫療服務不同于生產企業,對設備效益的要求不僅僅是經濟效益,其社會效益更不能忽視。醫療輔助設備(如消毒設備等)不產生任何直接經濟效益,僅僅是為了醫療安全和以社會效益為主所購置,評價標準我們以其實際使用率作為評判。對產生經濟效益的設備,如何客觀評價設備的效益,我們必須設立一個評價標準。

我們認為:以投回收期經作為評判標準直觀、明了。為了客觀公正評價設備效益狀況,立足于促進發展提高效益的宗旨,經幾年來的工作總結,我們制定出如下設備效益的評價標準如下:

1.很好回收期≤2年;

2.較好2年<回收期≤4年;

3.一般4年<回收期≤6年;

4.差 回收期在6年以上。

五、經濟效益分析的對象

1.個體大型醫療設備。

2.科室范圍大型醫療設備

3.全院綜合大型醫療設備。

六、分析舉例

如何對單臺大型醫療設備做成本效益分析,國內同行已經做了很充分的研究和探討,方法已經相當成熟。對全院醫療是設備投做綜合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相對也比較簡單。本文就相對比較難操作和掌握的科室內特殊和復雜情況的醫療設備成本效益的分析辦法舉例說明

重癥醫學科監護系統(儀)2009年效益分析一覽

1.收入

1.1收入分配方案(編碼為1215090006): 重癥監護室現有監護設備7套(臺),詳見下表:

有關解釋:7套(臺)設備均可進行多參數生命體征監護,共可同時監護26人,個體設備收入依照其功能貢獻比例來加權分配。

1.2收入數據來源:在HIS收費系統框定收費科室-重癥監護室、框定收費時間2009-01-01 00:00:00―2009-12-31 24:00:00,按照《陜西省醫療服務項目價格》編碼查詢,心電監測編碼310701022收入為514016元,血氧飽和度監測編碼310701028收入為256748元,遙測心電監護編碼310701008收入為0元。

1.3收入計算 收入=(514012+256746)x0.3077+

0x0.6667=237162.24元。

2.支出

2.1年折舊額:設備購入總價1859394.07元,折舊年限5年,年折舊金額371878.80元。

2.2年維修費用:27890.91元

2.3水電費用:本設備不消耗水費用為0元,總體功率600w,按每天24小時、每月30天、12個月、每度電0.51元計算。水電費=0.6x24x30x12x0.51+0=2643.84元。

2.4人員工:以該科室工表人員工和/人員數量得平均工2260.75元,根據實際使用情況、科室調研確定該設備實際管理和操作需人員0.86人,故本年度該設備人員工為2260.75x0.86x12=23330.94元。

2.5設備耗材:按照科本設備使用量在本類設備耗材用量占比計算為7089.20元。

總支出=年折舊額+維修費用+水電費用+人員工+耗材費用=371878.80+27890.91+2643.84+23330.94+7089.20=432833.69元

3.設備投收益率

投收益率=(237162.24-432833.69)/1859394.07x

100%=-10.52%

經濟效益評價結果:差。

七、經濟效益分析的意義

進行設備成本-效益分析的目的是從成本與效益的對比中尋求成本最小化,通過成本效益實時分析,獲得成本與效益的數量關系,最終目標是為了提高設備管理水平。但是具體如何運用計算出來的設備-成本效益訊,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

1.向政府和社會提供醫療政策依據。

經濟效益分析的結果對政府管理部門科學制定醫療服務價格和完善醫院補償機制提供考核依據。使人民群眾享受質優價廉的醫療服務又能使醫院的投和發展處于良好循環。

2.向醫院宏觀決策提供參考。

效益分析促進了醫院管理的科學化、現代化,明顯提高醫院管理水平。成本效益分析結果是對設備引進論證結果的實踐檢驗,能夠促進引進設備論證水平的進一步提高,為投提供更加科學的指導。

3.使用科室反饋。

為了促使發揮所購設備的最大效用,可以多種形式將成本效益分析結果反饋于科室,使科室對設備使用狀況有清楚認識。通過召開使用科室聽證會,多部門討論分析,研究改進意見,解決實際問題,達成共識,尋求提高效益的新辦法和新途徑。

八、總結和討論

效益分析從本質上仍不能完全反映設備的效益狀況,設備的管理成本、房屋建筑成本,在結果中還不能夠準確體現,仍然需要進一步改進和提高。建立成本效益分析制度的目的是如何提高設備的綜合效益才是關鍵。我們認為,積極開拓、開源節流、增加收益,需要重視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醫療管理部門站在社會的層面,對大型設備尤其是特大型設備的配置建立規劃機制,防止盲目和無序引進。

2.開展醫療單位同業之間、醫療單位內科室與科室之間廣泛交流與協作,使醫療硬件源得到充分的使用。

3.積極開展新業務、新技術,擴大設備診療用途。

醫療監護設備范文第5篇

關鍵詞: 家庭化產科監護;新模式;醫療服務

20世紀80年代以來,發達國家的產科醫療服務發生了戲劇性的改變。病人需求和醫療保險償付政策的變化、醫院之間的競爭,致使醫院尋求成本效益更好的方式。提供高質量的產科醫療服務,主要改變是采用家庭化產科監護(family-centered maternity care,FCMC)新模式,采用“待產、分娩、恢復房間(LDRs)”,替代產婦需多次轉移的產科醫療服務傳統模式。現在,FCMC已成為產科服務熟悉的用語[1]。

我院從1999年起,考察了新加坡、美國、日本和德國等醫院的產科,學習FCMC的理念與經驗,經過5年時間的籌劃、立項、設計和建設,于2004年5月在我院本部建成市母子醫療保健中心(簡稱母子中心),我們結合中國和蘇州的實際情況,采用了FCMC模式。

1 結合國情市情的實踐

為確保基本醫療,適合大多數普通老百姓的實際需求,設立3個產科基本醫療病區,有161張床位,占產科總床位數的88%;為改善投資環境,適合外賓和部分人群的實際需求,設立一個產科特需醫療病區,有22張床位,占產科總床位數的12%。

在產科基本醫療病區,采用部分的FCMC模式,其中產前病區有45張普通床,有凈化單人產房6間,每間只設1張LDR床(待產/分娩/恢復多功能床);2個產后病區(母嬰同室)有116張普通床。產婦產前住在3個產婦1間的房間;待產和分娩(LD),至少分娩(D)是在家屬陪伴下在單人產房進行的;產后遷入3個產婦和3個嬰兒一間的母嬰同室。此區房間的設計均與LDR房間相同,今后隨著市民經濟條件的改善和產科平均住院日的縮短,可逐步將這些房間改設1張LDR床,使之也成為LDR房間。

在產科特需醫療病區,采用完全的FCMC模式,有家庭化的LDR房間(或套間)22間,每間設1張LDR床。自然分娩產婦,在整個分娩期(4天)不需轉移,在家屬陪伴下,在LDR房間度過產前、待產、分娩和恢復的全過程。

在產科設凈化手術室2間,只供剖宮產手術使用;在產科附近設新生兒病區及新生兒監護病房(NICU)。

在3個基本醫療病區和一個特需醫療病區服務的產科醫生、助產士、護士,由婦產科和護理部統一管理,人員相對固定,互相協作。新生兒科醫生則及時提供新生兒的相應醫療服務。

2004年,母子中心的嬰兒出生數為8,309個,比開展新模式之前的2003年增加了44%;2005年,嬰兒出生數為8,793個,其中采用完全FCMC模式出生的嬰兒為878個,占嬰兒出生數的10%;采用部分FCMC模式出生的嬰兒為7,915個,占嬰兒出生數的90%。采用完全FCMC模式的產婦會陰傷口感染1例,發生新生兒窒息1例;采用部分FCMC模式的產婦會陰傷口感染19例,發生新生兒窒息153例。完全FCMC模式的產婦會陰傷口感染和新生兒窒息的發生率均少于部分FCMC模式,兩者都少于過去采用的傳統模式。FCMC產科醫療服務新模式,受到不同層次市民的歡迎和全國各地同行的關注。

2 新模式的主要理念和特點

2.1 產科醫療服務模式的改變 傳統的需多次轉移的產科服務模式,是模仿外科服務模式設計的;FCMC則是模仿冠心病監護病房(CCU)服務模式設計的。產科醫療服務模式的改變,重點在于以家庭為單元,改善對產婦和新生兒的醫療服務。FCMC在設備上不同于傳統的多次轉移系統,它能滿足產婦在待產、分娩過程中不同階段的需求。而傳統的多次轉移系統,產婦則需在不同房間之間搬動,因為每種房間的設備只適用于分娩過程的某一階段。

FCMC采用LDR房間,其設備適用于除剖宮產和需全身麻醉分娩以外的整個分娩過程,即從待產到產后以及新生兒監護的分娩全過程。LDR房間的關鍵設備是LDR床,它適用于任何陰道產、產鉗術和產道修補術,可充分調節以適應待產和各種分娩,包括截石位、坐位、蹲位、側位、Sims半俯臥位和Trendelenberg術。如果出現突發病情需要轉移產婦,則這種帶輪子的LDR床可提升到擔架高度迅速推行。

剖宮產和某些需要全身麻醉的復雜分娩,則需在手術室進行。因此,FCMC仍需設產科手術室,最好就在LDR房間附近。LDR房間的空間和功能也適用于開展新生兒從簡單到復雜的各種復蘇術。健康的新生兒則留在LDR房間與母親同室,由經過交叉培訓的護士護理。重癥新生兒患者需轉送到NICU做進一步治療。

2.2 FCMC的服務原則 1994年,美國產科專家Celeste R Phillips提出了FCMC服務的10項原則[2],我們結合國情進行學習與實踐:(1)分娩應視為健康,而不是疾病。醫療服務重在維護待產、分娩、產后休養和新生兒監護的正常生命活動,它涉及情感、社交和身體的動態變化。(2)根據每個婦女及其家庭在社會心理、教育、生理、精神和文化上的不同需求,提供個體化的產前醫療服務。(3)完整的圍產期教育計劃,使家庭為積極參與孕前、妊娠、分娩和養育的整個進程做好準備。(4)醫院的醫療組幫助家庭對妊娠、待產、分娩、產后休養和新生兒監護期間的醫療服務做好選擇,努力向他們提供他們需要的經驗。(5)丈夫和(或)產婦選擇的其他陪護人員,積極參與教育、待產、分娩、產后休養和新生兒監護。(6)在整個住院期包括待產和分娩時,只要產婦需要,就應鼓勵家人和朋友在場。(7)為每個產婦在同一房間提供待產、分娩的醫療服務,除非必須做剖宮產。一有可能,產后休養和新生兒監護也在同一房間由相同的醫務人員提供服務。(8)產婦是首選的嬰兒監護人。產婦照護其嬰兒時,護士的作用就從直接進行嬰兒護理,變成幫助產婦或家庭進行嬰兒護理。(9)在開展母嬰護理時,由同一人護理一個家庭單元的一對母嬰,即使在母嬰短暫分開時。(10)在新生兒病情許可的情況下,雙親在任何時候都可接近其高危的新生兒,讓他們參與其新生兒的監護。

2.3 傳統模式與FCMC模式比較 傳統模式與FCMC模式在許多方面是不同的。

2.3.1 基本理念 傳統模式認為,待產和分娩是潛在的高危的醫療活動,經常或常規地需要侵入性的手術、藥物和限制,以防止產婦和胎兒的損傷。FCMC認為待產和分娩是正常的生理活動,有情感的、社會的和身體的變化和壓力,在大多數情況下,只需醫生和護士的密切觀察和支持。

2.3.2 服務態度 傳統模式中的服務態度取決于以下認識:醫務人員的作用是要執行醫院的規章制度。FCMC中的服務態度取決于新的認識:分娩在產婦及其家庭的生活中有著重要的意義。

2.3.3 服務方法 傳統模式的服務是剛性的,是圍繞醫院和醫務人員需要的,提供的服務不能滿足不同的人群。FCMC的服務是柔性的、個性化的,能平衡產婦的愿望與醫生護士的專業判斷,能向各種人群提供多種服務。

2.3.4 治療決定 傳統模式中由醫務人員做治療決定,不與家庭商量或合作。FCMC的醫務人員用自己的經驗幫助家庭做好選擇,家庭與醫務人員是合作的。

2.3.5 分娩教育 傳統模式分娩教育的主要目標是用醫院的方案和實踐教育夫婦。FCMC分娩教育則注重促進健康、做出多種選擇和發揮自身作用的戰略,設計的方案適合于醫院服務的所有人群的教育需求。

2.3.6 房間設備 傳統模式的待產、分娩、恢復、產后及新生兒監護在不同的房間進行。FCMC的待產、分娩、恢復、產后休養及新生兒監護在同一房間(即LDRP房間),或在兩個房間(即LDR房間和母嬰同室中進行)。

2.3.7 服務環境 傳統模式的環境常是古板的、沒有吸引力的、嘈雜的。FCMC的環境是舒適的、家庭般的、平和的、寧靜的。

2.3.8 醫療效果 傳統模式產科服務是分段進行的,以醫務人員的任務需要為中心,分段服務導致醫患交流的中斷和住院時間不必要的延長。FCMC的產科服務則以個體管理為中心,確保完整的、有成本效益的效果。

2.3.9 護理工作 傳統模式中,母親和嬰兒被認為是分離的患者,甚至在由同一個護士護理時也這樣認為。FCMC中,母親和嬰兒一起由同一個護士進行母嬰護理。

2.3.10 保護隱私 傳統模式認為產婦在住院和分娩時需要放棄隱私。FCMC的所有工作人員盡可能地尊重家庭隱私,產婦也喜歡建有獨用廁所和浴室設施的私人房間。

2.3.11 分娩支持 傳統模式分娩時家屬不能陪伴。FCMC的產婦可決定誰在分娩時陪伴她,專業的待產支持(即導樂)受到鼓勵。

2.3.12 嬰兒監護 傳統模式中,嬰兒基本上在嬰兒室監護,護士提供基本嬰兒監護。FCMC中,嬰兒基本在母親的房間里監護,護士教會和示范嬰兒監護的方法,產婦和家庭積極學習嬰兒監護的方法。

2.3.13 探視陪伴 傳統模式中,探視時間對于丈夫和產婦的其他支持人員都受到限制。FCMC中,在產婦的安全和健康情況允許時,只要產婦需要,就鼓勵家庭和朋友,包括兒童,可以陪伴產婦。

2.3.14 顧客滿意度 傳統模式不做定期的、客觀的顧客滿意度測定,所以對于服務項目的反饋評估很少。FCMC進行經常的、正式的、廣泛的顧客評估,確保顧客意見的反饋。

2.4 FCMC的優點與難點

2.4.1 FCMC的優點 (1)增加臨床安全:FCMC采用私密性的LDR房間,不需轉移產婦,以產婦為中心集中了設備和醫護人員,提供待產、分娩、恢復和產后護理的全程服務。FCMC提供給病人和醫務人員的安全性增加了,因為需立即分娩的緊急情況可迅速處理,而無需將產婦轉移到另一個房間。新模式使護理工作的溝通和連續性得到改善,避免傳統模式使產婦接觸產科不同的房間和不同工作人員時可能帶來的損傷和感染。中斷產程的搬動沒有了,生命體征和胎兒的監護可以連續進行。護士不再需要為何時將產婦搬入待產室、產房作出決定,有充分的時間為就地分娩做好準備。(2)滿足社會需求:FCMC使產婦家庭能待在一個溫馨、舒適的環境中迎接新生命的誕生,選擇這種分娩模式的家庭越來越多。經過交叉培訓的護士,提供連續的護理,受到整個家庭的歡迎。護士有更多時間與產婦在一起,直接護理產婦。女性構成綜合性醫院住院人數的70%以上,產婦掌握家庭成員擇醫權的70%以上,改善產科服務對于醫院吸引病人尤為重要,因為產科是許多婦女進醫院的入口處。(3)提高成本效益:在發達國家,醫院感受到醫療保險公司對正常分娩和新生兒保健的政策改變所帶來的壓力。許多國家的商業保險只覆蓋產婦住院24h,正常新生兒的護理不受覆蓋,因此,圍產期服務必須提高效率。FCMC由于以下原因可以提高效率和效益:①縮短產婦住院日:舒適的單人房間、保護隱私、家人陪伴、連續護理,這些舉措均促進自然分娩;鼓勵產婦行走、起坐、經常換取舒適,縮短了產程;較好的護理和產后休養,縮短了住院日。②促進母乳喂養:FCMC促進母嬰護理,產婦與嬰兒由同一個護士護理。這就提供了向產婦授受育兒技術和母乳喂養的機會,也使工作人員的工作更有效。③減少醫院用工:經過交叉培訓的護士,采用彈性工作制,提高了工作效率,可減少醫院的護士用工。④減少物品需求:傳統的服務模式需要多次更換被單、多次清潔設備和房間,需要使用較多的清潔物品和人力。不需轉移的服務模式,減少了轉運的設備,而較少的空間只需較少的清潔工作。

2.4.2 FCMC的難點 從傳統產科模式轉變為FCMC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需要對廣大的醫務人員和產婦進行教育。FCMC模式不只是有多功能的房間、LDR床、漂亮的墻紙和溫馨的環境,她需要支持和加強整個產科服務的態度和理念[3]。全面的項目要花費時間、人才和較大的“啟動資金”。

FCMC的護理是一種減少護理分隔和重復的主要形式。當只有一個護士負責作為一個整體的母嬰護理時,就較少發生耽擱和重復。雖然有可能給每個護士分配3~5對母嬰,但是護士與病人之比取決于任務分析和病情輕重。要實施母嬰護理,需對原在待產室、產房、嬰兒室和產后病房工作的護士和助產士,進行交叉培訓,使她們能獲得必要的臨床和心理護理的兩方面技術,使母嬰護理更有效。在美國,經過交叉培訓合格的護士,稱圍產護士(perinatal nurse)。

FCMC提供更安全、更滿意和成本效益更高的產科服務模式。這種新模式正在逐漸被大家所接受,因為它給雙親提供了與自然分娩有關的隱私和尊嚴,給醫務人員提供了確保安全的工作環境。越來越多的醫院正在建設FCMC,以確保兒童優先、母親安全。

1 Zwelling E,Philips CR.Family-centered maternity care in the new millennium: is it real or is it imagined? J Perinat Neonatal Nurs,2001;15(3):1-12.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连城县| 潢川县| 黑水县| 剑阁县| 余江县| 辽阳市| 西宁市| 本溪市| 炎陵县| 城固县| 乡宁县| 漠河县| 普宁市| 岗巴县| 太保市| 宣化县| 海城市| 竹北市| 塘沽区| 平谷区| 论坛| 永济市| 磴口县| 榆社县| 萨嘎县| 娄底市| 凤凰县| 扎兰屯市| 策勒县| 尼木县| 九龙坡区| 罗甸县| 恩平市| 潮安县| 巴林右旗| 合阳县| 芜湖县| 五台县| 白玉县| 太仓市| 北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