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色av,短篇公交车高h肉辣全集目录,一个人在线观看免费的视频完整版,最近日本mv字幕免费观看视频

首頁 > 文章中心 > 醫療風險應急預案

醫療風險應急預案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醫療風險應急預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醫療風險應急預案

醫療風險應急預案范文第1篇

一、建立呼吸科護理應急預案的目的

呼吸科是醫院的重點科室,老年病人多、病情重。如何體現以病人為中心,提高護理質量,預防護理差錯、事故、減少糾紛發生,保證醫院正常工作秩序,一直是護理管理者需要解決的重要課題。病人在醫院接受診斷、診療、護理的同時,也面臨一定的不安全風險,如環境中的生物理化因素,治療護理過程中的技術、藥物、食物、心理等因素可能造成的影響和損傷。

醫療護理風險是指在醫療過程中不確定性有害因素直接或間接導致病人死亡或傷殘的可能性[1]。通過風險識別發現護理中可能存在的危險因素,確認風險的性質,獲得有關數據,制定應急預案??剖业娜w護理人員共同學習《臨床護理應急預案與程序》,明確各類危險事件發生時間、環節、人員等,各項護理工作的流程是否合理,根據呼吸科的特點制定應急預案。

二、應急預案的主要內容

1、病人安全:制訂病人發生墜床/摔傷應急預案、發生針刺傷應急預案、病人誤吸應急預案、人工氣道突然拔除應急預案、病人發生精神癥狀應急預案、病人擅自離院及病人自殺傾向應急預案等。

2、環境安全:火災及突然停電應急預案。

3、氣管切開使用呼吸機患者意外脫管應急預案及程序,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應急預案及程序,重癥哮喘患者的應急預案及程序,住院患者發生過敏性休克時的應急預案及程序,自發性氣胸的應急預案及程序.

例如:突然停電護理應急預案:①日常工作中按常規備好搶救器材,簡易呼吸囊、心電監護、心電圖機、微量泵的充電工作,使之處于完好備用狀態。準備簡易照明設備,如手電筒、蠟燭、火柴等;②停電后,安排好病人和家屬,使其不慌亂;③查找原因,嘗試恢復供電;④按輕重緩急分類照顧病人,做好解釋工作,若病人正處于器械搶救中立即啟用備用電源,如蓄電池等直流電,吸痰時可采用注射器抽吸.⑤使用呼吸機病人立刻分離機器,用簡易呼吸囊輔助人工呼吸、同時通知值班醫生,觀察患者面色、呼吸、意識及呼吸機情況,并立即通知電工維修。⑥電力恢復后查看病人情況,檢查儀器工作狀況。

例如:氣管切開使用呼吸機患者意外脫管應急預案及程序:

①立即用血管鉗撐開氣管切口處,同時通知醫師,進行處理。②當患者切開時間超過1周,竇道形成時,更換套管重新置人,連接呼吸機,氧流量調至100%,然后根據病情再調整。

對于頸部短粗的患者,應使用加長型氣管套管,并牢固固定。

對于煩燥不安的患者,給予必要的肢體約束,或根據醫囑給予鎮靜藥物。在為患者實施各種治療(如翻身、拍背、吸痰等)時應專人固定套管,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盡量分離呼吸機管道,以防套管受呼吸機管道重力作用而致脫管。更換固定系帶時,應兩人操作,一人固定套管,一人更換。

例如:自發性氣胸的應急預案及程序①發生氣胸時立即給予氧氣吸入,通知其他醫護人員。

②用12~16號無菌針頭于鎖骨中線第二肋穿人胸膜腔,簡易放氣。首次放氣不要過多、過快,一般不超過800m1。③建立靜脈通道,準備胸腔閉式引流裝置。④遵醫囑,給予鎮咳劑和鎮痛劑。⑤觀察病人呼吸困難改善情況、血壓的變化。

例如:病人擅自離院應急預案:①護士發現病人擅自離院后,立即詢問同病室其他人員聯系病人親人是否知道病人去向;②立即報告科主任、護士長、上報行政值班和保衛科、醫務科、護理部、請求領導安排人尋找病人;③有潛在傷害自己或他人報警處理;④病區有專人接聽電話,以便及時將病人的情況進行反饋;⑤記錄事件經過相關人員簽字。超級秘書網

三、討論

1、護理應急預案的建立體現積極預防的護理管理原則,提高了護士對差錯的防范能力,最終目的是保障病人安全,把護理差錯及糾紛降到最低,提升護理品質。

2、護理應急預案的建立健全了防護護理突發事件處理制度,發現異常情況后根據應急預案盡快處理、可避免病人受到傷害。

醫療風險應急預案范文第2篇

【關鍵詞】護理應急預案;演練;護理風險管理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6455(2010)08-0308-01

護理風險管理是針對病人、工作人員、探視者可能產生傷害的潛在風險進行識別與評估,并采取正確行動的過程[1]。護理應急預案是在國家衛生部、醫院整體應對突發事件預案的基礎上,針對護理工作的專業性、特殊性所造成的風險而制定的有效措施和處理流程。我院實施護理應急預案演練旨在通過模擬現場實地訓練,培訓及提高護士面對風險的應對能力,幫助護理人員增強責任感,掌握相關急救知識,提高其自我安全保護能力及應對突發事件的處理能力?,F將做法介紹如下:

1 資料

1.1 一般資料:我科為全軍創傷骨科中心,分4個病區,現有病床265張;護士92人,學歷:本科10人,大專68人,中專14人;職稱:主任護師1人,主管護師1人,護師15人,護士65人??剖医⒆o理風險管理組織小組,由總護士長擔任組長,病區護士長擔任組員。

2 方法

2.1 培訓方法

2.2.1 以往由病區護士長或高年資護師進行授課來鞏固理論知識護士往往??谱o理知識累積量不夠,因此,要求護士在掌握急救流程的同時,必須結合學習專業理論知識,知其所以然,這樣才能提高護士的主觀能動性。

2.2.2 改變慣有護理晨會學習模式:在既往科室晨會中,常用學習方法是:提問作答總結方式,我科在原有晨會提問基礎上,計劃性指派高年資護師進行急救護理應急預案的演示,力求將語言記憶上升到形象記憶,突破了在理論學習中的局限性。

2.2.3 情景模擬式培訓:通過設置一種逼真的工作場景或管理系統,讓被訓練者按一定的工作要求,完成一個或一系列任務,較好地模擬了現場的緊迫感,使訓練者感到緊張、急迫甚至忙亂[2]。在每月的業務培訓中,由高年資護師做指導老師扮演患者角色,進行應急病例病情描述,要求培訓對象不僅要正確評估,并要立刻應用預案程序采取相應措施,結束后指導老師對急救護理措施的實施進行講評。

2.2.4 情景模擬式考核:由護理風險管理小組確定考核時間、地點、形式及內容,原則上演練時間選擇在下午,此時是治療護理相對較少的時段;選擇風險隱患易發的患者,每周針對本病區1例危重患者組織1次應急預案為主題的情景考核??己碎_始后,讓家屬按鈴告知護士患者突發的風險情況,由專人記錄演練過程及所用時間,觀察護士對患者突發病情的處理能力與速度。通過考核,使護士加深對培訓內容的理解,由此所獲得的知識是在思考、觀察、分析、歸納的基礎上得來,記憶牢固。

3 效果

3.1 構筑主動護理平臺,提高護士綜合素質。鞏固了護士的專科急救理論知識。通過不斷的模擬演練,提高了急救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在突遇病情變化,醫生未到達之前的寶貴時間內能積極做出反應,給予急救措施。全體護士參與應急預案的演練,使得護理人員在有關護理理論和技術、風險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呈報制度的相關內容及國家重大法律、法規等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升。

3.2 增強了護士面對應激源時的心理承受能力。護士在需要急救的應急事件中多數表現為緊張、恐懼、驚慌,甚至不知所措,定期的情景模擬式培訓可為今后類似的情景處理積累經驗,把突如其來的急救變成一定的操作流程,并在演練中逐步鍛煉了在應激狀態下的心理適應力,保證了在實際搶救患者的緊張環境中技術的穩定性發揮[3]。

3.3 保證醫療環境安全,降低突發事件發生率 隨著全民法制意識的增強,護理人員在做好護理安全工作以外,對住院期間影響患者人身安全的突發事件做到心中有數,處理得當。

參考文獻

[1] 魏杰,吳健.如何正確對待改革中出現的不同聲音[].西北學學報,2006,36(3):13~19.122

醫療風險應急預案范文第3篇

【關鍵詞】應急預案;環境風險;應急預案內容;應急預案作用

【中圖分類號】TMT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158(2012)10-0335-02

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的發展,我國環境狀況總體惡化的趨勢尚未根本改變,環境壓力繼續加大,人民群眾的環境訴求不斷提高,由環境風險、污染事件等引發的不斷增多,風險防范已成為一項長期性工作,環境影響評價管理面臨的形式十分嚴峻。尤其是最近十年,環境污染事件的發展規模、損害后果、污染類型等都日趨擴大,從2002年至2012年最近十年問發生了40多件重大環境污染事件,主要是以水污染事故為主,涉及有松花江、太湖、巢湖、滇池、黃河、渤海等,有的事故發生直接影響到居民的飲水安全,有的重金屬污染影響到兒童健康,有的污染造成農作物減產和危及食品安全。如何加強環境管理,防范環境風險事故發生成了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加強應急管理工作,是關系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大事,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是各級政府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全面履行政府職能的重要體現。制定應急預案應當科學、嚴密和全面。

對于涉及環境風險的建設項目應根據相關要求編制應急預案,科學預測評價突發性事件或事故可能引發的環境風險,提出環境風險防范和應急措施。在實踐中,可以探索采取使用法律制度和科學管理的方法來防范和應對環境風險,編制應急預案可以抑制突發事件,減少事故對工人、居民和環境的危害。

1、應急預案

應急預案又稱應急計劃,是針對可能的重大事故(件)或災害,為保證迅速、有序、有效地開展應急與救援行動、降低事故損失而預先制定的有關計劃或方案。它是在辨識和評估潛在的重大危險、事故類型、發生的可能性及發生過程、事故后果及影響嚴重程度的基礎上,對應急機構職責、人員、技術、裝備、設施(備)、物資、救援行動及其指揮與協調等方面預先做出的具體安排。

2、應急預案基本內容

應急預案明確了在突發事故發生之前、發生過程中以及剛剛結束之后,誰負責做什么,何時做,以及相應的策略和資源準備等?!吨腥A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明確規定了應急預案基本內容,包括:組織指揮體系與職責、預防和預警機制、處置程序、應急保障措施、恢復與重建措施等。

2.1 組織指揮體系與職責

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組織指揮體系包括領導機關、辦事機構、工作機構、地方機構和專家組;明確各組織機構的職責、權利和義務,以突發事故應急響應全過程為主線,明確事故發生、報警,響應、結束、善后處理處置等環節的主管部門與協作部門;以應急準備及保障機構為支線,明確各參與部門的職責。

2.2 預防和預警機制

突發事件的預防工作主要通過對風險隱患的普查和監控來實現。普查就是全面掌握本行政區域、本行業和領域各類風險隱患情況。監控是對具有各類風險隱患地點或設施,實行長效管理、監控和檢查,及時排除風險隱患。預警是對各類風險隱患信息進行綜合、科學的風險分析后,將有可能發生或即將發生的突發事件的情況及時預警信息。

預警信息包括:突發事件的類別、預警級別(一般分為四級:特別嚴重為Ⅰ級、嚴重為Ⅱ級、較重為Ⅲ級、一般為Ⅳ級,依次用紅色、橙色、黃色和藍色表示)、起始時間、可能影響范圍、警示事項、應采取的措施和機關等內容。對于預警信息的、調整和解除,一般通過廣播、電視、報刊、通信、信息網絡、警報器、宣傳車或組織人員逐戶通知等方式。對老、幼、病、殘、孕等特殊人群以及學校等特殊場所和警報盲區應采取有針對性的公告方式。

2.3 處置程序

應急預案處置程序包括信息報告、先期處置、應急響應和應急結束。突發事件發生后,各地區、各部門要立即報告,同時通報有關地區和部門;應急處置過程中,要及時續報有關情況。事發地的人民政府在報告突發事件信息的同時,根據職責和規定的權限啟動相關應急預案,及時、有效地進行處置,控制事態。對于突發事件,要及時啟動相關預案,開展處置工作;現場應急指揮機構負責現場的應急處置工作。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結束,或者相關危險因素消除后,現場應急指揮機構予以撤銷。

2.4 應急保障措施

應急保障措施包括:人力資源保障、財力保障、物資保障、基本生活保障、醫療衛生保障、交通運輸保障、治安維護、人員防護、通信保障、公共設施正常運轉、科技支撐。

2.5 恢復與重建措施

恢復與重建措施包括:善后處置、調查與評估、恢復重建和信息。對突發事件中的傷亡人員、應急處置工作人員,以及緊急調集、征用有關單位及個人的物資,按照規定給予撫恤、補助或補償,并提供心理服務及司法援助。做好疫病防治和環境污染消除工作。保險監管機構督促有關保險機構及時做好有關單位和個人損失的理賠工作。對突發事件的起因、性質、影響、責任、經驗教訓和恢復重建等問題進行調查評估。根據受災地區恢復重建計劃,組織和實施恢復重建。突發事件的信息應當及時、準確、客觀、全面。

3、應急預案的作用

3.1 確定了應急救援的范圍和體系

應急預案確定了應急救援的范圍和體系,使應急準備和應急管理不再是無據可依、無章可循。尤其是培訓和演習,它們依賴于應急預案:培訓可以讓應急響應人員熟悉自己的責任,具備完成指定任務所需的相應技能;演習可以檢驗預案和行動程序,并評估應急人員的技能和整體協調性。

3.2 有利于做出及時的應急響應,降低事故后果

制定應急預案有利于做出及時的應急響應,降低事故后果。應急行動對時間要求十分敏感,不允許有任何拖延。應急預案預先明確了應急各方的職責和響應程序,在應急力量和應急資源等方面做了大量準備,可以指導應急救援迅速、高效、有序地開展,將事故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環境破壞降到最低限度。此外,如果預先制定了預案,對重大事故發生后必須快速解決的一些應急恢復問題,也就很容易解決。

3.3 成為城市應對各種突發重大事故的響應基礎

成為城市應對各種突發重大事故的響應基礎。通過編制城市的綜合應急預案,可保證應急預案具有足夠的靈活性,對那些事先無法預料到的突發事件或事故,也可以起到基本的應急指導作用,成為保證城市應急救援的“底線”。在此基礎上,城市可以針對特定危害,編制專項應急預案,有針對性制定應急措施,進行專項應急準備和演習。

3.4 便于與省級、國家級應急部門的協調

當發生超過城市應急能力的重大事故時,便于與省級、國家級應急部門的協調。

3.5 有利于提高全社會的環境風險防范意識

有利于提高全社會的環境風險防范意識。應急預案的編制,實際上是辨識城市重大風險和防御決策的過程,強調各方的共同參與,因此,預案的編制、評審以及和宣傳,有利于社會各方了解可能面臨的重大風險及其相應的應急措施,有利于促進社會各方提高環境風險防范意識和能力。

醫療風險應急預案范文第4篇

1.1風險評價評分災害脆弱性分析團隊成員先進行集中培訓,培訓內容為災害脆弱性分析的概念、應用、調查內容、評分標準和調查表格的填寫要求等,培訓時間為2個課時,培訓結束后發放調查表。由團隊成員對藥學部門面臨的各種潛在危害加以識別及分析,進行風險評價打分。

1.2計算相關風險值調查資料錄入Excel2003表格,得到每項的平均值,再將平均值進行計算各危險事件的相對風險,以發生可能性為權重,結合嚴重性得分進行統計學處理,計算公式為:相關風險值[RISK(%)]=(可能性/3)×{(人員傷害+財產損失+服務影響+準備工作+內部響應+外部響應)/18}。

1.3評估結果及結果應用將RISK值由高至低排序,RISK值≥25%的風險事件列為重點風險和優先管理項目,納入科室年度工作計劃和醫院藥物治療學與藥事管理委員會年度工作計劃,制訂各事件應急預案,定期組織演練,并對應急預案進行持續改進;RISK值<25%的列為一般風險項目,納入醫院藥學應急總體預案進行日常管理。

2結果

2.1醫院藥學災害脆弱性分析結果培訓現場發放調查表,當場完成填寫并回收。發放調查表120份,回收118份,回收率98.33%;有效117份,有效率為99.15%,數據錄入Excel2003,并進行統計學處理和排序,結果詳見表2、表3。如表2所示,本院醫院藥學部門需要應對的風險事件中,技術事故類、人員類傷害的RISK較高,分別為34.40%和29.40%。表3結果顯示,本院藥學部門可能面對的31個風險事件中,RISK值≥25%、排名前15位的依次為:臨床必需藥品供應短缺(58.11%)、嚴重藥品不良反應或藥害事件(50.19%)、信息系統故障(41.18%)、電力故障(38.88%)、發藥出門差錯事件(37.20%)、流行病暴發(36.18%)、臺風(33.56%)、急性中毒等安全事件(31.46%)、內部火災(31.31%)、藥患嚴重糾紛(28.53%)、強雷暴(28.35%)、洪水(28.32%)、毒麻藥品被盜、丟失事件(28.04%)、人員緊急替代(26.66%)、發現假、劣藥品等質量事件(25.84%)。

2.2分析結果應用于醫院藥學應急管理持續改進取得成效通過災害脆弱性分析風險識別,并對醫院藥學應急管理進行持續改進,本院應急藥品保障、藥學應急服務等應急處置能力取得了明顯進步。2012年~2014年11月,本院藥學部門共完成了220例毒蛇咬傷、94例百草枯中毒、80例有機磷農藥中毒、35例毒鼠強中毒、22例蝦虎魚中毒、15例河豚魚中毒、2例曼陀羅中毒、2例烏頭中毒等突發傷病員應急搶救藥品的供應,并有效應對了渝湛高速特大交通事故(10死、39傷)、湛江坡頭居民區爆炸事件(7死、35傷)、遂溪嶺北建筑工地倒塌事故(32傷)、中石化茂湛輸油管道10噸輕質原油泄漏事件、雷州半島洪災、史上最強臺風“威馬遜”、人感染禽流感疫情、登革熱疫情、埃博拉出血熱疫情等各種災害事故、突發事件的應急藥品保障和藥學服務,使傷病員得到及時的救援,也讓本院藥學應急管理得到了一次次的實戰檢驗,暴露出的問題不斷得到持續改進。

3討論

在日常工作中,醫院藥學部門隨時都要面對各種各樣的突發事件或災害,如來自內部的電力故障、信息系統故障、藥害事件、發藥出門差錯事件、毒麻藥品被盜事件,來自外部的臺風、流行病暴發、集體食物中毒、傳染病疫情等,在突發事件或災害發生后,搶救藥品能否滿足供應、傷病員救治是否及時、用藥是否科學合理,其結果是完全不同的。特別是在外部災害性事件發生后,處于災區的醫院藥學部門是醫療救治中藥品供應保障的承擔者,但醫院藥學部門本身往往也是災害事件的受害者,災害的影響常常會導致藥品供應的中斷或癱瘓,使醫院不能正常發揮或者根本無法發揮醫療救治的功能。突發事件的藥學服務具有緊急性、階段性、突變性和多樣性等特征[7],能否在最短的時間內成功配置結構合理、臨床適用、安全有效、充分足量的藥品,往往是取得醫學救援勝利的關鍵[8]。因此,我們應對醫院藥學的災害脆弱性進行研究,并將分析結果應用于醫院藥學應急管理持續改進。災害脆弱性分析結果顯示,本院藥學部門面對的災害及突發事件以技術事故類為主,需要通過加強培訓、提高藥學人員技術水平等途徑來防范。通過分析結果,我們了解了本院藥學部門目前對突發事件的承受能力和薄弱環節,明確了藥學部門當前應急管理應對的重點是臨床必需藥品供應短缺、嚴重藥品不良反應或藥害事件、信息系統故障、電力故障、發藥出門差錯事件等15個風險事件,這些風險事件應重點管理和優先管理。分析結果為醫院藥學應急管理體系建設作出了指引,并應用于醫院藥學應急管理的持續改進中。

3.1完善醫院藥學應急管理組織成立藥學應急管理小組,成員由藥學部正、副主任、藥房班長、采購員、倉管員、臨床藥師組成,接受醫院應急辦公室的領導和業務指導,負責突發事件時重要情報的收集、分析與提供,確保突發事件的指揮主體隨時掌握現場情況;同時,能夠迅速落實指揮主體的指示,并監督和檢查,確保應急處置在指揮主體的掌控之下[9]。小組下設5個專業組:人力資源組、藥品保障供應組、藥品調劑組、臨床藥學組、藥品質量控制組,明確各專業組職責。

3.2制訂藥學應急預案在制訂醫院藥學總體應急預案的基礎上,以“針對性、簡潔性、實用性”為原則,對臨床必需藥品供應短缺、嚴重藥品不良反應或藥害事件等RISK值排名前15位的風險事件均制訂應急預案,各事件應急預案內容包括:①事件類別的識別、報告程序、啟動應急響應級別、緊急召喚關鍵崗位人員迅速到位的程序等。②各類事件應急藥品目錄、劑型、包裝、數量、單價、貯存環境、存放位置、供貨醫藥公司、生產廠家、供應路徑、冷鏈專用箱設置、保管人等。③各主管部門、醫藥儲備管理中心、醫藥公司、兄弟醫院聯系人及聯系電話等。④應急箱配備:應急燈、手電筒、電池、剪刀、鑷子、瓶裝藥品啟封器、雨衣、帆布、礦泉水、一次性服藥紙杯、藥房標識旗等。⑤藥學服務方式,如重癥傷病員個體化用藥方案設計、藥品不良反應觀察、傷病員用藥宣教等。⑥監督與獎懲辦法等。

3.3定期組織應急演練及持續改進應急預案把藥學應急總體預案和15個風險事件藥學應急預案匯總,編印成《藥學應急—我該怎么辦》小冊子,發至全院藥學人員人手一冊,定期組織培訓,每個項目每年至少組織1次實戰演練,使藥學人員熟悉預案程序,掌握處理突發事件的方法,掌握突發事件開展藥學服務的方式,并根據演練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對預案作出調整和修正。通過演練,提高藥學人員的危機管理意識和心理適應能力,提高應急協調管理和應急處置能力。

醫療風險應急預案范文第5篇

關鍵詞:急診急救;管理;管理體系

對于現代急診醫療而言,其基本的內涵通常是院內急診不分科。目前,急診醫療的管理體系為兩者一體化,即院外急救與院前急救。醫院采用此管理體系,可使院前急救和院內急救保持最大限度的統一配合,進而為危重癥患者贏得搶救時間。經過對病患進行一體化的治療和護理,不僅可增加救治成功的幾率,也可節省人力和物力。因此,需加倍重視加強急診急救管理,以及健全急診急救管理體系。

1增強醫護人員服務意識

加強急診急診管理的過程中,首先應轉變醫護人員傳統陳舊的認識。近年來,醫療競爭市場越發激烈,面對此種情形,醫護人員應改變傳統鐵飯碗的思想[1],應將患者的滿意,作為醫護人員的滿意,并將其作為自身的行為理念,以及自身的醫療準則。目前,我國的大部分醫院,均已開展多種服務活動,但是仍然存在多種不良問題,包括醫護人員缺乏人情味,以及服務不到位等。由此可見,加強急診急救管理過程中,應對急診醫務人員進行不斷的培訓,使其加強學習相關專業內容,并認清目前的形勢,以及時的糾正醫患錯位這一嚴重問題,進而真正達到增強醫護人員服務意識的目的。對于醫院而言,其主要的服務對象,通常為各類患者,在接受醫護人員服務的過程之中,醫護人員需了解患者與健康者相較,其可能存在多個方面的差異,包括心理、心理,以及思維方式等。因此,在對患者進行疾病診治的時候,也應對其心理健康加以重視。

2增強急診急救中心的投入及建設

醫院醫療質量如何,往往可以通過其急診急救中心來加以體現。增強建設投入,提高對其的重視程度,同時對醫院基礎建設,進行不斷的完善,對國內外先進的醫療設備加以引進,以及采用合理布局和完善其功能等,均有利于提高急救任務完成率。同時,可進一步落實以患者為中心,以質量為準則的這一舉措[2]。對于醫院急診急救中心而言,應根據醫院相應的特點來進行儀器與設備的配備,并選派具有豐富經驗以及高度責任心等的醫務人員,對急診急救中心加以充實,進而使其機構健全,整體的業務素質得到增強,并使其設施設備配套得到完善,也更加適應社會發展,以及患者的需求。在具有較多急診患者的時候,醫護人員的工作內容,以及工作量通常會大幅度增加,醫療風險也會增高,因此,應增強對醫院急診急診的重視程度,可由醫院分管業務的副院長,來對急診急診進行分管。在醫院遇到重大搶救的時候,應做到親臨現場進行指揮。對于醫院院長而言,則需對急診急救中心的工作匯報,進行定期的聽取,并應親自進行不定期的了解,對工作中所發現的問題,應進行及時的解決。醫院的相關科室,比較醫務科和護理部門,均應選派一名副主任,對急診急救中心工作,進行分管和組織協調,以確保醫院的急診急救工作,可以正常運行。

3增強醫院應急反應能力

制定應急預案可有效提高醫院的應急反應能力。一般情況下,應急預案的制定包括兩方面,首先是患者的應急搶救預案。對于急診患者而言,其大部分為意外傷害所致,比如創傷以及中毒等,患者通常病情較為危重。對于醫院而言,如遇到此類突發事件,則要求其具有足夠的搶救承受能力。其次為醫院醫護人員的自身安全應急預案。近年來,自然災害以及特大交通事故等事件不斷增加[3],在此類突發事故發生的時候,醫院的急診急救中心應按照自身所具備的特點,以及自身的需求來制定恰當的,具有針對性的應急預案。預案內容的制定主要為增強醫護人員整體的安全意識,提高全體的應變能力,并加強醫院管理人員的組織與協調能力等。同時,應定期進行培訓和訓練,通過自救訓練的開展,使醫院急診急救中心工作人員的自身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

4完善健全醫院相關制度

確保并提高醫療質量,需增強制度建設,并加以完善及健全。對于醫院的接診醫生而言,應對患者的病情,以及其生命體征進行詳細的了解。如患者未明確診斷,則應對其采取始終負責的工作態度,直到患者明確診斷為止。如果患者在診斷和治療的過程中,由于病情的發展等,需要轉至??浦委?,或者轉院治療的時候,對于患者的首診醫生而言,則應進行合理的轉交,使其他醫生可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事故。另外在危重癥患者的診斷和治療過程中,應采取患者床頭交接班制度,以對患者的情況進行詳細的交接。在進行交接班的同時,醫護人員還應對儀器進行檢查,如是否正常運行等,應對所使用的儀器進行及時的消毒及充電燈,并對搶救藥品進行檢查,核對其是否齊備。

參考文獻:

[1]張梅,周瑩,翟鳳平,等.急診急救患者護理風險因素識別及防范策略[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5):851-85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山市| 霍林郭勒市| 大荔县| 宁夏| 彝良县| 松原市| 康定县| 奇台县| 七台河市| 通江县| 财经| 景东| 固安县| 泰和县| 新郑市| 当雄县| 庆城县| 长武县| 塘沽区| 肃南| 班玛县| 宜兰县| 杂多县| 汨罗市| 汕尾市| 雷州市| 汤阴县| 宣城市| 汤原县| 盘锦市| 昌邑市| 奉新县| 兴城市| 平利县| 雷波县| 建湖县| 清河县| 金堂县| 肥东县| 阿巴嘎旗| 华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