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色av,短篇公交车高h肉辣全集目录,一个人在线观看免费的视频完整版,最近日本mv字幕免费观看视频

首頁 > 文章中心 > 醫療廢物打包方法

醫療廢物打包方法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醫療廢物打包方法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醫療廢物打包方法

醫療廢物打包方法范文第1篇

【關鍵詞】手術室(部)管理;質量安全;控制

手術室(部)是由若干手術間及為手術服務的輔助區域組成,是手術患者獲得手術部位感染的重要環節。在手術過程中患者面臨以下危險因素,自身基礎疾病、手術麻醉插管、留置導尿、皮膚和組織完整性被破壞、失血、手術器械消毒不嚴格、皮膚消毒不符合要求等,針對以上危險因素,預防手術部位感染必須加強手術室(部)的管理。

1手術室(部)醫院感染的預防與控制

1.1完善監督管理體系成立科室醫院感染管理小組,科主任、護士長為第一責任人,制定和落實相應制度、職責。由專人負責控制醫院感染的各項工作,定期對手術室(部)的工作進行檢查,對本科室的感染環節進行監測,督促本科室人員執行無菌技術操作、消毒隔離制度,并就發現的問題,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整改。

1.2布局合理手術室(部)嚴格按照潔污分開的原則,明確分區,設限制區、半限制區和非限制區。標識明顯,避免交叉污染。

1.3環境衛生管理要求每日手術前用清水濕拭擦拭各種設施、物體表面及地面。術畢對物體表面、地面先用消毒劑擦拭,再用清水擦拭,保持干燥;如局部被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時,先清除污染物后再用合適的消毒劑消毒后清水擦拭;未經清潔、消毒的手術間不得連續使用。設立每周衛生日,對天花板、墻面、地面、物體表面進行全面清潔和消毒,尤其是通風系統(空調)的出風口、進風口;不同區域清潔、消毒的抹布、拖布應分開使用。

1.4手術室(部)工作人員管理限制進入手術室人員的數量,無關人員不得進入,教學和觀摩手術人員也應限制在一定范圍,并服從手術室(部)管理人員的安排,在手術室(部)內不得串手術間。進入手術室后按規定著裝,進入手術室必須更換手術室專用衣、褲及拖鞋,戴好帽子、口罩,頭發和口鼻不能外露,參與手術者應按規定進行衛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

1.5手術器械的清洗、消毒及滅菌手術器械屬于高度危險品,必須滅菌處理。滅菌前務必清洗干凈,手術器械的清洗是控制醫院感染的關鍵,因此整個洗滌過程必須嚴格遵循洗滌程序,按照回收、分類、浸泡、洗滌、漂洗、干燥等步驟認真落實,同時在打包前認真檢查器械清洗是否徹底,清洗不徹底的物品不得包裝,應重新進行清洗;根據滅菌方法的不同,選擇合適的包裝材料或容器,包外與包內放置化學指示卡,對影響滅菌過程和結果的關鍵要素進行可追溯記錄;清洗、消毒監測資料保存期≥半年,滅菌質量的監測資料保存≥3年。

1.6一次性醫療用品的管理一次性使用無菌用品必須由醫院統一采購,包裝符合要求,有滅菌方法、批號、有效期標識,生產批號等,必須除去外包裝放置于無菌區內,不能與有菌物品混放,滅菌物品必須在有效期范圍內使用。

2定期檢測手術室清潔消毒效果

除日常檢查外,定期對空氣、物體表面、醫務人員手進行監測,同時對使用中消毒劑、滅菌劑等進行微生物監測。如遇醫院感染爆發,應及時進行相應指標及致病微生物的檢測,查找原因及時整改。

3加強職業安全教育提高職業防護意識

在手術過程中手術患者可能作為傳染源將病原體傳染給手術室(部)工作人員,傳播途徑包括空氣、飛沫、接觸傳播,最重要的是經過血液傳播,因此手術室應加強職業安全防護教育和職業暴露應急預案的培訓,還需配備必要的防護用品和設施。如發生職業暴露,根據具體暴露的情況及時采取應急措施:①用肥皂水和流動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膚,用生理鹽水沖洗被污染的黏膜。②如有傷口,應當由近心端向遠心端輕輕擠壓,避免擠壓傷口的局部,盡可能擠出損傷處的血液,再用肥皂水和流動水進行沖洗。③受傷部位的傷口沖洗后,應當用消毒液,如用75%乙醇溶液或者0.5%聚維酮碘溶液進行消毒,并包扎傷口。④進行血清學病毒抗原、抗體檢測。⑤立即向科室、感染管理部門報告,并填寫醫務人員職業暴露登記表,評估損害程度,以便進一步處理。

4醫療廢物管理

醫療廢物打包方法范文第2篇

關鍵詞 基層醫院 感染管理

醫院是患者的集散地,具備疾病傳播的三要素。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管理工作直接關系到醫療高新技術的發展,是確保醫療安全,防范醫療事故和保障廣大患者及醫務人員健康的一項重要工作。醫院感染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有可能造成醫院感染的發生[1,2]。

醫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組織機構不健全:部分醫院領導對醫院感染重要性認識不足,缺乏預防感染的相關知識,有的醫院領導認為院感科可有可無,院感工作“只花錢,不賺錢”在人力、物力、財力方面缺少投入。部分醫院感染委員會未履行委員會職責,未按要求定期召開會議及開展相應的工作。有的醫院雖建立了完整管理體系,但運行不好,形同虛設。

醫護人員對醫院感染認識不足:醫護人員接觸患者機會多,造成醫院感染發生的問題較高,如醫務人員對各項侵襲性操作、消毒隔離、手衛生、職業安全防護、抗生素使用不規范等造成醫院感染的隱患[3,4]。因此,醫護人員對醫院感染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到醫療護理質量和自身的健康狀況,從而影響醫院感染控制。

醫療器械清洗、消毒不規范:多數醫院均未采取器械集中清洗,很多醫院無專門清洗消毒供應室,均在科室作清洗打包再送高壓滅菌,清洗步驟及流程,內鏡的清洗、消毒處理不符合規范要求,無高壓氣槍、水槍,未使用酶洗,內鏡數量不夠,達不到消毒滅菌的時間要求。

抗菌藥物的不合理使用:抗菌藥物使用不當,不僅會造成衛生資源的浪費,而且會誘發細菌耐藥性的發生和增加,以及許多疾病的發生[4]。目前,基層醫院普遍存在抗菌藥物的不合理使用現象。首先,由于受條件限制,鄉鎮醫院大多不做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縣級醫院醫師經驗性用藥比例較高。致使出現抗菌藥物的盲目使用現象;其次,醫院感染管理職能不到位,專職人員結構不合理,無醫師或藥師,不能有效指導和控制抗菌藥物的使用,部分醫生缺乏相關專業知識,特別是外科系統科室手術后預防用藥,無論手術大小,抗菌藥物使用已成常規。

加強醫院感染管理的應對措施

建立健全醫院感染管理組織:醫院感染管理科是集管理職能與業務于一體的獨立科室。醫院領導應重視,不能使管理人員一身多職,應設獨立的科室,不斷提高專職人員的業務水平,醫院感染管理需要一批懂業務,善管理,訓練有素,責任心強的專業人員,科室控感小組應發揮作用,將各種控感措施落實到實處。

制定合理的規章制度:醫院應根據上級要求結合醫院實際情況制定與本單位相適應的、切實可行的醫院感染管理各項規章制度、各級各類人員職責、質量控制標準、標準操作規程,并切實實施。

加強督導、檢查加強持續質量改進:醫院感染管理部門根據制度、標準要求,經常深入科室,督導檢查抓措施落實,抓持續質量改進,對未達標的個人及科室,要與獎金掛鉤,并出書面整改意見每月進行反饋,年底獎優罰劣。

加強醫院感染培訓:基層醫院必須宣傳普及醫院感染知識,加強全員培訓,強化全院工作人員消毒隔離意識、職業安全防護意識、手衛生意識、提高標準化操作水平,以提高全體醫務人員知識水平和醫院感染控制技能。醫院感染管理是一個多學科相互滲透的新學科,大多數在醫學院校沒有得到系統的理論教育,需要根據不同對象,采取不同培訓方式,學習不同內容,結合醫院院內實例進行宣傳教育。只有人人了解預防醫院感染的重要意義,具體要求和實施方法,才能使預防醫院感染的各項計劃措施變為群眾的行動,才能切實控制或防止醫院感染的發生。

加強醫療度物管理:規范建立醫療廢物暫存的設施設備,使用標準包裝物和容器;醫療廢物交由指定的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進行處置,嚴防發生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等事件;對醫療廢物進行全程規范管理,并納入長效管理體系。

合理使用抗菌藥物:嚴格按照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和多重耐藥菌的醫院感染預防控制技術指南,積極參與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的管理工作并監督執行,努力降低抗生素的使用率。加強微生物室多重耐藥菌的檢測及抗菌藥物敏感性的檢測,為合理使用抗生素藥物提供依據。

總之,對現代醫院感染控制進行科學、合理以及規范地進行管理,是非常有意義的,它直接影響著醫院的生存和發展,所以必須改變過去的工作模式,轉變觀念,更新知識,根據新的標準和要求,依靠科技手段,加強過程監督和指導,依法進行管理。

參考文獻

1 程昌會,郭德芳.基層醫院感染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6):1240.

2 袁惠燕.縣級醫院感染管理存在問題與對策[J].中國衛生產業,2011,8(9):126.

醫療廢物打包方法范文第3篇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我院婦產科門診手術室2007年共做手術3310例。其中人工流產1740例、上環536例、取環308例、診斷性刮宮442例、其它284例、無一例感染發生,現將具體做法介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病人來源:2007年1-12月在我院婦產科門診就診的患者,要求終止妊娠、上環、取環、繼發不孕患者要求輸卵管通液術、功能性子宮出血及疑似異位妊娠、官腔刷片CINI-CIN3及非典型增生,需要做官頸活檢的患者。

1.2方法:對要求終止妊娠停經40-60天的患者、上環、取環、繼發不孕患者進行輸卵管通液術等患者,婦科檢查:子宮、附件無壓痛,白帶常規:未見滴蟲、霉菌、清潔度I~Ⅱ度。尿HCG陽性,彩超提示宮內早孕。術前嚴格掌握人工流產、上環、取環、禁忌證,手術操作流程,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

1.2.1所有工作人員進入手術室必須穿戴好口罩、帽子、換鞋。

1.2.2手術器具及物品必須一用一滅菌,能壓力蒸汽滅菌的不使用化學劑浸泡滅菌。

1.2.3所有手術器械使用完后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半小時后,用清水沖洗,干燥后送供應室打包高壓蒸汽滅菌。包內置132℃化學指示卡,包外粘貼OTTO指示標簽以監測滅菌是否合格。每天換含氯消毒液,用G-I型消毒劑濃度試紙測試。浸泡桶必須加蓋,所有的手術巾送洗衣房消毒清洗。

1.2.4為了保持室內空氣的清潔,每日定時通風換氣,地面使用專用拖布清潔,每日操作前后進行空氣、物體表面等消毒。每日中午、晚上三氧機自動定時開關消毒2小時,手術床、治療車、桌面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地面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拖地。

1.2.5每月進行空氣、物體表面、工作人員的手、使用中的消毒劑、滅菌劑進行衛生學監測,監測不合格的立即查找原因。采取措施,直至復查合格,并進行考核。

1.2.6每周一、四更換使用中的消毒劑及容器,開啟的紗布,棉球儲槽,使用時間不超過24小時。

1.2.7病人進入手術室前一律換專用拖鞋,由專用通道進入,拖鞋每周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半小時,再清洗涼干,放人專用鞋柜備用。

1.2.8禁止陪伴人員進入手術室,減少室內污染的機會。

1.2.9所有一次性用品使用后按感染性醫療廢物收集,縫針、刀片、針頭裝入利器盒內,按損傷性醫療廢物收集,置黃色塑料袋內密閉運送,無害化處理。

1.3手術感染判斷標準:在我院門診所行手術患者的復診率,有無腹痛、發熱等癥狀,陰道流血時間不超過2周,陰道流血量不超過月經量,血常規是否正常。

2 結果

2007年1-12月在我院婦產科門診手術的患者3310例,其中人工流產174例,年齡15-45歲,平均30歲,孕產次不限;上環536例,年齡20-40歲,平均30歲;取環308例,年齡24-70歲,平均47歲;絕經98例;月經不調,環過期,要求再次生育及改用其它方法避孕的210例;疑似異位妊娠的217例。術前診斷異位妊娠,行診刮術后,刮出組織送病檢,病檢結果未見絨毛組織193例:術后診斷異位妊娠,24例行刮宮術后,刮出組織送病檢。病檢結果見絨毛組織,診斷為早期宮內妊娠,功能性子宮出血225例,行診刮術后,組織送病檢,結果為宮內膜增生過長的214例,子宮內膜癌2例,非典型增生3例,復雜增生4例,其它284例,宮頸活檢67例,輸卵管通液術217例,人工流產、上環、取環、輸卵管通液術的患者,術前均行婦科檢查,子宮附件無壓痛,白帶常規,未見滴蟲霉菌,清潔度I~Ⅱ度,對于陰道流血的患者,常規行碘伏原液,陰道擦洗,戴無菌手套行陰道檢查,陰道流血時間長,婦科檢查子宮附件有壓痛的患者,血常規,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升高的患者,常規使用抗生素3-6天,無感染發生。

3 討論

醫療廢物打包方法范文第4篇

關鍵詞:醫院感染;規范化護理管理;環境質量;消毒滅菌質量

醫院感染指的是住院接受治療患者在醫院內獲得的感染,具體包括住院期間發生的感染以及在醫院獲得但是在出院之后發生的感染[1]。醫院感染是大多數醫院不能避免的問題,其出現會延長患者接受治療的時間,給患者恢復造成影響,同時,也危及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嚴重的甚至可能會導致患者死亡[2]。近年來預防醫院感染成為了大多數醫院關注的一個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找到一種理想的護理管理方式來減少醫院感染的發生就顯得尤為重要。本研究分析了在預防醫院感染的過程中規范化護理管理的應用效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我院住院接受治療的患者150例為本次研究對象,根據患者入院先后順序的不同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常規組各75例。研究組男性41例,女性34例;平均年齡(41.56±3.54)歲。常規組男性39例,女性36例;平均年齡(40.89±3.62)歲。患者均知情同意。經統計學分析兩組患者上述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常規組采用常規護理管理開展醫院感染

預防工作,做好感染源的管理與定期檢測,做好消毒滅菌工作,加強探視、陪護管理,做好一次性無菌用品的管理工作,并根據患者可能出現醫院感染的可能性做好保護與隔離。研究組采用規范化護理管理開展醫院感染預防工作,具體如下。1.2.1加強培訓在預防醫院感染的過程中強化護理人員的認知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就要加強對護理人員醫院感染預防相關知識的培訓工作。首先,要讓護理人員掌握醫院感染的基本知識,掌握手衛生保持方法,讓患者了解應該如何去防護職業暴露,指導怎樣去處理醫療廢物。同時,護理人員也要掌握可能導致醫院感染發生的各種原因,針對性的掌握消毒滅菌與隔離的方法,并結合實例來講解醫院預防醫院感染的方法與措施,讓其有醫院感染預防、管理的意識。1.2.2完善醫療設備管理護理人員在實施護理服務的過程中需要定期做好相關醫療設備的檢查與管理工作,尤其是對用于消毒與滅菌設備的管理,應該定期進行檢測,評價其消毒與滅菌的效果。同時,胃鏡、腸鏡以及手術用具等部分侵入性醫療設備需要反復使用,就需要完善這類設備與物品的嚴格消毒與滅菌,進而將可能導致醫院感染發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1.2.3規范無菌管理要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落實各項無菌技術,杜絕醫源性感染的出現,嚴格落實手清潔、衣帽、口罩等佩戴。同時病房應該定期的按照相關標準進行消毒與滅菌,做好床單、被褥等個人物品的及時更換,嚴格做好導管等輔助治療物品、儀器與器械的管理,落實無菌管理制度。1.2.4健全監管制度在實際的護理管理工作中要做好各項制度的監督與落實,建立一個完善的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制度,并對實施情況進行嚴格的監督。定期檢查各個科室有關于感染相關指標控制合格率,如果科室不達標則應該進行通報批評和責令整改,整改完成后進行復查,直到合格為止。1.2.5完善消毒管理在預防醫院感染的過程中其相關管理所涉及到的內容較為復雜,管理的范圍也很寬泛,因此就應該根據感染發生的危險性進行管理區域的劃分,在日常診療的過程中應該根據疾病和所屬科室來針對性的劃區域收治患者。同時在穿刺、注射等相關治療操作的過程中要嚴格執行一人一針、一人一管和一人一手消的制度,各種可重復使用的醫療器械則應該統一到消毒供應室進行清洗、消毒、打包以及滅菌,同時不同科室、區域的清掃用品也要分別放置于不同區域,每次使用結束后要消毒處理,放在固定區域備用,在此基礎上患者出院、轉科后需要嚴格進行終末消毒操作。1.2.6健全醫療操作管如果患者需要使用抗生素則要進行嚴格的管控,做好用藥的記錄,并做好有關與抗生素使用的宣教與教育,保證每一位護理人員均能夠掌握抗生素的藥理知識與配置要求,為了保證使用抗生素的合理性也需要在細菌培養后確定抗生素的種類。同時,在各項護理操作過程中要勤洗手,及時消毒、滅菌,盡可能避免交叉感染情況的發生。

1.3評價指標

本研究評價指標包括醫院感染發生率、環境質量、消毒滅菌質量以及護理水平等相關護理質量指標。醫院感染類型:包括手術切口感染、皮膚感染、呼吸道感染、胃腸道感染與泌尿系統感染。護理質量借助自制護理質量評價量表進行評價和統計,共設計的統計項目與內容包括環境質量、消毒滅菌質量與護理水平,每一項內容的最高分均為10分,評分越高則表示護理質量越高[3]。1.4統計學處理收集研究數據并將其錄入到統計學軟件SPSS19.0中完成處理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醫院感染發生率比較統計學分析,研究組患者醫院感染發生率為1.33%,低于常規組的13.33%,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2.2兩組環境質量、消毒滅菌質量和護理水平評分比較研究組環境質量、消毒滅菌質量和護理水平分別為(8.53±1.06)分、(9.05±0.87)分、(8.62±1.14)分;分別高于常規組的(6.15±1.01)分、(6.54±0.87)分、(6.19±0.91)分,兩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3.574、t=6.392、t=1.535,P<0.05)。

3討論

醫療廢物打包方法范文第5篇

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醫院感染問題的突出,手術室成為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手術室擔負著醫院手術和重危病人的搶救任務,手術室感染的控制直接影響到手術病人的預后及醫院的醫療效果。

1 一般資料

我院是二級乙等綜合性醫院,全年手術約2 700人次。平均每天手術8臺左右,多達16人次。連臺手術多,工作量大。全院共有5間手術室,現有手術室護士8人。在工作量大、手術床位緊張的情況下,如手術室感染管理不嚴、對策不當、制度不健全或制度不落實都可直接影響醫療質量。因此,我院手術室認真制訂控制手術室感染的對策,緊緊把住院內感染這一關,做好預防手術室感染的有效干預,有目標地進行管理,取得了顯著效果。現將我們的做法報道如下。

2 組織管理

2.1 健全組織機構

在院感染科的領導下,我們完善了手術室管理機構,成立了手術室感染管理小組,由科主任、護士長、主治醫師、主管護師4人組成監督小組,負責科室的微生物監測,消毒隔離制度的落實及對醫院感染工作的監督,每周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補救。

2.2 健全制度

根據《醫院感染管理規范》、《消毒技術》、《醫院廢物管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制訂出手術室各種手術防感染的規章制度。如:手術室感染管理措施、醫療物品消毒管理制度、空氣凈化制度、門衛制度、手術人員參觀、外出制度、一次性醫療物品使用與回收制度、洗手流程、各班護士職責、洗手制度、巡回護士職責,使手術室感染管理有據可依、有章可循。

2.3 加強素質培養,提高控制感染意識

① 組織手術醫生、麻醉師、手術室護士、器械師學習有關感染管理規范,各種規章制度。全面普及醫院感染知識,分期分批派護理人員外出進修學習。參加短期培訓,提高醫護人員對感染嚴重性與危害性的認識。加強對醫院感染的新知識、新業務及控制措施的掌握,從而提高醫護人員的素質,促進手術室感染監控與管理工作的開展。

② 手術是由醫務人員共同協作完成,要充分認識到手術室無菌質理管理的重要性,要加強醫務人員無菌觀念,嚴格無菌操作技術,提倡慎獨精神,確保手術安全進行。

③ 加強對新護士、護生、跟臺器械師的教育和培訓。對新來的護士、護生、跟臺器械師要有專人帶教,學習消毒隔離制度的細則。嚴格規范操作,在上崗之前要了解醫院感染的危害性,在操作過程中,給以正確的引導和幫助。

④ 加強對衛生員和工人的培訓。我科有衛生員和工人3人,他們擔負著手術室衛生、接送病人的任務。衛生員和工人的文化程度較低,又未經過專門的培訓,缺乏基本的醫學知識,操作不可能符合要求,有可能引起自身感染與交叉感染。因此,對衛生員和工人進行崗前培訓,傳授相關的醫學知識和消毒隔離技術。嚴格指導督促他們按各項規章制度辦事,在工作中嚴格管理、檢查、督促、指導各項制度的落實。

3 手術室管理

3.1 環境管理

① 手術室環境要求非常嚴格,手術室應環境整潔,無塵、無蠅蟲。每天早晨用清水擦拭手術間內全部物體表面,紫外線照射30 min,術后照射30~60 min,并有記錄。手術結束后均應有通風設備,用消毒液擦拭物體表面(包括墻面),地面清掃后用消毒液拖地,將手術間內的塵埃和細菌減少到最低的程度。

② 做好室內溫度和濕度的控制。適宜的溫度和濕度可控制細菌的繁殖,又可避免醫務人員、患者通過汗腺排出細菌。將手術室溫度控制在22~26℃,濕度控制在50%~60%,是抑制細菌濃度的有效手段。

③ 手術室工作人員要嚴格遵守區域的劃分。按照要求著裝,通過三通道線路,進出手術間的無菌物品與污染物品嚴格分出入道。接送病人進出手術室,用內外對接車防止污染。

④ 手術室空氣中的致病微生物是導致手術感染的因素之一[1],要限制手術人數,控制參觀人員。各手術間裝有電話,解決手術時急需的對外聯系。減少手術間人員走動。教學參觀通過閉路攝像系統進行。無影燈調節器用高壓蒸汽消毒,手術燈光由臺上醫生自己調節。術前調節好輸液架合適位置,防止術中拉動輸液架天軌。術中減少手術人員走動,避免塵埃懸浮。同時每月進行空氣培養,菌落數控制在≤20cfu/m3,減少感染因素。

3.2 手術物品、器械、一次性物品管理

① 所有手術器械使用后要徹底清洗。器械清洗不徹底,殘留下的血跡和有機物會使細胞產生保護膜,從而影響滅菌效果。手術后器械使用加酶清洗劑進行清洗,并注意打開軸關節,徹底清除殘留的血跡和有機微生物,清洗干凈以后上油打包,用高壓蒸氣進行滅菌消毒。高壓蒸氣滅菌具有高效、快速、方便、經濟、安全、實用等優點,對不耐高壓的物品采用冷消毒或2%戊二醛浸泡消毒。

② 一次性物品的使用可有效的控制醫院感染。進入手術室的一次性物品要符合國家醫藥衛生規定條例。使用前嚴格查對產品名稱、型號、規格、廠名批號、產品的有效期、無菌包裝的密封性,均符合要求方能使用。過期、不合格、不配套、被污染、潮濕、破損、字跡模糊不清均不能使用。一次性物品應存放在清潔、干燥、通風良好、室內空氣含菌量≤200 cfu/m3,濕度與溫度相宜的庫房中,并定期進行空氣消毒和檢查。

3.3 手術室垃圾處理

對手術室的垃圾及時分類處理,將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物品分別裝置于不同顏色的袋內,進行無害化處理。對裝有血液、體液、消毒液的容器要防水防漏,對刀片、縫針等銳利物品要分別裝置處理,減少危害,防止感染。

4 防止術中感染

①外科手消毒是預防手術感染的重要措施。有效的外科刷手能把指甲及前臂微生物刷除。殘存皮膚上的細菌降低到最低程度,抑制微生物快速繁殖。手術人員要嚴格執行有效的洗手制度,接觸患者前后均要洗手或用消毒劑洗手,必要時要戴一次性手套。手術醫生護士要嚴格按照洗手流程進行刷洗消毒,并定期進行手指細菌培養監測。

②術中使用的C臂X光透視機,要按常規清潔消毒,術中使用時要注意無菌技術,C臂機要加無菌套,手術野要加無菌單。每次透視拍片要重新鋪巾,更換無菌單,以防感染。

③對手術時間長、手術大、出血多的手術,手術衣易被浸濕,浸濕的手術衣可以將身體的細菌滲透到手術部位,手術衣如被浸濕后應及時更換。術中使用的無菌干鑷,每4 h更換一次以防污染。

④在手術門前掛隔離牌,嚴格隔離管理,術后物品器械按隔離種類進行消毒處理。標本隔離處理,手術室嚴格終未消毒。

我院手術室在院感染科的指導下,用科學實用的方法,結合手術室的情況,建立合理的控制感染流程,加強手術的管理,加強無菌觀念、無菌技術的操作,落實各項規章制度,降低了手術感染率,提高了控制手術感染的管理質量。

5 參考文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汶上县| 通榆县| 吉首市| 五寨县| 黔南| 天门市| 建湖县| 青浦区| 扶绥县| 九龙城区| 琼中| 安仁县| 重庆市| 梅河口市| 东安县| 贞丰县| 苍山县| 泸水县| 谷城县| 休宁县| 石城县| 华亭县| 浦北县| 临西县| 项城市| 平度市| 兴国县| 宁都县| 调兵山市| 江城| 太仆寺旗| 郎溪县| 郓城县| 新邵县| 全州县| 巨野县| 漯河市| 都昌县| 长岛县| 碌曲县| 五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