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色av,短篇公交车高h肉辣全集目录,一个人在线观看免费的视频完整版,最近日本mv字幕免费观看视频

首頁 > 文章中心 > 口腔疾病的健康宣教

口腔疾病的健康宣教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口腔疾病的健康宣教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口腔疾病的健康宣教

口腔疾病的健康宣教范文第1篇

【關鍵詞】口腔內科;常見病;診斷;處理

對于人身體生發生的任何疾病都需要進行相關的服藥和進補,這個就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出了口腔的重要性。盡管口腔對于人身體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口腔也會發生相關的疾病。比如眾所周知的牙疼也屬于口腔疾病的一種。除此之外還有相關的口腔黏膜疾病和相關的牙齒疾病,這些口輕疾病不僅會對人的身體造成一定的危害,嚴重的還會導致其他的器官發生病變。因此對于相關的口腔疾病的臨床研究已經成為現在醫學發展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一項研究。

一、處理

對于相關的口腔疾病的出現斤斤計較只依靠于自身的僥幸因素是根本不行的,還需要采用相關的處理方法,對于相關的處理方法其根本的目的在于對相關的口腔疾病的發生和存在進行相關的治療,使得其口腔中發生損害的地方能夠得到相應的恢復。對于口腔疾病的處理方式通常有以下幾種做法。

(一)藥物治療

對于很大一部分的口腔疾病通常只需要采用相關的藥物治療就可以對口腔疾病的出現做到相關的抑制作用。一般來說進行口腔疾病的治療藥物主要包括三種“素”字藥物,這三種藥物主要包括抗生素、維生素和能夠有效治療口腔疾病的激素類藥物。對于這三種藥物的作用\筆者在這里做出簡單的描述。對于抗生素來說其主要的功效是一直口腔內相關微生物的形成;維生素的作用對于口腔疾病來說能夠為受損的口腔部位補充相關的維生素物質,使得相關的口腔治療能夠得到更好的進行;對于激素的作用筆者認為是對相關的口腔治療的過程中,有效的提高口腔內各個器官的免疫力,以防治相關的口腔疾病再次發生。

(二)口腔清理

一般來說,大多數口腔內科的醫生在為相關的口腔患者進行治療時,其第一步都是要對口腔患者的口腔進行一個全面的清理,這種清理的具體做法在于使用雙氧水和省力鹽水對患者的口腔進行清理。這種口腔清理的根本目的在于對患者口腔內含有的刺激向因素進行一個排除,從而保證口腔治療更加順利的進行。

(三)填補修復

前文中已經說了最為常見的口腔疾病就是相關的牙齒疾病,而對于相關的牙齒疾病在很大程度上是屬于齲齒疾病,這種疾病的出現在很大的原因生是由于相關的細菌滋生而導致相關的牙齒出現蟲蛀的現象,這種齲齒疾病的出現久而久之就會造成牙齒出現窟窿,就會引發出牙疼的癥狀。對于這種齲齒的口腔疾病的治療通常要采用相關的填補修復來對牙齒上因為齲齒而出現的窟窿進行一個合理的治療。從而達到保護牙髓,減緩牙痛的癥狀。

(四)局部止血

牙齦出血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是一種特別常見的口腔疾病,因為太過于常見,導師人們對于牙齦出血這種口腔疾病的重視程度并不是很高,這就導致了牙齦出血的情況大幅度的惡化。為例解決相關的牙齦出血這種口腔疾病的關鍵在于對相關的牙齦進行局部止血的處理,這種處理的方式通常是使用相關的藥劑來對牙齦出血進行抑制。

(五)全身治療

盡管口腔疾病僅僅知識一個器官的疾病,但是人身體的各個器官往往都是相互關聯的,因此處理要對相關的口腔進行治療,還需要對身體上的各個器官進行一個全面的檢查,發生問題及時的進行全身的治療。只有這樣才可以把身體自身存在的隱患降到最低。

(六)其他治療

在很大程度上來說口腔疾病有一部分是來自于患者的心理因素,因此對于這種患者來說進行相關的心理治療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對于一些口腔疾病較為嚴重的人還可以采用相關的中藥治療。

二、口腔內科常見疾病的處理對策

1、制定治療方案要立足實際,綜合考慮。大多數口腔內科疾病病情復雜,按對癥治療的基本原則,哪種情況下只需單純藥物治療,哪些病癥宜手術治療;哪此強調局部用藥,哪些需全身用藥等等,需要制定科學合理的治療方案。尤其要注意的是牙周疾病等與全身疾病有密切關系,如伴有糖尿病、血液病或皮膚病,制定方案時要加強與其它內科協作,配合全身系統疾病治療同步進行

2、堅持科學合理用藥。對口腔內科常見疾病而言,目前藥物治療仍是主要手段。存在的突出問題是當前藥物治療口腔疾病缺少統一規范,用量多少、用時多長往往依據醫生的臨床經驗決定,結果難免出現治療效果總體不佳。此外,某些藥物存在一定的不良反應和毒副作用。積極推廣新藥是一個重要突破口,如新開發的三哩類藥物伏立康哩、特比奈芬、米卡芬凈,不僅抗真菌效果優于原來和多烯類、咪哩類和三哩類藥物,還可通過降低藥量而減少藥物的毒副作用[7j。此外,免疫抑制劑可以使用雷公藤、昆明山海棠、帕吠琳等中成藥,不輕易使用激素,盡可能地減少藥物副作用產生。

3、加強口腔知識的衛生宣教,清除誘因和致病因子,加強健康知識宣教,做好口腔衛生對防治口腔內科疾病至關重要,如口腔孰膜病的發病因素之一就是營養不平衡,衛生宣教可促使患者忌口,平衡飲食,再如創傷性潰瘍要清除創傷因子,否則長期刺激可能癌變;口腔白斑患者須戒煙戒酒;消除不良習慣和嗜好,灼口綜合征患者常有恐癌心理或焦慮癥,要消除心理障礙圈。此外,口腔內科疾病病情復雜多變,預后和轉歸問題不庸忽視,如復發性阿弗他潰瘍的發病率達100%,因此,要通過健康教育,促使患者及時復診,定期復查,如有復發必須盡快治療,畢竟早期控制,可阻止蔓延,防止惡化。

三、結束語

對于口腔疾病來說要想使得口腔疾病能夠得到更好的治療,選取相關合理的方法是至關重要的一點,只有在治療中對癥下藥才能夠使得口腔疾病得到更好的治療,進一步減少口腔疾病的復發。

【參考文獻】

[1]劉惠欽,左雄偉.口腔內科疾病的臨床探析[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6(04)

口腔疾病的健康宣教范文第2篇

摘要目的:調查糖尿病患者人群中的各種口腔疾病的患病率,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降低患病率。方法:調查3年來就診的30~76歲糖尿病患者104例,進行口腔疾病的各種分類,采用國際通行的調查方法。結果:在104例中,齲齒患者18例(17.31%),牙周炎患者24例(23.08%),牙齦炎患者12例(11.54%),牙列缺損患者43例(41.35%),牙列缺失患者7例(6.73%)。結論:糖尿病患者口腔衛生及口腔組織健康情況相對較差,應著重加強口腔衛生以及口腔健康的宣傳工作。

關鍵詞糖尿病;口腔疾病;調查分析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common oral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in Haibowan district of Wuhai City

Zheng Xueling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Haibowan District,Wuhai City,Inner Mongolia 016000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of various oral diseases among patients with diabetes,and to analyse the causes,in order to take measures to reduce the prevalence.Methods:104 cases with diabetic admitted in recent 3 years who were 30 to 76 years older were investigated and classificated oral diseases using international method.Results:Among 104 cases,18 cases of dental caries(17.31% ),24 cases of periodontitis(23.08% ),12 cases of gingivitis(11.54% ),43 cases of dentition defect(41.35%),7 cases of edentulous subjects(6.73%).Conclusion:The conditions of oral hygiene and the healthy of oral tissue in diabetic patients are relatively poor,so propaganda work of oral hygiene and oral health should be strengthened.

Key wordsDiabetic;Oral disease;Investigate and analyse

糖尿病是一種世界性的常見病、多發病,糖尿病患者同時伴有口腔疾病者高達87.3%,約為正常人口腔疾病患者的2~3倍[1]。本文對烏海市海勃灣區近3年來就診于我院口腔科門診的104例糖尿病患者的口腔健康情況進行調查分析,以了解糖尿病患者的各種口腔疾病情況。

資料與方法

2010年11月-2013年12月來我院口腔科就診的患者1 683例,其中糖尿病患者104例,男46例,女58例;年齡30~76歲,平均57歲,所有就診記錄為單一口腔疾病,患者人群有社區居民、企業職工、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烏海市已沒有農民戶口)。

方法:糖尿病診斷標準按1999年WHO的標準執行[2],糖尿病患者的口腔疾病調查參照第三次全國口腔疾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標準。

統計學方法:利用SPSS 18.0統計軟件對調研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P

結果

104例糖尿病患者占口腔科患者的6.18%,其中男46列(44.23%),女58例(55.77%)。齲病18例(17.31%),年齡越大,患齲病率越小(P

糖尿病口腔疾病患者中,口腔疾病患病率最多的是企業職工48例(46.15% ),其次是社區居民43例(41.35 %)、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13例(12.50%),見表2。

討論

糖尿病是指一組由遺傳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胰島素絕對或相對缺乏,以及細胞對胰島素敏感性降低,導致糖、蛋白質、脂肪、水和電解質等一系列代謝紊亂的綜合征[3]。糖尿病患者長時間存在的高血糖容易導致多種并發癥的發生,若口腔疾病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會導致糖尿病病情進一步惡化。本次調查結果表明,糖尿病患者口腔疾病發生與生活習慣、自身免疫功能下降以及患者機體功能變化有關。應加強對糖尿病患者的口腔衛生宣教工作并有效地控制血糖,為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提供保障。

本次調查發現,在口腔科就診的患者中糖尿病患者占6.18%,糖尿病患者的口腔疾病中牙列缺損與牙列缺失的患病率最高達48.08%,牙周病(牙周炎、牙齦炎)患病率達34.62%,齲病患病率最小17.31%。糖尿病患者的口腔疾病發病率隨著年齡增大而增高,可能與糖尿病患者的生活習慣、自身免疫功能下降有關。從本次調查結果看出(本市為非農區),104例患病人群中,企業職工46.15%、社區居民41.35%、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12.50%,患病率高低可能與他們所處的生活環境、工作環境、文化程度以及經濟狀況有相對關系。

從本次調查發現,糖尿病和口腔疾病之間存在著雙向的關系。患者在治療糖尿病的同時,一定要注意口腔健康。對于糖尿病患者口腔疾病的高發率應該引起社會的關注,最好列入中國口腔醫療保健的重點人群。

參考文獻

[1]孫林琳,劉建偉.81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口腔疾病調查[J].口腔醫學,2009,29(7):385.

口腔疾病的健康宣教范文第3篇

【關鍵詞】口腔醫學;實用型人才;教學模式

【中國分類號】R78-4【文獻表示嗎】A【文章編號】1044-5511(2011)11-0016-01

專科層次口腔醫學專業培養出來的學生主要是面向基層,面向廣大人民群眾,更明確地說就是為基層培養實用型人才。調查資料顯示,農村口腔專業實用型人才緊缺,居民口腔疾病及衛生保健狀況令人堪憂。為了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求,就必須把口腔醫學教育與農村牙病防治結合起來,增強課程內容對崗位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力爭走出一條學與用密切結合的一體化教改之路。

1 增強防病意識的教育

以防為主,防治結合是我國長期堅持的醫療方針。由于受市場經濟影響,目前衛生行業普遍重治輕防,學生學習的熱點也在治療技術和手段[1]。為改變現狀,我們讓學生參與調查,讓他們了解農村居民口腔疾病現狀、衛生保健狀況及人才緊缺情況,同時讓他們明白預防口腔醫學的重要性和急迫性,特別在我國人口眾多,口腔專科醫生又相對缺乏的情況下,實現“人人享有口腔保健”的目標,只通過單純治療根本無法解決人群中的口腔健康問題,只有建立科學普及的全民預防網絡體系,人人重視預防保健,才有可能改善我國口腔常見病居高不下的現狀。通過防病意識的教育,增強學生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鼓勵他們畢業后投身預防口腔醫學專業,更好地服務社會、服務人民。

2 改革教學模式

在預防口腔醫學的教學過程中,為了調動學生的創造熱情,啟發學生進入創造角色,在預防口腔醫學領域中主動去發現新理念,樹立預防為主新觀念,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我們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把口腔預防醫學的教學貫穿教學全過程。其時間安排和活動內容如下:第一學年是搞社會調查。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結合所學知識,調查當地口腔衛生資源及居民口腔衛生健康狀況,使學生了解自然人群口腔疾病的消長情況及趨勢,豐富感性認識。第二學年是結合學習口腔流行病學及有關專業課知識,安排學生到中小學、大中專院校等進行口腔疾病流行病學調查,并開展口腔健康教育。第三學年是畢業實習,進行常見口腔疾病的防治工作。通過以上實踐,強化了口腔醫學專業學生預防保健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居民的口腔保健意識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3 強化實踐教學改革

3.1 抓好口腔健康教育的訓練。實驗教學不能僅僅以驗證教材的理論知識為最終目的,還應致力于培養學生的動手、創新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嚴謹的科學態度。口腔流行病學調查是了解疾病患病現狀的基本方法,是口腔醫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預防口腔醫學教學的重點之一[2]。我們注重理論知識和實際動手相結合,指導學生開展基本的口腔流行病學的調查和數據分析。教師首先參照全國口腔健康抽樣調查的標準對學生進行專門培訓。然后將學生分組,運用我國口腔流行病學抽樣調查的表格設計和記錄方法,讓學生之間相互檢查口腔健康狀況,學會數據的整理、統計和分析。經過實踐性學習,學生深入了解了口腔常見病的發病狀況,加深了對口腔流行病學調查的認識,為他們今后的臨床科研和流行病學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3.2 撰寫科普文章。口腔預防醫學的教學多為一些較為抽象的理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易感覺枯燥,同時,如果僅僅滿足于理論的掌握而不對學生進行宣教能力的培養,學生就無法因地制宜地針對不同的人群進行宣教,在今后的工作中就不可能充分合理地利用所學的知識提高人們的口腔保健意識[3]。為此,我們采取了讓學生撰寫“科普文章”的教學方法。老師講解科普文章的撰寫方法,并針對不同人群的常見病多發病作提綱式的指導,學生自己選題、自己查閱資料、自己編寫,高度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也使他們獲得了更多口腔健康相關的知識,為今后宣教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基礎。

3.3 走出教室,進入社區。在教室模擬訓練的基礎上,我們以每年全國“愛牙日”宣傳活動為契機,組織學生走出教室,進入社區,與口腔專家一起開展口腔健康教育(有效刷牙指導、宣傳等)及義診活動[1]。置身現場,活學活用,學生可以看到平時在醫院里比較少見的疾病,通過專家的言傳身教,幫助學生對學過的各專業知識進行一次知識大融合,能體會到許多書本上難以得到的啟迪,鍛煉了學生的綜合思考能力,增強了合作精神。更重要的是通過實踐,直接了解社會,了解人民群眾的疾苦。

4 結語

總之,在預防口腔醫學的教學過程中,要樹立預防為主的新觀念,創新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創造熱情,使新一代口腔醫生既掌握解決患者口腔疾患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還要有較強的口腔疾病預防意識和醫患溝通技巧,能對患者及人群開展口腔健康教育、指導具體的干預措施[2],以期使農村牙病防治工作得到較好改善。

參考文獻

[1]盧友光,蘇建新,蘇柏華.預防口腔醫學教學模式改革初探[J].福建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7(4):50-52 .

口腔疾病的健康宣教范文第4篇

摘 要 目的:牙周炎是糖尿病的主要并發癥之一。本文旨在調查糖尿病患者口腔組織健康及口腔衛生狀況,為提高口腔疾病預防和保健尤其是提高社區糖尿病患者的口腔保健意識,盡可能降低及預防糖尿病患者口腔牙周炎疾病提供參考意見。方法:調查武威市涼州區火車站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糖尿病慢病管理病例35~75歲240例作為實驗組,門診非糖尿病患者一般病例240例作為對照組。分別對口腔內牙齒缺失狀況、牙結石沉積程度、牙齒松動度及是否曾作潔齒保健措施進行調查并進行統計學判斷。結果:實驗組因牙周病缺牙48.33%,對照組20.83%,兩組比較,P<0.01差別有非常顯著意義。實驗組牙石(++)46.67%,對照組37.5%,兩組比較,P<0.05有顯著意義。實驗組口腔內2顆以上牙松動Ⅱ度47.5%,對照組21.67%,兩組比較,P<0.01差別有非常顯著意義。實驗組曾作潔治20%,對照組20.83%,兩組比較,P>0.05差別無意義。結論:糖尿病患者口腔衛生狀況及口腔組織健康狀況均較差,牙周病作為糖尿病的主要并發癥之一同樣應引起社區醫師及預防保健工作者尤其社區口腔科醫生和患者的高度重視,糖尿病患者更應該重視口腔衛生狀況及口腔組織健康狀況,它對控制糖尿病同樣重要。

關鍵詞 糖尿病 口腔組織 社區衛生

關鍵詞 糖尿病 口腔組織 社區衛生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366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366

糖尿病已納入社區慢性病管理。我國糖尿病的患病率6%~10%,而糖尿病患者中口腔并發癥發生率較高,如感染,包括牙周病、黏膜病、齲齒等,且會加速口腔原有疾病的發生發展,這些口腔疾病反過來會嚴重影響糖尿病的控制。本研究通過對糖尿病患者口腔衛生狀況及口腔組織健康狀況調查,為社區口腔臨床醫生及時提供信息,及時采取有效預防措施,積極控制糖尿病患者病情,加強社區口腔衛生宣傳力度,降低糖尿病患者口腔疾病的發生發展,提供一定參考意見。

糖尿病已納入社區慢性病管理。我國糖尿病的患病率6%~10%,而糖尿病患者中口腔并發癥發生率較高,如感染,包括牙周病、黏膜病、齲齒等,且會加速口腔原有疾病的發生發展,這些口腔疾病反過來會嚴重影響糖尿病的控制。本研究通過對糖尿病患者口腔衛生狀況及口腔組織健康狀況調查,為社區口腔臨床醫生及時提供信息,及時采取有效預防措施,積極控制糖尿病患者病情,加強社區口腔衛生宣傳力度,降低糖尿病患者口腔疾病的發生發展,提供一定參考意見。

資料與方法

資料與方法

病例來自于涼州區火車站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糖尿病門診病例及口腔科非糖尿病患者病例各240例,男278例,女202例,年齡35~75歲。

病例來自于涼州區火車站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糖尿病門診病例及口腔科非糖尿病患者病例各240例,男278例,女202例,年齡35~75歲。

方法:240例糖尿病患者為實驗組,非糖尿病患者240例為對照組,均在自然光線下由口腔科醫生對兩組患者的口腔進行檢查,檢查項目:①牙齒松動2顆以上達到Ⅱ度;②因牙周炎導致牙齒缺失2顆以上;③牙石沉積(++),是否曾作口腔潔治等情況調查并進行統計學分析。

方法:240例糖尿病患者為實驗組,非糖尿病患者240例為對照組,均在自然光線下由口腔科醫生對兩組患者的口腔進行檢查,檢查項目:①牙齒松動2顆以上達到Ⅱ度;②因牙周炎導致牙齒缺失2顆以上;③牙石沉積(++),是否曾作口腔潔治等情況調查并進行統計學分析。

結 果

結 果

兩組患者牙齒松動情況、缺失情況、牙石情況、潔牙治療情況,見表1。

兩組患者牙齒松動情況、缺失情況、牙石情況、潔牙治療情況,見表1。

討 論

討 論

牙周病是人類疾病中分布最廣的疾病之一[1],其臨床特點是牙周組織慢性破壞且自覺癥狀明顯,故多為一般人所不注意,往往到了后期牙齒松動、移位、牙周膿腫才就診,而最終導致失牙。牙周炎的發病病因為局部因素和全身多種因素造成,而系統性疾病常由于阻撓對刺激物的天然防御或限制組織的修復能力而影響牙周炎的病程,尤其是糖尿病在口腔中的表現最為突出。糖尿病是一組內分泌及全身代謝紊亂綜合征,糖尿病本身不引起牙周炎,但由于糖尿病的病理變化,如小血管病變、免疫反應低下、膠原分解等因素[2],可使牙周組織對致病因子的抵抗力下降,從而加重破壞牙周組織。糖尿病引起牙齦膠原代謝的改變,包括減少膠原的合成和增加膠原酶的活性;降低PMN的趨化,吞噬等功能,減少牙周組織血液供給[3],改變齦溝的組成,從而破壞細菌-宿主間的易感性,加速牙周病的發生和發展[4]。本組調查研究結果顯示,糖尿病患者牙齒松動Ⅱ度者高于對照組,二者比較在統計學上有非常顯著意義。證明糖尿病患者牙周炎的發生發展更快,更嚴重。而糖尿病患者因牙周炎導致缺牙率也明顯高于對照組,二者比較在統計學上有非常顯著意義。證明糖尿病患者并發牙周炎極易導致喪失咀嚼功能。牙石是牙周病的另一重要病因之一,它可致使牙周袋加深和支持組織破壞,加速牙周炎的發展。

牙周病是人類疾病中分布最廣的疾病之一[1],其臨床特點是牙周組織慢性破壞且自覺癥狀明顯,故多為一般人所不注意,往往到了后期牙齒松動、移位、牙周膿腫才就診,而最終導致失牙。牙周炎的發病病因為局部因素和全身多種因素造成,而系統性疾病常由于阻撓對刺激物的天然防御或限制組織的修復能力而影響牙周炎的病程,尤其是糖尿病在口腔中的表現最為突出。糖尿病是一組內分泌及全身代謝紊亂綜合征,糖尿病本身不引起牙周炎,但由于糖尿病的病理變化,如小血管病變、免疫反應低下、膠原分解等因素[2],可使牙周組織對致病因子的抵抗力下降,從而加重破壞牙周組織。糖尿病引起牙齦膠原代謝的改變,包括減少膠原的合成和增加膠原酶的活性;降低PMN的趨化,吞噬等功能,減少牙周組織血液供給[3],改變齦溝的組成,從而破壞細菌-宿主間的易感性,加速牙周病的發生和發展[4]。本組調查研究結果顯示,糖尿病患者牙齒松動Ⅱ度者高于對照組,二者比較在統計學上有非常顯著意義。證明糖尿病患者牙周炎的發生發展更快,更嚴重。而糖尿病患者因牙周炎導致缺牙率也明顯高于對照組,二者比較在統計學上有非常顯著意義。證明糖尿病患者并發牙周炎極易導致喪失咀嚼功能。牙石是牙周病的另一重要病因之一,它可致使牙周袋加深和支持組織破壞,加速牙周炎的發展。

綜上分析,糖尿病患者口腔內2顆牙齒松動Ⅱ度以上者發生率,因牙周炎導致缺牙率及牙石沉積情況均高于對照組,且二者比較在統計學上有顯著意義,說明目前糖尿病患者口腔衛生狀況較差,口腔組織健康狀況不良,應引起口腔科醫生及預防保健工作者的高度重視。尤其對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后應及時祛除牙石等局部刺激因素,一旦發生牙周炎應盡早治療,盡一切可能避免患者喪失咀嚼功能。另外本文在調查兩組患者是否曾作預防性潔治時,實驗組20%,對照組20.83%,兩組比較在統計學上無意義。但兩組進行牙潔治保健措施率均較低,說明目前糖尿病患者與普通患者的衛生保健意識均較薄弱,而社區衛生機構作為維護居民健康最基層最有效最直接的衛生服務機構,社區醫務工作者還需加大衛生宣教力度,增強民眾的口腔衛生保健意識,積極預防口腔疾病的發生。糖尿病患者更應該重視口腔衛生狀況及口腔組織健康狀況,它對控制糖尿病同樣重要。從根本上需要政府和衛生行政部門對社區口腔工作的重視和支持。

綜上分析,糖尿病患者口腔內2顆牙齒松動Ⅱ度以上者發生率,因牙周炎導致缺牙率及牙石沉積情況均高于對照組,且二者比較在統計學上有顯著意義,說明目前糖尿病患者口腔衛生狀況較差,口腔組織健康狀況不良,應引起口腔科醫生及預防保健工作者的高度重視。尤其對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后應及時祛除牙石等局部刺激因素,一旦發生牙周炎應盡早治療,盡一切可能避免患者喪失咀嚼功能。另外本文在調查兩組患者是否曾作預防性潔治時,實驗組20%,對照組20.83%,兩組比較在統計學上無意義。但兩組進行牙潔治保健措施率均較低,說明目前糖尿病患者與普通患者的衛生保健意識均較薄弱,而社區衛生機構作為維護居民健康最基層最有效最直接的衛生服務機構,社區醫務工作者還需加大衛生宣教力度,增強民眾的口腔衛生保健意識,積極預防口腔疾病的發生。糖尿病患者更應該重視口腔衛生狀況及口腔組織健康狀況,它對控制糖尿病同樣重要。從根本上需要政府和衛生行政部門對社區口腔工作的重視和支持。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1 王滿思.口腔內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7.

1 王滿思.口腔內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7.

2 張智勇.糖尿病與牙周病的關系.牙周病學雜志,1999,9:141.

口腔疾病的健康宣教范文第5篇

摘要口腔健康是人體健康的一面鏡子,口腔疾病的發病率非常高,因此,在醫院口腔科門診開展健康教育十分必要。在日常工作中,應該采取多樣的健康教育形式,通過健康教育,普及口腔疾病知識,提高患者自我保健能力,提高患者依從性,提高生活質量。

關鍵詞基層醫院;口腔科;健康教育

The forms of carrying out health education in basic level hospital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Li Dongzhu,Wang Cui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Huantai County,Zibo City,Shandong 256400

AbstractOral health is a mirror of the human body health,and the incidence of oral diseases is very high,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health education in hospital dental clinic.In daily work,it should take multiple health education forms.It can popularize oral diseases knowledge through the health education.It can improve self health care ability of patients,improve the compliance of patients,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Basic level hospital;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Health education

醫院健康教育是社會發展和醫學進步的產物,人們在物質和文化生活日益增長的同時,對健康的認識程度也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口腔疾病的發病率非常高,幾乎占90%,位居百病之首[1]。因此,在醫院口腔科門診開展健康教育不僅十分必要,而且要有實效。我院口腔科門診自2006年6月以來,通過系統、規范的健康教育形式,對就診者及其家屬等大眾群體實施健康教育、傳播健康知識,收到非常滿意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基層醫院的特點

基層醫院就診患者主要來自城鎮、鄉村,文化層次參差不齊,受教育程度懸殊很大,尤其對口腔科的有關疾病的預防、治療以及口腔保健等方面知之甚微,在他們的觀念里,口腔科只是拔牙、鑲牙而已。因此,作為一名合格的口腔科醫生在做好診療的同時,進行系統、規范的健康教育將會使患者受益匪淺。

健康教育的意義

美國醫療協會指出,每花1美元于患者教育服務,就會節約6美元的醫療費用支出[2],可見健康教育在醫療服務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們口腔科的健康宣傳口號是“健康始于齒”,充分體現了牙齒與健康的關系。通過系統的健康教育,能夠使得患者配合治療,且自覺采用有利于恢復健康的行為,從而提高治療的效果,對口腔疾病起到防止的作用。同時健康教育能夠對醫患關系起到改善的作用,從而能夠減少醫患糾紛的發生,提高了醫療工作滿意度。

口腔科開展健康教育的優勢與方法

口腔科開展健康教育的優勢:口腔就診患者囊括了各個年齡段的人們,從兒童到年老者,大部分人都會受到口腔疾病的干擾,有時會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學習與工作。因此,在完成治療的同時,規范的健康教育會起到影響面廣、社會效益大的效果。

健康教育的方法:第一,常規教育:主要有書面教育、口頭教育、示范性教育等。①書面教育:可通過報紙、宣傳欄或印制一些相關的健康教育宣傳冊,內容有口腔保健教育常識,例如介紹口腔新業務和新技術、定期檢查口腔的重要性、發生口腔疾病要去正規的醫院就診并及時治療,以及如何選擇牙膏、牙刷和正確的刷牙方法等,這種方式比較傳統,宣傳面廣且易接受,能使患者及家屬有時間自主地學習和理解。②口頭教育:適合相對簡單、易懂的問題,患者及家屬能極易理解和把握,醫生通過面對面與患者交流與溝通,能使他們了解最基本、最簡單的口腔保健常識。③示范性教育:在科室墻壁上懸掛健康教育宣傳圖片,在候診室內安裝閉路電視,利用圖文并茂的示范性講解,如牙齒的功能圖譜、牙周病的防治、齲齒的形成與預防等等,把口腔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更加形象地展示給大家。第二,個性化教育:是根據個人口腔健康狀況有針對性地對其進行健康宣教的方法。患者由于年齡、身體健康狀況不同,所患疾病特殊等,醫生有責任為其提供適合他們本人的口腔保健建議和全面治療計劃。

健康教育的要求

重視專業理論學習:健康教育的實施必須要有豐富的專業理論知識,由于患者具有不同的性格、文化程度等,所患疾病也不相同,這就要求醫生具有較高的知識水平,才能更好地對患者進行專業、系統的健康教育。可以通過書籍、網絡、學術交流等途徑不斷學習新理論,吸收新知識,豐富知識閱歷,從而達到專業理論水平的提高。

重視自身素質的培養:醫生的言談舉止會影響到患者的信任程度,即首因效應,也稱“第一印象作用”,是人與人之間第一次接觸時的第一印象[3]。因此,在掌握本專業的基礎上,有必要熟知心理學、人文學、社會學、康復學等方面的知識,提高醫生自身豐內在修養與專業素質,在給予患者良好印象的同時,建立起他們對醫生的信任感,從而有利于健康教育在科室內的開展與實施。

掌握有效的溝通技巧:在健康教育的實施過程中,醫生需要具備一定的溝通能力和溝通技巧,從而得到患者及家屬的信任,讓他們能夠接受你所傳授的健康知識,達到健康教育的目的。首先,應該選擇合適的稱呼,是與患者建立良好關系的前提,合適的稱呼體現了對患者人格的尊重和友善,讓患者感覺到被尊重。其次,醫生需要耐心地傾聽,患者由于長期受到病痛的折磨,他們往往都有傾訴的欲望,通過耐心傾聽醫生才能了解他們的需求,從而有針對性地去解決問題。再次,應重視非語言性溝通,如親切的眼神、得體的手勢等均具有較強的變現力和吸引力,它可跨越語言不通的障礙而顯示特有的魅力。

參考文獻

[1]彭友儉.兒童牙病防治[M].武漢:武漢出版社,2002: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山县| 北流市| 中牟县| 榆树市| 木兰县| 武威市| 西峡县| 宁安市| 扶绥县| 龙陵县| 固镇县| 天门市| 嵩明县| 麻江县| 葵青区| 寻甸| 孙吴县| 东山县| 鹤山市| 织金县| 余干县| 会同县| 文昌市| 阜阳市| 分宜县| 常山县| 徐州市| 建湖县| 漾濞| 尼木县| 峨眉山市| 青海省| 灵武市| 晴隆县| 龙南县| 东乡| 丹凤县| 宁南县| 永定县| 论坛| 双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