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色av,短篇公交车高h肉辣全集目录,一个人在线观看免费的视频完整版,最近日本mv字幕免费观看视频

首頁 > 文章中心 > 防止危化品泄漏的措施

防止危化品泄漏的措施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防止危化品泄漏的措施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防止危化品泄漏的措施

防止危化品泄漏的措施范文第1篇

關鍵詞:危險化學品;安全運輸;應急處置

引言

運輸環節遍布于危險化學品從生產、銷售到儲存、使用的各個階段。在運輸過程中,如因交通意外或其他原因,造成危險品泄露,就會引發安全事故。輕則污染周圍局部環境,重則發生燃燒爆炸,造成大范圍環境污染,危及運輸人員和周圍人群生命安全。為避免安全事故發生,保障運輸安全,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現對危險化學品安全運輸中的危險因素及注意事項進行分析討論,希望對大家提高危險化學品運輸管理水平有所幫助。

1 危險化學品運輸中的注意事項

1.1 嚴格實行危險化學品運輸行業準入制

鑒于危險化學品運輸所具有的危險性和特殊性,必須嚴格實行危險化學品運輸行業準入制,嚴格審查危險化學品運輸企業資質條件。對于未經資質認證、不具備要求條件的單位,堅決禁止從事危險化學品運輸工作。危險化學品運輸企業相關人員,如管理人員、駕駛員、裝卸人員、押運人員等必須經過系統學習,并經政府交通和安全管理部門考核合格,取得上崗資格證后方可上崗工作。危險化學品的托運人,要對危險化學品運輸的特殊性和危險性有著清醒認識,只能委托具有合法資質的企業進行危化品的運輸工作。交通、工商、質監、安全等管理部門要加強對危化品運輸行業的監督管理,建立健全危化品運輸企業檔案,嚴厲打擊少數企業的非法運輸現象,保護消費者和正規運輸企業的合法利益,維護危化品運輸行業的風清氣正。

1.2 加強從業人員職業培訓

危險化學品運輸工作能否順利安全完成,運輸人員的作用至關重要。提高危化品運輸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和法律意識,是保障危化品運輸安全的重要措施。危險化學品種類繁多,性質各異,發生事故后的處置方法也不一樣。相關企業單位要經常組織日常工作與危化品接觸的人員就本單位、本部門所涉及到的危化品性質、危害、應急處置、防護措施等相關知識進行系統學習。對于運輸人員還要加強運輸過程中注意事項的學習,并定期組織危化品應急演練,熟悉勞保設施和消防工具的使用方法和適用范圍,強化工作人員的實踐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加強危化品危害和安全法律法規的宣傳工作。提高工作人員的法律意識和對危化品危害的認識。

1.3 正確使用包裝容器

危化品的性質特點各不相同。要保障運輸安全,必須選擇正確材質的容器,按照規范的方法進行包裝存儲。根據國家相關規定,用于危險化學品運輸儲存的容器必須由專業企業定點生產,檢驗合格后才能使用。要規范執行運輸規程,化學品分類擺放,做好隔離,尤其是性質不同、乃至沖突的化學品,更不能混裝混運。配裝貨物時,要注意選擇正確的包裝材料和包裝方法。包裝務必做到牢固、緊密,不能出現漏點。很多化學品都具有強腐蝕性、強氧化性,包裝材料的選擇尤其要正確,防止容器遭受腐蝕破損,化學品泄露的事故發生。如溴素應選用抗氧化性高、耐酸的陶瓷壇盛裝。同時,由于溴素氧化性強,遭受機械沖擊易依法爆炸,所以包裝襯墊材料要選用具有緩解沖撞和摩擦、吸附作用好的無機難燃輕質材料,如礦渣棉、巖棉、硅酸鋁棉等。有些材料,比如草墊、草套、木箱、瓦棱紙等,雖然也具有較好的緩沖功能,但不耐腐蝕氧化,一旦溴素泄漏,就會與這些材料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從而引發火災,所以不能使用。

1.4 做好應急處理準備工作

運輸車輛、容器要在顯眼的位置做好危險品標示。隨車配有檢驗合格的消防器材和應急工具,比如鐵鍬、警示牌等。隨行人員要配有防護服、防毒面具、護目鏡等。出車前,對運輸車輛進行全面檢查和保養,保障車輛正常運行。針對運送的物品種類和容器大小、外形等,還要做好必要安全措施。比如裝運易燃易爆物品,車廂的底板若是鐵質的,應鋪墊木板或橡膠板進行隔絕,并加掛靜電導出鏈。

2 安全事故應急處置措施

2.1 立即報警,組織搶救

危險化學品運輸過程中,一旦發現化學品發生泄漏,應立即向當地公安消防部門報告,并采取應急措施,防止泄漏進一步擴大。同時,要隔離現場,在事故現場周圍設立危險源警示牌,疏散周圍群眾,把損失控制在最小范圍內。

2.2 杜絕火源,防止起火

如果泄漏的危險化學品具有可燃性質,應立即消除現場附近的所有可以引發燃燒的因素。車輛停車,關閉引擎和電氣設備。現場的手機全部關機或遠離現場后再開機使用,避免電火花引燃可燃氣體或可燃粉塵。要對破損的容器進行應急處置,盡快堵塞漏洞,防止危化品進一步泄露。堵塞漏洞可使用的物品有軟橡膠、膠泥、塞子、棉紗、棉被、肥皂等。

2.3 采取針對性措施,防止化學品傷害

泄露的化學品,如果具有腐蝕性或毒性的話,要立即有針對性地采取有力措施,降低其危害強度,防止對人員、環境造成傷害。如是氯氣泄漏,可用大量水對現場進行噴灑,降低空氣中氯氣濃度。可以使用弱堿性物質和氯氣進行反應,生產無害物質。比如在水中或地上加入蘇打粉(碳酸鈉),或者把漏氣的鋼瓶破損處放置于石灰乳水中。不但能加大氯氣溶于水的速度,利于氯氣被吸收、收集,而且最終生成的氯化鈣、氯化鈉對人體和環境沒有毒性。如果是氨氣等堿性物料泄漏則在用水稀釋的同時,用酸性溶液浸泡。進行處置時,工作人員應穿好防護服,戴好防毒面具、防毒靴、護目鏡等,防止化學品通過呼吸、皮膚沾染等方式與人體接觸,避免傷害人體。另外,有些危化品,比如液氯、液氨、液化石油氣等,在處理過程中除了防止燃燒、爆炸、毒害以外,還要防止凍傷。由于上述物質使用加壓液化的方式存儲,一旦出現破損,液化的氣體會因為外界氣壓下降而迅速氣化。氣化過程會吸收大量熱量,造成局部空間溫度急劇下降。處理人員如果沒有做好防護,很容易發生凍傷。

2.4 加強對現場環境監測

危險化學品泄漏處置過程中及之后一段時間,還應對現場環境加以監測。特別是劇毒或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泄漏更要注意。安全、環保等有關部門應組織專業人員和檢驗設備現場檢測,對泄漏的化學品進行詳細的分析,測定其性質、種類、危害程度、擴散范圍和泄漏量,并根據檢測結果制定后續處理方案。該項工作要持續進行,直至判明危險源已經受到完全控制,并消除干凈。對于危化品污染進入周圍水體、土壤,短期內難以完全消除的情況,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二次危害的發生。

3 結束語

危險化學品安全運輸是推動國民經濟順暢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和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保障。相關企業要針對危化品運輸制定詳細且切實可行的工作規范、保障措施和應急處理方案,加強從業人員培訓,提高安全意識和業務水平。主管部門要加強行業監管力度,形成企業、人員、監管單位三位一體的安全保障體系,切實保障危化品的運輸安全。

防止危化品泄漏的措施范文第2篇

關鍵詞:化工品;裝卸;儲運;安全

危險化學品運輸是一種動態危險源,發生事故涉及面廣,危害嚴重,對人民生命財產、社會公共安全構成威脅,對危險化學品運輸事故進行研究探討,解決危化品運輸存在問題,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可以避免事故發生,減少事故損失,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一、化學危險品所具備的特點

根據我國《危險物品分類》的規定,凡是具有易燃、易爆、腐蝕、毒害、輻射特性以及在運輸過程中由于顛簸過度或裝卸不當而造成人身傷亡及利益損失的物品,均屬于危險物品,而化學危險物品通常是指易爆品、易燃的物品,包括液體和固體、壓縮的易燃氣體,有毒的物品以及具有腐蝕性的物品等,不同種類的化學危險物品特性不同,性質各異,誘發的因素也各種各樣,不同的化學危險品具有不同的化學特性,在儲存及運輸的過程中應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有力的防范措,避免意外發生,保證人身及財產安全。

二、化工品裝卸工藝流程

化工品卸船工藝流程為:船船上泵船岸連接管線/輸油臂管道交換站儲罐;

化工品裝船工藝流程為:儲罐交換站裝船泵管道船岸連接管線/輸油臂船

三、化工品裝卸及儲運的危險因素分析

所謂危險因素,就是指對人造成傷亡或者對物造成突發性損壞的因素,而港口在裝卸散裝液體化工品過程中,有多種危險因素并存,這里筆者結合近幾年來的治理和操縱經驗,從貨物、人和設備3個因素進行分析:首先是貨物方面:我們通過液體化工品的MSDS(安全技術說明書)分析其理化特性,就可以看出貨物本身的危險因素,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方面是火災危險性:低閃點的易燃液體化工品泄漏后,遇明火、靜電放電或金屬撞擊產生的火花,會發生燃燒,例如環氧丙烷、汽油、柴油、甲醇等;一方面是爆炸:易燃液體化工品泄漏后,當其蒸氣與空氣混合達到爆炸極限時,一旦遇火,就會發生爆炸;一方面是其腐蝕性:強酸、強堿濺到眼睛和皮膚上,就會灼傷眼睛和皮膚,例如硫酸、苯、煤焦油等;一方面是其毒害性:港口裝卸的散裝液體化工品都是具有毒害性的,其泄漏物和蒸氣會使人體發生急性中毒或慢性中毒,例如苯、瀝青、煤焦油等;再就是人的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方面是不安全行為:治理職員和現場操縱職員的“三違”和習慣性違章行為,如開錯閥門、管線法蘭端面處理不干凈造成墊片不平整、螺栓未按規定對角上滿上緊、未放墊片或墊片放偏、作業壓力異常而未及時處理等,致使液體化工品發生跑、冒、滴、漏;一方面是責任意識不到位:操縱職員在作業過程中往往缺乏安全責任感,未能履行好崗位職責,以致使現場控制不力,發生事故;一方面是業務知識和能力不足:操縱職員對崗位應知應會知識把握不扎實,自我保護意識和預防應變能力較差,一旦碰到險情不僅傷害自己,還會傷害別人;一方面是心理異常和不良習慣:操縱職員往往是帶情緒上崗或疲憊作業輕易放松警惕,對事故苗頭和隱患視而不見導致事故發生,有飲酒等不良嗜好的職員在作業現場輕易造成職員中毒;最后是設備設施方面:港口在裝卸散裝液體化工品和成品油過程中涉及到船上、碼頭和罐區里的多種設備設施,而這些設備設施達到本質安全化是確保裝卸作業安全無事故的基礎條件,在日常工作中常見的危險因素有:一方面是設備設施自身存在質量題目引發事故;一方面是管線焊接的交叉口、角焊縫里面有氣孔、加渣、咬邊或沒有焊好,使用過程中出現裂紋,導致液體化工品泄漏;一方面是設備設施使用不當或治理不到位造成變形或失效,如使用的軟管與裝卸的介質不匹配或法蘭端面、管道接口處變形,致使液體化工品飛濺給人體造成傷害;一方面是管道腐蝕,長期的海邊環境腐蝕和管道內液體化工品的腐蝕使管壁變薄,特別是管道內易積聚貨物部位的局部腐蝕,在一定的作業壓力下會導致突發性的液體化工品和成品油泄漏或火災爆炸事故;一方面是船岸連接軟管磨損或疲憊使用致使管壁變薄、與法蘭連接處松動,在作業壓力升高時易造成管線爆裂事故,危及碼頭安全。

四、保證化工品和成品油裝卸及儲運安全的預防措施

1、要按照《安全生產法》、《消防法》、《危險化學品安全治理條例》和相關行業要求,健全完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特別是要針對不斷變化的液體危化品種類及時制定裝卸操縱規程,完善應急預案,在日常工作中達到人人有職責,事事有程序,作業有標準,使生產現場標準化、規范化。

2、要加強全員安全教育,全面進步安全意識和安全生產技能,首先應加強安全法律法規知識的培訓,使各級職員增強法律意識和責任意識;其次還要抓好對各級職員的專業知識培訓工作,碼頭治理職員培訓的主要內容是安全生產治理制度和規定,各類液體化工品和成品油的MSDS和應急消防措施,散裝液化品裝卸儲運治理知識,消防知識,與液體化工品裝卸儲運相關的技術標準、規程和規范等;而對裝卸作業職員,主要是進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崗位責任制、各類液體化工品的MSDS和應急自救措施、各類液體化工品的裝卸操縱規程、各類消防器材的使用、各種防護用品和應急藥品的使用等培訓,通過培訓進步全員生產技術水平,使之具備自我保護和安全操縱的能力,具備預防和處理事故的應變能力。

3、要加強消防演練和應急處置演練,要根據不同季節、不同化工品種類經常性地開展消防和應急處置演練,檢驗應急預案和消防設備設施,進而不斷進步碼頭作業職員的技能和水平。

4、要加強對裝卸設備設施的治理和保養,要建立設備設施檔案,具體記錄各種設備設施的使用狀況、報廢期限、維修保養和更換情況;還要對碼頭上的所有管線進行標識,定期進行巡查和檢查,防止因磨損、腐蝕等原因造成泄漏事故,碼頭現場也要配備相應的防護用品和應急救護藥品。

5、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對重點環節的控制,在船靠岸前,碼頭作業職員要根據貨物MSDS做好危險預知分析工作,落實防范措施,做好裝卸前的各項預備工作;在作業前,碼頭安全員和指導員還要對船方的安全狀況進行檢查,與船方和有關業務方簽訂《船岸作業安全檢查表》,就作業壓力、流量和注意事項等達成協議,并明確各方的安全責任和應急措。

6、作業掃艙掃尾和拆開碼頭與船舶連接管線時,切記一是要控制好閥門的開/關,防止驟升壓;二是在通球掃線時,要控制好壓縮空氣壓力(苯、甲醇、環氧丙烷等甲A類可燃液體須用氮氣掃線),以防止液體化工品濺出或發生其他意外;三是在打開閥門取球和拆管線時,一定要佩戴合適的防護用品,先將管線內的空氣開釋出來,再將殘余的液體化工品回收,以免污染環境或留下安全隱患,嚴禁帶壓開關閥門。

結語

綜上所述, 危險化學品安全運輸是保障國民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維護社會秩序穩定和人民生活安定的一個重要因素,做好危險化學品運輸工作,對防止事故發生和發生事故的處置都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實際指導作用。

參考文獻:

防止危化品泄漏的措施范文第3篇

[關鍵詞]危險化品;處置;方法;問題;思考

一、事故處置程序

1、響應程序

發生危險化學品事故,總的處置原則是本級能解決的問題盡可能本級解決,縮小處置范圍;在確保安全前提下,可邊處置邊請示,力求將事故的影響范圍降低到最小程度。

通常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處置的響應程序是:當接到需要執行危險化學品事故的處置任務時,應通過多種途徑了解事故發生的時間、確切地點、危險化學品的種類、特征,已經造成的傷害后果和發展趨勢等基本情況;當任務明確并受領任務后,指揮人員應根據實際情況迅速按照行動方案、計劃和上級指示,向執行救援任務的一線指揮人員下達遂行處置任務的命令。救援指揮人員接到命令后,在隨隊指揮員的帶領下迅速出動。應急處置人員到達現場后,指揮人員應立即向現場指揮部報告,并根據下達的命令,及時了解現場情況,合理分配救援力量,按分工進入各自崗位展開處置行動。

2、處置程序

事故發生后的情形很可能與預案設想的不一致,指揮人員和處置人員應根據現場具體情況靈活處置。處置的一般程序為:

(1)防護:搞好自身防護,根據危險化學品的性質選用防護裝備進行全身防護或呼吸道防護。

(2)撤離:在發生危險化學品事故的現場若不能準確判斷危險化學品的種類、毒性及污染濃度時,應當組織現場人員嚴格控制人員進出事故現場。

(3)檢測:使用專用檢測儀器,確定出重度傷害區,風向等,以確定擴散范圍。

(4)警戒:警戒內容包括根據現場所了解的情況和檢測結果確定警戒區域;將警戒區域劃分為重危區、中危區、輕危區和安全區,并設立警戒標志,在安全區外視情況設立隔離帶;合理設置出人口,嚴格控制各區域進出人員、車輛、物資,并進行安全檢查。

(5)救護:撤出污染區的中毒人員視傷害情況,采取不同的救護措施,根據不同的危害物,合理區分和使用急救藥品。

(6)消毒:確定危險化學品種類和污染區域后,選擇適當的消毒劑,對事故現場及周圍的地面、道路、水源等及時組織消毒。必要時可在危險區和安全區之間設置消毒點對離開污染區的人員和救援設備進行消毒,要處理好污水,以防造成二次污染。

(7)清理:對低洼、溝渠和不通風的場所進行現場清理,確保不殘留有毒物質;清點人員、車輛和器材;撤除警戒等。

二、幾種常見危險化學品事故的處置方法

1、運輸過程中危險化學品泄漏的處置

現場人員迅速采取防護措施,封鎖交通并發出危險化學品泄漏警報,阻止無人員向事故區域集結。為減少泄漏進一步造成傷害,可由已采取防護措施的押運人員對泄漏危險化學品使用汽車蓬布、塑料布或泥土進行覆蓋隔離,等待專業救援人員和后續力量到現場后進一步處置。

2、庫存和車間危險化學員泄漏事故的處置

現場人員迅速采取正確的防護和控制措施,組織查明危險化學品的泄漏點和擴散情況,現場救護,組織搶救現場中毒人員,并視情送醫院治療,組織對現場人員和救援設備進行消毒和衛生處理。

3、危險化學品爆炸事故的處置

現場人員應迅速采取有效防護措施,防止危險化學品對人員產生新的傷害。迅速向單位領導報告,同時盡可能采取緊急隔離措施阻止危險化學品二次爆炸。組織周圍人員防護并向上風和側風方向撤離。立即通知下風方向人員防護并向側風方向轉移。應組織專業人員對事故區域進行標志和安全警戒,搶救中毒和巧遇復合傷的人員。在下風地域設置監測哨,由專業人員使用專業檢測儀器進行監測。后續處置按照專業技術人員提出的要求進行。

4、危險化學品燃燒的處置

迅速采取正確而有效的防護措施,立即發出危險化學品火災警報,確保撲救時的針對性。危險化學品火災撲滅后應按照專業消防人員的指導意見對現場進行清理。現場消毒及后續處理按照專業技術人員提出的要求進行。

5、危險化學品誤傷的處置

迅速報告單位領導,講明受危險化學品誤傷時的時間、地點、誤傷人員數量、傷害程度及危險化學品的種類。迅速將誤傷人員送醫院進行對癥治療。對接觸過的物品和附近區域進行徹底消毒,消除事故隱患。查明危險化學品誤傷事故的直接原因,追究當事人的責任。

三、危險化學品事故處置應把握的幾個問題

1、靈活運用處置程序

危險化學品事故的處置是一項十分復雜的工作,它涉及到防護、撤離、檢測、警戒、救護、消毒和清理等一系列處置過程,指揮人員必須根據事故現場的實際情況做出準確的判斷,靈活利用處置程序應對現場可能發生的任何情況。

2、服從現場統一指揮

在響應階段,可能參加危險化學品事故處置的力量廣泛、涉及的單位較多,協同復雜。方方面面的配合協調對危險化學品事故處置十分重要,必須有一個綜合、權威、組成精干的指揮機構實施統一指揮,有時在特殊情況下,需要簡化指揮程序,實施對事故地點的聚焦式指揮,這樣可以大大減少所有可以減少的中間指揮層,避免層層請示所造成的時間延擱。此外,對一些具有突發性、不定向性、短時間危害效應明顯的危險化學品事故來說,更應強調突出現場指揮和靠前指揮。

3、強調專業技術處理

危險化學品事故不同于一般事故,如處置不當或處置不及時都有可能造成十分嚴重的后果,必須依靠專業技術力量和專業設備實施技術處置,要充分發揮好專業分隊在處置危險化學品事故中的地位和作用。

防止危化品泄漏的措施范文第4篇

一、分析易燃易爆場所火災發生的原因

1、雨天雷擊災害。雷電擊中現場設備或管路等,損壞儲存易燃易爆化品的設備裝置,雷擊過程中雷擊電流在沿儀表導電的支架流入大地的過程中,從而損壞電子設備。當雷電發生時,對生產和儲存易燃易爆危化品的構筑物破壞力最強的是電磁效應。強大電磁場會將處于其中的金屬導體產生較大的電動勢,而處在強大磁場中的導體如果沒有構成回路或連接不牢,就會出現放電火花和局部發熱,從而引燃引爆存放在建筑物內的易燃易爆危化品。

2、由于操作人員思想麻痹、用火不慎、禁火區玩火、在生產場所用放火方式造成的火災事故或者爆炸占相當大的比例。

3、維修過程中的摩擦起火產生的原因,維修過程中調裝、不慎擦磨、原料堵塞或卡住等等,也有著動力驅動裝置和傳輸裝置的接觸不良的諸多原因

二、防范對策與消防安全措施

1、防止可燃物料泄漏或與其他化學物品就近混放。不同的化學物品由于理化性質不同容易發生化學反應產生大量熱量和易燃易爆物質,分類存放保持相應安全距離,從而避免相互接觸發生事故。且易燃易爆場所中有些液態物料具有流動性、如果密封不好或誤操作易出現跑、冒、滴、漏現象。在存貯場所設置完備的檢測報警系統,以便及時監測物料泄漏情

2、做好防雷防靜電的安全防護。雷電引發的安全生產事故必然有其設置或維護不到位情況,應該嚴格執行《石油庫設計規范》、《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范》、《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石油與石油設施雷電安全規范》等國家有關規范、標準,并按照國家有關法規和規范、標準安裝維護防雷裝置。完整的一套防雷裝置都是由接閃器、引下線和接地裝置三部分組成。防雷裝置所用的金屬材料應有足夠的截面,還要有足夠的機械強度、耐腐蝕性以及足夠的熱穩定性,以承受雷電流的破壞作用;易燃易爆場所內各種設施、設備、構筑物等應符合消防安全標準,定期檢測維護保養,使設備、管理、防雷防靜電裝置時刻處于完好狀態,并加強員工安全培訓教育。

3、設置減壓、懈壓點,做好密閉和通風措施的工作。設置減壓、懈壓點可以在發生事故時爆炸所產生的沖擊波從固定點釋放出去,從而減少事故災害到最大限度。設置密閉是為了防止易燃氣體、蒸汽或可燃粉塵泄漏與空氣形成可燃體系而對設備采取措施。對于那些無法密閉的裝置可通過良好的通風除塵裝置的設置,來使空氣中可燃物的含量有效降低。還可以通過輸入惰性氣體加入到存有易燃易爆物料的系統、場所之中,使可燃氣及氧氣的濃度降低,以達到燃燒爆炸危險性的降低或消除。

4、維修作業的安全措施。據統計大多數易燃易爆場所發生火災或爆炸事故都是在維修過程中發生的,可燃物、助燃物以及點火源等引起火災的三要素隨時可能具備。一旦操作不慎或為了減少費用使用性能不達標的工具、素質不高的維修人員爆炸危險性大大提高,一旦發生重特大火災、爆炸事故將會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對易燃易爆場所維修中嚴格履行動火審批手續;研究和采取切實可靠的安全措施;現場專人看護操作人員的履職情況,配備好相應的滅火器材,檢查相關人員持有特種作業人員操作合格證,防止不不懂技術評經驗操作;動火時應注意火星飛濺方向,采用不燃或難燃材料做成的擋板控制火星飛濺方向,防止火星落入危險區域;

5、防火防爆安全裝置的設置主要是為預防事故在生產系統中所設置的各種檢測、控制、聯鎖、保護、報警等儀器、儀表、裝置。因其作用不同所用的場所亦不同,一是各種檢測儀器,如壓力表、流量計、超限報警裝置等;二是安全閥、爆破片、呼吸閥、放空管等防爆泄壓裝置;三是防火控制和隔絕裝置,如阻火器、安全液封、固定式火災報警裝置;四是緊急制動、聯鎖裝置,如緊急切斷閥、止逆閥、安全聯鎖裝置等;五是防護裝置和設施,如設備過載保護裝置、防靜電裝置、防雷裝置等。目前我國有二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可以采用。一種為安全防爆型,包括系統的探測器和手動報警按鈕,于防爆區設置;另一種為探測器的設計方式為本質安全和隔爆復合的防爆設計,在探測器的隔爆腔內安裝本質安全回路中的安全柵,可直接掛接探測器到安全區的火災報警控制器的探測總線上;采用隔爆的防爆設計手動報警按鈕。

防止危化品泄漏的措施范文第5篇

職業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是我國法定職業病之一,我國頒布的GBZ85-2014《職業性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的診斷》,自2015年3月1日起實施,該強制性國家職業衛生標準規定了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的診斷原則、診斷分級、處理原則。

對人體損害的臨床表現及診斷

臨床表現癥狀

急性中毒:吸入高濃度DMF或皮膚大面積污染后,可引起急性中毒。開始時有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癥狀,表現為眼結膜、咽部充血及不適;經6~12 h潛伏期,出現胃腸道癥狀,患者常有食欲不振、頭暈、惡心、嘔吐、上腹飽脹、腹痛及便秘等;急性中毒時肝臟損害較為突出,患者有明顯乏力、右上腹脹痛不適癥狀、黃疸、肝臟逐漸腫大、有壓痛,常規肝功能檢查顯示異常,其中血清轉氨酶升高較明顯。

嚴重急性中毒:表現為重癥中毒性肝病,表現為肝性昏迷、明顯黃疸、腹水,接觸高濃度DMF時,尤其是皮膚污染嚴重、未及時徹底洗清者,應警惕發生嚴重中毒。

慢性作用:長期接觸DMF后,可出現上呼吸道刺激癥狀及神經衰弱癥狀群;在低濃度DMF下可出現消化系統癥狀,表現為惡心、嘔吐、食欲不振、腹痛、便秘;長期接觸DMF并超過閾限值可有肝功能異常、蛋白尿及心電圖改變。

職業性急性DMF中毒的診斷

目前我國DMF中毒只有急性中毒診斷標準。根據短期內接觸較大量DMF的職業史,以肝臟損害為主的臨床表現及有關實驗室檢查結果為主要依據,結合現場職業衛生學調查資料,經綜合分析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類似疾病而進行診斷。對于接觸后只有較輕癥狀、無肝功能損害,按接觸反應診斷,接觸反應不屬中毒診斷。在中毒診斷中,肝功能損害程度和胃腸道癥狀是重要指標。

接觸反應。職業接觸DMF后有下列表現之一者診斷為DMF的接觸性反應:①接觸后出現惡心、食欲不振、頭暈等癥狀,腹部無陽性體征,肝功能檢查無異常;②接觸后皮膚、黏膜出現灼痛、脹痛、麻木等刺激癥狀,一般脫離接觸后48 h內癥狀減輕或消失。

輕度中毒:短期內接觸較大量DMF后,出現頭暈、惡心、嘔吐、食欲不振、腹痛等癥狀,并具有急性輕度中毒性肝病。

中度中毒:在輕度中毒的基礎上,具有下列表現之一者診斷為中度中毒:①急性中度中毒性肝病;②急性輕度中毒性肝病伴急性糜爛性胃炎或急性出血性胃腸炎。

重度中毒:在中度中毒的基礎上,具有下列表現之一者診斷為重度中毒:①急性重度中毒性肝病;②急性中度中毒性肝病伴急性糜爛性胃炎或急性出血性胃腸炎。

DMF中毒的預防

生產、使用DMF溶液的容器、管道應密閉并有足夠強度,并經常檢查維修,防止工藝過程的“跑、冒、滴、漏”發生。操作人員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接觸DMF的作業應進行充分的局部排風,避免無組織逸散。工作場所應遠離火種、熱源,避免與氧化劑、酸類、堿類接觸,作業場所與生活場所應當分開。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應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不得隨意處置。DMF生產場所應設沖洗設施,墻壁、頂棚和地面等內部結構及表面應采用不吸收、不吸附毒物的材料,車間地面應平整防滑,易于沖洗清掃;可能產生積液的地面應做防滲透處理,并采用坡向排水系統,其廢水納入工業廢水處理系統;應配備現場急救用品,設置沖洗噴淋設備和必要的泄險區。

DMF應儲存于陰涼、通風倉庫內,遠離火種、熱源并防止陽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不可混儲混運;儲存間內的照明、通風等設施應采用防爆型,開關設在倉外;應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罐儲時要有防火防爆技術措施;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

DMF的運輸、裝卸應嚴格按危化品運輸與裝卸管理規定進行,運輸人員不得少于2人,并要有危化品運輸資格;應用專用車輛運輸,運輸前應先檢查包裝容器是否完整、密封,運輸過程中要確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墜落、不損壞,嚴禁與濃硫酸、鹵代烴、硝酸鹽、硝酸酯、甲烷二異氰酸酯、四氯化碳、三氧化二磷、三乙基鋁、氧化劑和酸類等混運;運輸時運輸車輛應配備泄漏應急處置設備,運輸途中應防止暴曬,按規定路線行駛,不許在人口稠密地停留。

建議DMF的操作人員應穿戴用抗滲透材料制作的防護手套、圍裙、高筒靴和工作服,并根據作業場所檢測結果佩戴全面罩或半面罩防毒口罩;如應急處理人員進入高濃度DMF場所,應佩戴隔離式空氣呼吸器。

DMF工作場所應嚴禁吸煙、進食、飲水;工作完畢應淋浴更衣,注意個人清潔衛生;工作完畢,應徹底清洗、單獨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備用;防護用品應定期檢查和使用前檢查其性能,保持其防護的有效性。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家庄市| 华安县| 张北县| 平昌县| 绥芬河市| 聂拉木县| 新营市| 黔东| 武城县| 西林县| 黑龙江省| 辽宁省| 左权县| 青河县| 丽江市| 广东省| 响水县| 宜都市| 缙云县| 宁蒗| 韶山市| 阳信县| 北票市| 连南| 昌宁县| 泰宁县| 五华县| 南陵县| 山丹县| 马山县| 永和县| 崇左市| 鄂托克旗| 襄垣县| 咸丰县| 昔阳县| 芦溪县| 玉溪市| 长春市| 电白县| 米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