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色av,短篇公交车高h肉辣全集目录,一个人在线观看免费的视频完整版,最近日本mv字幕免费观看视频

首頁 > 文章中心 > 對循證醫學的理解

對循證醫學的理解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對循證醫學的理解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對循證醫學的理解

對循證醫學的理解范文第1篇

生命倫理學認為最高的道德價值是人的尊嚴。“人的生命自是一種獨立的、最高的自我價值,它是人們對其他一切價值進行理解、分析和評判的前提。”_4循證醫學遵循這一原則,強調尊重病人作為社會人的價值,Sackett指出“關于患者的價值,我們指的是獨特的偏好、關注和期望。每個病人帶來一次臨床遭遇,如果要為病人服務,必須將遭遇歸納為臨床決定。”_3循證醫學從病人的角度和位置出發,客觀地理解病人的內心感受和需求,主動維護病人的醫療選擇權和決定權等基本人權,將知情同意作為醫療行為的一個起點,并通過溝通交流的方式將這種理解轉化為一種互信互賴。知情同意可以說是生命倫理學的實踐工具。它要求病人在治療前或在實驗中,必須充分獲得有關的風險、利益等信息,必須自愿同意、沒有脅迫或過分的干擾,而且必須有充分的精神能力,或能夠理解和欣賞同意過程中分享的信息,包括診治計劃、程序及其相應的醫療費用等。換言之,病人的同意多是在對醫生的經驗和現有信息權衡利弊基礎上決定的,知情同意有助于確保醫療決策是共同的決策,而且病人的信心也將重塑,醫生在獲得理解和互信的情感基礎上及時實施醫療支持。“當循證醫學被視為一種人性化的實踐方法時,其實踐者不僅僅根據科學訓練和職業性質去關注病人,而且將給予病人更多的人文關愛。”l5循證醫學這種對生命個體的不幸遭遇產生共鳴的仁愛之心和醫患相互依托的同理態度是醫務從業者不可缺少的美德,也是醫術進步所必需的精神動力。這將從根本上改變傳統醫學的家長式、工程式的醫患關系,使臨床醫療行為更加人性化。

2知識更新與謹慎求證

傳統的經驗醫學模式以理論推理為基礎,以教科書、個人專業知識和臨床經驗、上級醫生或專家指導意見以及專業期刊上的文獻報道為依據進行醫療決策。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醫學教科書和專著的平均半衰期為7年,醫學期刊文獻的半衰期為5年,生物醫學期刊數量和文獻數量每年以7的速度在遞增,每年有2500000篇的醫學在25000種生物醫學期刊上,況且相當數量的文獻質量可信度不高,數據虛假。知識陳舊、偽證據和低時效的傳統文獻檢索方式已成為當前醫療決策失誤、醫療水平受限的主要原因,這顯然有悖于醫德訴求。為病人選擇當前最新、最可靠、最合理的診療證據是循證醫學的核心。目的是利用現有資源,減少醫療干預的失誤和不確定性,保障和提高醫療保健質量,促進醫療決策科學化,提高成本效益。方法是在個人專業知識和經驗、現有臨床資料和醫技水平的基礎上,以解決臨床問題為基點,查尋當前最佳證據、評價和分析所得證據并應用證據指導臨床診療。它強調以多中心、大規模、前瞻性、隨機、雙盲的臨床研究結論為客觀證據制定醫療決策,如系統回顧(systematicreView)或薈萃分析(meta—analysis)結論(I級證據)為最佳,并從世界范圍的資料庫中快速地獲取最新的信息,不斷地更新和完善I臨床決策。這顯然較傳統醫學更科學、更客觀、更可靠。循證醫學的這種模式可將個人的專業能力以及所能利用的資源,發揮到極致,以求達到一種至善的境界,實現道德理想。循證醫學獲取證據的方法目前主要是通過互聯網的生物醫學網站和雜志查詢,專業網站為使查詢者可以快速、輕松地尋找到所需要的最新醫學信息,通常提供工具和方法,使查詢者可迅速地掌握、甄別和運用最新醫學成果,此過程包含著從信息的角度理解和認識臨床問題的意識,了解、獲取、處理、利用和創造信息的能力及道德。循證醫學這種對信息素質的要求和最佳證據的重視在改善患者健康的臨床實踐中已被證實是確切有效的,與崇高的醫德追求一致,弘揚了生命倫理學的公正、仁慈原則。遵循臨床指南是目前許多基層從業者開展循證醫學的一條捷徑,這些指南無疑是大量研究數據的萃取,是為特定疾病制定的并不斷更新,可信度遠高于個別從業者對疾病的認識。當提出臨床問題并試圖開啟特定的行動程序時,臨床指南可以告知和指導從業者怎樣做對病人最好,或怎樣做可以偏離風險,旨在做到對病人、同時意味著對自己的不傷害。

3最大限度地減少不確定性

在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下,疾病變化和醫療行為的不確定性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往往是臨床決策的最大難題。面對各種不確定性,從業者或做出經驗性決策,或循證決策。這是一個倫理問題,因為它衡量著治療標準。如果從業者因不了解那些為特定疾病已做出的最新研究結論而出現失誤,患者的病情可能不僅得不到改善,甚至會加重。問題是他必須有“不了解”的原因或失誤的理由。所謂“個人經驗”或“職業直覺”均不足以成為原因。追究原因意味著一種倫理需求,其實在不確定性下,倫理需求并不是萬無一失、絕對正確,但必須是在病例表象與專業知識聯系起來經一系列科學推斷所得結論指導下的決策]。前瞻性、隨機、雙盲對照試驗在收集醫學數據的過程中,最大程度地消除對不確定性個人觀測的偏見,系統回顧和薈萃分析進一步擴大了樣本量和觀察精度,顯然獲取的證據更多更好地減少了不確定性,也就更接近追求卓越的道德目標。

4力求最優化

當醫患雙方均處于價值觀念相對統一的社會時,生命倫理學原則便能得到較為有效的踐行。但近年來,由于我國經濟結構和醫療政策發生了巨大的變革,新的市場機制造成了價值的多元化,日益凸顯出醫患價值與社會價值的交叉與沖突,在不斷變化的新形勢下,醫學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如何利用現有條件既使醫學行為達到最優化、又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醫療成本,以利于社會和醫患和諧。最優化已成為醫療行為的科學價值和倫理價值的評判標準。醫學行為的最優化包括決策的最優化和決策者自身素質的最優化。循證醫學繼承發揚了傳統醫學的科學實驗與理性,同時強調了現代醫學對患者個體價值觀的重視,綜合考量社會和患者的不同需求與能力,并以科學研究的最佳結果為證據。不斷擴充和更新的證據以實現臨床診療決策最優化為其目的,在改變傳統的醫療觀念的同時,也促進了因人施治的個體化診療模式的開展。實踐循證醫學可在有限的時間內,使從業者迅速掌握最渴求的專業知識和當前專業研究的最新進展,及時糾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避免不必要的或錯誤的診療措施。“如果I臨床醫生不能有效地將最佳證據廣泛應用,就不能盡到對患者、對社會的責任。”_5‘循證醫學為提高醫務人員的整體水平,最大限度地使每個醫療單位、每位醫生都跟上醫學發展的步伐、達到一個共同的水準,創造了條件。這也是當代醫學道德進步,即實現當代醫學的道德本質的一個充分必要條件。”l8隨著專業素質的提高,從業者將本能地發揮出求知的積極性,由獲取知識轉變為探究知識和創造知識,由階段性受教育者自覺地轉變為追尋終身教育者。循證醫學這種學習和工作模式是把醫患不同部分整合起來的一種德性,用以提高和維系其專業素質,實現職業行為的最優化。它可能貫穿于從業者一生職業方面的一致性和持續性,因此,等于是道德認同。

對循證醫學的理解范文第2篇

關鍵詞 循證醫學 婦產科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循證醫學(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是基于證據的醫學,是指臨床醫生在獲得患者準確的臨床依據的前提下,根據自己所具備的臨床經驗和知識技能,結合患者的價值和愿望,通過分析找出患者的主要臨床問題,如診斷、治療、預后、康復等,采用最新最佳的方法制定出最適合該患者的治療措施。①②③④⑤目前,隨著醫學模式由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轉變,循證醫學作為一種與傳統教學模式不同的學習方法,不單是一種新的臨床醫學教育觀,更是一種新式高效的有助于終身學習的臨床教育模式。筆者依據目前國內外開展循證醫學教育的現狀,結合婦產科臨床教學特點,著重探討在婦產科臨床教學中引入循證醫學理念的重要性及意義。

1 婦產科教學現狀

目前,我國國內的婦產科教學仍延續著傳統的教學模式,基本是根據疾病的特點系統地加以講授,每個疾病依照定義、病因、病理生理、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診斷及鑒別診斷和治療的順序依次進行習慣性的灌輸,教師以教學大綱為基礎,采用以課堂教學為主,臨床實踐為輔進行教學,主要突出教師、課堂及教材3個中心,注重知識的完整性和連貫性,強調對教科書上的知識的牢固掌握和應用,不重視學生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然而,婦產科作為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僅僅單純記憶其所有的診斷指標、治療原則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婦產科與基礎醫學及其他臨床學科聯系緊密,學科間交叉甚多,需要掌握大量的信息內容。此外,從一名臨床醫師的角度而言,臨床思維和判斷的實際能力要比單純的信息記憶能力更為重要。因此,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培養的學生基礎理論雖強,但主動創新的學習能力匱乏,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欠缺,進入臨床后實際操作能力偏低,欠缺與患者溝通的技巧,得不到患者的信任和理解,不能適應當今的醫療環境。

2 在婦產科臨床教學中引入循證思想的重要性

循證醫學教育作為目前一種新式高效的終身學習的醫學教育模式,其核心是將現有最好的臨床研究證據和醫師個人的臨床專業知識與患者的選擇結合起來并應用于醫學教育。⑥它與傳統的教育模式不同,主要以解決臨床問題為出發點,在臨床實踐中發現問題,尋找現有最好證據,評價和綜合分析證據及正確應用結果以指導疾病的診斷、治療, 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和自主學習能力,提升臨床分析思維,靈活運用基礎知識并善于與他人協作,因此,這樣的教學模式非常適合實踐性很強的婦產科教學中的使用,其優勢見于以下幾個方面:(1)有利培養學生臨床思維能力。婦產科病種繁多,臨床表現各異,有時與教科書上的描述并不完全一致。在教學中引入臨床實際案例,把學習置于現實情境中,通過對病例分析,小組討論以及教師的引導,讓學生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從而培養正確的臨床思維能力。(2)有利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面對現實案例,單憑教科書上的知識解決問題,學生往往感到力不從心,這就需要學生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尋找答案,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的同時也擺脫了傳統教育模式下對教科書的強記硬背進行灌輸的知識獲取方式。(3)有利培養學生人文關懷。婦產科面對的患者群體比較特殊,需要醫師更細致操作和更體貼的關懷。循證醫學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在治療中充分考慮患者的價值和愿望,充分體現對患者的關愛和尊重,其中蘊含的豐富的人文精神有利于提高醫學生對患者的理解和愛心,促進醫患的溝通,減少醫療事故的發生。⑦(4)有利促進教師隊伍素質的發展。將循證醫學引入婦產科教學中,不但改進了目前的教育理念,也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師要充分學習循證醫學的基本知識,理解循證醫學的思維方式,并靈活運用到教學當中。其次,教師必須具備與時俱進的知識更新理念,熟練地掌握英語閱讀、統計軟件的使用和文獻查閱的能力,能夠對現有的教學內容不斷地修正、補充,才能充分發揮循證醫學教學模式下作為引導者的作用。因此,婦產科教學中引入循證醫學的教學思維是促進師生共贏的教育模式。

3 婦產科教學中應用循證醫學教育模式的措施

3.1 改變教師隊伍的傳統教育觀念,強化循證醫學教育模式的學習

教師是循證醫學教育中的實施者和引導者,因此教師必須首先從思想上了解循證醫學教育模式的必要性,認識到傳統的教學模式最終會被循證醫學教學模式取代的趨勢,并通過各種方式學習和掌握循證醫學的理念和知識,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與時俱進更新基礎理論,在教學實踐中靈活運用循證醫學的教育方法。

3.2 在傳統的理論教學中穿插循證醫學教學模式

在理論教學中選用典型的病例設立情境模式,讓學生根據自身掌握的知識,結合患者的個人愿望和價值,在課后通過多種方式獲取資料,從中選用最佳最新的治療方式。如選取一典型的宮頸癌病例讓學生進行分析,包括如何正確判斷宮頸癌的臨床分期,根據現有的醫療設備和技術條件以及病人的具體情況,如是否需保留卵巢功能、有否合并妊娠、盆腔炎癥、癌癥的類型及病人的經濟水平等,選取最為適合的治療方式。由于學生知識面有限,在處理具體病例時必然會產生各種疑問,問題的解決就是循證醫學獲取證據的過程。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通過介紹相關的循證醫學數據庫和網絡資源,如pubmed、springerlink數據庫、中國循證醫學Cochrane中心數據庫(cEBM/CCD)、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CBM)、中國學術期刊網、維普數據庫及萬方數據庫等,讓學生獲取所需的循證醫學證據。由于網絡資源豐富,種類繁多,價值不一,教師還要向學生傳授如何正確評價文獻的真實性和臨床可靠性,選擇最佳的參考文獻,從而有效快速的獲取所需知識,了解相關疾病最新的研究動態,更新知識體系,擴展知識面。通過一系列證據的獲取,教師組織學生模擬病區醫師進行病例討論,應用科學的、準確的評價方法,對論據的可靠性、有效性及臨床實用性進行綜合評價,確定最佳論據,指導臨床實踐。

3.3 在臨床實踐中延續循證醫學思維的培養

如何讓學生在臨床實踐中發現問題,分析及解決問題,是醫學教學中的最終目的。在臨床實習中將學生進行分組,每組4~5名學生,由一名主治醫師及一名住院醫師擔任實習指導工作。首先,由每組主治醫師根據目前管床病人中出現的疑難病例和治療難點提出問題,然后在住院醫師的指導下,讓學生通過文獻檢索查找最新最佳的證據,并對證據的可靠性進行評價,結合本身的專業知識、病例的特點和患者個人的價值及愿望提出最終的診斷或處理。最后,在各組主治醫師的主持下對學生的檢索過程和途徑進行全面系統的評價,包括學生是否能正確評價文獻的真實性和臨床價值,是否能將文獻結果和患者的具體情況相結合,是否是目前最新最佳并且是最適合患者的治療方式等方面進行評價,幫助學生更好地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掌握終身學習、自我引導的方法。

3.4 在畢業課題設計中強化循證醫學的理念

對于畢業課題方向選擇是婦產科學的學生,相關的帶教老師與學生一起對目前的婦產科治療方面的熱點和難點進行探討,按照需要解決問題的需要采用正確的檢索策略和途徑全面尋找相關證據,根據臨床流行病學和循證醫學評價文獻的原則,嚴格評價研究證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幫助學生運用研究證據,并結合臨床專業知識及醫療設備的條件,選擇合適的研究方案和統計學分析方法,如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異位妊娠的臨床對比研究、不同劑量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肌瘤的療效觀察等,培養學生基本的科研思維,拓寬科研思路,強化循證醫學的理念。

臨床醫學的發展,需要不斷的提高臨床醫師的實踐技術及科研能力,而這一提高并不能完全局限于學校的專業知識灌輸,需要長期的努力才能完成。我們的醫學教育應尋求在有限的教學時間里教會學生如何自我引導及自我教育的方法,使學生樹立學無止境的理念和掌握終身學習的能力。因此,在醫學教育中引入循證醫學的教育模式是非常必要的,有助于徹底改變目前傳統被動的教育模式,使整個醫學教育向更理性更科學的方向發展,更有助于培養具備臨床思維能力、科研、創新和開拓能力多方面結合的復合型醫學人才。

注釋

① 唐雯.將循證醫學理念引入高等醫學教育的思考[J].中國高教研究,2010.2:90-91.

② Zimerman AL.Evidence-based medicine: a short history of a modern medical movement. Virtual Mentor[J].2013 Jan 1;15(1):71-6.

③ 吳一龍,楊學寧.循證醫學與臨床研究[J].循證醫學,2001.1(1):1-4.

④ Peile E. Evidence-based medicine and values-based medicine: partners in clinical education as well as in clinical practice, BMC Med[J].2013 Feb 15;11(1):40.

⑤ Rysavy M. Evidence-based medicine: a science of uncertainty and an art of probability. Virtual Mentor[J].2013 Jan 1;15(1):4-8.

對循證醫學的理解范文第3篇

【關鍵詞】循證醫學 腫瘤學 教學改革

20世紀90年代初,加拿大臨床流行病學家David Sackett教授首先提出了循證醫學(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的概念,使臨床醫學研究和臨床實踐的概念發生了巨大轉變,逐漸成為臨床醫學的學科發展方向。循證醫學的興起對傳統醫學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戰,對醫學教育也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為適應醫學教育的發展,結合研究生腫瘤學臨床教學實際,有必要在臨床教學中應引入循證醫學的理念和模式,提高腫瘤學臨床教學水平。

一、循證醫學及循證醫學教育

循證醫學是一種以證據為基礎的概念和模式,其核心思想是臨床診療方法應該遵循科學依據,提倡在臨床實踐中發現問題、尋找最好的證據、評價和綜合分析所得證據及正確應用結果以指導疾病的診斷、治療和判斷預后。循證醫學醫學模式反映了世界醫學的發展趨勢,代表了現代醫學的前進方向,已逐漸成為治療疾病和醫療決策的最新思維方式。

循證醫學模式的產生對醫學教育提出了更深更廣的要求,帶來了醫學教育的根本變化,循證醫學教育(evidence-based medical education.EBME)應運而生。循證醫學教育是“一項終身的、自我導向的學習過程。在此過程中通過對學生的醫學教學產生了有關指導設計、學習、啟發、記憶、應用和其他醫學教育問題的重要教育信息需求”。因此,如何實踐循證醫學是循證醫學教育發展的關鍵,也是評價循證醫學教學成功與否的重要指標。作為代表當前醫學實踐的主流方法學,美國70%以上的醫學院校開辦了循證醫學課程,多數西方國家已將循證醫學列入了繼續醫學教育的重要內容,將其作為制定治療指南的主要依據。

二、傳統教育模式向循證醫學教育模式的轉變

1.傳統的腫瘤學教育模式的不足

當前,我國的醫學教育基本都是“灌輸式”的教學方法。腫瘤專業臨床醫師教學一般分為理論教學、臨床實踐和科研指導三部分。腫瘤學理論教學一般都是以導師、小課室和相關教材為中心,以傳授已有知識和共識為目的,講述最新前沿進展,重單學科系統性教學,輕多學科交叉的綜合性教學;重知識傳授,輕實踐操作能力和綜合素質培養;重自然科學教育,輕人文社會科學教育,缺乏引導腫瘤專業臨床醫師主動參與,培養其交流技能、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維和自主學習等能力的機制。腫瘤學臨床實踐以科室輪轉為主,輪轉其他科室與自己專業科室之間精力投入明顯不一,對自己專業臨床實踐熱情高,而對其他臨床、或者輔助科室輪轉重視程度不夠。對于其他科室相關疾病診斷、治療和預后的問題關心程度不夠,通常是被動地接受上級醫師提供的知識。科室在傳授臨床醫學知識的講課、查房、病例討論及大查房多數仍是采用的“灌輸式”的方法,臨床醫師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不高。腫瘤學臨床科研設計和科研方法指導缺乏自主創新,重復國內外實驗研究多,自己查閱資料提出創新見解少,束縛了醫學研究生的能力培養和發展,對研究生的全面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極其不利。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以及醫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傳統醫學教育模式逐漸顯露弊端,運用傳統醫學教育模式培養的醫學生,其基本理論較好,但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明顯不足,缺乏思維的活躍性、深刻性和廣泛性。

2.腫瘤學循證醫學教育模式

循證醫學是一種新型的醫療理念,它代表了現代醫學的前進方向。現代臨床醫學教育必須順應這一趨勢。改革傳統臨床醫學教學理念,在腫瘤學教學中引入循證醫學理論和方法,提高腫瘤專業醫師在臨床教學及科研實驗中的主動性,對全面提高腫瘤學醫學教育質量和水平,培養高素質的腫瘤學專業人才具有積極作用。

循證醫學是自覺、公正、慎重、準確和明智地獲取與應用研究成果,對前人的經驗采用“批判中繼承、繼承中批判”的態度,傳統醫學中的“經驗”無論是間接的,還是直接的,都是產生于具體的醫學實踐過程中,循證醫學模式的引用,并不是對傳統醫學模式的“經驗”進行全盤否認,而是客觀地理解、科學地分析引用。

在腫瘤學專業醫師的培養中,要充分考慮到臨床腫瘤學獨有的學科特點及思維模式,按照循證醫學的原則,有針對性地加強培訓,要求腫瘤專業教師在教學中包括備課、課堂傳授內容與方式,不能總是圍繞著教材內容轉,而是必須堅持教學內容與方式最新最佳性原則。腫瘤專業臨床醫師也要通過相關途徑自覺檢索相關醫學科技文獻,了解發展動態,搜集最新證據,與導師共同判斷評價相關信息內容,能夠客觀、準確地評價腫瘤學的最新前沿及進展,跟上時代的步伐。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具有完善的臨床腫瘤學專業知識和正確臨床思維模式,為廣大腫瘤患者提供科學診療方案的高素質的腫瘤學專業臨床醫師。

三、循證醫學教育模式對腫瘤專業臨床醫師能力的培養

1.培養腫瘤專業臨床醫師主動學習的意識

主動學習的意識就是在腫瘤學教學與臨床實踐中認清問題、找到問題的關鍵及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在教學中以問題為中心進行腫瘤學教學,培養腫瘤學專業臨床醫師主動學習的態度。其基本程序是:提出問題、搜集資料、分析資料、找出證據、做出診療決策。在循證醫學指導下的教學特別注重對一個專題的綜合考慮,尤其適合于臨床實踐教學。這種教學模式的出發點是提出問題,并需要尋找一個有指導意義的答案,在這個教學過程開始就將學生帶進主動學習的軌道中去。首先讓他們去查找一個問題的來龍去脈,了解前人認識這個問題的過程以及研究所得出的結論,通過運用所學過的統計學方法去分析這些結論的可靠性,按照循證醫學的原則將結論進行分級,教導他們使用最好的有循證醫學根據的結論來指導某一疾病的治療。在文獻查找過程中,可以提出對某一問題的不同看法,使腫瘤專業臨床醫師認識到存在的問題,有利于激發他們探索的興趣,為日后的臨床和基礎研究工作打下基礎。相信將目前引領臨床實踐的循證醫學思維融入臨床教學中去之后,能很大程度地改變目前臨床醫師腫瘤學臨床學習的被動局面,沖擊過時的灌輸式的教學模式,開創腫瘤臨床教學的新局面。

2.培養腫瘤專業臨床醫師科研創新能力

加強對科研創新能力的培養,是提高培養質量的關鍵,也是衡量教學質量的主要標志。應用循證醫學的原則培養科研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應當自始至終貫穿于臨床教學中。循證醫學不斷發展,為臨床科研提供了新的思路,對腫瘤專業臨床科研的各個步驟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首先,腫瘤專業臨床醫師在臨床實踐中發現研究目標,在廣泛檢索MEDLINE、EMBASE、Cochrance圖書館、CBMdise等常用數據庫后,一般都會發現研究的切入點,然后作出正確的選題。正確的腫瘤專業科研選題直接關系到科研成敗和研究水平,在整個科研試驗中占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其次,問題的解答需要科學的設計方案,包括研究目標、觀察指標的確定、研究方案、技術線路的設計等。科研設計的優劣不僅關系到科研的科學性、先進性及可靠性,而且決定課題進行速度和是否經濟的問題。這就要求腫瘤專業臨床醫師一定要按照循證醫學的原則設計課題。盡可能采用合理的隨機對照試驗研究,以保證研究成果的科學性、先進性和可靠性。最后,科研總結要按照循證醫學要求,認真科學地對實驗結果、觀察指標進行整理和分析。要重視研究結果,即使陰性結果或與當前主流學術思想相悖也要尊重事實,進行全面、客觀的分析,尋找引起差異的原因,避免遺漏或忽視重要發現而前功盡棄。

3.培養腫瘤專業醫師臨床決策能力

對循證醫學的理解范文第4篇

臨床醫學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培養人才,提高臨床醫療水平。其中醫學教育中的重要環節之一是臨床教學與實踐,這也是培養醫學生理論聯系實踐,培養臨床思維以及獨立工作能力的重要階段。其教學效果的好壞關系著將來臨床醫療水平的發展。傳統醫學教育模式的核心是“以教為主”,即教學的進行是以教學大綱為綱,以課堂教學為主,臨床見習為輔。但是這一教學模式限于有限的授課學時,教師僅能做到傳播知識,少有機會通過深刻的問題促使學生主動思考,掌握知識。久而久之,學生們習慣了被動接受知識,而不會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目前這一教育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醫療發展的需要[1]。循證醫學(evidence-basedmedicine,EBM)的發展為改變現有的醫學教育模式開創了一條新的道路。2000年,國際著名臨床流行病學家達維德•薩克特(DavidSackett)將循證醫學定義為“慎重、準確和明智地應用當前所能獲得的最好的研究證據,同時結合臨床醫師個人專業技能和多年的經驗,考慮病人的價值和愿望,將三者完美地結合起來,制定每個病人最佳的診治措施”[2]。短短的半個世紀,循證醫學不斷發展壯大,已經成為醫學的主流,改變著傳統的醫學模式,而且這一臨床醫學模式的變革也正在逐步融入臨床教學實踐中,改變著教育模式。首都醫科大學已經開展了循證醫學教學,我們對首都醫科大學第二臨床學院的醫學生和指導教師進行了有關循證醫學的調查,以了解目前神經病學教學中師生對循證醫學的態度和實踐狀況,為今后進一步深入教學打下基礎。

1對象和方法

1.1研究對象

首都醫科大學2006級七年制醫學生和2007級五年制醫學生、神經病學授課教師和見習指導教師。

1.2方法

本研究采用封閉式問題和開放式問題相結合的自填問卷調查。問卷內容包括個人基本情況,循證醫學及實踐的態度,可獲得的信息資源和使用技能,臨床指南的使用等。每項問題為5分制,分別依次為否(1分)到是(5分)。分別為問卷調查在神經病學教學結束后2周內進行。

1.3統計學

處理使用SPSS11.5軟件建立問卷調查結果數據庫。所有資料分為3組,分別為七年制學生組、五年制學生組和教師組,并對此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方差分析,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2結果

2.1基本情況教師組:13人,其中男性4人,女性9人;年齡:43.31±6.68歲(35~58歲);文化程度:大學本科3人,碩士1人,博士9人;技術職稱:主治醫師2人,副主任醫師6人,主任醫師5人;臨床工作時間:19±6.44年(10~33年)。2006級七年制醫學生組:27人,其中男性13人,女性14人,年齡21.19±0.83歲(19~23歲)。2007級五年制醫學生組:34人,其中男性14人,女性20人,年齡22.38±0.95歲(20~25歲)。

2.2循證醫學及實踐的態度調查3組對循證醫學的態度上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均認為循證醫學是必須且必要的臨床實踐。

2.3可獲得的信息資源和使用技能3組在循證醫學實踐的技能掌握上存在差異。教師和七年制學生對循證醫學所必需的應用技能,如熟練地使用醫學文獻檢索工具以及對專業文獻作嚴格評價方面較為自信,而五年制學生則相對信心不足(P<0.05)。

2.4臨床指南的使用情況3組在臨床指南的使用情況方面差異無顯著性(P>0.05)。

3討論

當前醫學研究處于信息爆炸的時代,新的大量的研究結果不斷問世,使知識的更新更快。如何適應這一變化,對大量的研究成果進行科學合理的分析,并應用于臨床,在這一方面,循證醫學模式為我們指出了新的道路[3]。循證醫學始于上世紀80年代,距今不超過半個世紀,但目前已經在世界范圍內蓬勃發展,而且隨著臨床實踐還在不斷地發展深化中,而這一臨床醫學模式的變革同時也在改變著臨床醫學教育的目標、體系、內容和方法。因此,在神經病學教學中引入循證醫學的方法,不僅有助于轉變授課教師的觀念、以及知識的更新與再提高,而且也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掌握以及工作后自我知識的更新[4,5]。

循證醫學應用于教學,在這一過程中涉及的最重要的兩個因素是授課教師和學生。從問卷調查表1師生對循證醫學應用的態度調查中可以看出,師生對循證醫學的態度基本上沒有差異,均認為循證醫學是必須且必要的臨床實踐。這一點是循證醫學能夠順利應用于臨床教學并獲得成功的前提。從表2可以看出師生在循證醫學實踐的技能掌握上存在差異,教師和七年制學生對循證醫學所必需的應用技能,如熟練地使用醫學文獻檢索工具以及對專業文獻作嚴格評價方面較為自信,而五年制學生則相對信心不足。這可能與學習的信心和能力有關。“熟能生巧”,“一事通則百事通”,這提醒我們在今后教學中不僅要為學生創造更多的機會實踐,以達熟能生巧的地步,還要教會他們學習的方法,授人以漁。

對循證醫學的理解范文第5篇

【關鍵詞】BOPPPS;循證醫學;教學效果;參與式學習;教學設計;課堂氛圍

循證醫學是由美國和加拿大流行病學家提出的以證據為基礎的醫學,是目前處于快速發展階段的一門新興學科[1],循證醫學的核心思想是指醫生在自己的臨床實踐中,針對患者的具體臨床問題,謹慎、確切和明智的采用目前最佳的證據對患者的診治做出科學的決策,從而取得最有效的治療結果[2]。傳統經驗醫學轉向循證醫學的理念是當今醫療界的一場偉大變革,循證醫學的科學思維貫穿于整個醫療活動中,循證醫學在醫學的發展中永居前沿。我國醫學院校將《循證醫學》課程加入常規授課計劃并強調增強醫學生循證醫學的理念對于培養一名合格醫師,使學生在臨床實踐中能夠自己主動查詢最新的醫學知識和臨床指南至關重要[3]。我校早已將《循證醫學》這門課程作為所有醫學專業的常規選修課,而且即將納入必修課范疇,對已選修的學生按必修課對待,對未選修的學生統一安排補修,說明循證醫學越來越受醫學界對醫學生素質教育培養的重視。在上該課程時,學生已學過基礎醫學和統計學的相關知識,我們將循證醫學課程設為16個學時,正好可以全面地講述循證醫學的產生背景,概念和作用,醫學文獻的閱讀和檢索,循證醫學的實踐和評價以及一些醫學科研項目書的撰寫等。因為臨床流行病學和循證醫學的關系密切,臨床流行病學是循證醫學產生和發展的基礎,循證醫學是臨床流行病學的延續[4],流行病學也屬于醫學生的必學課程,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方便知識的融匯貫通,我們選用了王家良主審、劉續寶主編的第4版《臨床流行病學與循證醫學》的教材。通過調查發現大部分學生評價循證醫學課程過于枯燥,對其缺乏學習興趣,厭學情緒比較高,該課程主要以教師傳統講授為主,學生處于被動聽講,課堂氛圍比較沉悶,所以采取何種教學方法,使課堂設計變得高效、有趣極為重要。據此,我們將BOPPPS教學模式引入循證醫學課程,對其教學效果做初步的探索。

1BOPPPS教學模式概述

起源于北美高校技能培訓機構的BOPPPS[5]是基于教育學關于人的認知理論所推崇的有效教學模式,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育理念,是強調學生全方位參與和反饋的閉環式教學模型[6]。根據教育心理學的研究結果,學生的注意力最多維持10~15min[7],BOPPPS教學模式將課堂設計分為6部分[8]:B(bridge-in,導入)、0(objective,學習目標)、P(pre-assessment,前測)、P(participatory–Learning,參與式學習)、P(post-test,后測)、S(summay,總結),六個字母代表六個互相關聯的教學環節,從而使課堂教學不分散,教學設計更合理、更高效、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9]。根據學生對循證醫學內容的興趣度,我們選取“臨床醫學科研項目申報書的撰寫”內容為例進行BOPPPS教學效果探討。

2BOPPPS教學模式的具體應用

2.1教學研究對象和方法

2.1.1研究對象。選取山西大同大學醫學院2016級臨床醫學專業對口升學生共100名學生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50人),對照組(50人),實驗組平均年齡(20.3±0.2)歲,學習成績(76.32±8.27)分,對照組平均年齡(20.1±0.4)歲,學習成績(76.51±8.12)分,兩組一般資料及前期學習過的相關課程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1.2研究方法。實驗組學生給予BOPPPS聯合多媒體教學法,具體教學設計如(表1)所示;對照組學生采用傳統課堂灌輸式講課結合多媒體課件講授的方式,兩組學生布置相同的作業進行考核。

2.2BOPPPS具體教學實施過程

課前告知學生下節課要學習關于臨床醫學科研項目申報書撰寫的相關知識,令其通過網絡搜索或者圖書館查閱的方式查詢有關科研以及科研項目申報書的內容,做到對該內容有初步的認識,做好課前預習;課堂講解過程為:B(bridge-in,導入),首先通過引入圖片和畫簡表的形式向學生展示項目申報書的模板以及具體內容組成包括什么,之后對什么是科研以及科研項目申報書包含的每項內容(比如:課題名稱、項目組成員、立項依據等等)進行詳細講解,趁學生思維比較投入時再進入具體的案例分析比如應用某醫學院學生撰寫的題為“口腔保健在你我身邊”的項目申報書的例子詳細分析該項目申請書的每一步是怎樣構思和撰寫的,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保持精神高度集中的學習狀態。0(objective,學習目標),接著說明我們本節課的學習目標為:希望學生了解并掌握科研項目申報書的撰寫(重點);通過學習本節內容學生可以自己構思并完成一份簡單科研項目申報書的撰寫(難點)。P(pre-assessment,前測),利用幾個隨機小測試詢問學生對科研項目申報書的了解度,比如說是否有同學申請過學校組織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申報?或者是否有參與本校教師的科研團隊,并接觸過項目申請書的書寫?亦或是在參加大學生的科技創新競賽時是否有過簡單的申報書的書寫?如果有學生先前書寫過科研申報書,可以讓其對書寫過程做個簡單分享,根據學生的回答可以側面了解他們對本內容的熟悉度,從而適當調整上課節奏。P(parcticipatory,參與式學習),是該教學模式的核心環節,通過提出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比如:大學生不吃早飯與健康的關系,大學生熬夜對學習成績的影響等例題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核心思想主要圍繞“對于上述這些例題是否能進行科研項目的申報,如果可以應該怎么樣按項目申報書的構成撰寫一份合格的項目申報書呢?或者學生之間可以集思廣益,共同擬寫出一個有意義的、切合實際的項目課題”。教師聽取各組同學的發言并做相關點評,或者讓學生之間互相點評,在這種輕松愉悅的課堂環境中,學生的學習熱情被調動,課堂參與度提高,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P(post-test,后測):為檢測學生對本節課內容的掌握程度和學習效果,要求每位學生利用自己現有的醫學知識,自行選題獨自完成一份醫學科研項目申報書的撰寫,包括(項目題目、研究背景、研究目標、研究內容、研究方法、預期研究結果、項目的展望和不足之處)(20分)作為本課程的考核,對照組學生也采用此方法進行考核。S(summay,總結),教師通過繪制思維導圖的方式向學生展示一份完整科研項目申報書的撰寫流程和需要注意的細節,起承前啟后的作用,幫助學生再次回顧和梳理知識框架,引導學生深入反思,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2.3教學效果評價

為觀察BOPPPS模式的教學效果,給予兩組學生布置相同作業作為考核。其中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3.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成績以(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結果

得到結果見(表2),可以看出,在本研究中,實驗組學生通過應用BOPPPS的教學模式后,其在科研項目申報書撰寫考核中成績明顯優于對照組學生(P<0.00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說明本節課程應用BOPPPS的教學模式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4討論

BOPPPS這種新型的、實操性較強的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課堂講授的低效率、枯燥無趣的特點,通過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設計,使得課堂時間分配更合理,知識講授結構更清晰[10]。本研究中選取了循證醫學課程的一節內容運用了BOPPPS的教學模式取得了較突出的效果,改變了原來沉悶的課堂氛圍,增加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提升了學生課堂注意力,促進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和運用,使學生的潛力得到挖掘,增加了學生對本課程的興趣和對學習的積極性,并使得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均得到有效提高[11]。與此同時,值得注意的是,應當靈活應用BOPPPS教學模式,不是所有內容都可以采用,授課教師應該根據所講內容的難易度和學生的背景知識選擇性的應用,對于較難理解的內容還是應該采用傳統的詳細講解為主,而且其6個環節順序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師應該根據具體的講授內容和學生的學情分析做相對應的調整[12],使得BOPPPS的教學設計更加符合學生的學習狀況,使課堂教學真正變的簡單、高效。

參考文獻

[1]王凌鵬,蔣華,羅健.PBL教學法與循證醫學思維相結合在心血管病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江蘇科技信息,2017(22):63-66.

[2]李瑞,秦麗巖,姚華,等.PBL結合循證醫學理念在臨床護理教學中應用效果的Meta分析[J].繼續醫學教育,2017,31(9):41-42.

[3]幸世峰,周麗莉,羅梅.循證醫學思維模式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的應用研究[J].新疆醫學,2019,49(1):99-100,90.

[4]張玲,楊興華,閆宇翔,等.整合基礎和臨床資源創建臨床流行病學與循證醫學課程聯合新模式[J].醫學信息,2015,28(38):8-9.

[5]李超慧.BOPPPS教學模式在《傷寒論》教學中的應用[J].光明中醫,2017,32(19):2884-2886.

[6]沈昕,楊慧敏,文學明,等.BOPPPS教學模式結合基于案例學習教學方法在臨床醫學概論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19,39(5):362-366.

[7]趙紅曄,王月飛,王洋,等.BOPPPS教學模式在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基礎醫學教育,2019,21(6):424-426.

[8]劉春伶.互聯網+時代BOPPPS教學行動研究[J].武漢輕工大學學報,2018,37(6):102-105.

[9]楊秀華,孟濤.BOPPPS結合畢博平臺在產科課間實習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9,11(2):29-32.

[10]應亮.BOPPPS教學模式在醫學倫理學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7,30(3):352-354,358.

相關期刊更多

針刺研究

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石油鉆探技術

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南昌大學學報·理科版

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南昌大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东县| 济南市| 珠海市| 伊金霍洛旗| 兴城市| 廊坊市| 大兴区| 唐河县| 呼图壁县| 玛纳斯县| 巴彦淖尔市| 拜泉县| 鹤峰县| 江达县| 垣曲县| 鱼台县| 尤溪县| 揭阳市| 肥乡县| 乌兰浩特市| 时尚| 五河县| 桂东县| 弥渡县| 屯门区| 襄樊市| 河源市| 浙江省| 磐安县| 广丰县| 汤阴县| 乐昌市| 临清市| 罗山县| 耒阳市| 红安县| 邳州市| 漳浦县| 塔河县| 鞍山市| 拉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