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色av,短篇公交车高h肉辣全集目录,一个人在线观看免费的视频完整版,最近日本mv字幕免费观看视频

首頁 > 文章中心 > 對獸醫學的認識

對獸醫學的認識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對獸醫學的認識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對獸醫學的認識

對獸醫學的認識范文第1篇

1病名淵源

手足口病是現在新發現的出疹性傳染病,祖國醫學文獻中無此病名,根據流行病學資料及臨床特征,當屬中醫濕溫病,皰疹,時疫等范疇。如《諸病源候論?疫癘病諸侯?疫癘瘡侯》曰:“熱毒盛,則生皰疹,瘡周匝遍身,將如火瘡,色赤頭白者毒輕,色黑紫瘀者病重。亦名豌豆瘡?!瓣U述了皰瘡從形態上分為輕重兩種?!稖責峤浘?卷四》說:”暑濕熱疫諸疾,皆能外發癰瘡“又”既受濕感暑也,即為濕溫?!啊度f氏家傳痘疹心法?順逆》則進一步指出:“膿皰、疹、水痘的發病各有時令,病情輕重不一,以水皰相對最輕,如夫四毒之發,各有其時,膿皰最酷,疹次之,水皰又次之。”《小兒藥證直訣?瘡疹侯》說:“其瘡出有五名:肝為水皰,以淚出如水,其色青??;肺為膿皰,如涕稠濁,色白而大;心為斑,主心血,色赤而小,次于水皰;脾為疹,小次斑瘡,其主裹血,故赤色黃淺也。“提出皰疹有多種,因病變臟腑不同而有異。由此可見,可將本病歸屬為瘡疹、皰疹、濕溫等范疇。

2病因病機討論

早在《諸病源候論?小兒雜病諸侯?頭面身體諸瘡侯》對瘡疹、濕溫等病因病機就有了描述,“臟腑熱甚,熱氣沖發皮膚,而外有風濕折之,與氣血相搏則生瘡?!罢J為臟腑熱盛與風濕相搏而成瘡?!镀嫘Я挤?論熱毒所起之由》:”熱毒伏于臟腑,則蒸于肌膚而成瘡疹,非熱毒則不能出,或感四時非節之氣,或感外寒,相搏于榮衛,邪氣盛則寒……,其熱至極,動臟腑之熱而瘡疹也?!罢J為瘡疹是由內外合邪所至?!兜は姆?痘瘡九十五》說:”小兒瘡疹……如發之時,有因傷風寒而得者,有因時氣傳染而得者,有因傷食嘔吐而得者,有因跌撲驚恐蓄血而得者。“概括了小兒瘡疹的四種病因?!稖責嵴?二十八》說:”春夏之間,濕病俱發疹為甚?!疤岢霭l疹性疾病與外感濕邪有關?!痘钣仔聲?明本論?瘡疹二十六》”疹毒乃天行氣運變遷使然,亦隨天地乖戾之氣而受病,故曰時氣。“此論述更加明確了時邪疫毒與皰疹性疾病發病的聯系。

現代中醫研究認為,引起小兒手足口病的原因,主要包括外因和內因兩個方面,外因責于感受手足口病時邪,內因責之于小兒臟腑嬌嫩,衛外功能不足。時邪疫毒由口鼻或皮毛而入,蘊郁肺脾,肺失通條,脾失健運,水濕內停,與毒邪相搏,外透肌膚,上熏口咽,故出現手足、肌膚、口腔黏膜皰疹。

本病的病變部位主要在肺脾二經,主要病機為濕熱毒盛,病變過程中常發生邪陷心肝、邪毒犯心的演變。

邪犯肺脾 肺主通調為水上之源,脾司運化,主四肢肌肉,為水谷之海,開竅于口。邪毒由口鼻而入,內犯脾肺,肺失宣肅,衛陽被遏,脾失健運,胃失和降,則發熱、咳嗽、嘔吐、泄瀉等。邪毒蘊郁不解,水液輸化障礙,則停滯為濕,邪毒與濕相搏,上蒸口咽,外泄肌膚,則手足肌膚,口腔可見皰疹。

濕熱毒盛 邪毒熾盛,內燔氣營,津液耗傷,心神被擾則壯熱口渴,煩躁便結。邪毒外蒸肌膚,上熏口咽及四肢墩布皰疹稠密,色澤紫黯,皰漿混濁。

邪毒犯心 邪毒留滯不解,內舍于心,或邪毒灼傷營陰,則心脈瘀阻,氣血運行不暢,故可致心胸痹痛,唇甲青紫。若心神被擾,神不安舍,則煩躁不安,心悸怔忡,若心陽損傷,心陽暴脫,則唇紫脈微,危及生命。

對獸醫學的認識范文第2篇

1 預防獸醫學專業研究生研究方向的把握

預防獸醫學研究生由于對本學科研究領域的基礎理論和技術研究及應用認識不充分,他們的研究很大一部分重復國內外最新研究,表現為對國內國際最新研究進展的跟蹤性研究很多,①因此預防獸醫學研究生研究內容過分集中和單一,很難有創新和突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項目管理專家們指出:今后預防獸醫學研究選題應把預防獸醫領域經典的病毒學、細菌學、免疫學和病理學等基礎理論同動物實驗技術和現代分子生物學技術結合,才能進一步擴展該領域研究的廣度和深度,才能最終把病原落實到易感宿主動物,把病原和構成病的易感宿主動物體結合起來,這樣才能闡明病原的致病機理,在弄清病原致病機理的基礎上,才能研究和開發有效的防制產品,制定恰當的防制措施,減少動物傳染病所帶來的損失。

預防獸醫學研究選題還應立足于當前我國畜牧生產的需求,在今后一段時期內,重視研究畜(禽)群中宿主動物的易感性、病原對不同易感宿主的感染規律,研究病原生態學,闡明病原與宿主的相互作用機制,不同病原在畜(禽)群中的共同存在以及不同病原間的相互作用,在這些相互作用的過程中,病原的變異及重組等對其毒力和致病性的影響等,②這樣不僅能把新技術更好地加以運用,同時也能解決我國畜牧生產中亟待解決的預防獸醫學問題。預防獸醫學研究生導師和研究生應結合國家科技管理政策導向和我國畜牧業生產的實際需求,在研究大方向確定的前提下,合理定位細致的研究方向,開展創新性研究。

2 現代分子生物學技術應作為預防獸醫學研究生重要的專業基礎課

自20世紀以來,生命科學領域的每一點進步都離不開分子生物學理論和技術的進步,分子生物學在預防獸醫學的病原學、免疫學和疫病預防與控制學研究等方面都也起著重要的作用。預防獸醫學分子生物學形成和發展以及與預防獸醫學其它學科如微生物學和免疫學等的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過程,在整個分子生物學的發展歷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預防獸醫學分子生物學技術是分子生物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形成和發展對其它學科特別是分子生物學本身也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同時分子生物學的快速發展,為預防獸醫學在分子水平闡明疾病病原的生物特征、發病規律、致病機理以及采取有效手段進行預防和控制疾病提供了理論和方法。③因此,作為預防獸醫學的研究生,廣泛學習分子生物學理論與技術,對提高其研究水平和拓寬其研究領域具有重要作用。在預防獸醫學研究生課程設置中,應開設分子生物學理論與技術作為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同時應將其與其他課程密切聯系起來。

3 教師在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過程中起著主導作用

培養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教師,不單單是研究生的導師,它還包括了不直接承擔指導研究生研究任務只從事研究生課程教學的教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高離不開教學和指導,教師培養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責任,國內外研究生教育的共同做法是導師作為主導指導研究生在其他教師的課堂或實踐教學下,完成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的學習,在導師指導下獨立選題或完成導師承擔的課題,不管是獨立自主選題還是完成導師的研究課題,都需要研究生以課題為載體,完成課題的理論或實驗研究,發表相應的研究論文。

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養和提高,雖然是一個非常復雜而且漫長的過程,但在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的指導和培養下,以研究生本人在長期學習和訓練中掌握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為基礎,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完全可以獲得和不斷提高的。從總體上講,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但還存在諸多問題,如課程教學令人堪憂、導師指導不盡人意、學生素質下降和學位論文質量控制不嚴等,嚴重影響了教師培養研究生科研能力。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國家教育資源的緊缺、教育政策和社會經濟發展不平衡等的不利影響,研究生教育從精品化向大眾化方向發展,學生素質難免良莠不齊,再加上學校對教師和研究生的管理的松懈,教師和研究生都沒有充分重視自己的職責,教師沒有嚴把教學質量關和研究生論文質量,學生停留于應付論文,甚至出現大量的論文抄襲現象等,同時研究生和教師的自身素質亟待提高。與國內教師比較,國外教師在培養研究生科研能力方面的做法值得提倡,他們在研究生生源上嚴格把關,研究生入學后,在課程教學和導師指導上充分發揮培養研究生科研能力的作用,并通過不斷探索和完善導師指導方式,促進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養。④在預防獸醫學研究生培養的過程中,要培養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獸醫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要不斷加強對預防獸醫學研究生動手能力和接觸生產實踐環節的培養,在實踐中積累大量的一手研究材料,從實踐中來,再回到實踐中去。

4 實驗室是預防獸醫學專業研究生培養必要的硬件支撐

隨著規?;B殖的發展,疫病的群防群治越來越重要,特別是對經濟動物來說,預防獸醫學對經濟動物養殖業的發展更是起著保駕護航的作用。獸醫學實驗室特別是預防獸醫學實驗室是動物疫病防控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農業院校培養獸醫人才的重要基地,同時也是從事獸醫科學研究和培養研究人才的基礎。⑤加強預防獸醫學實驗室建設和管理是實現“預防為主”動物疫病防控方針的基礎。預防獸醫學實驗室應合理規劃布局,將實驗室分為不同的功能區域,比如準備室、病毒室、細菌室、血清學實驗室、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細胞培養室以及學生教室等功能間。只有實驗室功能分區恰當,合理布局,按標準配置實驗儀器,這樣才能為預防獸醫學專業研究生培養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持。

綜述所述,通過對預防獸醫學專業研究方向、課程設置中分子生物學技術在預防獸醫學研究中的作用、教師在培養研究生中的作用和預防獸醫學實驗室建設等軟、硬件方面進行的分析,闡明了這些因素對預防獸醫學專業研究生培養的影響和其重要作用,為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動手能力和適應能力的專業型預防獸醫研究人才提出如下建議:準確把握預防獸醫學研究生培養方向,并為研究生研究課題的完成提供良好的實驗條件,導師作為主導,充分發揮其在培養研究生過程中的指導和引領作用。這樣才能不斷提高預防獸醫學研究生的培養質量。

注釋

①②陳越,于振良,杜生明.預防獸醫學資助格局及未來研究方向的探討[J].中國基礎科學:58-61.

③ 景志忠,才學鵬,陳娟.預防獸醫學分子生物學技術發展概況[J].動物醫學進展,2002.23(4):10-13.

對獸醫學的認識范文第3篇

關鍵詞:科研;中獸醫學;高校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4107(2017)04-0011-03

作為高校的兩大基本職能――教學與科研,對于高校教師和學生來講并不陌生。教學,即普通教育和專業訓練的職能;科研,即發現新知識的職能。眾所周知,在大學里,教學和科研活動關系密切,兩者相伴相生。有關教學與科研關系的研究一直是高等教育理論界專家及學者探討的熱點問題,也是國內外高等教育研究中的一個重要領域。但是,由于科研可以給大學帶來名譽和聲望,增強知名度和影響力,且具有易量化、評價和比較的特點,因此大學發展至今,出現了重科研、輕教學的情況。這種情況也是很多國家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我國也不例外[1]。目前,雖然上至教育部的文件,下至各個高校的政策,無不認為“教學是高校的中心工作”,但是,在高校的辦學實踐中“科研中心化、教學邊緣化”,“重科研、輕教學”的現象卻比比皆是。

19 世紀初,德國柏林大學的創立者洪堡明確指出,大學要通過科研進行教學,教學與科研是相統一的。從總體上看,教學是培養大量基礎人才的重要途徑,而科研則是促進高層次人才成長的搖籃,大學綜合實力的高低不僅體現在科研成果上,而且體現在本科教學中,教學與科研兩者互相促進,互相聯系[2]。在中國,科研是教育發展的基礎和內在動力。國務院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明確要求:“牢固確立人才培養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提升科學研究水平。充分發揮高校在國家創新體系中的重要作用,促進科研與教學的互動、與創新人才培養相結合?!敝袊茖W院院士錢偉長也曾說過:大學必須拆除教學與科研之間的高墻。教學沒有科研做底蘊,就是一種沒有觀點的教育,沒有靈魂的教育[3]。

作為高等院校的專職教師,教學與科研是他們必須面對的雙重任務。學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學,而圍繞教學做科研也是專任教師的一項重要工作[4]。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為例,對于主講“中獸醫學”課程的教師來說,學校的定位即為教學科研型崗位。因此,如何正確處理教學與科研的關系,是擺在每一位中獸醫教師面前的共同問題。如何通過將科研成果融入教學,更好地為教學服務,對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有著重要的理論意義與實踐價值?,F將本人一些如何通過加強科研促進“中獸醫學”教學的心得體會,在此與同行進行交流。

一、科研有助于豐富教學內容

以教學為中心,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是各高校永恒不變的主題。在本科教學中,中獸醫課程都是按照教材授課。由于中獸醫具有較強的思辨性,內容抽象、枯燥,加之文字深奧,如果用傳統教學方法來進行授課,學生在理解時有一定的困難。而在課程的講授中,教師把一些先進的科研成果引進課堂則會極大地豐富教學內容,例如:在講外邪致病中的疫癘時,動物中的具有強烈傳染性的病毒性疾病都屬于疫癘的范圍,教師可以結合中藥在治療病毒性疾病中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為學生進行講解;另外,在講解七情致病方面,可以結合科學研究結果,情志的異常變化可以導致體液的異常分泌、神經的異常活動,免疫功能的低下和內分泌的紊亂,進而科學地揭開了情志致病的理論,并引導學生自發查閱相關資料來加深對這一內容的理解,這樣就會充實教學內容,拓寬學生視野。

此外,中獸醫學的發展還處于相對落后階段,目前在中國的獸醫領域中一直處于從屬地位,究其原因,在于中獸醫學沒有及時地吸收、引進和創新科研成果來充實和發展自己。從歷史上看,中獸醫學的形成和發展,從古代到近代,一直都在吸收和消化當代最新的研究成果,從而成為具有現代科學特征和民族特色的中獸醫科學。而中獸醫要想在21世紀再創輝煌,一定要借鑒當今多學科的新技術和新成果,并且能夠從中吸收精華,從而發展和充實自己。因此,中獸醫教師只有通過一系列的科研活動,站在學科的前沿,不斷吸收新知識、創造新成果,并把這些新知識和新成果充實到中獸醫教材中去,才能使教學內容具有創新性和超前性。例如,在講中藥時,可以用現代藥理知識解釋中藥中發揮作用的有效成分,并在此基礎上,結合最新科研成果,證明某一個化學成分是如何進入機體內,與哪些受體相結合,如何激活信號傳導通路,使機體做出如何應答的。這樣,才能使得課堂教學內容更加充實,更加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并且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更加生動。相反,如果中獸醫教師缺乏科研背景,只顧埋頭翻教材、備講義,上課就容易出現照本宣科的現象,從而淪為呆板知識傳授的教書匠,難以提高教學質量。

二、科研有助于優化教學方法

教師在課堂上講授的理論知識是培養學生從理論上掌握科學知識的重要環節。然而,教學是雙向活動的過程,大學教學不僅要致力于傳授現代科學理論知識,而且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獨立探索科學知識的能力。若是僅僅講授課本上的有限的知識,難免造成對學生思路的限制,從而不利于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科學研究重視思考和獨立解決問題,這些對本科生來講都是十分欠缺的,這就客觀地要求教師要積極主動地從事科研,并且使科研與教學相結合,把學科發展的新技術以及自己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引入到傳統的教學中去,從而使學生對課堂知識易于理解和掌握,并能夠有效地激勵學生獨立地去獲取和探索知識[5]。比如,在指導學生“槐米中蘆丁的提取”實驗時,可以采用科研中常用的幾種黃酮類化合物提取方法,對槐米中的蘆丁進行提取,并與課本上的方法進行比較,討論不同方法的優缺點,并引導學生查閱蘆丁藥理作用的相關資料;在講脈象時,可將抽象、深奧的理論知識,結合現代科研成果證明的不同的脈象具有不同的形態,并利用多媒體技術制成動態圖像,來表達脈搏的變化;通過以上方法,將抽象、深奧的基礎理論變得直觀、形象、易懂,并且能夠很好地改善課堂中枯燥無味的學習氛圍,充分地調動學生的思維想象力。在講臟腑辨證時,改變全部由教師講授的慣例,而是拿出一部分病例,讓學生討論,然后自己進行辨證,而教師在旁邊進行指導,并且將近年來在此方面的研究成果貫穿在授課之中,這樣不僅能夠避免在課堂上出現死氣沉沉的現象,而且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三、科研有助于提高師資水平

國內外實踐經驗證明,一所大學如果沒有高水平的科學研究,就不可能建立起一支高質量的師資隊伍,同樣,沒有高水平的師資隊伍也不可能有高質量的科研成果和教學水平。科學研究作為一種整體性的思維活動,能夠有效地提高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這些能力的提高,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6]。教師通過科研,可以了解本學科的國內外學術動態與最新成果,了解本學科整體的發展方向和最新趨勢,了解本學科當前的研究熱點,并且能準確地認識到自己所講授課程在整個學科中的地位,能準確地掌握社會對培養人才的要求。此外,通過科研,教師能夠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充實和豐富教學內容,更新教學方法,把科研中獲得的新知識和新成果及時地體現在教學中。例如,筆者通過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藿蜂酮免疫增強劑(EPI)脂質體調控Kupffer細胞活化作用及機制研究”和博士后科學基金“麥冬多糖脂質體調節Kupffer細胞活化及分子機制研究”等項目的研究,在科研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在課堂上則把科研經驗和科研中取得的研究成果穿插在教學中,從而可以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并提高課程質量。另外,當代教學水平高,知名度高的中獸醫教師,無一不具有很深的學術造詣,并在獸醫界取得豐碩的科研成果。因此,科研是提高師資水平的重要途徑,有了科研之源,在教學上就能使所講授的課程更加生動,內容會更加豐富、翔實,會更加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相互結合,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

四、科研有助于提高本科生的培養質量

教師進行科研活動,不僅能夠用最新的研究成果豐富和充實課程內容,而且也能夠將科研過程中的嚴謹求實、創新存疑的科學精神帶入課程教學,使學生耳濡目染,從而逐漸養成具有科學精神的學習風氣。此外,科研也是一種參與性活動,通過組織和引導學生參與教師承擔的各類課題,一方面為學生完成自己的畢業論文提供了很好的選題,并提高了學生的科研和實踐能力;另一方面,通過參加課題研究,為提高學生之間的團隊協作精神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為其今后走向社會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獸醫課題組為例,對于不考研、畢業后想直接工作的學生,我們將橫向課題中的一部分作為其畢業論文,學生在指導教師的帶領下,參與科研項目。由于橫向課題均是與實際應用密切相關,且大部分是受企業委托而進行的研究,因此,學生在參與科研的過程中,能夠熟練掌握企業生產過程中所需要的技術,從而將書本上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生產相結

合,提高了學生的培養質量,也使學生在就業時增加了籌碼。而對于想讀研,想進一步深造的學生,我們會將縱向課題中的一部分作為其畢業論文,由于縱向課題大多數是以基礎研究為主,學生在參與科研的過程中,能夠與自己以后的碩士研究方向相結合,進行一定的預研工作。此外,還能夠從中熟悉科研活動的過程和規律,培B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和一定的科研能力,為他們以后從事更加深入的科研奠定一定的基礎。

五、科研有助于推動學科建設

科研與學科建設是高等院校培養人才和創造成果的第一線,兩者相輔相成,密切聯系[7]??蒲惺菍W科建設的載體,沒有一定的科研項目作為依托,學科建設便成為無水之源、無本之木??蒲惺桥囵B人才、梯隊建設和取得高水平創新成果的基礎和保障??蒲谐晒麆t是高校學科建設和發展的強勁翅膀和動力,是高校實現整體目標的重要保障,學科水平和知名度通過高水平的科研成果體現出來。學科建設是高校發展的基礎,是高校建設的根本和核心,是高校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離開了學科建設,科研就缺失了基礎與平臺,其發展則變為海市蜃樓,此外,科學問題的提出與凝練、科學研究的方向與特色,均來源于學科的建設,并直接影響著學校的科研水平與整體的發展情況[8]。

在20世紀90年代,中獸醫學的發展還處于相對落后階段,各農業院校一般只有1―2名中獸醫教師,有的甚至沒有專門的教師,上“中獸醫學”課時,由其他學科教師代替,或是直接取消了該門課程。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中獸醫科研水平太差。那時的中獸醫科研經費在獸醫領域基本排在末尾。近年來,隨著國家的大力扶持,中獸醫取得了長足發展。目前,中獸醫獲得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數量和經費總數在獸醫領域也位于中等偏上水平,此外在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農業行業專項等科研項目中也有中獸醫領域的專家主持和參與。中獸醫人員每年能在多種SCI期刊上發表高水平的研究論文,這既促進了中獸醫在國內外的交流,也提高了中獸醫的知名度??蒲械陌l展,促進了中獸醫學科的發展,使得國內外對中獸醫由排斥、否定逐漸變為認可和肯定。例如,中國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河北農業大學等高校都舉辦過不同規模的國際獸醫針灸培訓班,而且至今仍在繼續。因此,科研推動了中獸醫學科的建設和發展。

六、科研可以改善教學條件

教師所研究的問題,一般是在自然科學領域未解決的難題或是對原有技術和理論做進一步改進和完善的問題。在大部分情況下,需要使用先進的儀器設備和試劑,從而需要加強實驗室的建設。因此,科學研究的過程同時也是建設實驗室和改善實驗技術條件的過程。隨著科研項目的增多以及科研經費的增加,購置的先進儀器設備等不僅可用于科研本身,在滿足科研需求的條件下,還可以應用于教學,補充和改善教學條件。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為例,教育部和學校每年都會下撥給學院一定的科研經費用于實驗室建設,目前學院有激光共聚焦顯微鏡、熒光顯微鏡、流式細胞儀、高效液相色譜儀等一大批先進的科研儀器,這些設備向全院師生開放。此外,學校還建有大型儀器設備共享平臺,這些均為學生的實踐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既豐富了實踐教學,又增強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因此,科研在補充和改善教學條件方面發揮了較大作用。此外,在為教學提供良好條件的同時,教師在長期的科研過程中所總結積累的各種技術手段和科研方法,不僅可以直接傳授給學生,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還可以應用于設計和改進教學實驗設備,從而使實踐教學操作簡單、節省資源且效果明顯。

總之,科研與教學是高校兩大重要的基本功能與任務,兩者之間的關系是教學帶動科研,科研促進教學,兩者缺一不可。而在科研促進中獸醫教學方面的工作許多高校還處于起步發展階段或是發展較為緩慢,目前仍然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因此,我們只有辯證地處理好兩者之間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關系,才能既促進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又能緊抓科研,培養出高素質的社會需要的合格人才,共同促進中獸醫的快速、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屈曉軍.淺談科研如何促進高職高專數學教學[J].科技

信息,2009,(17).

[2]彭培英,崔海亭,韋玉堂.以科研促教學,提高本科教學

質量[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9,(8).

[3]胡澍,席守民,馬靈筠等.以科研促教學探索基礎與創新

相結合的教學模式[J].西北醫學教育,2013,(4).

[4]楊揚,楊月.以教學為基礎 以科研促教學,提高教學水

平[J].大眾科技,2010,(3).

[5]張連舉.論公安院??蒲信c教學關系之協調[J].廣州市

公安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4).

[6]喻小紅,陳向陽.探討高校教學與科研的良性互動[J].

長沙鐵道學院學報,2007,(1).

[7]梁桂娥,劉德懷.民族院??蒲信c學科建設互動的共生

范式選擇[J].科技管理研究,2012,(23).

對獸醫學的認識范文第4篇

關鍵詞 獸醫臨床診斷學;師生關系;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4)04-0320-02

獸醫臨床診斷學是動物醫學專業的重要課程之一,具有實踐性強,與生產實踐聯系密切等特點。作為一門基礎課向專業課過渡的橋梁課程,獸醫臨床診斷學重點為獸醫內科學、獸醫外科學、獸醫產科學和獸醫傳染病學等臨床課程提供診斷疾病的方法和基本理論。把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范疇引入獸醫臨床診斷學教學過程中,不僅有助于改善獸醫臨床診斷學理論教學和生產實踐各執一方的客觀現狀,而且對充分挖掘獸醫臨床診斷學的課程優勢,科學定位獸醫臨床診斷學在動物醫學專業中的角色地位,充分發揮獸醫臨床診斷學的橋梁作用,對提高學生的臨床診斷技能、培養高質量學科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1 獸醫臨床診斷學的概況和特點

1.1 獸醫臨床診斷學教學的指導思想

獸醫臨床診斷學是研究診斷動物疾病的方法和理論的學科,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主要運用獸醫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借助現代影像技術和生物技術對動物疾病進行診斷的一門學科。由于在學習獸醫臨床診斷學課程時,學生還沒接觸其他臨床課程,只能運用已學的獸醫病理學和動物生理學的基礎知識對臨床上的疾病做出一定的解釋。因此,指導學生如何接觸動物,掌握各種動物的保定方法,運用臨床檢查的有效方法和熟練技術檢查患病動物,獲得對診斷有價值的資料,進而了解這些臨床表現的病理生理學基礎,是學習該課程的主要目的[1]。同時,通過獸醫臨床診斷學的學習,還要培養學生掌握常見實驗室診斷和特殊檢查技術,為疾病的臨床診斷做出客觀評價。

1.2 獸醫臨床診斷學的教學內容

獸醫臨床診斷學的主要內容包括方法學、癥狀學和建立診斷的方法論3個部分。方法學部分是指為了獲取臨床診斷的癥狀和資料,獸醫在臨床實踐中采取的檢查方法。研究這些診斷方法的理論、操作、適應癥及注意事項的科學稱為方法學。癥狀學是指根據不同病癥的發病癥狀及臨床表現對疾病進行識別,并對其發病機制進行研究,從而進行確診和治療。在實際的診斷過程中,往往從發病癥狀入手對疾病進行診斷。在問診過程中,要仔細詢問和觀察癥狀,做出準確判斷。在根據癥狀進行判斷的過程中,要注意同一種疾病可能由于個體差異、環境影響表現出不同的癥狀,也有可能不同疾病表現出相同的癥狀。因此,癥狀只是確診和治療的依據,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綜合分析才能做到準確診斷。

1.3 獸醫臨床診斷學的教學目標和評價

動物醫學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備動物醫學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獸醫業務部門、動物生產單位及相關部門從事動物疫病診療、防疫檢疫、教學、科學研究等方面工作,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獸醫臨床診斷學作為動物醫學專業的一門重要課程,不但要讓學生很好地掌握診斷學理論知識和臨床技能,還要使學生個人的綜合素質得到良好的培養和提高,為從事動物疾病防治工作創造先決的和必要的條件。

通過獸醫臨床診斷學的學習,動物醫學專業的學生應掌握獸醫臨床獸醫學的基本理論,掌握動物疾病致病因素、疾病發生發展和轉化的規律及畜禽疾病的預防、診斷和治療的基本知識。具備扎實的病因分析、疾病防治對策的制定與實施技能及實驗室檢驗、常規與特殊診斷、藥物的正確使用與開發、動物檢疫、獸醫衛檢等技能。

2 獸醫臨床診斷學教學中師生關系的定位

2.1 功能性關系

功能性關系指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建立在滿足某種外在的個體或社會的功能性目的。教師的責任和目的是作為社會代表,將人類積累的知識和技能傳授給學生[2]。學生則作為個體,將學習知識和掌握技能作為自己的根本目的。在教與學的責任束縛下,教師和學生本身的個性和自我被隱藏在社會角色之下,使彼此之間失去了本源性的真誠和信任,因此,彼此不能將對方作為完整意義上的“人”來對待,尤其是當教師被名師、專家和學者等各種光環照耀時,學生與教師的溝通和交流則受到了限制。

當前獸醫臨床診斷學教學中出現的突出問題是,絕大部分學生對此課程很感興趣,并抱有很高的期望,都希望通過該課程的學習,使自己成為一名真正的獸醫。而他們中絕大部分人卻沒有意識到臨床獸醫學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反復實踐和不斷總結,才有可能成為一名合格的獸醫。這些對獸醫臨床診斷學課程抱有很高期望的學生,當在學習過程中達不到預定的期望值時,很容易產生失望甚至抵觸情緒。也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怕臟怕累,不喜歡生產實踐,對獸醫臨床診斷課表現出了“厭學”情緒,導致教學效果下降。這部分學生在課堂上主要表現為當教師在講課時,自己卻在下面看英語、計算機或其他專業課本,甚至是發短信和玩手機[3]。解決此類問題,提高獸醫臨床診斷學的教學質量、改善教學效果最終要落實到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溝通,解決學生遇到的問題。

2.2 雙重主體關系

傳統獸醫臨床診斷學教學只關注知識和技能的教授。教師是知識和技能的源泉,是教學的主體,而學生則成為盛裝知識的容器,是教學的客體,而不是具體的、有個性的生命主體。因此,教師更多的將注意力集中于臨床基礎知識和實踐技能的傳授,而忽略了學生作為獸醫在學習過程中的內心感受。尤其是當授課教師受傳統“師徒”模式的影響后,學生往往被置于客體的角色,在這種情況下師生關系就變為絕對的主體和客體的關系。而現代教育價值觀認為,教育不僅僅為學生提供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在于使一個人在德、智、體,以及情感和倫理等各個方面全面發展,使學生成為一個真正的人、完善的人[4]。師生之間首要的不是作為角色扮演的“教師”與“學生”的關系,而是作為有個人情感的教師與有個性的學生間的關系,這就要求師生關系實現由功能性關系向雙重主體關系轉變。在這一關系下,教師和學生之間進行的是一種真誠的交流和積極的對話,教學的過程并不是為了教而授,為學而受,交流本身才是目的。

2.3 和諧師生關系

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問題是教學中的一個最基本的問題,為了順利開展教學工作,首先要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在主客體向雙重主體轉變過程中,獸醫臨床診斷學教學要改變以往師生之間的關系,打破舊有觀念的束縛,從師生互相尊重,良好溝通的觀點出發,構建一種能夠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培養其創新能力、提高實踐能力的平等、互敬、和諧的師生關系。在這種和諧的師生關系下,教師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角色,學生也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者、服從者,師生處于真正平等的地位。這樣的和諧師生關系的建立,將逐漸擺脫傳統獸醫臨床診斷學教學中單純知識傳遞模式的束縛,可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極大的提高獸醫臨床診斷學教學效果。

3 在獸醫臨床診斷學教學過程中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途徑

3.1 用“愛”構建雙重主體性和諧師生關系

教師應該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著名的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獸醫臨床診斷學教學過程中倡導的新型的師生關系的建立也必須以愛為前提。在教育活動中要充分體現師生雙重主體性特征,以獸醫臨床診斷學教學內容為載體,以學生和教師為主體,以學生的健康成長為中心,構建平等、民主、開放、合作的和諧師生關系。這種用愛構建的新型師生關系,是師生之間在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平等互愛的雙重主體關系[5-6]。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彼此接納,彼此溝通,相互激勵,共同提高。在這種模式下學生從教師那兒感受到的是中肯的提醒、熱情的鼓勵和有效的點撥。學生喜歡老師,樂于向教師傾訴自己學習甚至是生活上的喜與憂,親其師信其道。融洽的師生關系,孕育著巨大的教育親和力[7]。實踐證明,熱愛學生的教師必將獲得學生的熱愛,學生熱愛一位教師,連帶著也熱愛這位教師所教的課程。學生對教師的情感,遷移到學習上,可以產生巨大的學習動機,在這種和諧新型的師生關系模式下,教師看到的將是學生高漲的學習熱情。

3.2 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時間加強師生交流

在當前信息對稱化的整體教育環境下,教師和學生擁有均等的學習機會,都可以隨時隨地獲得大量所需的信息,在高度發達的信息化時代,獸醫臨床診斷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和諧師生關系構建更需要創設有利于學習的情境,才能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任課教師要充分利用有限課堂和課間時間,加強與學生溝通[8]。因為真誠的溝通與交流是創建和諧師生關系的有效途徑。通過中學教育,大學生已初步建立起了個體化的認識體系框架,他們已具有獨立的思考能力,其批判性和選擇性已有較大的發展。大學生與教師的溝通不只是一種單純的交流過程,更是一種思想碰撞的過程。只有在平等、自由的師生雙重主體模式下,師生之間的交流才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火花,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學習氣氛。教室作為教學活動的主要場所,會直接影響到各種教學活動的效果。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建構和諧互動的教學情境,對教學活動有著極大的影響作用。課堂教學活動中師生之間全方位的交流,可創建和諧的教學氛圍[9-10]。

3.3 在實踐教學中構建和諧的互動模式

古有云:“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苯處熀蛯W生在教學的過程中,互相交流,互相學習,共同探討科學規律。教師要虛心從學生身上學習其優點,及時對學生的要求進行調查和分析,不斷增加自己的知識,滿足學生的要求,提高自身的能力。

獸醫臨床診斷學的實踐教學,除了要求教師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和技能運用到生產實踐中,還要促進師生雙方在教與學的實踐中鍛煉和提高。在獸醫臨床診斷學實踐教學過程中,病例教學是寶貴的教學資源,選擇適當的教學內容和與之相適應的典型病例,以病例為中心開展互動的教學活動,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總之,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提高獸醫臨床診斷學的教學效果,是促進動物醫學專業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和諧師生關系不但能影響該課程的教學效果,而且能幫助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建立和諧的同事關系。從事動物醫學教育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應重視塑造新時期和諧的師生關系,培養杰出的獸醫科技人才。

4 參考文獻

[1] 段發敏.芻議新時期下構建和諧師生關系中信任效能的發揮[J].改革與開放,2012(16):168-169.

[2] 高飛.“我和你”――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S2):234-235.

[3] 王麗麗.新時期構建高職院校和諧師生關系的思考[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下,2012(6):60-61.

[4] 梁占學,王俊東,李宏全,等.病例教學法在《獸醫臨床診斷學》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農業科技,2009(14):335-338.

[5] 胡永靈,曾元根.素質教育觀念下獸醫臨床診斷學課程教學的創新與應用[J].高等農業教育,2011(7):44-46.

[6] 李紅春,王大雙.構建民主和諧師生關系的途徑[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2(2):75-76.

[7] 孫東波,武瑞.《獸醫臨床診斷學》課程改革的幾點思考[J].畜牧與飼料科學,2009,30(5):149-150

[8] 崔一,孫東波,武瑞,等.《獸醫臨床診斷學》課程教學中《獸醫藥理學》內容的引入與建議[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2,33(9):39-40.

對獸醫學的認識范文第5篇

關鍵詞獸醫工作;公共衛生;疫病防控;食品監管

近年來,非典、瘋牛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等新的人畜共患病不斷出現,而狂犬病、結核病、血吸蟲病等人畜共患“舊病”又卷土重來,使人們不禁思考人畜共患病問題的嚴重性;并且蘇丹紅事件、瘦肉精中毒等食品安全事件頻發,使動物源性食品安全問題成為消費者高度關注的焦點。在目前的嚴峻形勢下,必須重新認識、重視并充分發揮獸醫工作在人畜共患病和動物源性食品安全方面的重要防線作用。

獸醫工作是以獸醫學的知識和資源直接為人類健康服務的,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內容:一是保障動物的健康。涉及肉用、伴侶動物和野生動物的疾病控制與預防。二是保障動物源性食品安全。通過檢疫檢驗及畜牧業生產投入品的監管,控制畜產品中的獸藥殘留和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污染,避免通過食物鏈影響人類身心健康。三是保障人類健康。一方面通過加強對動物中人畜共患病的監測與控制,防止其向人類傳播如禽流感、狂犬病、瘋牛病等;另一方面通過規范抗生素在動物中的合理使用,避免人畜共用同一種抗生素,以降低致病菌耐藥性增加的機率和對人類疾病治療效果的影響??梢?,獸醫不僅是動物的健康衛士,也是人類的健康衛士。2006年12月24日農業部部長孫政才在全國農業工作會議畜牧獸醫專業會議上強調指出:做好獸醫工作,事關畜牧業健康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事關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事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社會穩定,要把維護人的健康擺在獸醫工作的首位。

動物中的疫病控制不好,也就不可能控制住人的疫病。我國軍事醫學科學院軍事獸醫研究所專家夏咸柱撰文指出:目前,現代醫學所認識的1 145種人類傳染性疾病中,有62%的疾病來源于動物。動物源性疫病作為一個十分重要的人類公共健康問題,日益受到世界各國的普遍關注和重視。早在1918年,由禽流感病毒變異株引發的西班牙流感在歐洲大流行,造成了2 000~3 000萬人死亡。1999年初,源自馬來西亞狐蝠的尼帕病毒病暴發,導致成千上萬頭生豬死亡,并造成200多人死亡。2001~2003年,“非典”肆虐我國和世界31個國家和地區,合計8 300余人被感染,791人不幸喪生。2004年亞洲暴發高致病性禽流感,越南、泰國等國家有147人感染,78人死亡,死亡率在50%以上。2005年7月,我國四川省局部地區暴發豬鏈球菌疫情,死亡生豬647頭,并出現130多例人感染病例,其中38人死亡。另據衛生部門公布,近幾年狂犬病、結核病等疫情發生率居高不下,并造成人員死亡,狂犬病造成死亡人數高居傳染性疫病死亡人數之首。由此不難看出,動物疫病對人類的健康和生命威脅越來越大,而且造成了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要控制人畜共患病在人間的流行和傳播,必須強化獸醫工作從控制人畜共患病在動物間的流行傳播入手。

另外,動物源性食品安全監管也日益迫切。在食品中毒事件中,除了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外,養殖業的源頭污染也日益威脅著食品安全。其中,獸藥和添加劑中一些禁用化學物質對食品源頭的污染是主要問題,表現為經營者違法使用抗生素、激素等。例如2006年鴨蛋中致癌物蘇丹紅現身,上海數百人“瘦肉精”中毒,美食多寶魚被檢測出含違禁藥物。動物性食品生產、加工、儲存、流通、消費等各個環節,即從農場到餐桌這一全過程中,病原微生物或致病因子、獸藥殘留或違禁藥物等對人類健康的影響,已成為食品安全的首要問題。當人們坐在豐富的餐桌前,經常問“哪些東西可吃?”這就要求必須加強和重視獸醫工作,強化從“農場到餐桌”的全程監管。

獸醫工作是公共衛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持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推進獸醫管理體制改革,是國務院作出的一項重要決策,是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完善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的重要步驟,是促進我國獸醫工作全面發展、提高動物衛生及動物產品安全水平的一項重要舉措。《關于推進獸醫管理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要建立健全獸醫行政管理、執法監督和技術支持三類工作機構,加強基層動物防疫體系建設,推行官方獸醫制度和執業獸醫制度。要對現有的各類獸醫行政執法監督機構、職能進行整合,在省、市、縣三級分別組建動物衛生監督機構,負責動物防疫、檢疫與動物產品安全監管等行政執法工作。

參考文獻

[1] 馬志永,丁鏟.我國獸醫公共衛生的現狀[J].獸醫導刊,2007(5):4-6.

[2] 柳敬華.關注“人畜共患病”[J].中國動物檢疫,2005(8):41.

[3] 童山,余華,張爽.對人畜共患病的發生、分類、危害及防治的探討[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06(11):4-5.

[4] 汲貴菊.預防與控制人畜共患病 促進畜牧業健康發展[J].畜禽業,2007 (3):38-39.

[5] 翟春生,周宗安.人畜共患病[J].中國獸醫科技,1983(10):47-52.

[6] 王輝,趙永利,段國峰.嚴控人畜共患病 保障公共衛生安全[J].黑龍江畜牧獸醫,2005(10):6-7.

[7] 朱彬.要讓人類遠離人畜共患病[J].農村工作通訊,2005(12):55.

相關期刊更多

中國人獸共患病學報

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古脊椎動物學報

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中國科學院

當代經理人

部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鹤峰县| 靖西县| 阿拉善盟| 来凤县| 凌云县| 南川市| 砀山县| 大足县| 青田县| 剑川县| 永顺县| 普安县| 缙云县| 门头沟区| 仙游县| 五大连池市| 柳河县| 栾城县| 班戈县| 桂阳县| 金寨县| 北辰区| 永川市| 九江市| 天镇县| 威信县| 新泰市| 手机| 阳东县| 南丰县| 马边| 景泰县| 梧州市| 公主岭市| 永胜县| 陵水| 通州市| 夹江县| 怀来县| 江永县| 武隆县|